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漏电指示复位功能的多极漏电断路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16621阅读:93来源:国知局
具有漏电指示复位功能的多极漏电断路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漏电指示复位功能的多极漏电断路器,该漏电断路器包括漏电单元和多个断路器单元,漏电单元与断路器单元通过漏电脱扣器拉动漏电锁,推动断路器锁扣迫使一极断路器断开动作;一极断路器与其余各极断路器之间通过手柄与联动杆联动迫使其余各极断路器动作构成漏电保护功能。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连接方便,可用L1极断路器与N极漏电单元派生成1P+N断路器漏电一体的漏电断路器;具有漏电指示复位功能带防窃电装置;本实用新型体积小成本低、工艺简化、分断能力高、性能可靠,适合批量生产,完全可替代国产的DZ47LE-63及进口的体积庞大断路器漏电拼装的漏电断路器。
【专利说明】具有漏电指示复位功能的多极漏电断路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电断路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漏电指示复位功能的多极漏电断路器。
[0002]【背景技术】:
[0003]拼装式漏电保护开关适用于当人身触电或电网泄漏电流,超过额定值时,剩余电流动作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切断故障电源,保护人身及用电设备的安全。还具有对设备提供过载、短路、和欠电压保护功能。现有的拼装漏电断路器,断路器与漏电部分连接后体积大占用了照明箱空间、两者用螺丝接线稳定性差不可靠、易造成局部温升过高不安全,散热差、分断能力低、成本高的缺点,并且现有的拼装漏电断路器功能单一,没有漏电指示复位与漏电锁功能,且接线螺丝裸露易发生触电。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具有漏电指示复位功能的多P+N漏电断路器,该漏电断路器具有漏电指示,可通过漏电复位按钮解除漏电锁,解除漏电危险源后才能正常工作,连接方便,装配、返修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工艺简化、分断能力高、性能可靠。
[0005]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漏电指示复位功能的多极漏电断路器,包括漏电单元和多个断路器单元,漏电单元与断路器单元通过漏电脱扣器拉动漏电锁,推动断路器锁扣迫使一极断路器断开动作;一极断路器与其余各极断路器之间通过手柄与联动杆联动迫使其余各极断路器动作构成漏电保护功能。
[0006]所述的漏电单元包括N极壳体、试验按钮、漏电指示复位按钮、漏电脱扣器、漏电锁、磁环、电子线路板、N极进线端静触头的接线板、N极动触头、触头拉簧、N极杠杆、N极出线端的接线板;N极杠杆一端插入轴锁可绕轴转动,N极杠杆中间槽装入N极动触头,N极动触头一端挂触头拉簧,N极动触头中部焊接N极软导线,N极软导线穿过磁环与N极出接线端的接线板焊接在一起,N极杠杆中部插有联动销与一极断路器杠杆相连,漏电单元动静触头闭合通过断路器杠杆、联动销联动带动N极杠杆来使动触头与静触头闭合。
[0007]所述多个断路器单元中的每一个断路器单元包括一极断路器、极出线端的接线板与极软导线,各极软导线穿过漏电单元的磁环再分别与各极出线端的接线板连接。
[0008]漏电单元与LI极断路器组成1P+N极断路器漏电一体的漏电断路器;漏电单元与LI极、L2极断路器组成2P+N断路器漏电一体的漏电断路器;漏电单元与LI极、L2、L3极断路器组成3P+N断路器漏电一体的漏电断路器。
[0009]所述N极漏电单元与断路器单元外壳装有防触、防窃电装置。
[0010]所述漏电锁的中部为腰字型通孔,腰字型通孔右侧为方型卡孔,方形卡孔连接处为梯型台,梯型台外侧凸出为推动LI极断路器锁扣的联动杆部,腰字型通孔下方为圆柱型通孔,放入轴绕轴转动。
[0011]所述漏电指示复位按钮的顶部为波浪纹按钮部,按钮部下端有弹簧槽,弹簧槽向下延伸有与漏电锁方形卡孔配合的圆角凸台卡合部,另一端为漏电指示复位按钮的限位部。
