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1592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放电单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电单元。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在放电电极与对置电极之间进行放电的放电单元已为人所知。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放电单元安装在空调装置中。放电单元包括:具有放电针的放电电极、与放电针的顶端相向的对置电极、以及将电位差施加在两电极上的电压供给部。若电压供给部向放电电极供给电压,就从放电针的顶端朝对置电极产生流光放电。伴随该放电在空气中生成活性种(电子、离子、自由基、臭氧等)。利用该活性种,使空气中的有害成分、臭气成分得到分解。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4-11918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就上述放电单元而言,本申请发明人研究出用绝缘部件支承放电电极和对置电极的构造。由此,能够使放电电极与对置电极之间的相对距离保持一定,同时能够使放电电极与对置电极绝缘。

此外,本申请发明人想到了:通过在绝缘部件上形成凹部,来增大放电电极与对置电极之间的爬电距离的构造。由此,能够防止从放电电极流向对置电极的漏电流,从而能够确保两者的电位差来进行稳定的放电。

不过,若像上述那样在绝缘部件上设置凹部,则空气中所包含的尘埃等就有可能附着在凹部的内壁上。若尘埃等附着在壁面上,就会出现下述问题,即:绝缘部件表面的漏电流增大,而无法使绝缘部件维持所希期的绝缘电阻。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防止尘埃等附着在绝缘部件的凹部的内壁上。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以一种放电单元为对象,所述放电单元包括:形成有供空气流动的通风路27的壳体21;布置在该通风路27中的放电电极70及对置电极60;以及将电位差施加在该放电电极70与该对置电极60之间的电压供给部30,所述放电单元的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单元包括支承所述放电电极70和所述对置电极60的绝缘部件41,所述对置电极60被支承在基台部44的周围,在该基台部44上,形成有沿着与在所述通风路27中流动的空气流相交叉的方向凹陷的凹部46,所述支承部47从所述凹部46的底部开始朝着比该凹部46的开放面靠外的外侧突出。

在第一方面中,对置电极60被支承在绝缘部件41的基台部44的周围,放电电极70被绝缘部件41的支承部47支承住。由此,决定了放电电极70与对置电极6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使放电电极70与对置电极60之间实现绝缘。在基台部44上形成有凹部46,支承部47从该凹部46的底部开始朝着开放面的外侧突出,放电电极70由该支承部47支承住。由此,放电电极70与对置电极60之间就经由支承部47的外壁面、凹部46的底面、凹部46的内壁面等表面连接起来。其结果是,放电电极70与对置电极60之间的爬电距离增长,放电电极70与对置电极60之间的绝缘电阻升高。

绝缘部件41的凹部46沿着与在通风路27中流动的空气相交叉的方向延伸。由此,能够抑制在通风路27中流动的空气流入凹部46的内部,进而能够抑制该空气中的尘埃附着在凹部46的底面、内壁面上。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47布置在所述凹部46的中央。

在第二方面中,支承部47布置在凹部46的中央。由此,从支承部47开始到凹部46的内壁面为止的距离便较为均等。其结果是,放电电极70与对置电极60之间的爬电距离亦实现均等化,而使得绝缘部件41的绝缘电阻升高。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是这样的,在第一或第二方面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部44形成为沿着与所述空气流的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横向长度较长的形状,所述凹部46形成为沿着所述基台部44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横向长度较长的形状。

在第三方面中,基台部44沿着与空气流的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凹部46亦沿着与空气流的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由此,在通风路27中流动的空气通过基台部44的距离缩短,从而能够防止该空气中的尘埃等进入凹部46的内部。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空气中的尘埃附着在凹部46的底面、内壁面上。

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是这样的,在第三方面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极70具有电极支承板71和细长的放电针73、74,所述电极支承板71沿着所述基台部44延伸并被所述支承部47支承住,所述放电针73、74排列在该电极支承板71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侧缘部,并从该侧缘部开始突出,所述对置电极60具有对置板61、62,所述对置板61、62沿着所述基台部44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所述对置板61、62与所述放电针73、74的顶端相向,在所述基台部44与所述对置板61、62之间,形成有沿所述基台部44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横向长度较长的空隙部65、66。

