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的导热膜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91473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缆的导热膜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电缆的导热膜结构,尤指一种包覆于电缆外部的膜层结构,该导热膜设有至少一超导层,使得电缆所产生的热能,可经由导热膜的超导层向外部进行散热,同时再通过导热膜可吸收电缆所产生的热能,达到导热膜外部,不会因天气寒冷而形成结霜的情况,借此确保电缆的负载使用性、阻燃性及安全性。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为电能的传输传递媒介,所以应用相当普及,诸如建筑营造、公共工程、 电信、电子、电机及资讯...等领域使用极为普遍;正因电线电缆的大量使用,因此电线电缆负载过热走火,进而造成火焰蔓延酿成重大火灾的事故更是屡见不鲜,以及电缆负载过大热效所造成的电能耗损,更使得能源于无形中不断流失,为了防止此类事故或能源耗损不断发生,如何增加电线电缆过热电能损耗及高热阻燃性,乃是本实用新型所需解决课题。因此现今电线电缆的外覆层除了有使用P V C材质作为阻燃绝缘层外,至于一般的易燃高分子的外覆层材质皆是以添加不燃、高熔点、高裂解温度的无机添加物,或者是会释放水气的氢氧化物,以及与有机高分子混成的方式,达到提升电线电缆的外覆层具阻然性的目的;惟,该等阻燃添加物与有机高分子之间并无直接反应产生化学键结;因此,在火焰与热量的影响下往往会产生熔化、熔融或滴垂.· ·等现象,所以阻燃特性,并不足以提供有效的防火能力,亦即无法保护其它易燃物质,在有火焰与热能下,不被引燃并且有效可延缓火焰的蔓延;故而,如何有效降低电线电缆使用时的温度,借此防止电线电缆热耗损及电能,或是因过热而产生走火现象,以相对提升电线电缆的阻燃性及安全性,则为当今能源极需解决手段。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的导热膜结构,尤指包覆于电缆外部的膜层结构,利用导热膜设有至少一超导层,使得电缆所产生的热能,可经由导热膜的超导层向外部进行散热,同时再通过导热膜可吸收电缆所产生的热能,达到导热膜外部,不会因天气寒冷而形成结霜的情况,借此确保电缆的负载使用性、阻燃性及安全性。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一种电缆的导热膜结构,其包覆于电缆外部,该导热膜结构包括有一个膜片层;至少一个胶合层,设于膜片层表面;至少一个超导层,设于胶合层外部。优选的,该膜片层采用非弹性延展的材质。膜片层以非弹性延展的材质为基材,使得导热膜不具延展特性,以保持超导层其材质密度不会改变。优选的,该膜片层贴合于电缆外部表面,而该超导层则位于最外部。借此,可将导热膜以缠绕方式包覆于电缆外部,使得电缆使用时,所产生的热能可依序经由导热膜的膜片层、胶合层、超导层均勻向外部进行散热,以防止电缆负载热损进而耗损电能,以及因电缆负载过热产生走火现象,有效确保电缆的负载使用性、阻燃性及安全性;此外,再通过导热膜可吸收电缆所产生的热能,使导热膜的超导层外部,不会因天气寒冷而形成结霜现象,避免电缆因水气长时间的侵蚀,容易产生老化性的耗损,致使电缆的芯线外露而产生高压触电或走火现象,达到相同确保电缆的使用合格率及安全性。前述的超导层为一种以二氧化钛、二氧化硅与奈米陶瓷粒混溶所构成的喷、涂剂, 该超导层经硬化后,以高倍数显微镜观查,其构体呈现为结晶状颗粒结合,具有超导、散热、 导热与防火特有效能。其次,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另一种电缆的导热膜结构,其包覆于电缆外部,该导热膜结构包括有一个膜片层;至少两个胶合层,分别设于膜片层上、下表面;至少两个超导层,分别设于胶合层外部。优选的,该膜片层采用非弹性延展的材质。膜片层以非弹性延展的材质为基材,使得导热膜不具延展特性,以保持该等超导散热层其材质密度不会改变。优选的,其中一个超导层贴合于电缆外部表面。借此,可将导热膜以缠绕方式包覆于电缆外部,使得电缆使用时所产生的热能可依序经由导热膜的超导层、胶合层、膜片层、胶合层再到超导层均勻并快速向外部进行散热,以更进一步防止电缆因过热而产生走火现象,有效确保电缆的使用合格率、阻燃性及安全性;此外,再通过导热膜可吸收电缆所产生的热能,使导热膜的超导散热层外部,不会因天气寒冷而形成结霜的现象,以避免电缆因水气长时间的侵蚀而容易产生耗损,致使电缆的芯线外露而产生走火现象,达到相同确保电缆的使用合格率及安全性。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热膜结构与电缆结合实施例示意图。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热膜结构剖视示意图。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热膜结构另一实施例剖视示意图。图4 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热膜结构与电缆结合实施例剖视示意图。其中1导热膜11膜片层12胶合层13超导层2 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员方便简捷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能够更为显现,兹将本实用新型配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畴。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电缆的导热膜结构,尤指包覆于一预设的电缆2外部,而导热膜1包括有一膜片层11、至少一胶合层12及至少一超导层13,其中[0029]膜片层11以非弹性延展的材质为基材。