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5562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有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EL)元件具有由设置在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包含发光层的有机化合物层和第二电极构成的叠层结构。关于有机EL元件的一个问题是发光效率低。在提高发光效率的尝试中,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04-127795例如公开了具有对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皆使用金属的共振器结构的有机EL元件。一般地,金属薄膜的反射率在可见光范围的长波长侧高。因此,如果金属薄膜要被用于有机EL元件的光输出侧的电极,那么发射红光的有机EL元件中的共振效果比发射其它颜色的光的有机EL元件中的共振效果大。这产生这样一种问题,S卩,具有大的共振效果的红光发射有机EL元件的诸如色度和发光效率的特性响应当形成有机化合物层等时出现的厚度的变化大大改变。因此,在要对于光输出侧的电极使用这种类型的金属薄膜的配有发射红光、蓝光和绿光的有机EL元件的全色显示装置中,在可见光范围的红侧,与其它的颜色相比,会显示更生动的颜色。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发射蓝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发射绿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发射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具有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从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发射的光从第二电极被输出。具有厚度Cl1的第一光学调整层被设置在发射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第二电极上。第一光学调整层的厚度Cl1 满足以下的数学式A
(4π· - 2f,/i - 3)1,/ (8nJ < d. < (4m, - 2ψι/κ -
,<■> ) ^ ^ C' ·. .) 9 η t ( I其中,λ工表示从发射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的光谱的最大峰值波长, H1表示最大峰值波长λ工处第一光学调整层的折射率,φι表示当在第一光学调整层的与第二电极相反侧的界面处反射从发射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发射的光时从发射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输出的光的相位偏移,并且,Hl1表示正整数。根据本发明,实现配有以高效率发光的有机EL元件的显示装置。参照附图阅读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清晰。


图IA IC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配有有机EL元件的显示装置。图2示出银薄膜中相对于反射率的波长分散。
图3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光学调整层的厚度和发光效率之间的关系。图4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与第一比较例中的有机化合物层的厚度变化和色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图5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光学调整层的厚度与发光效率之间的关系。图6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比较例中的有机化合物层的厚度变化和色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关于没有在附图中示出或者没有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部件,这些部件在本技术领域中是已知的,或者,使用相关技术中的等同部件。并且,以下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而不限于它。图IA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其中的一个发射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EL)元件的显示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显示装置具有上面设置发射蓝光的有机EL元件11、发射绿光的有机 EL元件12和发射红光的有机EL元件13的基板1。各有机EL元件依次具有第一电极2、包含发光层的有机化合物层3和第二电极4。并且,在有机EL元件上设置保护层6。从第二电极4侧输出从各有机EL元件发射的光。在有机EL元件之间设置间隔件(partition) 7。保护层6以相同的厚度在多个有机EL元件(即,有机EL元件11、有机EL元件12 和有机EL元件1 上延伸。光学调整层5被设置在各有机EL元件的第二电极4和保护层6之间。光学调整层5可由单个层或多个层构成。如果光学调整层5由多个层构成,那么所述多个层中的两个相邻的层优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图2示出对于第二电极4使用具有IOnm的厚度的银(Ag)薄膜时的相对于反射率的波长分散。具体而言,当用作各有机EL元件的光提取电极的各第二电极4由具有5nm 20nm厚度范围的金属薄膜形成时,如该附图那样,第二电极4的反射率在长波长(红侧)区域更高。出于这种原因,发射红光的有机EL元件的共振效果增加,从而导致其光提取效率与其它的颜色的光提取效率相比变得相对更大。因此,发射红光的有机EL元件13的诸如色度和发光效率的特性响应当形成有机化合物层3等时出现的厚度的变化大大改变,由此导致鲁棒性(robustness)降低。术语“共振效果”指的是通过利用第一电极2侧的反射表面和第二电极4侧的反射表面之间的光学干涉效果来强化从发光层发射的光的效果。考虑以上情况,在本发明中,特别地设计光学调整层5,以衰减(attenuate)发射红光的有机EL元件13的共振效果。具体而言,光学调整层5的厚度被设定为使得从有机 EL元件13的发光层发射并在光学调整层5的两个界面处反射的红光的相位彼此相反(即, 偏移180度或π弧度)。更具体而言,光学调整层5的厚度Cl1被设计为满足以下的数字表达式1
其中,λ工表示从有机EL元件13发射的光的光谱的最大峰值波长,H1表示最大峰值波长λ i处光学调整层5的折射率,φι表示当在光学调整层5的与第二电极4相反侧的界面(表面或面)处反射红光时从有机EL元件13输出的红光的相位偏移,并且,Hi1表示正整数。具体而言,在操作期间,有机EL元件13的发光层产生红波长区域中的光(红光)。 红光的一部分直接发射通过第二电极4和光学调整层5。但是,红光的一部分在光学调整层 5的表面Sl (界面)处被反射,并且随后发射通过第二电极4和光学调整层5。因此,CPl表示当在光学调整层5的表面Sl处反射红光时从有机EL元件13输出的红光的相位偏移量。 如图IA所示,光学调整层5的表面Sl与第二电极4在相反侧。由于当形成各有机化合物层3和光学调整层5时出现的形成误差或者由于发光层内的发光分布的效果,有时不满足上述的表达式1。但是,即使光学调整层5的光学厚度 H1Cl1的值从满足式1的值偏移约士 λ /8,发射红光的有机EL元件13的共振效果充分地衰减。因此,光学调整层5的厚度Cl1可满足以下的关系式Α。在这种情况下,+ >()。
权利要求
