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接触点弹片的连续性同轴电缆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53466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多接触点弹片的连续性同轴电缆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具有多接触点弹片的同轴缆线连接器,用以连接一同轴缆线至一对接件,例如有线电视分配器或机顶盒等,除了能连续性保持讯号传输良好外,更由于多接触点弹片的设计,使得环状螺帽无论旋转至任何角度,只要有旋入对接件的F头,即使没有旋紧,皆不会发 生断讯。
背景技术
在申请人的美国专利申请案号13/274,308「连续性同轴缆线连接器」前案中,提供了一种连续性同轴缆线连接器,主要将环状主体前端形成一颈缩部,该颈缩部上具有一凹沟以收容一防水O型环或在环状螺帽后端内形成一凹沟以收容一防水O型环,并将一曲形弹片套设于该环状主体的颈缩部上,与该环状螺帽后方接触端面接触,使得环状螺帽的贴合面与内部环状柱体的抵持面抵紧连为一体,当环状螺帽旋入对接件的F接头时,只要有旋入即使没有旋紧,也能有良好的接地回路,以保持电缆线与对接件之间的讯号传输良好,确保终端设备画面能有清晰的影像。在该前案中,所提供的曲形弹片主要为一个侧视为「8」字型的结构,因此在环状螺帽及环状主体之间产生了两个接触点;这样的结构由于只有两个接触点,在环状螺帽旋转连接于对接件的F头时,由于环状螺帽会在某些旋转角度发生与接触点接触不良而产生断讯点,使得环状螺帽与内部环状柱体没有抵紧接触,而发生讯号传输不够稳定,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针对于先前技术的问题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接触点弹片的连续性同轴电缆线连接器,其结构简单,装卸方便,能保持良好的传输效果,提供更稳定的传输讯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多接触点弹片的连续性同轴电缆线连接器,与一电缆线组接并连接于一对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环状螺帽,其内部具有与该对接件的F头外螺纹旋合的内螺纹,并在后侧形成一接触端面,并在与该接触端面垂直方向向前形成一内缘面,在该内缘面前方形成一贴合面,并在后端该接触端面向内形成一凹沟;一组接该电缆线端部外并使该电缆线的中心导体位在前方中心延伸并被在前方以能相对旋转连接的该环状螺帽包围的电缆线连接主体;该电缆线连接主体至少具有一内部环状柱体及一环状主体;该内部环状柱体衔接于该环状螺帽一侧且前端面形成一抵贴部,并相对该抵贴部背面形成一抵持面;该环状主体前侧内部具有一迫紧内孔且外部形成一颈缩部,在该颈缩后端连接一垂直面;一多接触点弹片,其呈环状套设于该环状主体的颈缩部上,并与该环状螺帽后方接触端面保持至少三个以上且含三个的接触点从而在该环状螺帽与该对接件的F头旋接时该环状螺帽的贴合面与该内部环状柱体的抵持面抵紧以有良好的接地回路和保持该电缆线与该对接件之间的讯号传输良好;及一防水的O型环,设于该环状螺帽的凹沟内,且该O型环抵压于该环状主体的颈缩部上密封于该环状螺帽与该环状主体颈缩部之间的间隙。其中,该多接触点弾片与该环状主体颈缩部后端的垂直面保持至少三个以上且含三个的接触点。其中,该多接触点弹片是由多个倾斜面连接而成,而每ー接触点是由两个相邻接且反向倾斜的倾斜面的连接位置构成。其中,该多接触点弾片的其中部分接触点在该构成的两个相邻接且反向倾斜的倾斜面间进ー步连接有一平面。其中,该多接触点弾片的每ー接触点在该构成的两个相邻接的倾斜面间进ー步连
接有一平面。其中,该多接触点弾片在一环状片上冲压出至少三个且含三个倾斜凸片以形成接触点。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多接触点弾片的同轴缆线连接器,除了能连续性保持讯号传输良好外,更由于多接触点弾片的设计,使得环状螺帽无论旋转至任何角度,只要有旋入对接件的F头,即使没有旋紧,皆不会发生断讯。以下,将依据图面所示的实施例而详加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及使用功效。
