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85024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插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设置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模组、及包覆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有基体及自基体向前延伸形成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设有一插接空间,且围设该插接空间的顶壁、底壁及两侧壁,该顶壁、底壁分别设有复数端子槽道;所述的导电端子模组包括有设置于该顶壁端子槽道的上端子模组及设置于该底壁端子槽道的下端子模组,该上、下端子模组突伸于该插接空间,结构相同,且呈上、下两排相对称设置;于该顶壁、底壁设有突伸于该插接空间的接地弹片,及于该两侧壁设置突伸于该插接空间的锁扣端子,从而实现正、反插的同时实现接地之功效、增强其EMI,亦能够防止对接连接器脱落,适用于较小连接器中。
【专利说明】插头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特别是一种结构小、且能够实现正向、反向插接的插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电连接器大都是单方向插入,这就要求使用者在插接的过程中需要先判断方向再进行插接,对使用者来说极其不方便,易于损坏连接器,于是各生产厂家纷纷采取各种办法改进电连接器的结构来方便使用者,实有必要对现有的常规结构进行改进,以设计一种可实现正向、反向插接的插头连接器。
[0003]现有电连接器的接地端子是直接设置在外壳上,但对于外型尺寸较小的电连接器来说明,就很难将接地端子直接设置在外壳上了,因此需要对传统电连接器的结构进行改进,以适应在外型尺寸较小的电连接器上装设接地端子的需要。
[0004]现有电连接器为了能够锁住对接连接器,防止对接连接器脱落而于包覆连接器外的金属外壳上撕裂一对弹片,而实现以上目的;然该设计的缺陷在于,该电连接器的防电磁干扰性能变弱,干扰连接器的性能。
[0005]是以,如何改善现有技术的缺陷,是目前本【技术领域】中所亟欲改善的目标。

【发明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其能实现正向、反向插接;其能够在较小连接器中实现接地,增强插拔力;其可在防止对接连接器脱落的同时能增强防电磁干扰性能。
[0007]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及包覆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有基体及自基体向前延伸形成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设有一插接空间,且围设该插接空间的顶壁、底壁及两侧壁,该顶壁、底壁分别设有复数端子槽道;所述的导电端子模组包括有设置于该顶壁端子槽道的上端子模组及设置于该底壁端子槽道的下端子模组,均设有固定于绝缘本体的固定部、沿固定部向一端延伸形成突伸于该插接空间的弹性接触部、自固定部向另一端延伸并露出绝缘本体的焊接部,其在:该上、下端子模组结构相同,且该上、下端子模组的弹性接触部呈上、下两排相对称设置;该插接部设有与该插接空间相贯通的通孔,还设有一锁扣端子,该锁扣端子设有固持于绝缘本体的固持部,自固持部延伸并通过该通孔突伸于该插接空间的锁扣弹片,及沿固持部向另一端延伸并露出绝缘本体的尾部;该插接部设有一与该插接空间相贯通的组装槽,还设有一接地弹片,该接地弹片设有组装于该组装槽的组装部,连接该组装部的连接部,及自连接部弯折延伸并凸伸于该插接空间的弹性部,该弹性部较该弹性接触部更远离该基体。
[0008]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双向插接,亦能够在超薄电连接器中实现接地之功效,亦能够实现锁住对接连接器的同时增强该连接器的防电磁干扰性能。【【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之分解立体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之分解立体图。
[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之分解立体图。
[001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之分解立体图。
[0013]图5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之组合立体图。
[0014]图6为本实用新型对接插座连接器之分解立体图。
[0015]图7为本实用新型对接插座连接器之分解立体图。
[0016]图8为本实用新型对接插座连接器之分解立体图。
[0017]图9为本实用新型对接插座连接器之分解立体图。
[0018]图10为本实用新型对接插座连接器之组合立体图。