1.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发射蓝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发射绿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发射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具有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其中,从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发射的光从第二电极被输出,其中,具有厚度Cl1的第一光学调整层被设置在发射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第二电极上,并且,其中,第一光学调整层的厚度Cl1满足以下的数学式A 其中,λ工表示从发射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的光谱的最大峰值波长,H1表示最大峰值波长λ工处第一光学调整层的折射率,φι表示当在第一光学调整层的与第二电极相反侧的界面处反射从发射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输出的光时所述光的相位偏移,并且,Hl1表示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显示装置,其中,具有厚度Cl1的第一光学调整层在发射蓝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发射绿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上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光学调整层上的具有厚度(12的第二光学调整层,其中,第一光学调整层和第二光学调整层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并被设置在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上,第二光学调整层的厚度d2满足以下的数学式B 其中,λ 2表示从发射蓝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的光谱的最大峰值波长,η2表示最大峰值波长λ 2处第二光学调整层的折射率,Φ2表示当在第一光学调整层和第二光学调整层之间的界面处反射从发射蓝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发射的光时从发射蓝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输出的光的相位偏移加上当在第二光学调整层的与第一光学调整层相反侧的界面处反射从发射蓝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发射的光时从发射蓝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输出的光的相位偏移的和,并且,m2表示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的任一项的显示装置,其中,第二电极是5nm 20nm厚度范围的金属所构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显示装置,其中,第二电极包含银。
6.根据权利要求3 5中的任一项的显示装置,还包括被设置在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第二光学调整层上的具有厚度d3的第三光学调整层,其中,第三光学调整层具有与第二光学调整层的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其中,第三光学调整层的厚度d3满足以下的数学式C 其中,n3表示最大峰值波长λ 2处的第三光学调整层的折射率,Φ3表示当在第二光学调整层和第三光学调整层之间的界面处反射从发射蓝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发射的光时从发射蓝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输出的光的相位偏移加上当在第三光学调整层的与第二光学调整层相反侧的界面处反射从发射蓝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发射的光时从发射蓝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输出的光的相位偏移的和,并且,m3表示正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2 6中的任一项的显示装置,其中,第一光学调整层的厚度Cl1满足以下的数学式D 其中,λ 2表示从发射蓝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的光谱的最大峰值波长,η4表示最大峰值波长λ 2处的第一光学调整层的折射率,Φ4表示当在第一光学调整层的与第二电极相反侧的界面处反射从发射蓝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发射的光时从发射蓝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输出的光的相位偏移,并且,m4表示正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显示装置,其中,第一光学调整层的厚度Cl1还满足以下的数学式A'禾口 D'
9.根据权利要求3的显示装置,其中,第二光学调整层的厚度(12还满足以下的数学式E 其中,n5表示最大峰值波长λ工处第二光学调整层的折射率,Φ5表示当在第一光学调整层和第二光学调整层之间的界面处反射从发射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发射的光时从发射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输出的光的相位偏移加上当在第二光学调整层的与第一光学调整层相反侧的界面处反射从发射蓝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发射的光时从发射蓝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输出的光的相位偏移的和,并且,m5表示正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显示装置,其中,第二光学调整层的厚度(12还满足以下的数学式B'禾口 E'
11.根据权利要求6的显示装置,其中,第三光学调整层的厚度屯满足以下的数学式F:其中,n6表示最大峰值波长λ工处第三光学调整层的折射率,Φ6表示当在第二光学调整层和第三光学调整层之间的界面处反射从发射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发射的光时从发射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输出的光的相位偏移加上当在第三光学调整层的与第二光学调整层相反侧的界面处反射从发射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发射的光时从发射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输出的光的相位偏移的和,并且, m6表示正整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显示装置,其中,第三光学调整层的厚度(13还满足以下的数学式C'和F'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发射蓝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发射绿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发射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被设置在发射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上的光学调整层具有满足以下的数学式A的厚度d1,其中,λ1表示从发射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的光谱的最大峰值波长,n1表示最大峰值波长λ1处光学调整层的折射率,表示当在所述光学调整层的与第二电极相反侧的界面处反射从发射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发射的光时从发射红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输出的光的相位偏移,并且,m1表示正整数。
文档编号H01L27/32GK102376897SQ201110217289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4日
发明者水野信贵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