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双出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49517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缆双出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双出模具。
背景技术
电缆模具是电缆生产线中的关键工装,其作用是与挤出机及辅助机配合,将绝缘包覆材料(如聚氯乙烯、橡胶等)均匀包覆到导体上(也即导体与包覆层同心)。现有的模具包括与挤出机接口连接的本体,本体的内孔中装有与之形成流道的流道套,流道套内孔再装配过线套。流道套通过法兰与本体后端固定连接;过线套通过后部螺母进行固定和轴向微量调节。过线套的前端用螺纹固定模芯,本体的前端孔中通过法兰盘或螺母固定有模套。模套与模芯之间形成流道出口,为了保证线缆绝缘层后度均匀,在本体上径向上4等分装有4只螺栓,用以径向调节模套。中国专利文献CN202093891U(专利申请号201120176432. X)公开了一种“一出二橡胶连续硫化生产线”,其模套制有并排的两个挤出孔30,因此在调节该模套时不仅要调节径向,还要以模套轴线为旋转轴进行周向调节,使模套的两挤出孔30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与相应的模芯的两个线缆出引29的轴线所在的平面重合。其次,由其说明书附3可以看出,模套的两个挤出孔30分别与模芯的两个线缆出引29相应同轴设置,因此当2个导体从模芯的两个线缆出引29出来后进入相应的挤出孔30时,受到包覆材料的挤压,会向一起靠拢,从而导致偏心,影响产品质量。最后,从模套出来后的2根单独的挤包线在经过后序工序时,容易发生碰撞,相互干扰,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能保证导体与包覆层同心的电缆双出模具。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基本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缆双出模具,包括模套和模芯,其结构特点是模套整体呈圆柱形。模套包括主体部和挤出孔部。主体部设有贯穿其前后的中央通孔。中央通孔包括同轴设置的位于后部的模芯孔段和位于前部的安装孔段。模芯孔段呈前小后大的圆台形孔。主体部的前部沿其周向等间隔角度设置有2至6个开口向前的插接孔。上述挤出孔部固定设置在主体部的中央通孔的安装孔段中。挤出孔部设有开口向后的模芯头孔,模芯头孔的后端口的直径与主体部的模芯孔段的前端口的孔径相对应。模芯头孔由后向前呈径向缩小设置。模芯头孔与主体部的模芯孔段共同构成模套的模芯孔。上述挤出孔部的中部沿左右依次设有形状结构相同的贯穿其前后的2个挤出孔,2个挤出孔按其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为左挤出孔和右挤出孔。各挤出孔的后端口分别与模芯头孔的前端口相应部位平滑连接。2个挤出孔以经过模套的轴线的铅垂设置的平面左右对称设置。2个挤出孔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挤出孔的孔径O.1至O. 3毫米。上述挤出孔部中部设有水平连通2个挤出孔的贯穿挤出孔部前后的连接缝,且连接缝以2个挤出孔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对称面。连接缝上下向的距离为O.1至O. 3毫米。
上述模芯的后部呈圆柱状,且设有外螺纹。模芯的前部基本呈后大前小的锥状,且前端头的形状与模芯头孔的相应部位的形状相对应。模芯设有开口向后的导向孔。模芯前端中部沿左右依次设有形状结构相同的贯穿其前后的2个导线孔。2个导线孔按其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为左导线孔和右导线孔。2个导线孔的后端口分别与导向孔的前端口相应部位平滑连接。2个导线孔轴线之间的距离D大于2个挤出孔轴线之间的距离d0. 2至O. 8晕米。上述模套与模芯分前后同轴依次设置在橡胶挤出机的相应部件上,模芯的前部相应部分位于模套的模芯孔中,且模套与模芯的相应部位之间形成绝缘包覆材料流道。模套的左挤出孔的轴线与右挤出孔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与模芯的左导线孔的轴线与右导线孔的轴线所在的平面重合。以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为 基础的技术方案是模套的主体部的中央通孔的安装孔段为圆柱形通孔。