在第四方面中,多根细长的放电针73、74排列在电极支承板71的侧缘部,该放电针73、74从该侧缘部开始突出。对置电极60具有对置板61、62,放电针73、74的顶端与对置板61、62相向。由此,从放电针73、74的顶端部朝对置板61、62进行放电。

因为对置板61、62沿着基台部44的长度方向延伸,所以放电电极70与对置板61、62之间的距离比较短,放电电极70与对置板61、62之间的爬电距离也会随之缩短。不过,由于在基台部44与对置板61、62之间形成了横向长度较长的空隙部65、66,因而能够增长放电电极70与对置板61、62之间的爬电距离。

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是这样的,在第四方面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放电电极70,多根所述放电针73、74分别排列在所述电极支承板7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侧缘部,所述对置电极60构成为:以与各列放电针73、74相对应的方式,在基台部44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了所述对置板61、62,在所述基台部44与各块对置板61、62之间,分别各形成了一个所述空隙部65、66。

在第五方面中,多根放电针73、74分别排列在电极支承板7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侧缘部。其结果是,放电针73、74的根数增多,伴随放电生成的活性种的量亦增多。

因为在基台部44与各块对置板61、62之间,分别各形成了一个横向长度较长的空隙部65、66,所以也能够避免放电电极70与各块对置板61、62之间的爬电距离缩短。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因为在绝缘部件41上形成的凹部46沿着与空气流的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凹陷,所以能够防止空气中的尘埃进入凹部46内。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尘埃附着在凹部46的内壁等上,进而能够防止绝缘部件41的绝缘电阻下降。因此,能够充分确保放电电极70与对置电极60之间的电位差,从而能够进行所希望的放电。

根据第二方面,因为能够使从支承部47开始到凹部46的内壁面为止的爬电距离实现均等化,所以能够避免部分爬电距离极短而导致漏电流增大。其结果是,能够充分确保绝缘部件41的绝缘电阻。

根据第三方面,因为基台部44及凹部46沿着与空气流的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所以能够将空气通过凹部46的距离抑制到最小限度。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抑制空气中的尘埃附着在凹部46的内壁等上。

根据第四、第五方面,通过在基台部44与对置板61、62之间形成空隙部65、66,从而能够使放电电极70与对置板61、62之间的爬电距离进一步增长。此外,根据第五方面,因为能够将很多放电针73、74支承在电极支承板71上,所以能够使随放电产生的活性种的量进一步增多。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结构略图。

图2是从前侧所看到的放电单元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3是从后侧所看到的放电单元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放电单元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放电处理部及其周围设备的装配图。

图6是放电处理部及其周围设备的俯视图,示出将放电电极及稳定部件从放电处理部中拆下来之后的状态。

图7是放电处理部及其周围设备的俯视图,示出将稳定部件从放电处理部中拆下来之后的状态。

图8是放电处理部及其周围设备的俯视图。

图9是图8的IX-IX线剖视图。

图10是稳定部件的立体图。

图11是图8的XI箭头视图。

图12是示出绝缘部件及其周围设备的横向剖视图。

图13是图8的XIII-XIII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方式是本质上优选的示例,并没有意图对本发明、其应用对象或其用途的范围加以限制。

本发明所涉及的放电单元20安装在空调装置10中。空调装置10对室内空间S内的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

<空调装置的结构>

如图1所示,空调装置10设置在天花板C的背面。空调装置10包括横向长度较长的箱形空调用壳体11。室内空气导管12连接在空调用壳体11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面上。供气导管13连接在空调用壳体11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面上。在空调用壳体11的内部形成有空气通路11a。室内空气导管12的流入端与室内空间S连通,室内空气导管12的流出端与空气通路11a连通。供气导管13的流入端与空气通路11a连通,供气导管13的流出端与室内空间S连通。

在空气通路11a中,按照从空气流的上游侧(室内空气导管12一侧)朝向下游侧(供气导管13一侧)的顺序依次布置有预过滤器14、放电单元20、催化过滤器15、热交换器16及风扇17。预过滤器14捕集空气中较大的尘埃。放电单元20伴随放电生成活性种后,利用该活性种来分解空气中的有害成分、臭气成分。

