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封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43037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容器封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容器封口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造电容器的专用设备,涉及外壳的封装,特指一种电容器封口机。
背景技术
目前大众周知的本技术领域的设备大部分采用通用设备改装而成的,也有专用的设备,它们分别存在以下不足;通用设备改装成用于该技术领域的设备,都是通用型设备——冲床、油压机等,存在体积庞大、精度低、功率大、噪音大等不足;专用的本技术领域的设备,都是直压式作业,对于一些材质特别是中低硬度材质外壳的产品,直压式作业因其表面直接受力使产品出现变形或封口不到位等不良,封口质量直接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体积庞大、精度低、功率大、噪音大、变形、封口不到位等缺点而发明的一种结构精密、运行稳定、适合于中低硬度材质外壳,同时还可置于无水、无氧、超净环境平台下手套箱内工作的封口机。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的方式来实现的:所述封口机,包括机体、升降机构、调节机构、松紧机构、旋转机构;机体包括顶板、中板、底板和导柱,底板通过导柱与顶板固定连接,中板套在导柱下端台阶上;升降机构由升降动力源、动板、导套组成,升降动力源固定在顶板上面,通过螺纹与动板连接,动板通过导套与导柱相连,导柱插接在导套内,使动板能够沿导柱做上下的往复移动;动板把机体分为上、下两个区间,上区间装有一动力源、升降机构及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由导向座、卡块、调节螺母、螺杆、封口轮、锁紧螺母、轴承、垫圈组成,导向座固定在动板的下面,轴承套装于封口轮后端,封口轮与螺杆连接,`调节螺母与螺杆螺纹连接组成螺纹传动系统,调节螺母使螺杆带动封口轮移动。所述封口机,包括机体、升降机构、调节机构、松紧机构、旋转机构;机体由顶板、中板、底板、导柱组成,底板通过导柱与顶板固定连接,中板套在导柱下端台阶上用紧固件紧固;升降机构由升降动力源、动板、导套组成,升降动力源固定在顶板上面,通过螺纹与动板连接,动板通过导套与导柱相连,导柱插接在导套内,使动板能够沿导柱做上下的往复移动;动板把机体分为上、下两个区间,下区间装有一动力源、装松紧机构及旋转机构;松紧机构由松紧动力源、立柱、推板、夹套、轴承、垫板、导杆组成,松紧动力源固定在中板上面,导杆锁紧在中板上面,推板通过立柱与松紧动力源连接,夹套与轴承套装在推板中心孔内,垫板通过推板与夹套锁紧连接,使推板能够沿导杆做上下的往复移动;旋转机构由旋转动力源、夹头、轴承座、轴承、锁紧螺母组成,旋转动力源固定在机体中板下面,轴承座固定在机体中板上面,轴承套装在夹头下端且与轴承座相连,夹头下端套装在旋转动力源轴上且锁紧螺母锁紧连接,使夹头能够沿旋转动力源做间隙性的旋转动作。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动力源、动板、导套,导套与动板孔紧配固定,动力源与动板通过螺纹锁紧连接。[0008]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导向座、卡块、调节螺母、螺杆、封口轮、锁紧螺母、轴承、垫圈,导向座固定在升降机构动板下面,轴承套装在封口轮后端,并依次向前连接套装有螺杆、轴承、垫圈且与导向座内孔配合相连,锁紧螺母锁在封口轮右端面,调节螺母左端与导向座内孔配合连接,调节螺母设有凹槽位,卡块固定在导向座的右端面且与调节螺母凹槽配合并卡住,使调节螺母可沿导向座内孔做往复的旋转,调节螺母与螺杆螺纹连接组成螺纹传动系统,使封口轮、轴承、垫圈、螺杆可沿导向座内孔做左右的往复移动。[0009]所述松紧机构包括松紧动力源、立柱、推板、夹套、轴承、垫板、导杆,松紧动力源固定在机体的中板上面,导杆锁紧在机体的中板上面,推板通过立柱与松紧动力源连接,夹套与轴承套装在推板中心孔内,垫板通过推板与夹套锁紧连接,使推板能够沿导杆做上下的往复移动。