图I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图2代表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图,图3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剖面视图,图4代表图3中A部分的放大视图,图5A至图5C分别代表本实用新型多接触点弾片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侧视图及平面视图,图6A至图6C分别代表本实用新型多接触点弾片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图、侧视图及平面视图,图7A至图7C分别代表本实用新型多接触点弾片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立体图、侧视图及平面视图,图8A至图SC分别代表本实用新型多接触点弾片的第四种实施例的立体图、侧视图及平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參见图I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ー种具有多接触点弾片的连续性同轴电缆线连接器,与一具有一中心导体91的电缆线9(例如同轴电缆线)组接,透过此连接器而与ー对接件(图未示,可參考前案的先前技木)。本实用新型主要由ー环状螺帽I、ー电缆线连接主体2、一多接触点弹片3及一防水的O型环4所构成。类似于前案,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线连接主体2进ー步以ー内部环状柱体21、ー环状主体22、一外部圆形轴环23、及ー塑胶轴套24所构成。而电缆线连接主体2可以如前案,但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因此电缆线连接主体2也可以是其他能连接电缆线不同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环状螺帽I内部具有内螺纹11与对接件的F头外螺纹旋合,在后侧形成一接触端面12 ;可参见图3或图4所示,在与该接触端面12垂直方向向前形成一内缘面13,在内缘面13前方形成一贴合面14,并在后端该接触端面12向内形成一凹沟15。进者,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线连接主体2,组接电缆线9端部外,使电缆线9的中心导体91位在前方中心延伸,并被在前方以可相对旋转连接的环状螺帽I包围。电缆线连接主体2以内部环状柱体21、环状主体22、外部圆形轴环23及塑胶轴套24所构成。其中外部圆形轴环23及塑胶轴套24与前案相同或类似,不再赘述。内部环状柱体21衔接于环状螺帽I 一侧,前端面形成一抵贴部214,并相对该抵贴部214背面形成一抵持面213。另外,环状主体22前侧内部具有一迫紧内孔221且外部形成一颈缩部222,在该颈缩部222后方形成一斜面223,该斜面223后端连接一垂直面224。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良点是在多接触点弹片3的设计。多接触点弹片3呈环状套设于环状主体22的颈缩部222上,并与环状螺帽I后方接触端面12保持至少三个以上且含三个的接触点3a,但不以三个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可参见图5A至图5C所示的第一种实施例,多接触点弹片3与环状主体22颈缩部222后端的垂直面224也可设计成保持至少三个以上且含三个的接触点3b。多接触点弹片3是由多个倾斜面31及32连接而成,而每一接触点3a或3b是由两个相邻接且反向倾斜的倾斜面31及32的连接位置构成。本实用新型由于多接触点弹片3的特殊设计,使得环状螺帽I后方接触端面12至少具有三个以上且含三个的接触点3a,使得环状螺帽I与对接件的F头旋接时,无论环状螺帽I旋转至任何角度,其贴合面14与内部环状柱体21的抵持面213皆能保持抵紧,能有良好的接地回路,以保持该电缆线与该对接件之间的讯号传输良好。而本实用新型的防水的O型环4,也可与前案相同,设于环状螺帽I的凹沟15内,且O型环4抵压于环状主体22的颈缩部222上,密封于环状螺帽I与该环状主体22颈缩部222之间的间隙,达到防水功能。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多接触点弹片3与环状螺帽I后方接触端面12至少具有三个以上的接触点3a,无论环状螺帽I旋转至任何角度,皆能保持环状螺帽I的贴合面14与内部环状柱体21的抵持面213抵紧,解决前案环状螺帽I旋转至某些角度发生断讯点的问题。进者,参见图6A至图6C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接触点弹片3的第二种实施例,其中部分接触点3a在该构成的两个相邻接且反向倾斜的倾斜面31及32间进一步连接有一平面33,这样,可增加接触点3a与环状螺帽I后方接触端面12的接触面积,使环状螺帽I与内部环状柱体21具有更良好的接触。