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辆快换电池箱电连接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15505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电动车辆快换电池箱电连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辆快换电池箱电连接装置,外箱电极触头(2)横截面为T型台阶状结构,分为大端、中间段和小端,外箱电极触头大端端面上设置沟槽,沟槽内固定装有弹性导电体(1);外箱电极触头套装弹簧(3)后从外箱电极座(4)前腔深入至后腔,弹簧一端抵住外箱电极触头大端背面,另一端抵住外箱电极座内孔前的前腔,外箱电极触头小端套装限位块(7)和电缆连接螺母(5),限位块抵住外箱电极触头中间段台阶处,限位块和电缆连接螺母将连接电缆(8)夹紧紧固,外箱电极座后腔装有电极座后盖(6)。本发明能使内外箱电极触头之间接触电阻变小,外箱电极触头能随内箱电极触头摆动,从而保证电极触头始终处于良好接触状态。
【专利说明】电动车辆快换电池箱电连接装置【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辆电池箱导电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辆快换电池箱电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中国专利200710122367.0公开了一种通用电池箱,包括外箱体和内箱体,外箱体固定在电动车车身上,电池组安装在内箱体内,内箱体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外箱体内,形成电池组的抽屉式装卸,外箱体能够与电动车辆形成电连接和机械连接,内箱体内的电池通过插接模块连接到外箱体,插接模块主要包括内箱电极触头和电极座、外箱电极触头和电极座,在电池箱的电连接中,内箱和外箱的电极触头都是直接固定在电极座上,当内箱与外箱安装到位后,内箱和外箱内的电极触头依靠彼此的端面接触导电,内外箱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震动的原因是相对活动的,因此内外箱的电极触头接触平面必然会产生平行度误差,从而使面接触的电极触头成为线接触或点接触,造成接触电阻增大,同时容易导致放电现象的出现。[0003]中国专利201010503329.1公开了一种电池箱的自适应电流连接机构,该机构的内箱电极触头在向心关节轴承的作用下可跟随外箱电极触头摆动,保证电极触头始终处于面接触状态,同时具有自动复位的功能。但是两个端面接触还是三点接触,接触电阻过高,大电流通电时易产生高温。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快换电池箱电连接装置,该电连接装置能使内外箱电极触头之间的接触电阻变小,外箱电极触头能随内箱电极触头摆动,从而保证电极触头始终处于良好接触状态。
[0005]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车辆快换电池箱电连接装置,包括外箱电极触头、外箱电极座、电缆连接螺母、电极座后盖、连接电缆,外围设备是内箱电极座和安装于内箱电极座的内箱电极触头;所述电连接装置还包括:弹性导电体、弹簧、限位块,所述外箱电极触头横截面为T形台阶状结构,分为大端、中间段和小端,外箱电极触头大端端面为导电接触面,小端为电缆连接端,外箱电极触头大端端面上设置沟槽,沟槽内固定装有弹性导电体;
所述外箱电极座由前腔和后腔组成,前腔与后腔之间开有内孔相通,前腔前部为开口,后腔后部装有电极座后盖;
所述外箱电极触头套装弹簧后从外箱电极座前腔深入至后腔,弹簧一端抵住外箱电极触头大端背面,另一端抵住外箱电极座内孔前的前腔,外箱电极触头小端套装有限位块和电缆连接螺母,限位块抵住外箱电极触头中间段与小端台阶处,限位块和电缆连接螺母将连接电缆夹紧紧固。
[0006]所述外箱电极触头大端直径小于相对应的外箱电极座前腔开口处直径,大于外箱电极座内孔直径;所述外箱电极触头中间段直径小于相对应的外箱电极座内孔直径。
[0007]所述弹性导电体为螺旋弹簧或弹性触片。
[0008]所述弹簧为锥形弹簧。
[0009]本发明通过安装在外箱电极触头端面的弹性导电体能使内外箱电极触头之间的接触电阻变小,外箱电极触头在弹簧和限位块作用下可跟随内箱电极触头摆动,保证电极触头始终处于良好接触状态,同时外箱电极触头具有自动复位的功能。
[001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工作状态下,弹性导电体使内、外箱电极触头端面接触为多点接触,接触面积大,降低接触电阻。
[0011]2、工作状态时,内箱电极触头压缩外箱电极触头,限位块不再与外箱电极座接触,外箱电极触头相对于外箱电极座能够浮动,外箱电极触头端面与内箱电极触头端面实现接触平面间的良好配合与接触,克服因电极触头柱的直线度误差造成的平面虚接或点接触。