[0019]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与对接插座连接器之组合立体图。
[0020]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与对接插座连接器之组合剖视图。
[0021]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与对接插座连接器之另一方向组合剖视图。
[0022]【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0023]100插头连接器
[0024]1绝缘本体10基体
[0025]11插接部111顶壁
[0026]112底壁113侧壁
[0027]110插接空间1110组装槽
[0028]1111端子槽114通孔
[0029]2、3上、下端子模组 20、30 上、下端子组
[0030]201、301 固定部202、302 弹性接触部
[0031]203、303 焊接部21、31 上、下绝缘块
[0032]210,310 安装部2100、3100 安装槽
[0033]2014背面215卡块
[0034]311安装面312安装孔
[0035]313安装柱
[0036]4锁扣端子41固持部
[0037]42锁扣弹片43尾部
[0038]5接地弹片51组装部
[0039]52连接部53弹性部
[0040]6遮蔽壳体60收容空间
[0041]61顶面62底面
[0042]63侧面611凸块
[0043]612卡孔
[0044]200插座连接器
[0045]7本体部70基座
[0046]701第一限位部71舌板
[0047]72安装部 711上表面
[0048]712下表面 713两侧面
[0049]8对接端子模组 81、82上、下对接端子模组
[0050]810,820上、下端子组811、821固定部
[0051]812,822上、下弹性对接部 813、823焊接部
[0052]83锁扣件 831固持部
[0053]832锁扣部 833尾部
[0054]84,85上、下本体850、840安装面
[0055]851定位孔 9金属片
[0056]91,92上、下壳体911、922上、下遮蔽部
[0057]912,922爪部 913第三限位部
[0058]914,924安装部 915、925第二限位部
[0059]923第四限位部 93金属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60]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之分解立体图;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00系包含有:绝缘本体1、固定于绝缘本体1之导电端子模组、锁扣弹片4,接地弹片5及包覆于绝缘本体1之遮蔽壳体6。
[0061]请参阅图1-2所示,所述的绝缘本体1包括有基体10及自基体10向前延伸形成的插接部11,所述插接部11设有一插接空间110,且围设该插接空间的顶壁111、底壁112及两侧壁113,该顶壁111、底壁112分别设有复数端子槽道1111,及分别设有较该复数端子槽道1111更远离该基体10且与该插接空间110相贯通的组装槽1110,该两侧壁113分别设有与该插接空间110相贯通的通孔114。
[0062]所述的导电端子模组包括有设置于该顶壁111端子槽道1111的上端子模组2,及设置于该底壁112端子槽道1111的下端子模组3,该上端子模组2由上绝缘块21与上端子组20镶埋成型,该下端子模组3由下绝缘块31与下端子组30镶埋成型,均设有固定于绝缘本体1的固定部201、301、沿固定部201、301向一端延伸形成突伸于该插接空间110的弹性接触部202、302、自固定部201、301向另一端延伸并露出绝缘本体1的焊接部203、303,该上端子组20与该下端子组30结构相同,数量均为12个,且相互对称,该弹性接触部22、33亦结构相同,且呈上、下对称设置,适用于正向、反向插接。
[0063]该上、下绝缘块21、31结构相同,分别设有相对的安装面311、背面214及两侧耳状的安装部210、310,于该安装面311分别设有安装柱313、安装孔312,上、下端子模组2、3分别通过安装柱313、安装孔312扣合组装形成导电端子模组;于该背面214分别设有复数卡块215 ;于该安装部210、310均设有安装槽2100、3100,通过该耳状安装部210、310固持于所述基体10中;其他实施方式中,上、下绝缘块21、31也可以为一体构造。
[0064]所述锁扣端子4数量为两个,分别设有组装于该安装槽2100、3100的固持部41,通过该上绝缘块21与下绝缘块31扣合组装而固定于该导电端子模组中,自固持部41延伸并通过该通孔114突伸于该插接空间110的锁扣弹片42,且该锁扣弹片42呈左右相对设置,及沿固持部41向另一端延伸并露出绝缘本体1的尾部43。
[0065]所述接地弹片5数量为两个,分别设有组装于该组装槽1110的组装部51,连接该组装部51的连接部52,及自连接部52弯折延伸并凸伸于该插接空间110的弹性部53,该弹性部53呈上、下相对设置,便于正向、反向插接,且该弹性部53较该弹性接触部202、302更远离该基体10,该设计当该插头连接器100与对接插座连接器插接时,该接地弹片5能够实现接地功能的同时增强了插拔力。
