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开关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61505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电磁开关外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开关外壳,包括面板、底座、插片和压板,所述面板和底座分别有2个,且2个面板和2个底座均相对设置,面板与底座连接,面板与底座的相对面上设有第一插槽,插片插入所述第一插槽中,压框与面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本发明在长时间工作中,散热性能好,便于调整、维护和拆卸,并且安全性能高,绝缘性好。
【专利说明】电磁开关外壳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开关外壳。

【背景技术】
[0002]根据市场信息反馈,现生产电动工具厂家设备配用的电磁开关外壳为整体套入,不便于拆卸和维护,且散热性能差,容易导致不良现象。


【发明内容】

[0003]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开关外壳,在长时间工作中,散热性能好,便于调整、维护和拆卸,并且安全性能高,绝缘性好。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米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磁开关外壳,包括面板、底座、插片和压板,所述面板和底座分别有2个,且2个面板和2个底座均相对设置,面板与底座连接,面板与底座的相对面上设有第一插槽,插片插入所述第一插槽中,压框与面板的顶面固定连接。
[0005]优选地,面板与底座铆接。
[0006]优选地,还包括插耳,所述底座的侧面设有第二插槽,所述插耳插入所述第二插槽中。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插槽为燕尾插槽。更优选的,所述燕尾插槽的倾斜角度为45。。
[0008]优选地,所述压框上设有红按钮和绿按钮。更优选地,所述红按钮上设有防尘罩。
[0009]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电磁开关外壳,采用两侧面为插片式结构,便于调整磁性吸力和维护,并且工作可靠,具有防尘、防湿、体积小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0012]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电磁开关包括红按钮1,防尘罩2,压框3,面板4,底座5,插片6,插耳7,绿按钮8,将插片6插入与面板4和底座5上的燕尾插槽(未图示,即前述“第一插槽”),插耳7插在底座5两端的插槽(即前述“第二插槽”)内,红按钮1插进压框3上的孔(未图示)中,压下为断电,绿按钮8插进压框3上的另一个孔(未图示)中,压下为通电,形成工作状态。
[0013]本发明在使用时为了实现拆卸维护、调整磁性吸力,将其底座和面板两端设计成 45。燕尾插槽与插片密切配合,起到了一定的功能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磁开关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4)、底座(5)、插片(6)和压板(3),所述面板(4)和底座(5)分别有2个,且2个面板(4)和2个底座(5)均相对设置,面板(4)与底座(5)连接,面板(4)与底座(5)的相对面上设有第一插槽,插片(6)插入所述第一插槽中,压框(3)与面板(4)的顶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开关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耳(7),所述底座(5)的侧面设有第二插槽,所述插耳(7)插入所述第二插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开关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槽为燕尾插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开关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框(3)上设有红按钮(I)和绿按钮(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磁开关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红按钮(I)上设有防尘罩(2)。
【文档编号】H01H50/12GK104347315SQ201310328487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1日
【发明者】金士清 申请人:高邮市电塑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