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备电池激活启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67693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后备电池激活启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活启动电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后备电池激活启动的后备电池激活启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电源的不间断性是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要求,但是,现实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电源等供电设备的中断,从而影响了通信系统的正常使用。基于二次锂离子电池的基站后备电池能够在市电掉电的情况下能及时给通信系统供电,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保证通信的不间断。目前二次电池模块,由多节串联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在保护电路的作用下进行充放电,为了保证在运输时的安全,同时为了减小产品的自耗电,二次电池在运输和储存时均处于静态,不能对外部供电。在二次电池接入系统时都需要经过激活启动才能正常启动工作。传统的激活启动方式都是通过硬开关启动激活启动,这种激活启动方式不但容易因为操作人员的误动作而启动,而且在激活启动时也容易因为瞬间的启动电流过大造成内部电路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后备电池激活启动装置;并且能够有效防止操作人员的误动作而启动,还可以避免瞬间的启动电流过大而造成内部电路的损坏。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后备电池激活启动装置,包括激活电路、供电电路和DC/DC降压电路,所述激活电路的输出和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分别与所述DC/DC降压电路的输入连接,所述DC/DC降压电路的输出与处理单元的输入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出与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连接,所述激活电路和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二次电池组的电流输出连接。上述后备电池激活启动装置,所述激活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供电接口。上述后备电池激活启动装置,所述供电接口包括第一正极端P+和第一负极端P-,所述激活电路包括限流电阻R3、第一光电耦合单元U1、保护二极管Dl和软启动电阻R1,所述限流电阻R3的一端与第一正极端P+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电藕合单元Ul中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保护二极管Dl的阳极与第一负极端P-连接,保护二极管Dl的阴极与第一光电藕合单元Ul中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次电池组具有由其正极引出第二正极端B+且由其负极弓丨出第二正极端B-,所述软启动电阻Rl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正极端B+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电藕合单元Ul中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藕合单元Ul中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于DC/DC降压电路的输入;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第一分压电阻R2、第二分压电阻R4,三极管Q2、场效应管Q1、第一电阻R5和第二电阻R6,场效应管Ql的源极顺次连接第一分压电阻R2和第二分压电阻R4并通过第二分压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l的栅极连接于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2和所述第二分压电阻R4之间,所述场效应管Ql的漏极与所述DC/DC降压电路的输入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负极端B-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R6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的控制引脚,所述第二电阻R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R6之间,所述第二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负极端B-与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之间。上述后备电池激活启动装置,所述第一光电藕合单元Ul中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一防反二极管D2与DC/DC降压电路的输入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l的漏极通过第二防反二极管D3与所述DC/DC降压电路的输入连接。上述后备电池激活启动装置,所述第一光电藕合单元Ul中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场效应管Ql的漏极均通过第四防反二极管D4与所述DC/DC降压电路的输入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后备电池激活启动装置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能够有效防止操作人员的误动作而启动,还可以避免瞬间的启动电流过大而造成内部电路的损坏。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后备电池激活启动装置的结构原理图;图2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后备电池激活启动装置的具体电路连接图;图3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后备电池激活启动装置的另一种具体电路连接图;图4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后备电池激活启动装置的另一种具体电路连接图。图中11-供电接口,12-二次电池组,13-激活电路,14-供电电路,15-DC/DC降压电路,16-处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后备电池激活启动装置包括激活电路13、供电电路14和DC/DC降压电路15,所述激活电路13的输出和所述供电电路14的输出分别与所述DC/DC降压电路15的输入连接,所述DC/DC降压电路15的输出与处理单元16的输入连接,所述处理单元16的输出与所述供电电路14的输入连接,所述激活电路13和所述供电电路14的输入端分别与二次电池组12的电流输出连接。所述激活电路13的输入端连接有供电接口11,用以提供外电源的接口,由外部电源对激活电路13提供电压信号。如图2所示,所述供电接口 11包括第一正极端P+和第一负极端P-,所述激活电路13包括限流电阻R3、第一光电耦合单元U1、保护二极管D1、软启动电阻Rl和第一防反二极管D2,所述限流电阻R3的一端与第一正极端P+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电藕合单元Ul中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保护二极管Dl的阳极与第一负极端P-连接,保护二极管Dl的阴极与第一光电藕合单元Ul中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次电池组12具有由其正极引出第二正极端B+且由其负极引出第二正极端B-,所述软启动电阻Rl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正极端B+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电藕合单元Ul中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藕合单元Ul中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于所述第一防反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第一防反二极管D2的阴极与DC/DC降压电路15的输入连接;所述供电电路14包括第一分压电阻R2、第二分压电阻R4、第二防反二极管D3,三极管Q2、场效应管Q1、第一电阻R5和第二电阻R6,场效应管Ql的源极顺次连接第一分压电阻R2和第二分压电阻R4并通过第二分压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l的栅极连接于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2和所述第二分压电阻R4之间,所述场效应管Ql的漏极连接于所述第二防反二极管D3的阳极,所述第二防反二极管D3的阴极与所述DC/DC降压电路15的输入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负极端B-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R6连接所述处理单元16的控制引脚,所述第二电阻R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R6之间,所述第二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负极端B-与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之间。