催化过滤器15是在例如蜂窝结构的基材表面上承载催化剂而构成的过滤器。该催化剂使用了锰类催化剂、贵金属类催化剂。催化过滤器15使由放电生成的活性种进一步活化,来促进空气中有害成分、臭气成分的分解。在催化过滤器15中,承载了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成分、臭气成分的吸附剂(例如活性炭)。

热交换器16对在空气通路11a中流动的空气进行加热和冷却。具体而言,热交换器16连接在省略了图示的制冷剂回路中。在制冷剂回路中,所充填的制冷剂循环而进行制冷循环。热交换器16发挥利用在其内部流动的低压制冷剂来冷却空气的蒸发器的作用。此外,热交换器还发挥利用在其内部流动的高压制冷剂来加热空气的冷凝器的作用。风扇17输送空气通路11a中的空气。

<放电单元的结构>

放电单元20构成流光放电式放电单元。也就是说,放电单元20通过进行流光放电而生成低温等离子体,并随之在空气中生成反应性高的活性种(高速电子、离子、自由基、臭氧等)。放电单元20包括:壳体21、收纳在该壳体21中的电压供给部30、以及收纳在该壳体21中的放电处理部40。

〔壳体〕

如图2及图3所示,壳体21形成为横向长度较长的箱形的近似长方体形状。壳体21由绝缘性树脂材料形成。壳体21由下侧壳部22和安装在该下侧壳部22的上部的上侧壳部23构成。在壳体21的内部,分隔部24设置在该壳体21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中间部。分隔部24将壳体21的内部空间隔成左右两个空间。在这两个空间中,右侧空间构成收纳室26,左侧空间构成处理室27(通风路)。

分隔部24由上部分隔壁23a和下部分隔壁51构成。上部分隔壁23a与上侧壳部23一体地形成在该上侧壳部23的内部。下部分隔壁51与下文详细叙述的绝缘部件41形成为一体。就分隔部24而言,上部分隔壁23a和下部分隔壁51上下相邻而设,并且上部分隔壁23a的下表面和下部分隔壁51的上表面彼此接触。

如图2所示,在壳体21的前面部形成有第一通气口28(流入口)。第一通气口28布置在壳体21的靠左侧的部位,并与处理室27连通。在第一通气口28的靠里侧设置有第一遮盖板28a。第一遮盖板28a形成为整体上大于第一通气口28的开口面的矩形板状。第一遮盖板28a构成防止放电处理部40(具体而言,是放电电极70的放电针73、74等)朝壳体21的外部露出的遮盖部件。在第一通气口28的开口缘部与第一遮盖板28a之间形成有间隙(空气流入路)。已流入第一通气口28的空气通过该间隙朝处理室27的内部流过去。

如图3所示,在壳体21的后面部形成有第二通气口29。第二通气口29布置在壳体21的靠左侧的部位,并与处理室27连通。在第二通气口29的靠里侧设置有第二遮盖板29a。第二遮盖板29a形成为整体上大于第二通气口29的开口面的矩形板状。第二遮盖板29a构成防止放电处理部40(具体而言,是放电电极70的放电针73、74等)朝壳体21的外部露出的遮盖部件。在第二通气口29的开口缘部与第二遮盖板29a之间形成有间隙(空气流出路)。处理室27内部的空气通过该间隙朝壳体21的外部流出去。

第一遮盖板28a及第二遮盖板29a与壳体21形成为一体。第一遮盖板28a及第二遮盖板29a由阻燃性比壳体21高的树脂材料形成。

如图2及图3所示,在上侧壳部23的右端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滑动保护罩25。滑动保护罩25构成为:能够装在壳体21的主体上,也能从该主体上拆下来。若将滑动保护罩25拆下来,电压供给部30的连接器32(参照图4)便会朝壳体21的外部露出。

〔电压供给部〕

如图4所示,电压供给部30布置在收纳室26内。电压供给部30构成为:将外部电源供来的电源电压供向放电处理部40。电压供给部30包括:基板31、连接器32、电源变压器33以及接地端子部34。基板31设置在收纳室26的底部附近。基板31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横向长度较长的板状,并布置在收纳室26的整个区域。

