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33346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指一种电连接时具有较佳刮除氧化层效果者。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为第一种已知构造,其为DDR SO DIMM电连接器,其设有一座体10、一排下端子15及一排上端子20 ;该座体10设有一连接槽11 ;该下端子15设有一弹臂16、一固定部17及一接脚18,该固定部17与座体10固定,该弹臂16设有一凸出的接触部至该连接槽11 ;该上端子20设有一弹臂21、一固定部22及一接脚23,该固定部22与座体10固定,该弹臂21设有一凸出的接触部24至该连接槽11,该上端子20的接触部24位于该下端子15的接触部19上方及后方。上述的下端子15及上端子20在制造上皆为金属板片以下料方式形成,故其接触部19、24皆为断面接触且电连接时正向力强,故在电连接上具有较佳刮除氧化层效果,然而制造上因金属板片以下料方式形成,故无法成连续端子,甚为费料且组装亦费工。请参阅图2,为第二种已知构造,其为PC1-E电连接器,其设有一座体10、一排下端子15及一排上端子20 ;该座体10设有一连接槽11 ;该下端子15设有一弹臂16、一固定部17及一接脚18,该固定部17与座体10固定,该弹臂16设有一凸出的接触部至该连接槽11 ;该上端子20设有一弹臂21、二个不同高度的固定部26、27及一接脚23,该固定部26、27与座体10固定,该弹臂21设有一凸出的接触部24至该连接槽11,该上端子20的接触部24位于该下端子10的接触部19上方及后方。藉由以上构造,请参阅图3,电路板90可呈斜向插入连接槽11,此时电路板90上面的A点与上端子20的接触 部24接触,而电路板下面的C点与下端子15的接触部19接触,如此电路板上面在A点之前的部分皆与上端子20摩擦,藉以刮除氧化层;同样电路板下面在C点之前的部分皆与第二端子15摩擦,藉以刮除氧化层。请参阅图4,当电路板90压下转平定位与上、下端子20、15成电连接时,电路板上面呈后退与接触部24连接,此时接触点为B,而电路板下面则呈前进与接触部19连接,此时接触点为D。上述已知构造在使用上有以下缺点如图3所示,当电路板90压下转平与上、下端子20、15成电连接时,电路板下面呈前进与接触部19电连接,此时接触点为D,然而D点于图3所示电路板插入阶段并未被刮除氧化层,如此在电连接上效果较差。上述第二种已知构造,下端子15及上端子20在制造上皆为金属板片以板面弯折形成,故可成连续端子,制造上省料且组装省工;然而其接触部19、24皆成凸出的圆弧板面且电连接时正向力较第一种已知构造为弱,在电连接上刮除氧化层效果原本就不佳,再加以电路板90下面与接触部19电连接的D点,在插入过程几乎无摩擦行程,如此在电连接的可靠度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在连接槽外设有卡退面,藉由该卡退面使电路板产生倒退行程而得以二次刮擦接触部增加电连接的可靠度,且卡退面在连接槽外,较易于制造。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可插接一电路板,其包括有一绝缘座体,其设有一连接槽藉以插接该电路板,该连接槽设有一上接合面及一下接合面,该电路板的两面接合该上、下接合面;一排第一端子,其设于该绝缘座体,该第一端子设有一弹臂,该弹臂设有一凸出的接触部凸出该上接合面至该连接槽;及一排第二端子,其设于该绝缘座体,该第二端子设有一弹臂,该弹臂设有一凸出的接触部凸出该下接合面至该连接槽;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槽外设有至少一退卡面,该退卡面向下且相反于该电路板插入方向倾斜,该电路板斜向插入后并向下压时会抵靠该至少一退卡面,当该电路板沿着该退卡面转成水平时可往后倒退一行程。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上、下接合面为水平,该第一端子的接触部比第二端子的接触部高且位于连接槽内端。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退卡面设于该绝缘座体的连接槽的开口端两侧。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绝缘座体的连接槽设有至少一隔栏,该至少一隔栏将该连接槽分隔成至少两槽,该退卡面设于该连接槽的开口端的隔栏。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退卡面呈圆弧面抑或平面。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 该第一端子的接触部设于弹臂的末端断面且弹臂末段向下反折延伸。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二端子的接触部设于弹臂的末端断面。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绝缘座体二侧还设有二侧臂,该二侧臂向连接槽的开口方向延伸,其接近外端设有一卡扣,当该电路板插入连接槽定位时该卡扣可卡定该电路板的一侧,该二侧臂设有该退卡面。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二侧臂为金属材质,该二侧臂一端组装于该绝缘座体二侧且另一端形成该退卡面。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电路板设有至少一抵压部,该抵压部为插入方向开放的一板缘,该电路板斜向插入后并向下压时该至少一抵压部会抵靠该至少一退卡面。本实用新型构造藉由该卡退面使电路板产生倒退行程而得以二次刮擦接触部增加电连接的可靠度,且卡退面在连接槽外,较易于制造。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优点和特色由以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并参考附图可更加明白。