[0066]所述的遮蔽壳体6包覆于该绝缘本体1外,设有收容空间60及围设该收容空间60的顶面61、底面62及两侧面63,于顶面61、底面62上均设有复数凸块611、复数卡孔612,通过所述复数凸块611与该基体10抵接扣合、通过该复数卡孔612与该复数卡块215扣合固定,防止导电端子模组2脱离该绝缘本体1。
[0067]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00组装时,首先,该下端子模组3由下端子组30与下绝缘块31镶埋成型,该上端子模组2由上端子组20与上绝缘块21镶埋成型,将锁扣端子4分别组装于该安装槽3100中,通过该安装面311所设的安装柱313、安装孔312,将上端子模组2与安装有锁扣端子4的下端子模组3扣合组装;其次,将组装有锁扣端子4的导电端子模组从该基体10的后端插入至该插接空间110中,通过该耳状安装部210、310与该基体10扣持固定,该上、下端子模组2、3的弹性接触部202、302分别设于顶壁111、底壁112所设的端子槽道1111中,且突伸至所述插接空间110中,且呈上、下方向上对称;该锁扣端子4的锁扣弹片42通过该插接部11所设的通孔114突伸至该插接空间110中,呈左、右方向上对称以夹持对接连接,起到锁扣的功能;再次,组装接地弹片5,将接地弹片5固定于该组装槽1110中,该弹性部53突伸至该插接空间110,呈上、下对称设置;最后组装遮蔽壳体6,将遮蔽壳体6从该插接部11的前端插入,通过该复数凸块611与该基体10抵接扣合、通过该复数卡孔612与该复数卡块215扣合固定,防止导电端子模组脱离该绝缘本体1。
[0068]请参阅图6-图10所示,与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00对接的插座连接器200系包含有:本体部7、固定于本体部7之对接端子模组8、锁扣件83,金属片9及包覆于本体部7之金属壳体93。
[0069]所述本体部7设有基座70,自基座70向前延伸形成有舌板71,及该基座70与该舌板71之间形成安装部72,该舌板71设有上表面711、下表面712,及两侧面713,于基座70上设有复数第一限位部701。
[0070]所述的对接端子模组8包括有设置于该舌板71上表面711的上对接端子模组81,及设置于该舌板71下表面712的下对接端子模组82,该上对接端子模组81由上本体84与上端子组810镶埋成型,该下对接端子模组82由下本体85与下端子组820镶埋成型,均设有固定于本体部7的固定部811、821、沿固定部811、821向一端延伸形成突伸于该上、下表面711、712的上、下弹性对接部812、822,自固定部,811、821向另一端延伸并露出本体部7的焊接部813、823,上、下弹性对接部812、822结构相同,数量均为12个,且相对于该舌板71呈上、下相互对称。当对接插头连接器100正向插入该插座连接器200时,该上、下弹性接触部202、302分别与该上、下对接部812、822对接;当对接插头连接器100反向插入该插座连接器200时,该下、上弹性接触部302、202分别与该上、下对接部812、822对接。
[0071]于该上、下本体84、85分别设有相对的安装面850、840,于该安装面850上设有复数定位孔851 ;其他实施方式中,上、下本体84、85也可以为一体构造。
[0072]所述锁扣件83数量为两个,分别设有组装于该安装面850的固持部831,自固持部831延伸设于该上、下对接端子模组81、82之间且分别凸伸于该舌板71两侧面713的锁扣部832,及沿固持部831向另一端延伸并穿过该定位孔851而露出本体部7的尾部833。该锁扣件83通过该上、下对接端子模组81、82扣合组装而固定于该对接端子模组8中,于上、下对接端子模组81、82之间设置锁扣件83,可防止上、下两排端子间的信号串扰,防止杂讯干扰;于插头连接器100插接时,该锁扣部832与该锁扣弹片42相干涉,防止插头连接器100脱落,起到锁扣的作用。
[0073]所述金属片9,该金属片9由上壳体91与下壳体92扣合固定,包括贴合于安装部72的上遮蔽部911、下遮蔽部921,自该上、下遮蔽部911、921分别向该基座70方向延伸形成安装部914、924,于该安装部914、924上分别设有复数第二限位部915、925,自该上、下遮蔽部911、921分别沿相对的方向延伸形成两爪部912、922,于上壳体91的两爪部912上分别设置第三限位部913,于下壳体92的两爪部922上分别设置第四限位部923 ;通过该复数第二限位部915、925分别于该复数第一限位部701限位固定将金属片9与基座70固定、再通过该复数第三限位部913分别于复数第四限位部923限位固定,将金属片9扣合固定于该安装部72,与插头连接器100对接时,该金属片9与所设的接地弹片5搭接,实现接地、增强插拔力。
[0074]请参阅图6-图10所示,对接插座连接器200组装时,首先,将上对接端子组810与上本体84镶埋成型,将下对接端子组820与下本体85镶埋成型,将锁扣件83固持于上、下对接端子模组81、82之间,其尾部833通过该定位孔851穿出该下对接端子模组82,将固持有锁扣件83的对接端子模组8与本体部7镶埋成型,该上对接端子模组81的上对接端子弹性对接部812凸伸于该上表面711、该下对接端子模组82的下对接端子弹性对接部822凸伸于该下表面712、该锁扣部832分别凸伸于该舌板71的两侧面713 ;再将,金属片9通过该第二限位部915、925分别于该第一限位部701限位固定于该基座70、再通过该第三限位部913分别于第四限位部923限位固定,扣合固定于该安装部72 ;最后,将装有金属片9的本体部7套设组装与该金属壳体93中。