[0010]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动力源、夹头、轴承座、轴承、锁紧螺母,旋转动力源固定在机体的中板下面,轴承座固定在机体的中板上面,轴承套装在夹头下端且与轴承座相连,夹头下端套装在旋转动力源轴上且锁紧螺母锁紧连接,使夹头能够沿旋转动力源做间隙性的旋转动作。[0011]动力源可以是气动或气液增压缸、液压,可以连接杠杆手动,也可装上马达带动。[0012]旋转机构夹头下端有锁紧螺母。[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精密、运行稳定、机体部分有精密导向,因而精度高;适用的外壳材料范围广、能耗低真正实现了环保节能,在提高了封口质量的同时,大大的降低生产成本,为科研及生产提供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构图;[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结构图;[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机体结构图;[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机体结构图;[0018]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第二实施例升降机构、调节机构结构图;[0019]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第二实施例松紧机构结构图;[0020]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旋转机构结构图。[0021]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旋转机构结构图。[0022]图3中:1为底板,2为导柱,3为中板,4为顶板、5为紧固件[0023]图4中:1为底板,2为导柱,3为中板,4为顶板、5为等高杆、[0024]图5中:21为升降动力源,22为动板、23为导套;[0025]图5中:31为导向座、32为卡块、33为调节螺母、34为螺杆、35为封口轮、36为锁紧螺母、37为轴承、38为垫圈[0026]图6中:41为松紧动力源、42为立柱、43为推板、44为夹套、45为轴承、46为垫板、47为导杆[0027]图7中:51为旋转动力源、52为夹头、53为轴承座、54为轴承、55为锁紧螺母。[0028]图8中:51为旋转动力源、52为夹头、53为轴承座、54为轴承、55为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封口机,包括机体、升降机构、调节机构、松紧机构、旋转机构五个部分;机体包括底板1、导柱2、中板3、顶板45和等高杆6,底板I通过导柱2与顶板4固定连接,中板3套在导柱2下端台阶上用紧固件5紧固;升降机构由升降动力源21、动板22、导套23组成,升降动力源21固定在顶板4上面,通过螺纹与动板22连接,动板22通过导套23与导柱2相连,导柱2插接在导套23内,使动板22能够沿导柱2做上下的往复移动;动板把机体分为上、下两个区间,上区间装有动力源,上区间装升降机构及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由导向座31、卡块32、调节螺母33、螺杆34、封口轮35、锁紧螺母36、轴承37、垫圈38组成,导向座31固定在动板22的下面,轴承37套装于封口轮35后端,封口轮35与螺杆34连接,调节螺母33与螺杆34螺纹连接组成螺纹传动系统,调节螺母33使螺杆带动封口轮35移动。如图1、图2所示,所述封口机,包括机体、升降机构、调节机构、松紧机构、旋转机构五个部分;机体包括底板1、导柱2、中板3、顶板4和等高杆6,底板I通过导柱2与顶板4固定连接,中板3套在导柱2下端台阶上用紧固件5紧固;升降机构由升降动力源21、动板22、导套23组成,升降动力源21固定在顶板4上面,通过螺纹与动板22连接,动板22通过导套23与导柱2相连,导柱2插接在导套23内,使动板22能够沿导柱2做上下的往复移动;动板2把机体分为上、下两个区间,下区间装有动力源,下区间装松紧机构及旋转机构;松紧机构由松紧动力源41、立柱42、推板43、夹套44、轴承45、垫板46、导杆47组成,松紧动力源41固定在中板3上面,导杆47锁紧在中板3上面,推板43通过立柱42与松紧动力源41连接,夹套44与轴承45套装在推板43中心孔内,垫板46通过推板43与夹套44锁紧连接,使推板43能够沿导杆47做上下的往复移动;旋转机构由旋转动力源51、夹头52、轴承座53、轴承54、锁紧螺母55组成,旋转动力源51固定在机体中板3下面,轴承座53固定在机体中板3上面,轴承54套装在夹头52下端且与轴承座53相连,夹头52下端套装在旋转动力源51轴上且锁紧螺母55锁 紧连接,使夹头52能够沿旋转动力源51做间隙性的旋转动作。