安装孔段的孔径与模芯孔段的前端口的孔径相同。挤出孔部整体呈圆柱形,其直径与主体部的中央通孔的安装孔段的孔径相对应,其前后向的长度与中央通孔的安装孔段的前后向的长度相同。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模套的主体部为钢制一体件,挤出孔部为钨钢制成的一体件,挤出孔部焊接固定在主体部的中央通孔的安装孔段中。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I)本发明的模套结构简单,设有一组插接孔,使用相应的工具不需要拆装就能调节模套以其轴线为旋转轴进行周向调节,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2)本发明的模套在挤出孔磨损后,只需更换挤出孔部即可,不会造成整个模套报废,极大的节约了资源。(3)本发明的模套的挤出孔之间设有连接缝,2根挤包线可作为整体进行后序加工,相互间不会碰撞缠绕,只需在收线时将其分开即可成为2根单独的成品电缆,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4 )本发明的模套的连接缝尺寸较小,2根挤包线的连接部分便于在收线时撕裂分离。(5)本发明的模芯的2个导线孔的后端口分别与导向孔的前端口相应部位平滑连接,有利于快速将导线穿过模芯,提高了工作效率。(6)本发明的模芯的2个导线孔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模套的2个挤出孔轴线之间的距离O. 2至O. 8毫米,因而能弥补2个导体从模芯的2个导向孔出来后,受到包覆材料的挤压向一起靠拢而减小的距离,保证了 2个导体在分别进入模套的相应的挤出孔时与该挤出孔同轴,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


图1为本发明的模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D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5所示的模套的主体部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的B-B剖视图6为本发明的模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C-C剖视图;图8为图5所示的模套与图7所示的模芯配合在一起时的示意图;图9为图8的E部放大示意图;图10为调节本发明的模套的相应的工具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俯视图。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工具100,连接盘1,螺孔11,插接柱组2,插接柱21,连接部3,通孔31,调节杆4,模套5,主体部51,中央通孔51-1,模芯孔段51-1-1,插接孔51_2,挤出孔部52,挤出孔52-1,左挤出孔52-la,右挤出孔52_lb,连接缝52_2,模芯头孔52_3,模芯孔53,模芯6,外螺纹61,导向孔62,导线孔63,左导线孔63a,右导线孔63b,流道7。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模套的方位的描述按照图1所示的方位进行,也即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方向即为描述的模套的上下左右方向,图1所朝的一方为前方,背离图1的一方为后方。本发明的模芯的方位的描述按照模芯与模套配合使用时的方位进行,也即图5所示的方位进行描述,图5所示的上下左右方向即为描述的模芯的上下左右方向,图5所朝的一方为前方,背离图5的一方为后方。(实施例1)见图7,本发明的电缆双出模具包括模套5和模芯6。见图1、图2和图5,本发明的模套5整体呈圆柱形。模套5包括主体部51和挤出孔部52。见图1、图2和图4,主体部51为钢制一体件。主体部51设有贯穿其前后的中央通孔51-1。中央通孔51-1包括同轴设置的位于后部的模芯孔段51-1-1和位于前部的安装孔段51-1-2。安装孔段51-1-2呈圆柱形通孔。模芯孔段51-1-1呈前小后大的圆台形孔。安装孔段51-1-2的孔径与模芯孔段51-1-1的前端口的孔径相同。主体部51的前部沿其周向等间隔角度设置有2至6个开口向前的插接孔51-2。见图1、图2和图5,挤出孔部52为钨钢制成的一体件。挤出孔部52整体呈圆柱形,其直径与主体部51的中央通孔51-1的安装孔段51-1-2的孔径相对应,其前后向的长度与中央通孔51-1的安装孔段51-1-2的前后向的长度相同。挤出孔部52焊接固定在主体部51的中央通孔51-1的安装孔段51-1-2中。挤出孔部52设有开口向后的模芯头孔52-3,模芯头孔52-3的后端口的直径与主体部51的模芯孔段的前端口的孔径相对应。模芯头孔52-3由后向前呈径向缩小设置。模芯头孔52-3与主体部51的模芯孔段