[0012]所述的漏电锁与漏电复位按钮组成漏电指示与漏电复位综合功能。当任一极发生漏电,漏电信号传给电子线路板,经过电子线路板处理,有电信号传给漏电脱扣器,漏电脱扣器就发生动作,拉动漏电锁,漏电锁转动,漏电锁的联动杆部带动断路器锁扣与跳扣分离,使断路器动静触头断开,同时漏电复位按钮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向上运动,露出壳体,漏电复位按钮露出壳体指示有漏电。漏电复位按钮的卡合部顶住漏电锁停留在使断路器锁扣与跳扣分离位置,这种状态是不能合上手柄即处于断开状态,只有按下漏电复位按钮,使漏电复位按钮卡合部与漏电锁卡合方孔卡合后,即漏电锁解锁才能合上开关。
[0013]所述N极进线端静触头的接线板的顶端为检验的调试接触部,与其连接为导电汇流排接线部,中部为接线螺丝U型开口部;与顶端连接一端向下延伸中部为触头焊接部,触头焊接部下端连接且水平延伸部分为接线锁紧部,与接线锁紧部延伸为检验的调试接触部。
[0014]所述N极出线端的接线板的顶端为软导线焊接部,向下延伸为导电汇流排接线部,中部为接线螺丝U型开口部,与顶端连接向下延伸是限位调试接触部,调试接触部下端连接且水平延伸部分为接线锁紧部。
[0015]所述LI极、L2极和L3极进线端静触头的接线板的顶端为检验的调试接触部,与其连接为导电汇流排接线部,中部成U型开口 ;与顶端连接一端向下延伸中部为触头焊接部,触头焊接部下端连接且水平延伸部分为接线锁紧部。
[0016]所述LI出线端的接线板的底部为接线锁紧部,其向上延伸为限位调试接触部,调试接触部处端为板状导电汇流排接线部,中部接线螺丝U型开口部,其延伸为板状连接末端为U型夹线部。当有不合格的螺丝时简化拆装提高装配效率。
[0017]所述L2极出线端的接线板的顶端为板状导电汇流排接线部,中部接线螺丝U型开口部,与顶端连接的一端左向下延伸部分嵌入L2极断路器外壳是限位调试接触部,调试接触部下端连接且水平延伸部分为接线锁紧部,与接线锁紧部延伸板状末端为U型夹线部。当有不合格的螺丝时简化拆装提高装配效率。
[0018]所述的L3极出线端的接线板的顶端为板状导电汇流排接线部,中部接线螺丝U型开口部,与顶端连接且向下延伸部分嵌入L3极断路器外壳是限位调试接触部,调试接触部下端连接且水平延伸部分为接线锁紧部,与接线锁紧部延伸板状末端为U型夹线部。当有不合格的螺丝时简化拆装提高装配效率。
[0019]所述断路器外壳手柄处的左右两面刻有图形,在外壳还设有圆弧型拼装孔、散热圆形槽、悬挂孔、指示窗;所述断路器手柄带状态指示,手柄指示处各开有两条直槽,指示处为平面体,在中间分别刻有O-OFF指示部、1-ON指示部。
[0020]所述的LI出线端的接线板、L2极出线端的接线板、L3极出线端的接线板末端的U型夹线部是与穿过磁环的L1、L2、L3软导线夹紧,等待漏电调试后有问题的产品维修或返工,漏电调试合格后可用焊锡丝焊牢增强连接的可靠性。
[0021]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
[0022]1.本实用新型的漏电单元与断路器单元连接方便,可用LI极断路器与N极漏电单元构成生产I极断路器漏电一体的漏电断路器,漏电单元与LI极、L2极断路器可组成2极断路器漏电一体的漏电断路器,漏电单元与LI极、L2极、L3极断路器组成3极断路器漏电一体的漏电断路器,工艺简化,装配、返修更便捷;
[0023]2.本实用新型具有漏电指示与漏电指示复位功能;
[0024]3.本实用新型具有防窃电、防触电保护功能;
[0025]4.本实用新型外观美观,体积更小紧凑实用经济;
[0026]5.本实用新型进出带汇流排,接线方式更加多样方便;
[0027]6.本实用新型具有温升低、分段能力高,还可生产成I极断路器漏电一体的漏电断路器,完全可替代国产的DZ47LE-63及进口体积庞大的断路器漏电拼装的漏电断路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立体图;
[002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漏电单元平面示意图;
[003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单元立体示意图;
[0032]图5为本实 用新型的复拉按钮立体示意图;
[003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漏电锁立体示意图;
[0034]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N极、LI极、L2极、L3极进线端静触头接线板立体示意图;
[0035]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N极出线端的接线板立体示意图;
[0036]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LI极出线端的接线板立体示意图;