连接器32设置在基板31的右端部的上表面上。通过将上述滑动保护罩25拆下来,连接器32就会朝壳体21的外部露出。在连接器32上,连接有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布线。

电源变压器33设置在基板31的靠左侧的上表面上。电源变压器33构成为:使经由连接器32供来的电压升压。在电源变压器33的左端部,设置有供电端子部35。放电电极70的供电板75经由紧固部件(螺钉36)被固定在供电端子部35上。

接地端子部34设置在基板31的靠左后端的上表面上。对置电极60的接地板68经由紧固部件(螺钉37)被固定在接地端子部34上。

供电端子部35位于比接地端子部34相对较高的位置处。也就是说,供电端子部35与接地端子部34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错开。供电端子部35位于比接地端子部34靠处理室27的位置处。也就是说,供电端子部35与接地端子部34在左右方向(放电电极70、对置电极60的长度方向)上彼此错开。进而,供电端子部35位于比接地端子部34靠前侧的位置处。也就是说,供电端子部35与接地端子部34在前后方向上错开。由此,供电端子部35与接地端子部34之间的距离增长,进而供电端子部35与接地端子部34之间的爬电距离增长。

在电源变压器33上且供电端子部35的周围,形成有内周壁部38。内周壁部38的上方及左侧开放,且该内周壁部38由绝缘性树脂材料形成。内周壁部38的横截面形成为左侧开放的日语片假名“コ”字(反C字)形。

在内周壁部38的周围形成有外周壁部39。外周壁部39的上方及右侧开放,且该外周壁部39由绝缘性树脂材料形成。外周壁部39的横截面形成为右侧开放的反“コ”字(C字)形。在内周壁部38与外周壁部39之间的整个区域形成有间隙。

这样一来,通过在供电端子部35的周围设置内周壁部38及外周壁部39,使得供电端子部35与接地端子部34之间的爬电距离进一步增长。

〔放电处理部〕

如图4及图5所示,放电处理部40基本上布置在处理室27中。放电处理部40构成为:产生流光放电来对空气进行净化。放电处理部40包括:绝缘部件41、对置电极60、放电电极70及稳定部件80。

绝缘部件41由绝缘性树脂材料形成,并且构成使放电电极70与对置电极60之间绝缘且同时支承该放电电极70和该对置电极60的支承部件。对置电极60及放电电极70由导电性金属材料形成。对置电极60与接地连接部69电连接,且成为接地状态。放电电极70与电压供给部30电连接,高电压(例如7.0kV)被供向放电电极70。若电压供给部30向放电电极70供给电压,在两电极60、70之间就会进行流光放电。稳定部件80由导电性树脂材料形成,并成为与放电电极70相同的电位。稳定部件80构成用以在放电电极70的附近形成稳定电场的导电性部件(固定部件)。

[绝缘部件]

如图4所示,绝缘部件41设置在下侧壳部22的底部。亦如图5、图6及图9所示,绝缘部件41包括埋设部42、基台部44、支承部47、下部分隔壁51以及爬电距离扩大部55。

埋设部42在处理室27中设置在下部分隔壁51的左侧。埋设部42具有主体部43和连接部45。主体部43形成为从下侧壳部22的前缘一直延伸到后缘的长方体状。连接部45连接着形成在主体部43的右侧面的后端部与下部分隔壁51之间。

基台部44从主体部43的左侧面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开始朝左侧延伸。在基台部44的顶端,形成有横截面呈圆弧状的圆弧部44a。就绝缘部件41而言,从基台部44开始一直到主体部43的中间部形成有长圆槽46(凹部)。长圆槽46是在左右方向上横向长度较长的长圆柱状槽,该长圆槽46的下侧封闭,并且该长圆槽46的上侧开放。

支承部47布置在长圆槽46的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支承部47具有支承部主体48和从支承部主体48开始朝上方突出的突起部49(嵌合部)。支承部主体48形成为具有在左右方向上横向长度较长的长圆形横截面的柱状。在支承部主体48的内部,形成有从支承部主体48的下端开始朝上方延伸的空心孔48a(参照图9)。就支承部主体48而言,在空心孔48a的周围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横向长度较长的长圆形内周面48b。