再者,参见图7A至图7C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接触点弹片3的第三种实施例,其中所有接触点3a及3b在该构成的两个相邻接且反向倾斜的倾斜面31及32间进一步连接一平面33,这样,可增加接触点3a及3b与环状螺帽I后方接触端面12及环状主体22的垂直面224的接触面积,使环状螺帽I与内部环状柱体21具有更良好的接触。当然,参见图8A至图8C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接触点弹片3的第四种实施例,其中多接触点弹片3在一环状片34上冲压出至少三个且含三个倾斜凸片35以形成接触点,此为本实用新型另ー种变化设计,其好处是制造简单成本较低。 综上所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多接触点弾片的连续性同轴电缆线连接器,确实可达到解决环状螺帽旋转某些角度的 断讯点问题,因此完全符合专利的新颖性及进步性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ー种具有多接触点弾片的连续性同轴电缆线连接器,与ー电缆线组接并连接于ー对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ー环状螺帽,其内部具有与该对接件的F头外螺纹旋合的内螺纹,并在后侧形成一接触端面,并在与该接触端面垂直方向向前形成ー内缘面,在该内缘面前方形成ー贴合面,并在后端该接触端面向内形成一凹沟; 一组接该电缆线端部外并使该电缆线的中心导体位在前方中心延伸并被在前方以能相对旋转连接的该环状螺帽包围的电缆线连接主体;该电缆线连接主体至少具有一内部环状柱体及ー环状主体;该内部环状柱体衔接于该环状螺帽ー侧且前端面形成ー抵贴部,并相对该抵贴部背面形成一抵持面;该环状主体前侧内部具有一迫紧内孔且外部形成ー颈缩部,在该颈缩后端连接ー垂直面; 一多接触点弾片,其呈环状套设于该环状主体的颈缩部上,并与该环状螺帽后方接触端面保持至少三个以上且含三个的接触点从而在该环状螺帽与该对接件的F头旋接时该环状螺帽的贴合面与该内部环状柱体的抵持面抵紧以有良好的接地回路和保持该电缆线与该对接件之间的讯号传输良好;及 一防水的O型环,设于该环状螺帽的凹沟内,且该O型环抵压于该环状主体的颈缩部上密封于该环状螺帽与该环状主体颈缩部之间的间隙。
2.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多接触点弾片的连续性同轴电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多接触点弾片与该环状主体颈缩部后端的垂直面保持至少三个以上且含三个的接触点。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接触点弾片的连续性同轴电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多接触点弹片是由多个倾斜面连接而成,而每ー接触点是由两个相邻接且反向倾斜的倾斜面的连接位置构成。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多接触点弹片的连续性同轴电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多接触点弾片的其中部分接触点在该构成的两个相邻接且反向倾斜的倾斜面间进ー步连接有一平面。
5.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多接触点弾片的连续性同轴电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多接触点弾片的每ー接触点在该构成的两个相邻接的倾斜面间进ー步连接有一平面。
6.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多接触点弹片的连续性同轴电缆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多接触点弾片在一环状片上冲压出至少三个且含三个倾斜凸片以形成接触点。
专利摘要一种具多接触点弹片的连续性同轴缆线连接器,主要将一环状主体前端形成一颈缩部,且将一多接触点弹片设于该颈缩部上而与一环状螺帽后方接触端面接触;其主要改良点系在该多接触点弹片的特殊设计,使环状螺帽后方接触端面至少具有三个以上且含三个的接触点,在环状螺帽与对接件的F头旋接时,无论环状螺帽旋转至任何角度,只要有旋入即使没有旋紧,其贴合面与内部环状柱体的抵持面皆能保持抵紧,能有良好的接地回路,以保持该电缆线与该对接件之间的讯号传输良好,确保终端设备画面影像的清晰。
文档编号H01R13/622GK202444064SQ20122006466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7日
发明者吕月琼 申请人:吕月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