[0037]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L2极出线端的接线板立体示意图;
[0038]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L3极出线端的接线板立体示意图;
[0039]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单元的手柄立体示意图。
[0040]图中标号说明
[0041 ]1- N极漏电单元;2 — LI极断路器;
[0042]3 — L2极断路器;
[0043]4-L3极断路器;
[0044]401—向日葵图形;402 —圆型槽;
[0045]403 —指示窗;404 —圆弧型拼装孔。
[0046]405 —悬挂孔;
[0047]5 —漏电指示复位按钮;
[0048]501 一波浪纹按钮部;502 —弹簧槽;
[0049]503 —圆角凸台部;504 —限位部;
[0050]6 一联动销;7 —断路器连动杆A ;
[0051 ]8 一手柄销A ;9 -断路器连动杆B ;
[0052]10 —手柄销B ;11 - LI极软导线;
[0053]12 - LI极出线端接线板;
[0054]1201 —接线锁紧部;1202 —限位调试接触部;
[0055]1203—接线螺丝U型开口部;1204—板状导电汇流排接线部;
[0056]1205—U型夹线部[0057]13 - L2极软导线;
[0058]14 - L2极出线端接线板;
[0059]1401 —板状导电汇流排接线部;1402 —接线螺丝开口部;
[0060]1403 —限位调试接触部;1404 —接线锁紧部;
[0061]1405 —U 型夹线部;
[0062]15 - L3极软导线;
[0063]16 - L3极出线端接线板;
[0064]1601 —板状导电汇流排接线部;1602 —接线螺丝开口部;
[0065]1603 —限位部;1604 —接线锁紧部; [0066]1605 - U 型夹线部;
[0067]17-N极进线端静触头的接线板;
[0068]1701 一调试接触部;1702 —导电汇流排接线部;
[0069]1703 —接线螺丝开口部;1704 —触头焊接部;
[0070]1705 一接线锁紧部;
[0071]18 — N极动触头;19 一 N极软导线;
[0072]20 — N极动触头弹簧;21 — N极杠杆;
[0073]22 一测试按钮弹簧;23 —测试按钮;
[0074]24—漏电脱扣器;25 —铁芯拉杆;
[0075]26—漏电锁;
[0076]2601 一腰字型通孔;2602 —联动杆部;
[0077]2603 —卡合方孔;2604 —圆柱型通孔;
[0078]27 - N极出线端的接线板;
[0079]2701 —软导线焊接部;2702 —导电汇流排接线部;
[0080]2703 —接线螺丝开口部;2704 —限位调试接触部;
[0081]2705 —接线锁紧部;
[0082]28 —磁环;29—电子线路板;
[0083]30-手柄;
[0084]3001 —手柄部;3002 — 1-ON 指示部;
[0085]3003 - O-OFF 指示部;3004 —直槽;
[0086]31 —保护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87]请参阅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以3极为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8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漏电指示复位功能的3极漏电断路器,该漏电断路器包括漏电单元与断路器单元,漏电单元与断路器单元通过漏电脱扣器24拉动漏电锁26,推动断路器锁扣迫使LI极断路器断开动作;L1极断路器与其余各极断路器之间通过手柄与联动杆联动迫使其余各极断路器动作构成漏电保护功能。
[0089]如图3所示,所述的漏电单元包括N极壳体、试验按钮23、漏电指示复位按钮5、漏电脱扣器24、漏电锁26、磁环28、电子线路板29、N极进线端静触头的接线板17、N极动触头18,N极杠杆21、N极动触头拉簧20和N极出线端的接线板27。N极杠杆21 —端插入轴销可绕轴转动,N极杠杆21中间槽装入N极动触头18,N极动触头18 —端挂拉触头拉簧20,N极动触头18中部焊接N极软导线19,N极软导线19穿过磁环28与N极出接线端的接线板焊接部27-1焊接在一起。N极杠杆18中部插有联动销6与LI极断路器2杠杆相连,漏电单元动静触头闭合通过断路器杠杆、联动销6联动带动N极杠杆21来使动触头18与静触头17闭合。