[0012]3、弹簧利用本身的弹性可以使限位块限制外箱电极触头在轴向方向的窜动,在非工作状态能够复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发明电动车辆快换电池箱电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动车辆快换电池箱电连接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14]图中:1弹性导电体,2外箱电极触头,3弹簧,4外箱电极座,5电缆连接螺母,6电极座后盖,7限位块,8连接电缆,9内箱电极触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6]参见图1和图2,一种电动车辆快换电池箱电连接装置,包括弹性导电体1、外箱电极触头2、弹簧3、外箱电极座4、电缆连接螺母5、电极座后盖6、限位块7、连接电缆8,外围设备是内箱电极座和安装于内箱电极座的内箱电极触头9。
[0017]所述外箱电极触头2横截面为T形台阶状结构,分为大端、中间段和小端,外箱电极触头2大端端面为导电接触面,小端为电缆连接端,外箱电极触头2大端端面上设置沟槽,沟槽内固定装有弹性导电体I ;所述弹性导电体I为螺旋弹簧或弹性触片。
[0018]所述外箱电极座4由前腔和后腔组成,前腔与后腔之间开有内孔相通,前腔前部为开口,后腔后部装有电极座后盖6。
[0019]所述外箱电极触头2套装弹簧3后从外箱电极座4前腔深入至后腔,弹簧3 —端抵住外箱电极触头2大端背面,另一端抵住外箱电极座4内孔前的前腔,外箱电极触头2小端套装有限位块7和电缆连接螺母5,限位块7抵住外箱电极触头2中间段与小端台阶处,限位块7和电缆连接螺母5将连接电缆8夹紧紧固。
[0020]所述外箱电极触头2大端直径小于相对应的外箱电极座4前腔开口处直径,大于外箱电极座4内孔直径;所述外箱电极触头2中间段直径小于相对应的外箱电极座4内孔直径。所述弹簧为锥形弹簧。
[0021]所述外箱电极触头2自然状态下由于弹簧3的弹力作用处于居中状态。[0022]本发明电动车辆快换电池箱电连接装置工作原理:
当电池箱的外箱和内箱安装到位后,外箱电极座4内的外箱电极触头2与安装于内箱电极座的内箱电极触头9的端面互相接触,构成电流通路,安装在外箱电极触头2端面的弹性导电体I被压缩后,能使内外箱电极触头之间为多点接触,接触电阻小,同时限位块7不再与外箱电极座4后腔壁接触,外箱电极触头2相对于外箱电极座4能够浮动。在出现振动的情况下,内箱电极触头9会发生偏摆,由于外箱电极触头2的浮动作用,外箱电极触头2会跟随内箱电极触头9同时偏摆,从而保证导电的表面始终保持多点接触状态。在非工作状态时,由于弹簧3的作用,外箱电极触头2能自动回复到水平初始位置;弹簧3利用自身的弹性可以使限位块7限制外箱电极触头2在轴向方向的窜动。
[0023]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车辆快换电池箱电连接装置,包括外箱电极触头(2)、外箱电极座(4)、电缆连接螺母(5)、电极座后盖(6)、连接电缆(8),外围设备是内箱电极座和安装于内箱电极座的内箱电极触头(9); 其特征是:所述电连接装置还包括:弹性导电体(I)、弹簧(3)、限位块(7),所述外箱电极触头(2)横截面为T形台阶状结构,分为大端、中间段和小端,外箱电极触头(2)大端端面为导电接触面,小端为电缆连接端,外箱电极触头(2)大端端面上设置沟槽,沟槽内固定装有弹性导电体(I); 所述外箱电极座(4)由前腔和后腔组成,前腔与后腔之间开有内孔相通,前腔前部为开口,后腔后部装有电极座后盖(6); 所述外箱电极触头(2)套装弹簧(3)后从外箱电极座(4)前腔深入至后腔,弹簧(3) —端抵住外箱电极触头(2)大端背面,另一端抵住外箱电极座(4)内孔前的前腔,外箱电极触头(2)小端套装有限位块(7)和电缆连接螺母(5),限位块(7)抵住外箱电极触头(2)中间段与小端台阶处,限位块(7)和电缆连接螺母(5)将连接电缆(8)夹紧紧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快换电池箱电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箱电极触头(2)大端直径小于相对应的外箱电极座(4)前腔开口处直径,大于外箱电极座(4)内孔直径;所述外箱电极触头(2)中间段直径小于相对应的外箱电极座(4)内孔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车辆快换电池箱电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弹性导电体(I)为螺旋弹簧或弹性触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车辆快换电池箱电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弹簧(3)为锥形弹簧。
【文档编号】H01R13/24GK103915702SQ201310727852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6日
【发明者】徐顺余, 兰志波, 秦超, 王之刚 申请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