如图3、图4所示,机体包括底板1、导柱2、中板3和顶板,底板I通过导柱2与顶板4固定连接,中板3套在导柱2下端台阶上用紧固件5紧固。如图5所示,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动力源21、动板22、导套23,导套23与动板22孔紧配固定,升降动力源21与动板22通过螺纹锁紧连接。如图5所示,调节机构包括导向座31、卡块32、调节螺母33、螺杆34、封口轮35、锁紧螺母36、轴承37、垫圈38,导向座31固定在升降机构动板22下面,轴承37套装在封口轮35后端,并依次向前连接套装有螺杆34、轴承37、垫圈38且与导向座31内孔配合相连,锁紧螺母36锁在封口轮35右端面,调节螺母33左端与导向座31内孔配合连接,调节螺母33设有凹槽位,卡块32固定在导向座31的右端面且与调节螺母33凹槽配合并卡住,使调节螺母33可沿导向座31内孔做往复的旋转,调节螺母33与螺杆34螺纹连接组成螺纹传动系统,使封口轮35、轴承37、垫圈38、螺杆34可沿导向座31内孔做左右的往复移动。如图6所示,松紧机构包括松紧动力源41、立柱42、推板43、夹套44、轴承45、垫板46、导杆47,松紧动力源41固定在机体的中板3上面,导杆47锁紧在机体的中板3上面,推板43通过立柱42与松紧动力源41连接,夹套44与轴承45套装在推板43中心孔内,垫板46通过推板43与夹套44锁紧连接,使推板43能够沿导杆47做上下的往复移动。[0035]如图7、图8所示,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动力源51、夹头52、轴承座53、轴承54、锁紧螺母55,旋转动力源51固定在机体的中板3下面,轴承座53固定在机体的中板3上面,轴承54套装在夹头52下端且与轴承座53相连,夹头52下端套装在旋转动力源51轴上且锁紧螺母55锁紧连接,使夹头52能够沿旋转动力源51做间隙性的旋转动作。[0036]动力源21、41、51可以是气动或气液增压缸、液压,可以连接杠杆手动,也可装上马达带动。
权利要求1.一种电容器封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升降机构、调节机构、松紧机构、旋转机构五个部分; 机体包括顶板、中板、底板和导柱,底板通过导柱与顶板固定连接,中板套于导柱下端台阶上; 升降机构由升降动力源、动板、导套组成,升降动力源固定在顶板上面,通过螺纹与动板连接,动板通过导套与导柱相连,导柱插接在导套内,使动板能够沿导柱做上下的往复移动;动板把机体分为上、下两个区间,上区间装升降机构及调节机构、下区间装松紧机构及旋转机构; 调节机构由导向座、卡块、调节螺母、螺杆、封口轮、锁紧螺母、轴承、垫圈组成,导向座固定在动板的下面,轴承套装于封口轮后端,封口轮与螺杆连接,调节螺母与螺杆螺纹连接组成螺纹传动系统,调节螺母使螺杆带动封口轮移动; 松紧机构由松紧动力源、立柱、推板、夹套、轴承、垫板、导杆组成,松紧动力源固定在中板上面,导杆锁紧在中板上面,推板通过立柱与松紧动力源连接,夹套与轴承套装在推板中心孔内,垫板通过推板与夹套锁紧连接,使推板能够沿导杆做上下的往复移动; 旋转机构由旋转动力源、夹头、轴承座、轴承、锁紧螺母组成,旋转动力源固定在机体中板下面,轴承座固定在机体中板上面,轴承套装在夹头下端且与轴承座相连,夹头下端套装在旋转动力源轴上且锁紧螺母锁紧连接,使夹头能够沿旋转动力源做间隙性的旋转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封口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升降机构中,导套与动板孔紧配固定,动力源与动板通过螺纹锁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封口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节机构中,导向座固定在升降机构动板下面,轴承套装在封口轮后端,并依次向前连接套装有螺杆、轴承、垫圈且与导向座内孔配合相连,锁紧螺母锁在封口轮右端面,调节螺母左端与导向座内孔配合连接,调节螺母设有凹槽位,卡块固定在导向座的右端面且与调节螺母凹槽配合并卡住,使调节螺母可沿导向座内孔做往复的旋转,调节螺母与螺杆螺纹连接组成螺纹传动系统,使封口轮、轴承、垫圈、螺杆可沿导向座内孔做左右的往复移动。