[0090]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断路器单元包括LI极断路器2、L1极出线端的接线板12与LI极软导线11,L2极断路器3、L2极出线端的接线板14与L2极软导线13,L3极断路器4、L3极出线端的接线板16和L3软导线15,L I极、L 2极、L 3极软导线穿过漏电单元的磁环28分别与L1、L2、L3极出线端的接线板连接。
[0091]漏电单元与断路器单元通过漏电脱扣器24动作带动铁芯拉杆25拉动漏电锁26,推动断路器锁扣迫使LI极断路器2断开动作;断路器与断路器通过手柄与联动杆联动迫使L2、L3极断路器动作构成漏电保护功能。
[0092]所述N极漏电单元与断路器单元外壳装有防触、防窃电装置,如保护盖31。
[0093]如图6所示,所述漏电锁26的中部为腰字型通孔2601,腰字型通孔2601右侧为方型卡孔2603,方形卡孔2603连接处为梯型台,梯型台外侧凸出为推动LI极断路器锁扣的联动杆部2602,腰字型通孔2601下方为圆柱型通孔2604,放入轴绕轴转动。
[0094]如图5所示,所述漏电指示复位按钮5的顶部为波浪纹按钮部501,按钮部501下端有弹簧槽502,弹簧槽502向下延伸有与漏电锁方形卡孔配合的圆角凸台部503,另一端为漏电指示复位按钮的限位部504。
[0095]漏电锁26与漏电复位按钮5组成漏电指示与漏电复位综合功能。当任一极发生漏电,漏电信号传给电子线路板29,经过电子线路板29放大处理后传给漏电脱扣器24,漏电脱扣器24就发生动作,拉动漏电锁26,漏电锁26转动,漏电锁的联动杆部26-2带动断路器锁扣与跳扣分离,使断路器动静触头断开,同时漏电复位按钮5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向上运动,露出壳体,漏电复位按钮露出壳体就指示有漏电。漏电复位按钮的卡合部5-3顶住漏电锁26停留在使断路器锁扣与跳扣分离位置,这种状态是不能合上手柄即处于断开状态,只有按下漏电复位按钮5,使漏电复位按钮卡合部5-3与漏电锁卡合方孔26-3卡合后,即漏电锁26解锁才能合上开关。
[0096]如图7所示,所述N极进线端静触头的接线板17的顶端为检验的调试接触部1701,与其连接为导电汇流排接线部1702,中部为接线螺丝U型开口部1703 ;与顶端连接一端向下延伸中部为触头焊接部1704,触头焊接部1704下端连接且水平延伸部分为接线锁紧部1705,与接线锁紧部延伸为检验的调试接触部。
[0097]如图8所示,所述N极出线端的接线板27、L1极、L2极和L3极进线端静触头的接线板的顶端为软导线焊接部2701,向下延伸为导电汇流排接线部2702,中部为接线螺丝U型开口部2703,与顶端连接向下延伸是限位调试接触部2704,调试接触部下端连接且水平延伸部分为接线锁紧部2705。
[0098]如图9所示,所述LI出线端的接线板12的底部为接线锁紧部1201,其向上延伸为限位调试接触部1202,调试接触部1202处端为板状导电汇流排接线部1204,中部接线螺丝U型开口部1203,其延伸为板状连接末端为U型夹线部1205。当有不合格的螺丝时简化拆装提闻装配效率。
[0099]如图10所示,所述L2极出线端的接线板14的顶端为板状导电汇流排接线部1401,中部接线螺丝U型开口部1402,与顶端连接的一端左向下延伸部分嵌入L2极断路器外壳是限位调试接触部1403,调试接触部1403下端连接且水平延伸部分为接线锁紧部1404,与接线锁紧部1404延伸板状末端为U型夹线部1405。当有不合格的螺丝时简化拆装提闻装配效率。
[0100]如图11所示,所述的L3极出线端的接线板16的顶端为板状导电汇流排接线部1601,中部接线螺丝U型开口部1602,与顶端连接且向下延伸部分嵌入L3极断路器外壳是限位调试接触部1603,调试接触部1603下端连接且水平延伸部分为接线锁紧部1604,与接线锁紧部1604延伸板状末端为U型夹线部1605。当有不合格的螺丝时简化拆装提高装配效率。
[0101]如图4所示,所述断路器外壳手柄30处的左右两面刻有向日葵状图形401,在外壳还设有圆弧型拼装孔404、散热圆形槽402、悬挂孔405、指示窗。如图12所示,所述断路器手柄带状态指示,手柄指示处各开有两条直槽3004,指示处为平面体,在中间分别刻有O-OFF指示部3003、1-ON指示部3002。悬挂孔405方便漏电断路器开关临时固定安装,用细杆直接穿过悬挂孔使断路器挂在需要的位置或者用绳子穿过悬挂孔寄挂在需要的位置上。指示窗403显示触头状态,指示窗403上下方两边开有平行槽,突出产品层次、醒目开关的工作状态且美观大方。
