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77774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天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天线包括天线部,上壳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上述天线部相结合,下壳部,与上述上壳部相结合,并固定在车辆的车身,以及支撑部件,收容在由上述上壳部与下壳部所形成的空间内;上述上壳部包括上壳结合部件,上述上壳结合部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上述天线部相结合;在上述支撑部件和上壳部之间设置有信号端子部、支架部件和接地端子部,上述信号端子部与上述上壳结合部件相连接,上述支架部件用于将上述信号端子部固定在上述支撑部件,上述接地端子部用于接地;在上述信号端子部与上述上壳结合部件之间配置有金属弹簧。
【专利说明】车辆用天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用天线,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不仅能够容易地安装在车辆顶棚上,而且在向天线施加有外力的情况下也不会导致破损或变形,从而能够可靠地接收频率的车辆用天线。

【背景技术】
[0002]车辆上设置有天线,以便通过设置在车辆内部的收音机来听取声信号。
[0003]通常,以往的车辆用螺旋天线以在短于天线的长度(λ/4)的位置发生共振的方式具有螺旋线圈形态的结构,这种螺旋天线根据长度及间距等,在特定频率发生共振。
[0004]一般而言,以往的车辆用螺旋天线,为了顺利接收AM/FM(调幅/调频)波段的频率信号,由约180?500 (mm)的长度构成。
[0005]但是,具有上述长度的车辆用螺旋天线设置在车辆的外部,即车辆外侧的前方车顶面板上,在施加有外力的情况下,导致出现因天线变形或破损而无法接收信号的情况。
[0006]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既能够容易地设置在车辆外部,而且在施加有外力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天线不被破损或变形,从而能够可靠地接收信号的车辆用天线。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够容易地设置在车辆外部,而且在施加有外力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天线不破损或变形的车辆用天线。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天线包括:天线部;上壳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上述天线部相结合,下壳部,与上述上壳部相结合,并固定在车辆的车身,以及支撑部件,收容在由上述上壳部与下壳部所形成的空间内;上述上壳部包括上壳结合部件,上述上壳结合部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上述天线部相结合,在上述支撑部件和上壳部之间设置有信号端子部、支架部件和接地端子部,上述信号端子部与上述上壳结合部件相连接,上述支架部件用于将上述信号端子部固定在上述支撑部件,上述接地端子部用于接地;在上述信号端子部与上述上壳结合部件之间配置有金属弹簧。
[0009]优选地,上述第二天线连接器部件由金属弹簧构成,在上述第二天线连接器部件内设置有辅助天线连接器部件。
[0010]并且,上述线圈部件可具有两个以上的相互不同的间距。
[0011]另外,在上述支撑部件上可设置有用于将上述支架部件固定在上述支撑部件的支架固定部件。
[0012]并且,上述下壳部可由三元乙丙橡胶(EPDM)材质构成。
[0013]并且,在上述支撑部件上能够以一体化方式形成有用于将上述支架部件固定在上述支撑部件的支架固定部。
[0014]并且,能够以向上述上壳部的内部方向突出的形状形成有用于支撑上述支架部件的支架固定用凸起。
[0015]并且,上述天线部可包括:圆筒部件,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线圈部件,沿着上述圆筒部件的外表面卷绕;第一天线连接器部件,与上述线圈部件的端部相结合;第二天线连接器部件,与上述第一天线连接器部件相结合;以及天线连接器结合部件,与上述第二天线连接器部件相结合。
[0016]并且,上述上壳结合部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上述天线连接器结合部件相结合。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将天线容易地设置在车辆外部,而且在施加有外力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天线不破损或变形,从而能够可靠地接收信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以下附图是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和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应限定在以下附图所示的内容。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天线的立体图。
[0020]图2是包含在上述车辆用天线的天线部的结构图。
