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集诱导发光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87136阅读:8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聚集诱导发光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集诱导发光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层材料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柯达公司的邓青云博士等人首次发明多层结构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以来,高效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工作便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为了实现全彩显示和固态照明,高效、稳定、色纯度高的红光、绿光和蓝光材料不可或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红光和绿光材料已能满足商业化的需求,但性能优异的蓝光材料仍然稀缺,因为蓝光发光材料所具有的较大的能隙对于载流子向发光层的注入和传输是不利的。因此,如何获得高性能,高色纯度的蓝光材料成为目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研究的重点。另外,发光材料是以薄膜态的形式存在于电致发光器件中,而绝大多数的荧光材料因为分子内的相互作用存在着“聚集诱导荧光淬灭”(ACQ)的问题。尽管科学家们采用了各种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来减少或者防止荧光分子的聚集,如利用主客体掺杂体系和与透明高分子共混的方式来分散发光分子,或者在发光分子结构上修饰各种大体积的间隔基团等等,但这些方法通常会带来高成本的器件制作和复杂的合成过程。2001年,唐本忠院士课题组首次发现并报道了一类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的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在溶液态时发光很弱或不发光,而在固态时具有高的荧光量子产率。这种“反常”的发光行为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和广泛关注。系统的研究工作表明聚集诱导发光现象的机理是溶液态时,该类分子的能量主要通过芳环的转动耗散掉,而固态时,由于分子内旋转受阻,能量通过辐射,即荧光发射的方式消耗。这种特殊的发光行为使得AIE分子在传感器和有机发光二极管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在已报道的众多典型的AIE分子中,四苯乙烯因其合成简单,发光效率高而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构建单元。近年来,大量高效的基于四苯乙烯的AIE分子被报道并应用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上。例如,将四苯乙烯与常用的光电材料构筑单元如 三苯胺,咔唑,芘等直接相连,能将这些典型的ACQ分子变成AIE分子并且取得较高的器件效率,但是所获得的材料的电致发光光谱因为共轭长度的增加已经到了红移到了天蓝光甚至绿光的范围。因此,如何设计并合成高效的AIE蓝光材料成为此领域的研究重点和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聚集诱导蓝光分子稀缺的不足,提供一类基于四苯乙烯的聚集诱导发光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层的用途。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集诱导发光分子,其
结构通式为:其中,当Ar1与Ar2为相同基团时,Ar2为
U U ,
权利要求
1.一种聚集诱导发光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结构通式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氮气或氩气氛围下,将1,4-二溴苯或1,3- 二溴苯溶于足量无水四氢呋喃中并置于_78°C低温下冷却半小时,向上述溶液中逐滴加入正丁基锂的正己烷溶液,低温反应I小时后,再加入与1,4- 二溴苯或1,3- 二溴苯等当量的芴酮的四氢呋喃溶液,继续低温反应3小时后自然升至室温,搅拌,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水,用氯仿萃取,收集有机相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将产品用硅胶色谱柱层析,分离纯化,真空干燥,得到结构式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集诱导发光分子在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层材料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集诱导发光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结构通式为其中,当Ar1与Ar2为相同基团时,Ar2为中的一种;当Ar2为氢时,Ar1为中的一种。本发明是从(X=Br,Y=H或X=H,Y=Br)和四苯乙烯硼酸酯出发,通过酸诱导的分子内脱水反应得到含甲苯和三苯胺单元的芴的衍生物,再利用Suzuki反应将四苯乙烯通过非共轭的方式连接到芴的9位,最终得到目标化合物。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聚集诱导发光性质,其固态的荧光量子产率较高且为蓝光发射,可用作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层材料,且制备方法的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
文档编号H01L51/54GK103194215SQ20131012942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5日
发明者李振, 黄静, 秦金贵 申请人:武汉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