[0102]所述的LI出线端的接线板12、L2极出线端的接线板14、L3极出线端的接线板16上的U型夹线部是方便软导线穿过磁环夹紧等待漏电调试后有问题的产品维修或返工,漏电调试合格后可用焊锡丝焊牢增强连接的可靠性。
[0103]本实用新型集漏电保护以下具体说明:
[0104]一、漏电保护:
[0105]当任一极发生漏电,穿过磁环28的软导线在磁环感应作用下有漏电信号传给电子线路板29,经过电子线路板29放大处理后传给漏电脱扣器24,漏电脱扣器24就发生动作,拉动漏电锁26,漏电锁26转动,漏电锁的联动杆部26-2带动断路器锁扣与跳扣分离,使断路器动静触头断开,断路器的杠杆、联动销联动漏电单元的N极杠杆21动作,漏电N极杠杆21带动N极动触头18,在N极动触头触头拉簧20作用下与静触头快速分离断开。同时漏电复位按钮5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向上运动,露出壳体,漏电复位按钮露出壳体指示表明线路出现异常漏电。漏电复位按钮的卡合部顶住漏电锁停留在使断路器锁扣与跳扣分离位置,这种状态是不能合上手柄即处于断开状态,只有按下漏电复位按钮5,使漏电复位按钮卡合与漏电锁卡合方孔卡合后,即漏电锁26解锁后才能合上开关。
[0106]二、模拟漏电试验:
[0107]当漏电断路器处于闭合状态即处于通电,当按下测试复位按钮22 (相当于模拟漏电),测试复位按钮22向下运动,压迫测试弹簧21,测试弹簧21与测试电路导通,模拟漏电电流流过测试电路(线路末画),在磁环28作用下,有剩余动作电流流到漏电脱扣器24,漏电脱扣器拉动漏电锁26,漏电锁26转动,漏电锁的联动杆部26-2带动断路器锁扣与跳扣分离,使断路器动静触头断开。断路器在联动作用下又会联动漏电单元动静触头分离断开。
[0108]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实质性的改动,均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漏电指示复位功能的多极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该漏电断路器包括漏电单元和多个断路器单元,漏电单元与断路器单元通过漏电脱扣器拉动漏电锁,推动断路器锁扣迫使一极断路器断开动作;一极断路器与其余各极断路器之间通过手柄与联动杆联动迫使其余各极断路器动作构成漏电保护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漏电指示复位功能的多极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电单元包括N极壳体、试验按钮、漏电指示复位按钮、漏电脱扣器、漏电锁、磁环、电子线路板、N极进线端静触头的接线板、N极动触头、触头拉簧、N极杠杆、N极出线端的接线板;N极杠杆一端插入轴锁可绕轴转动,N极杠杆中间槽装入N极动触头,N极动触头一端挂触头拉簧,N极动触头中部焊接N极软导线,N极软导线穿过磁环与N极出接线端的接线板焊接在一起,N极杠杆中部插有联动销与一极断路器杠杆相连,漏电单元动静触头闭合通过断路器杠杆、联动销联动带动N极杠杆来使动触头与静触头闭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漏电指示复位功能的多极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断路器单元中的每一个断路器单元包括一极断路器、极出线端的接线板与极软导线,各极软导线穿过漏电单元的磁环再分别与各极出线端的接线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漏电指示复位功能的多极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单元与LI极断路器组成1P+N断路器漏电一体的漏电断路器;所述漏电单元与LI极、L2极断路器组 成2P+N断路器漏电一体的漏电断路器;所述漏电单元与LI极、L2极、L3极断路器组成3P+N断路器漏电一体的漏电断路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漏电指示复位功能的多极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N极漏电单元与断路器单元外壳装有防触、防窃电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具有漏电指示复位功能的多极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锁的中部为腰字型通孔,腰字型通孔右侧为方型卡孔,方形卡孔连接处为梯型台,梯型台外侧凸出为推动LI极断路器锁扣的