[0075]假定图11、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00正向插入对接插座连接器200中,该插头连接器100的上、下端子模组2、3的弹性接触部202、302分别与对接插座连接器200的上、下对接端子组81、82的弹性对接部812、822电性连接;该插头连接器100前端的接地弹片5的接触部53分别与插座连接器200的上、下壳体91、92的上、下遮蔽部911、912连接,实现接地,将接地弹片5设置远离基体10的目的在于对接时,排除杂讯,增强EMI,亦有增强插拔力的功效;该插头连接器100两侧的锁扣弹片42与凸伸于对接舌板71两侧面713的锁扣部832扣合固定,以锁住该插头连接器100,防止该插头连接器100脱落,而损坏电连接器,实现锁扣之功效。
[0076]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00反向插入对接插座连接器200中(图中未显示),由于插头连接器100的上、下端子模组20、30结构相同,且上下对称设置,接地弹片5亦分别组装于该顶壁111、与底壁112,且结构相同,呈上、下对称,该锁扣端子4亦分别组装于该侧壁113且结构相同,呈左、右对称;故反向插接时与正向插入的区别仅在于:该插头连接器100的下、上端子模组3、2的弹性接触部302、202分别与对接插座连接器200的上、下对接端子组81、82的弹性对接部812、822电性连接,其他均与正向插接时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77] 在较佳实施例之详细说明中所提出之具体实施例仅为易于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并非将本实用新型狭义地限制于实施例,凡熟悉此项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下进行其它样式实施,均应视为本案申请专利范围的等效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设置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模组、及包覆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有基体及自基体向前延伸形成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设有一插接空间,且围设该插接空间的顶壁、底壁及两侧壁,该顶壁、底壁分别设有复数端子槽道;所述的导电端子模组包括有设置于该顶壁端子槽道的上端子模组及设置于该底壁端子槽道的下端子模组,均设有固定于绝缘本体的固定部、沿固定部向一端延伸形成突伸于该插接空间的弹性接触部、自固定部向另一端延伸并露出绝缘本体的焊接部,其特征在于:该上、下端子模组结构相同,且该上、下端子模组的弹性接触部呈上、下两排相对称设置;该插接部设有与该插接空间相贯通的通孔,还设有一锁扣端子,该锁扣端子设有固持于绝缘本体的固持部,自固持部延伸并通过该通孔突伸于该插接空间的锁扣弹片,及沿固持部向另一端延伸并露出绝缘本体的尾部;该插接部设有一与该插接空间相贯通的组装槽,还设有一接地弹片,该接地弹片设有组装于该组装槽的组装部,连接该组装部的连接部,及自连接部弯折延伸并凸伸于该插接空间的弹性部,该弹性部较该弹性接触部更远离该基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上端子模组由上绝缘块与上端子组镶埋成型,该下端子模组由下绝缘块与下端子组镶埋成型,该上、下绝缘块结构相同,分别设有相对的安装面,该安装面设有分别安装柱与安装孔,该上、下端子模组通过该安装柱、安装孔分别扣合组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上端子组与下端子组的结构相同,呈上、下对称设置,端子数量相同,均为12个。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于该安装面两侧均设有安装槽,该锁扣端子安装于该安装槽,通过该上、下端子模组扣合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通孔分别设置于该两侧壁,且左右对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锁扣端子数量为两个,且该锁扣弹片呈左右相对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组装槽分别上、下对称地设于该顶壁与该底壁上,且该组装槽较该端子槽道更远离该基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接地弹片数量为两个,且该弹性部呈上、下相对设置。
【文档编号】H01R13/648GK204067734SQ201420423023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9日
【发明者】吴维亮, 祁建明, 麦兆舜 申请人: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