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159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放电单元,其包括:形成有供空气流动的通风路(27)的壳体(21);布置在该通风路(27)中的放电电极(70)及对置电极(60);以及将电位差施加在该放电电极(70)与该对置电极(60)之间的电压供给部(30),所述放电单元的特征在于:

所述放电单元包括绝缘部件(41),该绝缘部件(41)具有支承所述放电电极(70)的支承部(47)和支承所述对置电极(60)的基台部(44),

所述对置电极(60)被支承在所述基台部(44)的周围,

在所述基台部(44)上,形成有沿着与在所述通风路(27)中流动的空气流相交叉的方向凹陷的凹部(46),

所述支承部(47)从所述凹部(46)的底部开始朝着比该凹部(46)的开放面靠外的外侧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47)布置在所述凹部(46)的中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电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台部(44)形成为沿着与所述空气流的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横向长度较长的形状,

所述凹部(46)形成为沿着所述基台部(44)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横向长度较长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电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电电极(70)具有电极支承板(71)和细长的放电针(73、74),所述电极支承板(71)沿着所述基台部(44)延伸并被所述支承部(47)支承住,所述放电针(73、74)排列在该电极支承板(71)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侧缘部,并从该侧缘部开始突出,

所述对置电极(60)具有对置板(61、62),所述对置板(61、62)沿着所述基台部(44)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所述对置板(61、62)与所述放电针(73、74)的顶端相向,

在所述基台部(44)与所述对置板(61、62)之间,形成有沿所述基台部(44)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横向长度较长的空隙部(65、6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电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放电电极(70),多根所述放电针(73、74)分别排列在所述电极支承板(7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侧缘部,

所述对置电极(60)构成为:以与各列放电针(73、74)相对应的方式,在基台部(44)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了所述对置板(61、62),

在所述基台部(44)与各块对置板(61、62)之间,分别各形成了一个所述空隙部(65、66)。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