联动杆部,腰字型通孔下方为圆柱型通孔,放入轴绕轴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漏电指示复位功能的多极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指示复位按钮的顶部为波浪纹按钮部,按钮部下端有弹簧槽,弹簧槽向下延伸有与漏电锁方形卡孔配合的圆角凸台卡合部,另一端为漏电指示复位按钮的限位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漏电指示复位功能的多极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N极进线端静触头的接线板的顶端为检验的调试接触部,与其连接为导电汇流排接线部,中部为接线螺丝U型开口部;与顶端连接一端向下延伸中部为触头焊接部,触头焊接部下端连接且水平延伸部分为接线锁紧部,与接线锁紧部延伸为检验的调试接触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漏电指示复位功能的多极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N极出线端的接线板的顶端为软导线焊接部,向下延伸为导电汇流排接线部,中部为接线螺丝U型开口部,与顶端连接向下延伸是限位调试接触部,调试接触部下端连接且水平延伸部分为接线锁紧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漏电指示复位功能的多极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I极、L2极和L3极进线端静触头的接线板的顶端为检验的调试接触部,与其连接为导电汇流排接线部,中部成U型开口 ;与顶端连接一端向下延伸中部为触头焊接部,触头焊接部下端连接且水平延伸部分为接线锁紧部。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漏电指示复位功能的多极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I出线端的接线板的底部为接线锁紧部,其向上延伸为限位调试接触部,调试接触部处端为板状导电汇流排接线部,中部接线螺丝U型开口部,其延伸为板状连接末端为U型夹线部。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漏电指示复位功能的多极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2极出线端的接线板的顶端为板状导电汇流排接线部,中部接线螺丝U型开口部,与顶端连接的一端左向下延伸部分嵌入L2极断路器外壳是限位调试接触部,调试接触部下端连接且水平延伸部分为接线锁紧部,与接线锁紧部延伸板状末端为U型夹线部。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漏电指示复位功能的多极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3极出线端的接线板的顶端为板状导电汇流排接线部,中部接线螺丝U型开口部,与顶端连接且向下延伸部分嵌入L3极断路器外壳是限位调试接触部,调试接触部下端连接且水平延伸部分为接线锁紧部,与接线锁紧部延伸板状末端为U型夹线部。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漏电指示复位功能的多极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外壳手柄处的左右两面刻有图形,在外壳还设有圆弧拼装孔、散热圆形槽、悬挂孔、指示窗;所述断路器手柄带状态指示,手柄指示处各开有两条直槽,指示处为平面体,在中间分别刻有O-OFF指示部、1-ON指示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或13所述的具有漏电指示复位功能的多极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I出线端的接线板、L2极出线端的接线板、L3极出线端的接线板末端的U型夹线部是与穿过 磁环的L1、L2、L3软导线夹紧。
【文档编号】H01H83/14GK203774217SQ201320071487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7日
【发明者】何邦权 申请人:浙江鼎威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