[0021]图3是收容在上述车辆用天线所包含的上壳部与下壳部之间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22]图4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天线所包括的上壳部与下壳部之间收容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23]图5a及图5b示出了在作为基座的支撑部件组装作为接地端子的接地端子部的过程。
[0024]图6a至图6d示出了作为一种支架组装工作的将信号端子部内置在支架部件的过程。
[0025]图7a及图7b示出了图5b的支撑部件与图6d的支架部件相结合的过程。
[0026]图8a至图Sb示出了将金属弹簧附在图6d的支撑部件上并结合外壳的过程。
[0027]图9a及图9b示出了紧固结合螺丝的过程。
[0028]图1Oa及图1Ob示出了作为垫子的下壳部230的组装过程。
[0029]附图标记的说明
[0030]10:天线部20:上壳部
[0031]30:下壳部40:支撑部件
[0032]50:信号端子部 60:支架部件
[0033]70:接地端子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0035]在此之前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及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中所使用的术语不应限定在词典上的含义,应立足于实用新型人能够通过合理定义术语的概念来确保以最佳的方法对自己的实用新型进行说明的原则,以符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含义和概念进行解释。
[0036]因此,在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实施例及附图所示的结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是表达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技术思想,因此,应了解在本案申请时存在能够替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各种等同技术方案和变形例的可能性。
[0037]实施例1
[003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天线的立体图,图2是包含在上述车辆用天线的天线部的结构图,图3是收容在上述车辆用天线所包含的上壳部与下壳部之间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39]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天线包括天线部10、上壳部20、下壳部30以及支撑部件40,上壳部20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上述天线部10相结合,下壳部30与上述上壳部20相结合,并固定在车辆的车身,支撑部件40收容在由上述上壳部20与下壳部30所形成的空间内;上述天线部10包括圆筒部件2、线圈部件3、第一天线连接器部件5、第二天线连接器部件7以及天线连接器结合部件8,圆筒部件2由合成树脂材料所构成,线圈部件3沿着上述圆筒部件2的外表面卷绕,第一天线连接器部件5与上述线圈部件3的端部相结合,第二天线连接器部件7与上述第一天线连接器部件5相结合,天线连接器结合部件8与上述第二天线连接器部件7相结合;上述上壳部20包括上壳结合部件22,上壳结合部件22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上述天线连接器结合部件8相结合;在上述支撑部件40和上壳部20之间设置有信号端子部50、支架部件60和接地端子部70,上述信号端子部50与上述上壳结合部件22相连接,上述支架部件60用于将上述信号端子部50固定在上述支撑部件40,上述接地端子部70用于接地;在上述信号端子部50与上述上壳结合部件22之间配置有金属弹簧24。
[0040]上述天线部10的上述圆筒部件2由能够容易弯曲的弹性合成树脂材料构成,在上述圆筒部件2的外部卷绕有上述线圈部件3。
[0041]在上述圆筒部件20的前端部插入合成树脂材料的前方保护部件4,防止因外力导致上述圆筒部件2的前端部破损。
[0042]包含在上述天线部10的线圈形态的金属线圈部件3由铜或铜合金构成,上述金属线圈部件3包括第一间距区域3和由小于上述第一间距区域3的间距构成的第二间距区域3~1 ο
[0043]如图2所示,上述第二间距区域3-1由非常细小的间距构成,包含在上述第二间距区域3-1的线圈部件3-1呈如弹簧等的形态。
[0044]由此,上述线圈部件3卷绕在具有弹性的上述圆筒部件2上,上述线圈部件3中与上述第一天线连接器部件5相结合的第二间距区域3-1呈如弹簧等的形态,在外力作用于整体上具有弹性的上述天线部10的情况下,天线部10也不会轻易发生破损或变形。
[0045]并且,上述线圈部件3与上述第一天线连接器部件5相接触,并传递所接收的频率信号,上述第一天线连接器部件5将从上述线圈部件3传递的频率信号传递给上述第二天线连接器部件7。
[0046]在此情况下,上述第一天线连接器部件5与第二天线连接器部件7同样由金属材质构成,上述第二天线连接器部件7呈弹簧形态。
[0047]上述第二天线连接器部件7用于连接上述第一天线连接器部件5与上述天线连接器结合部件8之间,上述第二天线连接器部件7呈如上所述的弹簧形态,由此,能够缓冲施加到上述天线部10的外力,从而防止因外力作用导致的上述天线部10的破损及变形。
[0048]上述天线连接器结合部件8的端部形成有内螺纹,从而在形成在上述上壳部20的上壳结合部件22安装天线连接器结合部件8或将天线连接器结合部件8拆下来。
[0049]并且,上述第二天线连接器部件7的内部配置有金属材质的辅助天线连接器部件6,辅助天线连接器部件6结合在上述第一天线连接器部件5与天线连接器结合部件8之间。