突起部49布置在支承部主体48的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与支承部主体48相同,突起部49形成为具有在左右方向上横向长度较长的长圆形横截面的柱状。突起部49的高度、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及前后方向上的厚度都比支承部主体48的上述尺寸短。由此,在支承部主体48的上端面上且突起部49的周围形成有横向长度较长的长圆形环状设置面50。该设置面50形成为近似水平的平面状。下文所详细叙述的放电电极70及稳定部件80被支承部47支承住。

下部分隔壁51从下侧壳部22的前缘一直延伸到后缘。下部分隔壁51具有:布置在下侧壳部22的靠前侧的第一横壁部52;布置在下侧壳部22的靠后侧的第二横壁部53;以及从上述横壁部52、53之间朝右侧突出的突出壁部54。第一横壁部52及第二横壁部53形成为前后延伸的板状。突出壁部54的、左侧开放的横截面形成为日语片假名“コ”字(反C字)形,并且该突出壁部54是接着第一横壁部52的后部和第二横壁部53的前部形成的。在第一横壁部52与第二横壁部53之间形成有纵向长度较长的间隙,该间隙与突出壁部54的内部连通。

爬电距离扩大部55是多块水平板56和多块铅垂板57彼此交叉组合而成的,这些板中的一部分与下部分隔壁51相连。这样一来,下部分隔壁51及爬电距离扩大部55就通过将具有铅垂面或水平面的多块绝缘板复杂地组合起来,而构成了所谓的迷宫结构。其结果是,放电电极70与对置电极60之间的爬电距离增长。

[对置电极]

如图4至图7、图9所示,对置电极60与绝缘部件41形成为一体。具体而言,对置电极60与绝缘部件41通过嵌件成形而构成为一体单元。对置电极60形成为整体位于同一面上(水平面上)的平板状。对置电极60包括:矩形框状的对置电极主体60a、和从对置电极主体60a的右边后部开始朝右侧延伸的接地板68。

对置电极主体60a是第一对置板61、第二对置板62、第一连结板63及第二连结板64组合而成的。第一对置板61位于对置电极主体60a的前侧,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对置板62位于对置电极主体60a的后侧,并沿左右方向延伸。在第一对置板61与基台部44的前表面之间,形成有横向长度较长的矩形第一空隙部65。在第二对置板62与基台部44的后表面之间,形成有横向长度较长的矩形第二空隙部66。

第一连结板63位于对置电极主体60a的左侧,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连结板63将第一对置板61的左端与第二对置板62的左端连结起来。在第一连结板63的内缘(右边),形成有供基台部44的圆弧部44a嵌合的圆弧槽63a。第二连结板64位于对置电极主体60a的右侧,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连结板64将第一对置板61的右端与第二对置板62的右端连结起来。第二连结板64埋设在主体部43的上部。

接地板68的大部分部位埋设在绝缘部件41的埋设部42及水平板56的内部。接地板68的顶端部从水平板56进一步朝右侧延伸后,露在绝缘部件41的外部。该接地板68的顶端部构成接地连接部69。接地连接部69形成为近似正方形的板状,在该接地连接部69的中央形成有供螺钉37插入并通过的插孔69a。接地连接部69布置成与接地端子部34的上表面相重叠,并经由螺钉37与接地端子部34相连接。

[放电电极]

如图4、图5、图7至图9、图11所示,放电电极70布置在绝缘部件41的上方。放电电极70形成为整体位于同一面上(水平面上)的薄板状。与对置电极60的厚度相比,放电电极70的厚度极小。放电电极70包括:电极支承板71;由该电极支承板71的侧缘部支承住的多根放电针73、74;以及从电极支承板71的右侧边的前端部开始朝右侧延伸的供电板75。

电极支承板71布置在基台部44的上方。电极支承板71沿着基台部44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在电极支承板71的中央(电极支承板71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形成有供支承部47的突起部49嵌入其中的定位孔72(开口孔)。定位孔72以与突起部49的外形相对应的方式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横向长度较长的长圆形。若突起部49嵌入定位孔72中,电极支承板71便被设置在设置面50上。由此,能够保持电极支承板71的平面度。也就是说,电极支承板71由设置面50支承着成为水平状态。此外,决定了放电电极70与绝缘部件41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而决定了放电电极70与对置电极60的相对位置关系。