图1为第一种已知电连接器的侧视剖面图。图2为第二种已知电连接器的侧面透视图。图3为第二种已知电连接器的使用状态侧面透视图。图4为第二种已知电连接器的使用状态侧面透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与电路板的立体分解图。[0027]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的使用状态立体图。图9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侧臂立体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的使用状态侧视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的使用状态立体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的使用状态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5及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其为一 MINI PC1-E电连接器,其可电连接一电路板90,其包括一绝缘座体30、一排第一端子40、及一排第二端子50,其中该绝缘座体30为塑料射出成型,其设有一开口朝前的连接槽31,该连接槽31设有一上接合面32及一下接合面33,该电路板90的两面接合该上、下接合面,该上接合面32的外端设有一上斜面34,该下接合面33的内端设 有一下斜面35,该连接槽31的上方及后方设有一排第一端子槽36,该连接槽31的下方及前方设有一排第二端子槽37,该一排第一端子槽36和一排第二端子槽37呈交错排列,该连接槽31设有一隔栏38分隔成二槽。该一排第一端子40组装于该一排第一端子槽36,该第一端子40设有一弹臂41及一固定部42及一接脚43,该固定部42呈水平与该绝缘座体30固定,该接脚43连接于该固定部42 —端且尾段成水平伸出绝缘座体30底面后端,该弹臂41连接于该固定部42另一端并向前延伸,该弹臂41末段向下反折延伸且设有一最向下凸出的接触部45,该接触部45为该弹臂41末端断面的尖点且凸出该上接合面32至该连接槽31。该一排第二端子50组装于该一排第二端子槽37,该第二端子50设有一弹臂51、一固定部52及一接脚53,该固定部52与该绝缘座体30固定,该接脚53连接于该固定部52 一端且尾段成水平伸出绝缘座体30底面前端,该弹臂51连接于该固定部52另一端并向前延伸,该弹臂41末段向上反折延伸且设有一最向上凸出的接触部55,该接触部55为该弹臂51末端断面的尖点且凸出该下接合面33至该连接槽31。该第一端子40的接触部45比第二端子50的接触部55高且位于连接槽31内端。该电路板90的插入端设有一凸板91,该凸板91两面各设有一排交错排列的金手指92,该凸板91对应该连接槽31的隔栏38设有一弧形的缺口 94,该电路板91设有二抵压部93及一抵压部95,该抵压部93、95分别为插入方向开放的一板缘,该二抵压部93位于该凸板91两侧的插入端板缘,该抵压部95位于该缺口 94的插入端板缘,该二抵压部93略凸出于该抵压部95。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该连接槽31外设有至少一退卡面,该退卡面向下且相反于该电路板插入方向倾斜,本实施例设有三个退卡面,分别为位于连接槽31的开口端两侧的退卡面39及位于连接槽的开口端的隔栏38前缘的退卡面310,其中该二退卡面39呈平面,该退卡面310呈弧面,该退卡面310略凸出于二退卡面39,该电路板90斜向插入后并向下压时,该二抵压部93抵靠该二退卡面39,该抵压部95抵靠该退卡面310,当该电路板90沿着该退卡面39、310转成水平时可往后倒退一行程。[0042]藉由以上构造,请参阅图7,当电路板90斜向插入连接槽31并枢转向下压时,此时电路板90的二抵压部93抵靠该二退卡面39且该抵压部95抵靠该退卡面310,电路板90上面的A点与第一端子40的接触部45接触,而电路板90下面的C点与第二端子50的接触部55接触,如此电路板上面在A点之前的部分皆与第一端子40摩擦,藉以刮除氧化层,同样电路板下面3在C点之前的部分皆与第二端子50摩擦,藉以刮除氧化层。请参阅图8,当电路板90压下枢转成水平与第一、二端子40、50成电连接时,该电路板90前端会沿该退卡面35转平,使电路板90上、下面分别靠合于上接合面32及下接合面33 ;由于电路板藉由该退卡面93倒退一平移距离S,原本电路板上面就会后退与接触部45连接,此时再加上平移距离S使后退距离更大,接触点为E点远远在A点前端,该E点为有二次刮除氧化层部分作电连接;而电路板下面则虽原本会呈前进与接触部55连接,然而因电路板90倒退的平移距离S较前进距离大,故此时接触点为在C点前方的F点,该F点故为有二次刮除氧化层部分作电连接。再者,第一、二端子的接触部45、55均为弹臂末端断面的尖点,甚为锐利具有较佳的刮擦力。藉由以上的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为了降低制造成本,第一、二端子采用板面弯折成形,且第一、二端子以弹臂末端断面的尖点作为接触部,使得板面弯折的第一、二端子虽正向力较低仍能使接触部增加刮擦效果,确保导电效果。2.在连接槽外设有卡退面,藉由电路板的倒退行程得以二次刮擦接触部增加电连接的可靠度,且卡退面设在连接槽外,较易于制造。