本实施例在供电接口 11外接电源时,由激活电路13进行软启动,在输入稳定后切换为正常电路供电。供电接口 11的正负极与外部电源连接接时,激活单元13产生驱动信号控制电路软启动,为DC/DC降压电路15供电。当处理单元16正常工作后,控制供电电路14启动。二次电池组12包括η (η > 1)节电池,在具体实现时,该η节电池采用η节可二次充电的电池。当η > 2时,各个电池的正负极顺次相连,并由二次电池组12的正极引出第二正极端Β+,由二次电池组12的负极引出第二正极端B-。DC/DC降压电路15的输出为微处理机控制模块(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MCU)供电。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第二负极端B-,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6连接微处理机控制模块的控制引脚。在无外部电源且系统处于静态的情况下,第一光电藕合单元Ul中发光二极管不产生信号,整个电路不工作。当外部电源接上第一正极端P+和第一负极端P-后,使得第一光电藕合单元Ul导通,软启动电阻Rl接入电路,为DC/DC降压电路15的输入提供受限制的电流,保证不会因为瞬间的冲击电流造成电路的损坏。在DC/DC降压电路15输出稳定后,为处理单元16 (MCU电路)供电,MCU的控制脚通过第二电阻R6控制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导通。通过选择第一分压电阻R2以及第二分压电阻R4的阻值,使得第一分压电阻R2两端的电压达到场效应管Ql栅极、源极的开启电压,触发场效应管Ql的漏极和源极导通,第二正极端B+通过场效应管Ql接供电电路14,通过二次电池组12向处理单元16正常供H1^ ο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后备电池激活启动装置中,所述第一光电藕合单元Ul中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场效应管Ql的漏极直接与所述DC/DC降压电路15的输入连接;同样也能够实现本发明创造的发明目的。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后备电池激活启动装置,所述第一光电藕合单元Ul中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场效应管Ql的漏极均通过第四防反二极管D4与所述DC/DC降压电路15的输入连接;同样也能够实现本发明创造的发明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后备电池激活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活电路(13)、供电电路(14)和DC/DC降压电路(15),所述激活电路(13)的输出和所述供电电路(14)的输出分别与所述DC/DC降压电路(15)的输入连接,所述DC/DC降压电路(15)的输出与处理单元(16)的输入连接,所述处理单元(16)的输出与所述供电电路(14)的输入连接,所述激活电路(1 和所述供电电路(14)的输入端分别与二次电池组(12)的电流输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备电池激活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电路(13)的输入端连接有供电接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备电池激活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接口(11)包括第一正极端P+和第一负极端p-,所述激活电路(π)包括限流电阻R3、第一光电耦合单元Ul、保护二极管Dl和软启动电阻Rl,所述限流电阻R3的一端与第一正极端P+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电藕合单元Ul中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保护二极管Dl的阳极与第一负极端P-连接,保护二极管Dl的阴极与第一光电藕合单元Ul中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次电池组(12)具有由其正极引出第二正极端B+且由其负极引出第二正极端B-,所述软启动电阻Rl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正极端B+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电藕合单元Ul中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藕合单元Ul中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与DC/DC降压电路(巧)的输入连接;所述供电电路(14)包括第一分压电阻R2、第二分压电阻R4,三极管Q2、场效应管Ql、第一电阻R5和第二电阻R6,场效应管Ql的源极顺次连接第一分压电阻R2和第二分压电阻R4并通过第二分压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l的栅极连接于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2和所述第二分压电阻R4之间,所述场效应管Ql的漏极与所述DC/DC降压电路(1 的输入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负极端B-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R6连接所述处理单元(16)的控制引脚,所述第二电阻R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R6之间,所述第二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负极端B-与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备电池激活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电藕合单元Ul中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一防反二极管D2与DC/DC降压电路(1 的输入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l的漏极通过第二防反二极管D3与所述DC/DC降压电路(1 的输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备电池激活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电藕合单元Ul中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场效应管Ql的漏极均通过第四防反二极管D4与所述DC/DC降压电路(15)的输入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后备电池激活启动装置,包括激活电路、供电电路和DC/DC降压电路,所述激活电路的输出和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分别与所述DC/DC降压电路的输入连接,所述DC/DC降压电路的输出与处理单元的输入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出与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连接,所述激活电路和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二次电池组的电流输出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并且能够有效防止操作人员的误动作而启动,还可以避免瞬间的启动电流过大而造成内部电路的损坏。
文档编号H01M10/42GK202333070SQ2011204593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8日
发明者王亚泉 申请人:武汉银泰科技燃料电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