胶合层12设于膜片层11其中一表面。超导层13设于胶合层12外部,且超导层13可利用喷洒、涂布或黏贴方式结合于胶合层12表面,使超导层13相对位于导热膜1的最外层。借此,通过膜片层11以非弹性延展的材质为基材,使得导热膜1不具延展特性,避免导热膜1于使用时因拉扯的拉力而造成延展形变,以保持超导层13其材质密度不会改变,进而可将导热膜1以缠绕方式包覆于电缆2外部,其缠绕方式将导热膜1的膜片层11 贴合于电缆2外部表面,而导热膜1的超导层13则相对位于最外部,使得电缆2使用时所产生的热能可依序经由导热膜1的膜片层11、胶合层12、超导层13,均勻向外部进行散热, 达到降低电缆使用时的温度,以节省能源的损耗,以及防止电缆2因过热而产生走火现象, 有效确保电缆2的使用合格率、阻燃性及安全性;除此之外,再通过导热膜1可吸收电缆2 所产生的热能,使导热膜1的超导层13外部,不会因天气寒冷而形成结霜的情况,以避免电缆2的绝缘层因水气长时间的侵蚀而容易产生耗损,致使电缆2的芯线外露而产生高压触电危险及走火现象,达到相同确保电缆的使用合格率及安全性。再者(请配合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热膜1另一实施例,其中导热膜 1进一步包括有一膜片层11、至少二胶合层12及至少二超导层13,且胶合层12分别设于膜片层11的上、下表面,又超导层13则分别设于胶合层12的外部,进而可将导热膜1以缠绕方式包覆于电缆2外部,其缠绕方式将导热膜1其中一超导层13贴合于电缆2外部表面,以通过超导层13直接与电缆2外部表面接触,使得电缆2所产生的热能可经由超导层 13而快速导出,而电缆2使用时所产生的热能可依序经由导热膜1的超导层13、胶合层12、 膜片层11、胶合层12再到超导层13均勻并快速向外部进行散热,达到降低电缆2使用时的温度,以更进一步防止电缆2因负载热能损耗流失电能以及因过热产生走火现象,有效确保电缆2的使用合格率、阻燃性及安全性;此外,再通过导热膜1可吸收电缆2所产生的热能,使导热膜1的超导层13外部,不会因天气寒冷而形成结霜的情况,以避免电缆2的绝缘层因水气长时间的侵蚀而容易产生耗损,致使电缆2的芯线外露发生高压触电或走火现象,达到相同确保电缆2的使用合格率及安全性。故,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将导热膜1包覆于电缆2外部,且导热膜1设有至少一超导层13,使得电缆2所产生的热能可经由导热膜1的超导层13向外部进行散热,同时亦可通过导热膜1可吸收电缆2所产生的热能,达到导热膜1外部,不会因天气寒冷而形成结霜的情况,借此确保电缆2的使用合格率、阻燃性及安全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突破现有的技术结构下,确实已达到所欲增进的功效,且也非为其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依申请前的现有技术所能轻易完成,爰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恳请贵局核准本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案,以励创新,至感德便。惟上列详细说明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而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电缆的导热膜结构,其包覆于电缆外部,其特征在于,该导热膜结构包括有 一个膜片层;至少一个胶合层,设于膜片层表面; 至少一个超导层,设于胶合层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的导热膜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膜片层采用非弹性延展的材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的导热膜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膜片层贴合于电缆外部表面,而该超导层则位于最外部。
4.一种电缆的导热膜结构,其包覆于电缆外部,其特征在于,该导热膜结构包括有 一个膜片层;至少两个胶合层,分别设于膜片层上、下表面; 至少两个超导层,分别设于胶合层外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的导热膜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膜片层采用非弹性延展的材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的导热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超导层贴合于电缆外部表面。
专利摘要一种电缆的导热膜结构,尤指包覆于电缆外部的膜层结构,该导热膜结构包括有一膜片层、至少一胶合层及超导层;其中,该胶合层设于膜片层一表面,而超导层则设于胶合层外部,又膜片层以非弹性延展的材质为基材,使得导热膜不具延展特性,以保持超导层其材质密度不会改变;借此,电缆所产生的热能,可经由导热膜的超导层均匀向外部进行散热,达到降低电缆负载的温度,以确保电缆的安全性及阻燃性;同时,再通过导热膜可吸收电缆所产生的热能,达到导热膜外部不会因天气寒冷而形成结霜的情况,相同确保电缆的负载使用性及安全性。
文档编号H01B7/17GK202120664SQ20112024220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1日
发明者吴学宝 申请人:吴学宝, 黄俊腾, 黄俊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