在突起部49嵌入定位孔72中的状态下,突起部49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左右端部)与定位孔72的内缘之间形成了微小的间隙(省略图示)。也就是说,定位孔72的长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大于突起部49的长度方向上的最大长度。由此,在定位孔72的内部,借助该微小的间隙允许突起部49在长度方向上产生热膨胀(因热而伸长)。因此,当突起部49产生热膨胀时,能够防止应力集中在定位孔7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内缘部。

多根细长的针状或棒状的第一放电针73被支承在电极支承板71的前缘。多根第一放电针73沿着电极支承板71的前缘以等间隔排列,并从电极支承板71开始朝着前方笔直地水平伸长。各根第一放电针73彼此平行地布置好。多根细长的针状或棒状的第二放电针74被支承在电极支承板71的后缘。多根第二放电针74沿着电极支承板71的后缘以等间隔排列,并朝着后方笔直地水平伸长。各根第二放电针74彼此平行地布置好。电极支承板71沿着多根放电针73、74的排列方向延伸。由此,能够在电极支承板71的前后侧缘部设置很多放电针73、74。

在本实施方式的放电电极70中,设置有十根第一放电针73和十根第二放电针74。这些放电针73、74的根数仅为一个示例。各根第一放电针73和各根第二放电针74在前后方向上大致位于同轴上。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布置成使各根第一放电针73和各根第二放电针74左右错开。

第一放电针73与第一对置板61平行,第二放电针74与第二对置板62平行。第一放电针73的顶端下部与第一对置板61相向,第二放电针74的顶端下部与第二对置板62相向。

供电板75从左侧朝向右侧依次具有第一供电部76、第二供电部77及供电连接部78。第一供电部76从电极支承板71的右侧边的前端部开始朝右侧延伸。第二供电部77与第一供电部76的顶端前缘部相连结,并朝右侧延伸。第二供电部77的一部分被第一横壁部52的凹槽52a的底部支承住。第二供电部77的顶端部构成供电连接部78。供电连接部78形成为近似正方形的板状,在该供电连接部78的中央形成有供螺钉36插入并通过的插孔78a。供电连接部78布置成与供电端子部35的上表面相重叠,并经由螺钉36与供电端子部35相连接。

[稳定部件]

稳定部件80布置在支承部47及放电电极70的上方。如图5、图8至图11所示,稳定部件80包括:筒状的筒壁部81和从该筒壁部81的上端部开始朝前后左右突出的檐部86。

筒壁部81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横向长度较长的长圆筒状。在筒壁部81的内周下端部,形成有长圆形的环状凸部82(参照图5及图8)。环状凸部82从筒壁部81的下端内周面开始朝中心侧突出。筒壁部81的下表面与环状凸部82的下表面齐平而构成水平平面。

在环状凸部82的内部,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横向长度较长的长圆开口84。绝缘部件41的突起部49嵌入长圆开口84中。由此,稳定部件80设置在电极支承板71的上侧,从而决定了稳定部件80、电极支承板71及对置电极60的相对位置关系。在突起部49嵌入长圆开口84中的状态下,突起部49与筒壁部81的内周面之间形成了长圆筒形的间隙。

檐部86的外形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横向长度较长的矩形板状。在突起部49嵌入筒壁部81中的状态下,檐部86呈近似水平状态。檐部86的前缘突出到比第一放电针73的顶端靠前的前方。檐部86的后缘突出到比第二放电针74的顶端靠后的后方。也就是说,檐部86从上侧覆盖住第一放电针73及第二放电针74的整个区域。檐部86的下表面构成水平平面,沿着各根放电针73、74延伸并与该各根放电针73、74平行。

-运转动作-

对空调装置10的运转动作情况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空调装置10切换着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空调装置10的风扇17一运转,室内空间S中的空气就经由室内空气导管12被吸入空气通路11a。该空气通过预过滤器14。预过滤器14捕集空气中较大的尘埃。

