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压电力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82252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高压电力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高压电力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外壳和设置在电容器外壳内的电容器芯子,电容器外壳上一体设置有若干圈加强凸环,每个加强凸环的边缘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散热凹槽,每个加强凸环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与电容器外壳一体设置;电容器芯子两端面对称设置有芯轴孔,芯轴孔外设置有绝缘固定座。上述技术方案,加强凸环和第一加强筋加强了高压电力电容器外壳的机械强度,使得电容器外壳在膨胀变形进行补偿作用的情况下,冷却后外壳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无较大的残余变形量,从而减少了电容器单元的鼓包现象。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高压电力电容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压电力电容器。

【背景技术】
[0002]电力电容器单元在通电运行情况下内部元件和绝缘油受热膨胀,或高原地区由于内外部压力差较大,电容器外壳会外鼓膨胀变形进行补偿作用,膨胀变形严重者冷却后电容器外壳无法恢复到正常状态,有大的残余变形量,就会造成电力电容器单元的鼓包现象。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工作可靠的新型高压电力电容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压电力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外壳和设置在电容器外壳内的电容器芯子,所述电容器外壳上一体设置有若干圈加强凸环,所述每个加强凸环的边缘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散热凹槽,且每个加强凸环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第一加强筋,且第一加强筋与电容器外壳一体设置;所述电容器芯子两端面对称设置有芯轴孔,芯轴孔外设置有绝缘固定座,该绝缘固定座包括有基板以及垂直凸起设置于基板上的定位插杆,定位插杆设置于基板的中心位置,该定位插杆与其对准的电容器芯子的芯轴孔插配定位固定。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凸环和第一加强筋加强了高压电力电容器外壳的机械强度,使得电容器外壳在膨胀变形进行补偿作用的情况下,冷却后外壳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无较大的残余变形量,从而减少了电容器单元的鼓包现象;且绝缘固定座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对电容器芯子的端部支撑效果稳定可靠,成本低,且有利于保障电力电容器的性能和安全性。
[000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加强筋设置在加强凸环两侧中部位置,且各第一加强筋互相连接构成一体。通过本设置,电容器外壳的机械强度更好,更加坚固耐用。
[0007]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每个加强凸环的高度为1_5_。通过本设置,力口强凸环高度设置合理,工作可靠。
[0008]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基板上绕定位插杆的外壁强化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凸筋,所述的基板的边缘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条形凹槽。通过本设置,第二加强凸筋使得定位插杆固定更加可靠,条形凹槽起到散热作用,散热效果好。
[0009]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基板上设置有多个穿线孔,该穿线孔以定位插杆为中心做中心对称分布。通过本设置,穿线孔位置设置合理,穿线操作方便。
[00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加强凸环和第一加强筋加强了高压电力电容器外壳的机械强度,使得电容器外壳在膨胀变形进行补偿作用的情况下,冷却后外壳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无较大的残余变形量,从而减少了电容器单元的鼓包现象;且绝缘固定座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对电容器芯子的端部支撑效果稳定可靠,成本低,且有利于保障电力电容器的性能和安全性。
[0011]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容器芯子与绝缘固定座连接结构分解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绝缘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高压电力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外壳I和设置在电容器外壳I内的电容器芯子2,所述电容器外壳I上一体设置有若干圈加强凸环11,所述每个加强凸环11的边缘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散热凹槽111,且每个加强凸环11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第一加强筋12,且第一加强筋12与电容器外壳I 一体设置;所述电容器芯子2两端面对称设置有芯轴孔21,芯轴孔21外设置有绝缘固定座3,该绝缘固定座3包括有基板31以及垂直凸起设置于基板31上的定位插杆32,定位插杆32设置于基板31的中心位置,该定位插杆32与其对准的电容器芯子2的芯轴孔21插配定位固定。所述的基板31通过螺钉与电容器外壳I两端内壁面连接固定。
[0016]为使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合理,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加强筋12设置在加强凸环11两侧中部位置,且各第一加强筋12互相连接构成一体,即各第一加强筋12上下对齐设置,并且也与加强凸环11 一体设置,若干加强凸环11在电容器外壳I上从上往下均匀设置,所述每个加强凸环11的高度为1_5_。加强凸环11的数量根据电容器外壳I尺寸大小可以选用不同的数量,其原理均一样。
[0017]所述的基板31上绕定位插杆32的外壁强化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凸筋33,所述的基板31的边缘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条形凹槽34。所述的基板31上设置有多个穿线孔35,该穿线孔35以定位插杆32为中心做中心对称分布。
[0018]作为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的基板31为圆形,所述的定位插杆32设置于基板31的圆心位置,该定位插杆32的中心设置有轴向抽芯孔321,且所述的穿线孔35为扇形且以定位插杆32为圆心圆周间隔均布在基板31上,所述的第二加强凸筋33径向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穿线孔35之间的基板31上,所述的条形凹槽34以定位插杆32为圆心径向间隔分布在基板31的边缘,且所有的条形凹槽34等长设置。
[0019]本实施例该端部绝缘固定座3整体采用注塑一体成型,其材质选用绝缘的工程树月旨,如ABS树脂等等。
[0020]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加强凸环和第一加强筋加强了高压电力电容器外壳的机械强度,使得电容器外壳在膨胀变形进行补偿作用的情况下,冷却后外壳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无较大的残余变形量,从而减少了电容器单元的鼓包现象;且绝缘固定座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对电容器芯子的端部支撑效果稳定可靠,成本低,且有利于保障电力电容器的性能和安全性。
[0021]以前是并联电容器,原称移相电容器。主要用于补偿电力系统感性负荷的无功功率,以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路损耗。现在是串联电容器。串联于工频高压输、配电线路中,用以补偿线路的分布感抗,提高系统的静、动态稳定性,改善线路的电压质量,加长送电距离和增大输送能力。
[0022]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高压电力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外壳(I)和设置在电容器外壳(I)内的电容器芯子(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外壳(I)上一体设置有若干圈加强凸环(11),所述每个加强凸环(11)的边缘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散热凹槽(111),且每个加强凸环(11)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第一加强筋(12),且第一加强筋(12)与电容器外壳(I) 一体设置;所述电容器芯子(2)两端面对称设置有芯轴孔(21),芯轴孔(21)外设置有绝缘固定座(3),该绝缘固定座(3)包括有基板(31)以及垂直凸起设置于基板(31)上的定位插杆(32),定位插杆(32)设置于基板(31)的中心位置,该定位插杆(32)与其对准的电容器芯子(2)的芯轴孔(21)插配定位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压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加强筋(12)设置在加强凸环(11)两侧中部位置,且各第一加强筋(12)互相连接构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高压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加强凸环(11)的高度为l-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高压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31)上绕定位插杆的外壁强化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凸筋(33),所述的基板(31)的边缘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条形凹槽(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高压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31)上设置有多个穿线孔(35),该穿线孔(35)以定位插杆(32)为中心做中心对称分布。
【文档编号】H01G4/224GK203950688SQ201420363438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日
【发明者】赵雷, 陈翔翔, 陈圳 申请人:浙江大荣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