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装置连接系统、连接器及数据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8232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存储装置连接系统、连接器及数据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存储装置连接系统、连接器及数据线。
背景技术
:主板上设置有连接器,用于通过数据线与硬盘等存储装置进行数据通信。连接器、数据线及存储装置一对一连接。因此,当需要连接多个存储装置时,主板上也需要设置有数量相应的多个连接器。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减少连接器数量的存储装置连接系统、连接器及数据线。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绝缘本体上形成一开口、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第一排连接端子及第一排金手指,绝缘本体包括分割部,分割部将开口分割成第一容置槽及第二容置槽,连接器还包括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第二排连接端子及第二排金手指,第一排金手指及第二排金手指分别固定于分割部上的相背两侧,第一排连接端子及第二排连接端子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排金手指及第二排金手指电连接,第一排连接端子及第二排连接端子的另一端用于与一主板连接。一种存储装置连接系统,包括主板、电连接于主板上的一连接器、第一存储装置及一数据线,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绝缘本体上形成一开口,绝缘本体包括分割部,分割部将开口分割成第一容置槽及第二容置槽,连接器包括第一排金手指及第二排金手指,第一排金手指及第二排金手指分别固定于分割部上的相背两侧且与主板电连接,数据线包括线缆本体、连接于线缆本体一端的连接接口及连接于线缆本体另一端的第一数据接口、第二数据接口,连接接口形成容纳槽,容纳槽内固定有相对的第一排端子及第二排端子,分割部容置于容纳槽中,第一排端子及第二排端子分别与第一排金手指及第二排金手指抵持,第一数据接口及第二数据接口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排端子及第二排端子电连接,第一数据接口及第二数据接口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存储装置的数据接口及第二存储装置的数据接口连接。一种数据线,包括线缆本体、连接于线缆本体一端的连接接口及连接于线缆本体另一端的第一数据接口,数据线还包括连接于线缆本体所述另一端的第二数据接口,连接接口形成容纳槽,容纳槽内固定有相对的第一排端子及第二排端子,第一数据接口及第二数据接口用于与一第一存储装置的数据接口及一第二存储装置的数据接口连接。上述存储装置连接系统通过一个连接器就可连接第一存储装置及第二存储装置,如此,减少了连接器的数量。附图说明图1为存储装置连接系统的立体图。图2为存储装置连接系统的分解图。图3为图1中的连接器在第一方向上的立体图。图4为图1中的连接器在第二方向上的立体图。图5为图1中的连接器在第三方向上的立体图。图6为图1中的数据线的部分立体图。图7为图1中的连接器与数据线连接的部分剖面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存储装置连接系统100主板20连接器30第一存储装置60第二存储装置70数据线80连接接口84第一数据接口86第二数据接口88绝缘本体40第一排金手指50第二排金手指52第一排连接端子54第二排连接端子56底部42侧壁44第一侧壁41第二侧壁43开口48分割部46第一容置槽47第二容置槽49卡扣件34弹性件36空隙38勾部35线缆本体82容纳槽841第一排端子844第二排端子846第一线缆81第二线缆83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存储装置连接系统100包括主板20、电连接于主板20上的一连接器30、第一存储装置60、第二存储装置70及一数据线80。数据线80一端包括一个连接接口84,数据线80的另一端包括第一数据接口86及第二数据接口88。连接接口84与连接器30连接。第一数据接口86及第二数据接口88分别与第一存储装置60及第二存储装置70的数据接口连接。存储装置连接系统100通过连接器30与数据线80实现主板20与第一存储装置60及第二存储装置70之间的电性连接。请参阅图3至图5,连接器30包括包括绝缘本体40、第一排金手指50、第二排金手指52、第一排连接端子54及第二排连接端子56。绝缘本体40包括底部42、环绕底部42边缘的侧壁44及分割部46。侧壁44包括两相对设置并相互平行的第一侧壁41及两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二侧壁43。第一侧壁41与第二侧壁43相互连接。底部42、第一侧壁41及第二侧壁43共同形成一开口48。分割部46垂直地固定于底部42上且平行地设置于两第一侧壁41之间,将开口48分割成第一容置槽47及第二容置槽49。第一排金手指50及第二排金手指52分别固定于分割部46上与两第一侧壁41相对的两侧面上,且垂直底部42设置。第一排连接端子54固定于底部42,一端与第一排金手指50接触,另一端电连接于主板20上。第二排连接端子56固定于底部42,一端与第二排金手指52接触,另一端电连接于主板20上。如此,将主板20上的信号通过第一排连接端子54及第二排连接端子56分别传输至第一排金手指50上及第二排金手指52上。绝缘本体40还包括固定于底部42面向主板20一侧的卡扣件34。卡扣件34包括间隔设置的两弹性件36,两弹性件36之间形成空隙38。弹性件36远离底部42一端形成勾部35。主板20上形成用于容置卡扣件34的通孔(图未示)。勾部35进入主板20的通孔时,受到通孔的表面挤压而产生弹性形变,从而进入通孔。勾部35在穿过通孔后,勾部35释放弹力勾住主板20,从而使绝缘本体40固定于主板20上。请参阅图6及图7,数据线80包括线缆本体82。连接接口84连接于线缆本体82的一端。第一数据接口86及第二数据接口88连接于线缆本体82的另一端。第一数据接口86形成容纳槽841,容纳槽841用于容置分割部46。容纳槽841内固定有相对的第一排端子844及第二排端子846。第一排端子844及第二排端子846在分割部46容置于容纳槽841时分别与第一排金手指50及第二排金手指52抵持,从而实现主板20与第一排端子844及第二排端子846的电性连接。线缆本体82包括第一线缆81及第二线缆83。第一线缆81及第二线缆83分别与第一排端子844及第二排端子846连接。第一数据接口86及第二数据接口88用于与第一存储装置60及第二存储装置70的数据接口连接,从而将实现主板20与第一存储装置60及第二存储装置70之间的电性连接。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排金手指50与第二排金手指52的传输的主板20信号一样,第一数据接口86及第二数据接口88相同,第一存储装置60及第二存储装置70具有同样的数据接口,从而使主板20上的同一信号同时传输至第一存储装置60及第二存储装置70。上述存储装置连接系统100通过一个连接器30就可连接第一存储装置60及第二存储装置70,如此,减少了连接器30的数量。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发明所公开的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