已通过预过滤器14的空气通过放电单元20(参照图2)。具体而言,该空气从壳体21的第一通气口28流入处理室27。就放电单元20而言,高电压被从电压供给部30的电源变压器33供向放电电极70。其结果是,从放电电极70的各根放电针73、74的顶端朝对置板61、62展开流光放电(参照图11)。高电压还被供向与放电电极70相连的稳定部件80。由此,使得从放电针73、74朝对置板61、62进行的流光放电得以稳定。

若由放电处理部40进行流光放电,就会随之在空气中生成活性种。其结果是,空气中的有害成分、臭气成分由活性种氧化、分解,使得空气得到净化。处理室27内的空气与活性种一起从第二通气口29朝壳体21的外部流出(参照图3)后,通过催化过滤器15。在催化过滤器15中,空气中的臭气成分等被吸附起来。被吸附起来的臭气成分由活性种分解,使得吸附剂得以再生。

如上述那样得到了净化的空气在热交换器16中被加热或冷却后,经由供气导管13被供向室内空间S。由此,能够对室内空间S进行制热、制冷,同时还能净化室内空气。

-放电单元的制造工序-

接着,对放电单元20的制造工序进行说明。在该制造工序中,进行制造放电处理部40的工序、以及将放电处理部40及电压供给部30装入壳体21内的设置工序。

<放电处理部的制造工序>

参照图5对放电处理部40的制造工序进行说明。在放电处理部40的制造工序中,自下方起依次将绝缘部件41、放电电极70及稳定部件80组装起来。

在第一工序中,绝缘部件41与对置电极60通过嵌件成形而构成为一体单元。

在第二工序中,将绝缘部件41的突起部49嵌入放电电极70的定位孔72中。由此,电极支承板71被设置在设置面50上,从而实现对放电电极70的定位及临时固定。

在第三工序中,将绝缘部件41的突起部49嵌入稳定部件80的筒壁部81中。由此,稳定部件80的筒壁部81被设置在电极支承板71的上侧。在该状态下,电极支承板71被夹在设置面50与筒壁部81之间。

在第四工序中,突起部49与稳定部件80及电极支承板71固定在一起。具体而言,该固定是通过超声波焊接而实现的。也就是说,突起部49的顶端在超声波的作用下熔化,已熔化的树脂流入环状凸部82的上侧及长圆开口84的间隙。若已熔化的树脂固化,稳定部件80与突起部49、及突起部49与电极支承板71就会彼此固定在一起。其结果是,放电电极70被固定或支承在稳定部件80与绝缘部件41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第四工序中,稳定部件80与突起部49的固定方法未必一定要采用超声波焊接,也可以采用例如热焊接、振动焊接、粘接等其它固定方法。

<设置工序>

接着,对将放电处理部40及电压供给部30装到壳体21内的工序进行说明。在该设置工序中,所有部件都是从下侧壳部22的上方安装上去的。

首先,将电压供给部30安装在呈上侧开放状态的下侧壳部22的靠右侧的底部(即,收纳室26的底部)上。

接着,将如上述那样组装起来的放电处理部40安装在下侧壳部22的靠左侧的底部(即,处理室27的底部)上。此时,如图4所示,接地连接部69经由螺钉37与接地端子部34连接,供电连接部78经由螺钉36与供电端子部35连接。由此,电压能够从电压供给部30被供向放电电极70。

接着,将上侧壳部23安装到下侧壳部22的上侧。由此,就能够获得图2及图3所示的放电单元20。

<绝缘部件的具体结构及其作用和效果>

如图12及图13所示,在放电电极70与各块对置板61、62之间,形成了由支承部主体48的外壁面48c、长圆槽46的底面46a及长圆槽46的内壁面46b连续形成的表面(图13中所示的虚线箭头d)。由此,放电电极70与各块对置板61、62的爬电距离增长,从而能够维持绝缘部件41的绝缘电阻。