请参阅图9、图9A及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其为一 DDR SODIMM电连接器,其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的该绝缘座体30 二侧组装设有二侧臂70,该二侧臂70为金属板材弯折而成,其向连接槽31的开口方向延伸,其设有呈水平的第一板71,该第一板71外侧垂直连`接一第二板72,该第一板71内侧呈垂直连接一弹臂73,该第一板71前端垂直连接一竖直板74,该竖直板74上端连接一斜板,该斜板的外表面呈一退卡面75,该退卡面75向下且相反于该电路板90插入方向倾斜,该弹臂73的板面呈竖直而可侧向弹动且接近末端设有一卡扣部76及一扳动部77,该卡扣部76包括一上卡扣78及一前后向卡扣79,该弹臂73的末端卡入该竖直板74的限位孔710,藉以限制该弹臂73的侧向弹动,该第二板72接近后端设有一弹性卡片711,该第二板72后端组装入该绝缘座体30 二侧并藉由该弹性卡片711卡定该绝缘座体30 ;该电路板90 二侧各设有一弧形的凹孔96,该凹孔96内的一板缘为抵压部97,该抵压部97为插入方向开放的一板缘。藉由以上构造,请参阅图9及图10,当电路板90斜向插入连接槽31并枢转向下压时,此时电路板90 二侧凹口 96内的抵压部97抵靠该二侧臂70的退卡面75,且电路板90二侧缘压迫该二侧臂70的弹臂73向外侧弹开;请参阅图11及图12,当电路板90压下转成水平与第一、二端子40、50成电连接时,该电路板90的抵压部97沿该退卡面75转平,使电路板90上、下面分别靠合于连接槽31的上、下接合面,同时该二侧臂70的弹臂73回弹,该上卡扣78卡扣电路板90 二侧上面,该前后向卡扣79卡扣于该凹口 96,该电路板藉由该退卡面75倒退一平移距离,可使上下面的金手指可二次刮除氧化层,达到较佳的电连接效果O[0050]在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所提出的具体的实施例仅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而并非将本实用新型狭义地限制于该实施例,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以下申请专利范围的情况, 可作种种变化实施。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可插接一电路板,其包括有 一绝缘座体,其设有一连接槽藉以插接该电路板,该连接槽设有一上接合面及一下接合面,该电路板的两面接合该上、下接合面; 一排第一端子,其设于该绝缘座体,该第一端子设有一弹臂,该弹臂设有一凸出的接触部凸出该上接合面至该连接槽;及 一排第二端子,其设于该绝缘座体,该第二端子设有一弹臂,该弹臂设有一凸出的接触部凸出该下接合面至该连接槽; 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槽外设有至少一退卡面,该退卡面向下且相反于该电路板插入方向倾斜,该电路板斜向插入后并向下压时会抵靠该至少一退卡面,当该电路板沿着该退卡面转成水平时可往后倒退一行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上、下接合面为水平,该第一端子的接触部比第二端子的接触部高且位于连接槽内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退卡面设于该绝缘座体的连接槽的开口端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座体的连接槽设有至少一隔栏,该至少一隔栏将该连接槽分隔成至少两槽,该退卡面设于该连接槽的开口端的隔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退卡面呈圆弧面或平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的接触部设于弹臂的末端断面且弹臂末段向下反折延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子的接触部设于弹臂的末端断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座体二侧还设有二侧臂,该二侧臂向连接槽的开口方向延伸,其接近外端设有一卡扣,当该电路板插入连接槽定位时该卡扣可卡定该电路板的一侧,该二侧臂设有该退卡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二侧臂为金属材质,该二侧臂一端组装于该绝缘座体二侧且另一端形成该退卡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设有至少一抵压部,该抵压部为插入方向开放的一板缘,该电路板斜向插入后并向下压时该至少一抵压部会抵靠该至少一退卡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可插接一电路板,其包括有一绝缘座体,其设有一连接槽藉以插接该电路板,该连接槽设有一上接合面及一下接合面,该电路板的两面接合该上、下接合面;一排第一端子,其设于该绝缘座体,该第一端子设有一弹臂,该弹臂设有一凸出的接触部凸出该上接合面至该连接槽;及一排第二端子,其设于该绝缘座体,该第二端子设有一弹臂,该弹臂设有一凸出的接触部凸出该下接合面至该连接槽;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槽外设有至少一退卡面,该退卡面向下且相反于该电路板插入方向倾斜,该电路板斜向插入后并向下压时会抵靠该至少一退卡面,当该电路板沿着该退卡面转成水平时可往后倒退一行程。
文档编号H01R13/46GK202906002SQ20122049523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蔡周贤 申请人:蔡周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