4.根据权利要 求1所述的电容器封口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松紧机构中,松紧动力源固定在机体的中板上面,导杆锁紧在机体的中板上面,推板通过立柱与松紧动力源连接,夹套与轴承套装在推板中心孔内,垫板通过推板与夹套锁紧连接,使推板能够沿导杆做上下的往复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封口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机构中,旋转动力源固定在机体的中板下面,轴承座固定在机体的中板上面,轴承套装在夹头下端且与轴承座相连,夹头下端套装在旋转动力源轴上且锁紧螺母锁紧连接,使夹头能够沿旋转动力源做间隙性的旋转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封口机,其特征在于:动力源可以是气动或气液增压缸、液压,可以连接杠杆手动,也可装上马达带动可连接压缩空气带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器封口机,其特征在于:升降动力源可以是手动、气动、电动或其他方式旋动,外力驱动或螺杆传动机构,也可是齿轮齿条或链轮链条,及齿轮同步带轮传动机构或凸轮杠杆传动机构;导向可以是导柱或导杆及滑轨,导向套可以是导套或滑块及轴承。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器封口机,其特征在于:调节动力源可以是手动、气动、电动或其他方式旋动,外力驱动或螺杆传动机构,也可是齿轮齿条或链轮链条,及齿轮同步带轮传动机构或凸轮杠杆传动机构;轴承可以是单个或多个以上组成;垫圈可以是单个或多个以上组成,螺纹传动可以是活动或固定;导向座可以是活动或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器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松紧动力源可以是气动、电动或其他方式旋动,外力驱动或螺杆传动机构,也可是齿轮齿条或链轮链条,及齿轮同步带轮传动机构或凸轮杠杆传动机构;轴承可以是单个或多个以上组成;垫板可以是采用可取消;导向可以是导杆或导柱及滑轨,导向套可以是轴承或滑块及导套。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容器封口机,其特征在于:旋转动力源可以是气动、电动或其他方式旋动,外力驱动或螺杆传动机构,也可是齿轮齿条或链轮链条,及齿轮同步带轮传动机构或凸轮杠杆传动机构;轴承可以是单个或多个以上组成;垫圈可以是单个或多个以上组成。`
专利摘要一种电容器封口机,包括机体、升降装置、调节装置、松紧装置和旋转装置,升降装置的滑板与传动装置连接可沿导杆上下移动;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导向座、卡块、调节螺母、螺杆、封口轮、锁紧螺母和轴承,松紧装置中松紧传动机构通过等高柱与推板连接,使推板可上下移动,夹套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装于推板上,其下端安装有垫板。旋转装置中夹头可转动地与旋转传动机构连接。其优点是结构精密、运行稳定、机体部分有精密导向,因而精度高;适用的外壳材料范围广、能耗低,真正实现了环保节能,在提高了封口质量的同时,适合于手套箱内操作,为科研提供了方便并明显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H01G13/00GK202977176SQ20122069587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4日
发明者林福兴 申请人:林福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