51-1-1共同构成模套5的模芯孔53。挤出孔部52的中部沿左右依次设有形状结构相同的贯穿其前后的2个挤出孔52-1,2个挤出孔52-1按其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为左挤出孔
52-la和右挤出孔52-lb。2个挤出孔52_1轴线之间的距离为d。各挤出孔52_1的后端口分别与模芯头孔52-3的前端口相应部位平滑连接。2个挤出孔52-1以经过模套5的轴线的铅垂设置的平面左右对称设置。2个挤出孔52-1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挤出孔52-1的孔径O.1至O. 3毫米(本实施例为O. 2毫米)。
见图1至图5,挤出孔部52中部设有水平连通2个挤出孔52-1的贯穿挤出孔部52前后的连接缝52-2,且连接缝52-2以2个挤出孔52_1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对称面。连接缝52-2上下向的距离为O.1至O. 3毫米(本实施例为O. 2毫米)。见图6至图8,模芯6为钢制一体件。模芯6的后部呈圆柱状,且设有外螺纹61。模芯6的前部基本呈后大前小的锥状,且前端头的形状与模芯头孔52-3的相应部位的形状相对应。模芯6设有开口向后的导向孔62。模芯6前端中部沿左右依次设有形状结构相同的贯穿其前后的2个导线孔63。2个导线孔63按其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为左导线孔63a和右导线孔63b。2个导线孔63的后端口分别与导向孔62的前端口相应部位平滑连接。2个导线孔63轴线之间的距离为D,且2个导线孔63轴线之间的距离D大于2个挤出孔52-1轴线之间的距离d0. 2至O. 8毫米。用来调节本发明的模套的工具100的描述方位按照其与图5所示的模套5配合时 的状态的方位进行描述,图10所示的左右方向即为描述的左右方向,图10所示的上下方向即为描述的后前方向,图10所朝的一方为上方,背离图10的一方为下方。用来调节本发明的模套的工具100包括连接盘1、插接柱组2、连接杆3和调节杆4。见图10和图11,连接盘I为钢制一体件,连接盘I整体呈圆柱形。连接盘I沿其周向等间隔角度设置有数量与模套5的主体部51的插接孔51-2的数量相同的贯穿其前后的水平设置的螺孔11 (本实施例为4个)。插接柱组2包括数量与连接盘I的螺孔11的数量相同的4个插接柱21。4个插接柱21的结构形状均相同。各插接柱21的前部均设有与连接盘I的螺孔11相配合的外螺纹,且各个插接柱21由其外螺纹所在部位旋紧在连接盘I的相应的一个螺孔11中而固定在连接盘I上,且后部向后凸出连接盘I外。连接杆3为圆柱形钢制一体件。连接杆3由其后端焊接固定在连接盘I的前侧中部上,且连接杆3与连接盘I同轴设置。连接杆3的前部沿其径向设有贯穿其左右的通孔31。调节杆4为圆柱形钢制一体件,调节杆4的直径与连接杆3的通孔31的孔径相对应。调节杆4由其相应部位设置在连接杆3的通孔31中。见图8和图9,使用时,模套5与模芯6分前后同轴依次设置在橡胶挤出机的相应部件上,模芯6的前部相应部分位于模套5的模芯孔53中,且模套5与模芯6的相应部位之间形成绝缘包覆材料流道7。调节模套5时,由工具100的插接柱组2的各插接柱21插入模套5的相应的插接孔53中。然后沿前后向扳动调节杆4,使连接杆3沿连接杆3的轴线旋转,从而带动连接盘I沿连接盘I的轴线旋转,进而通过设置在连接盘I上的插接柱组2的各插接柱21带动模套5沿模套5的轴线旋转进行周向上的调节,使模套5的左挤出孔
52-la的轴线与右挤出孔52-lb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与模芯6的左导线孔63a的轴线与右导线孔63b的轴线所在的平面重合。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和变化,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启发进行相应的改造,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归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缆双出模具,包括模套(5)和模芯(6),其特征在于模套(5)整体呈圆柱形;模套(5)包括主体部(51)和挤出孔部(52);主体部(51)设有贯穿其前后的中央通孔(51-1);中央通孔(51-1)包括同轴设置的位于后部的模芯孔段(51-1-1)和位于前部的安装孔段(51-1-2);模芯孔段(51-1-1)呈前小后大的圆台形孔;主体部(51)的前部沿其周向等间隔角度设置有2至6个开口向前的插接孔(51-2); 