如图12所示,基台部44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横向长度较长。绝缘部件41构成为:若将从支承部主体48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面到长圆槽46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面为止的距离设为L1,将从支承部主体48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端到长圆槽46的长度方向上的内侧端为止的距离设为L2,则L1>L2。由此,放电电极70与各块对置板61、62之间的距离、进而两者的爬电距离容易变短。不过,如上述那样,通过在基台部44与各块对置板61、62之间形成空隙部65、66,从而能够充分地确保基台部44与各块对置板61、62之间的爬电距离。

长圆槽46在基台部44沿着与处理室27内的空气流的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凹陷。具体而言,在处理室27中,空气流的方向为从前侧流向后侧的方向。相对于此,长圆槽46的凹陷方向为与该方向相交叉的下方。由此,能够抑制在处理室27中流动的空气流向长圆槽46的内部,进而能够抑制空气中的尘埃等附着在长圆槽46的内壁上。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因附着有尘埃等而导致在长圆槽46的内壁表面的漏电流增大,从而能够维持绝缘部件41的绝缘电阻。

如图12所示,基台部44沿着与空气流正交(交叉)的方向(左右方向)延伸,长圆槽46也沿着与空气流正交(交叉)的方向(左右方向)延伸。由此,处理室27内的空气在长圆槽46的上侧流动的距离比较短。因此,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防止空气中的尘埃等附着在长圆槽46的内壁上。

如图12所示,在第一通气口28的靠里侧设置有第一遮盖板28a,在第二通气口29的靠里侧设置有第二遮盖板29a。第一遮盖板28a及第二遮盖板29a在空气流方向(从前侧朝向后侧的方向)上与基台部44及支承部47相重叠。流入第一通气口28的空气中的尘埃等也会附着在第一遮盖板28a的表面上。由此,能够防止空气中的尘埃等附着在长圆槽46的内壁上于未然。

此外,使已流入第一通气口28的空气绕到第一遮盖板28a的外缘侧(左右方向上的外侧)后,再流入处理室27。此外,处理室27内的空气从第二遮盖板29a的外缘侧(左右方向上的外侧)流向第二通气口29。由此,在处理室27中,基台部44的长度方向外侧的风量较大(参照图12中的空心箭头)。其结果是,也能够避免空气中的尘埃等附着在支承部主体48的外壁面48c上,从而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防止绝缘部件41的绝缘电阻下降。

-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因为在绝缘部件41上形成的长圆槽46沿着与空气流的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凹陷,所以能够防止空气中的尘埃进入长圆槽46内。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尘埃附着在长圆槽46的内壁面46b等上,进而能够防止绝缘部件41的绝缘电阻下降。因此,能够充分确保放电电极70与对置电极60之间的电位差,从而能够进行所希望的流光放电。

支承部47设置在长圆槽46的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由此,因为能够使从支承部47开始到长圆槽46的内壁面46b为止的爬电距离实现均等化,所以能够避免部分爬电距离极短而导致漏电流增大。其结果是,能够充分确保绝缘部件41的绝缘电阻。

因为基台部44及长圆槽46沿着与空气流的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延伸,所以能够将空气通过长圆槽46的上侧的距离抑制到最小限度。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抑制空气中的尘埃附着在长圆槽46的内壁面46b等上。

通过在基台部44与各块对置板61、62之间分别形成空隙部65、66,从而能够使放电电极70与各块对置板61、62之间的爬电距离进一步增长。此外,就电极支承板71而言,能够将很多放电针73、74分别支承在电极支承板7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侧缘部,所以能够使随放电产生的活性种的量进一步增多。

(其它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

在基台部44形成的凹部46由在左右方向上横向长度较长的长圆槽46构成,不过凹部46的横截面形状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为矩形、圆形、椭圆形等。

上述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设置在天花板C的背面。不过,也可以将本发明所涉及的放电单元20应用在例如壁挂式、天花板埋入式、天花板悬吊式等其它方式的空调装置中。此外,也可以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电单元20应用在空气净化器中。

-产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于放电单元是很有用的。

-符号说明-

20 放电单元

21 壳体

30 电压供给部

41 绝缘部件

44 基台部

46 长圆槽(凹部)

47 支承部

60 对置电极

70 放电电极

71 电极支承板

73 第一放电针(放电针)

74 第二放电针(放电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