[0050]上述辅助天线连接器部件6呈能够结合在上述第一天线连接器部件5与天线连接器结合部件8之间的具有规定长度的四方板状,上述辅助天线连接器部件6以端部弯曲的方式通过焊接等方法来分别结合在上述第一天线连接器部件5与天线连接器结合部件8之间。
[0051]如上所述,辅助天线连接器部件6配置在上述第二天线连接器部件7之间,由此,即便在以弹簧的形态形成的上述第二天线连接器部件7发生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上述辅助天线连接器部件6保持规定的共振长度。
[0052]使用合成树脂材料的膜(未图示)来包覆卷绕在上述圆筒部件2的第一间距区域3和上述第二间距区域3-1外部,使用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覆盖部件9包覆从上述第二间距区域3-1到上述天线连接器结合部件8的外表面,由此,不仅能够保护上述第一天线连接器部件5至天线连接器结合部件8免受外力冲击,同时还能够防止水分侵入上述结构中。
[0053]另外,从上述上壳部20到上述上壳结合部件22接触有金属材质弹簧24,上述金属材质弹簧24以压缩方式配置在上述上壳结合部件22与信号端子部50之间。
[0054]上述信号端子部50包括弹簧接触部52和端子连接部54,弹簧接触部52以相对置的方式与上述金属材质弹簧24相接触,端子连接部54与未图示的同轴连接器的端子相连接,上述金属材质弹簧24以压缩方式配置在上述弹簧接触部52与上壳结合部件22之间,将从上述上壳结合部件22的信号传递给上述信号端子部50。
[0055]上述信号端子部50通过合成树脂材料的上述支架部件60固定在上述支撑部件40上,上述信号端子部50的弹簧接触部52配置在上述支架部件60的背面设置部62,并与上述金属材质弹簧24相接触。
[0056]并且,上述信号端子部50的端子连接部54配置在上述支架部件60的端子收容部64,并固定在上述支撑部件40上。
[0057]上述支架部件60通过支架固定部件80固定在上述支撑部件40。
[0058]另外,在上述支撑部件40的下部形成有支撑部件结合部42,上述支撑部件结合部42穿过上述下壳部30的贯通开口 32设置在车辆的顶棚面板,上述支撑部件结合部42与配置在车辆内部的同轴线缆相结合,同轴线缆的端子部与上述信号端子部50的端子连接部54相连接。
[0059]为了与上述同轴线缆相结合,可在上述支撑部件结合部42上形成螺纹。
[0060]并且,在上述支撑部件结合部42内配置有接地端子部70。
[0061]上述支撑部件40配置在上述下壳部30上,上述下壳部30由具有弹性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橡胶材质构成,能够缓冲作用于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天线部的外力冲击。
[0062]螺丝插入到在上述支撑部件40形成的螺孔44中,与在上述上壳部20内部形成的螺纹结合部相结合,由此实现上述支撑部件40与上壳部20的结合。
[0063]实施例2
[0064]图4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车辆用天线所包括的上壳部与下壳部之间收容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在图4所示的车辆用天线中,也能够适用图2所示的结构的天线部。
[0065]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天线包括天线部10、上壳部220、下壳部230以及支撑部件240,上壳部220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上述天线部10相结合,下壳部230与上述上壳部220相结合,并固定在车辆的车身,支撑部件240收容在由上述上壳部220与下壳部230所形成的空间内;上述天线部10包括圆筒部件2、线圈部件3、第一天线连接器部件5、第二天线连接器部件7以及天线连接器结合部件8,圆筒部件2由合成树脂材料所构成,线圈部件3沿着上述圆筒部件2的外表面卷绕,第一天线连接器部件5与上述线圈部件3的端部相结合;第二天线连接器部件7,与上述第一天线连接器部件5相结合,天线连接器结合部件8与上述第二天线连接器部件7相结合;上述上壳部220包括上壳结合部件222,上壳结合部件222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上述天线连接器结合部件8相结合;在上述支撑部件240和上壳部220之间设置有信号端子部250、支架部件260和接地端子部270,上述信号端子部250与上述上壳结合部件222相连接,上述支架部件260用于将上述信号端子部250固定在上述支撑部件240,上述接地端子部270用于接地;在上述信号端子部250与上述上壳结合部件222之间配置有金属弹簧224。
[0066]上述天线部10的详细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似,在此省略重复内容相关说明。
[0067]在图4所示的结构图中,在上述上壳部220及上述支撑部件40上存在差异点,而其他结构要素与图3所示的结构相似。因此,在此省略重复内容相关说明,仅对差异点进行说明。
[0068]在上述上壳部220的未图示的内侧面可设有支架固定用凸起,该支架固定用凸起呈向上述上壳部220的内部方向向下突出的形状,用于支撑上述支架部件260。
[0069]当上述上壳部220和上述支撑部件240借助结合螺丝295相结合时,上述支架固定用凸起对位于其内部的支架部件260进行加压,来防止支架部件260活动。
[0070]在上述支撑部件240上以一体化方式形成有用于将上述支架部件260固定在上述支撑部件240的支架固定部248。相比于实施例1,能够省略支架固定部248的组装过程,还能够与支撑部件240相同的材质(例如:合成树脂)以一体化方式以低成本完成制作。
[0071]结合螺丝295插入到在上述支撑部件240上形成的螺孔244中,与在上述上壳部220内部形成的螺纹结合部(未图示)相结合,由此能够实现上述支撑部件240与上壳部220的结合。