挤出孔部(52)固定设置在主体部(51)的中央通孔(51-1)的安装孔段(51-1-2)中;挤出孔部(52)设有开口向后的模芯头孔(52-3),模芯头孔(52-3)的后端口的直径与主体部(51)的模芯孔段(51-1-1)的前端口的孔径相对应;模芯头孔(52-3)由后向前呈径向缩小设置;模芯头孔(52-3)与主体部(51)的模芯孔段(51-1-1)共同构成模套(5)的模芯孔(53); 挤出孔部(52)的中部沿左右依次设有形状结构相同的贯穿其前后的2个挤出孔(52-1),2个挤出孔(52-1)按其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为左挤出孔(52-la)和右挤出孔(52-lb);各挤出孔(52-1)的后端口分别与模芯头孔(52-3)的前端口相应部位平滑连接;2个挤出孔(52-1)以经过模套(5)的轴线的铅垂设置的平面左右对称设置;2个挤出孔(52-1)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挤出孔(52-1)的孔径O.1至O. 3毫米; 挤出孔部(52)中部设有水平连通2个挤出孔(52-1)的贯穿挤出孔部(52)前后的连接缝(52-2),且连接缝(52-2)以2个挤出孔(52-1)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为对称面;连接缝(52-2)上下向的距离为O.1至O. 3毫米; 模芯(6)的后部呈圆柱状,且设有外螺纹(61);模芯(6)的前部基本呈后大前小的锥状,且前端头的形状与模芯头孔(52-3)的相应部位的形状相对应;模芯(6)设有开口向后的导向孔(62);模芯(6)前端中部沿左右依次设有形状结构相同的贯穿其前后的2个导线孔(63) ;2个导线孔(63)按其所处的左右位置的不同分为左导线孔(63a)和右导线孔(63b);2个导线孔(63)的后端口分别与导向孔(62)的前端口相应部位平滑连接;2个导线孔(63)轴线之间的距离D大于2个挤出孔(52-1)轴线之间的距离dO. 2至O. 8毫米; 模套(5)与模芯(6)分前后同轴依次设置在橡胶挤出机的相应部件上,模芯(6)的前部相应部分位于模套(5)的模芯孔(53)中,且模套(5)与模芯(6)的相应部位之间形成绝缘包覆材料流道(7);模套(5)的左挤出孔(52-la)的轴线与右挤出孔(52_lb)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与模芯(6)的左导线孔(63a)的轴线与右导线孔(63b)的轴线所在的平面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双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模套(5)的主体部(51)的中央通孔(51-1)的安装孔段(51-1-2)为圆柱形通孔;安装孔段(51-1-2)的孔径与模芯孔段(51-1-1)的前端口的孔径相同;挤出孔部(52)整体呈圆柱形,其直径与主体部(51)的中央通孔(51-1)的安装孔段(51-1-2)的孔径相对应,其前后向的长度与中央通孔(51-1)的安装孔段(51-1-2)的前后向的长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缆双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模套(5)的主体部(51)为钢制一体件,挤出孔部(52)为钨钢制成的一体件,挤出孔部(52)焊接固定在主体部(51)的中央通孔(51-1)的安装孔段(51-1-2)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双出模具,包括模套和模芯,其要点是模套与模芯分前后同轴依次设置在橡胶挤出机的相应部件上,模芯的前部相应部分位于模套的模芯孔中,且模套与模芯的相应部位之间形成绝缘包覆材料流道。模套的左挤出孔的轴线与右挤出孔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与模芯的左导线孔的轴线与右导线孔的轴线所在的平面重合。模芯的2个导线孔轴线之间的距离D大于模套的2个挤出孔轴线之间的距离d0.2至0.8毫米。
文档编号H01B13/14GK103021581SQ20121058666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0日
发明者高骏, 陆海建, 杨西迎, 秦宏涛 申请人: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