[0072]垫子232插入于完成螺纹结合的支撑部件240与上壳部220之间,可通过法兰螺母290安装于车辆上。
[0073]以下,将对图4所示的车辆用天线的制造过程进行说明。
[0074]图5a及图5b示出了在作为基座的支撑部件240组装作为接地端子的接地端子部270的过程,图6a至图6d示出了作为一种支架组装工作的将信号端子部250内置在支架部件260的过程,图7a及图7b示出了图5b的支撑部件240与图6d的支架部件260相结合的过程,图8a至图Sb示出了将金属弹簧附在图6d的支撑部件240上并结合外壳的过程,图9a及图9b示出了紧固结合螺丝的过程,图1Oa及图1Ob示出了作为垫子的下壳部230的组装过程。
[0075]首先,如图5a及图5b所示,以向形成于支撑部件240的中心部的中空部插入接地端子部270的方式进行组装,如图6a至图6d所示,将信号端子部250插入到2个竖向分离的支架部件260的内部后,以将2个支架部件260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组装。当完成2个支架部件260的结合时,如图6d所示,信号端子部250的弹簧接触部252向外部露出。
[0076]接着,如图7a及图7b所示,将图5b的已组装的支撑部件240与图6d的已结合的支架部件260相结合。此时,通过在上述支架部件260上以一体化方式形成的支架固定部248,上述支架部件260能够得到固定。
[0077]接着,如图8a至图8b所示,将金属弹簧224固定在图6d的结合体中的向外部露出的弹簧接触部252,并将支撑部件240与上壳部220相结合。在此情况下,结合方式能够采用插入方法。
[0078]此时,由图8b可知,通过在上述上壳部220的内侧面以向内部方向向下突出的形状设置的支架固定用凸起228,能够固定上述支架部件260。
[0079]接着,如图9a及图9b所示,上述上壳部220与上述支撑部件240通过结合螺丝295相结合,如图1Oa及图1Ob所示,组装具有中空232的垫子230与在图9b中紧固的下壳部 230。
[0080]以上,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并不受此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和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的等同范围内实施各种修改及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天线,其特征在于, 包括: 天线部, 上壳部,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上述天线部相结合, 下壳部,与上述上壳部相结合,并固定在车辆的车身,以及 支撑部件,收容在由上述上壳部与下壳部所形成的空间内; 上述上壳部包括上壳结合部件,上述上壳结合部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上述天线部相结合; 在上述支撑部件和上壳部之间设置有信号端子部、支架部件和接地端子部,上述信号端子部与上述上壳结合部件相连接,上述支架部件用于将上述信号端子部固定在上述支撑部件,上述接地端子部用于接地; 在上述信号端子部与上述上壳结合部件之间配置有金属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天线,其特征在于,上述天线部包括: 圆筒部件,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 线圈部件,沿着上述圆筒部件的外表面卷绕; 第一天线连接器部件,与上述线圈部件的端部相结合; 第二天线连接器部件,与上述第一天线连接器部件相结合;以及 天线连接器结合部件,与上述第二天线连接器部件相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天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天线连接器部件由金属弹簧构成,在上述第二天线连接器部件内设置有辅助天线连接器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天线,其特征在于,上述线圈部件具有两个以上的相互不同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天线,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撑部件上设置有用于将上述支架部件固定在上述支撑部件的支架固定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天线,其特征在于,上述下壳部由三元乙丙橡胶材质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天线,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撑部件上以一体化方式形成有用于将上述支架部件固定在上述支撑部件的支架固定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天线,其特征在于,以向上述上壳部的内部方向突出的形状形成有用于支撑上述支架部件的支架固定用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天线,其特征在于,上述上壳结合部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上述天线连接器结合部件相结合。
【文档编号】H01Q1/32GK204216205SQ201420272748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4日
【发明者】金正军, 张民景, 李康荣 申请人:伊法克伊莱克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