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挤压连接器的螺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6526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用以挤压连接器的螺纹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是非临时申请,本申请要求2014年8月1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2/036,782号的优先权权益,该临时申请的公开内容以参考的方式将其全部并入本文中。



背景技术:

同轴缆线被处理以便通过同轴缆线连接器连接到另一缆线或者连接到另一rf装置。所述处理通常需要使用若干专用工具,包括剥离工具和挤压工具。剥离工具移除一部分的柔顺外护套以暴露缆线的信号携带内导体以及外接地或编织导体。另一方面,挤压工具将接地端子/保持端子(retentionpost)插入到缆线的处理端中,从而实现缆线与缆线连接器的外主体或壳体之间的电连接和机械连接。

剥去外护套以暴露编织导体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将该编织导体反向折叠在外护套的端部上。该步骤有助于将接地端子/保持端子插入在同轴缆线的编织导体与覆盖箔的介电体芯之间。虽然有助于接地端子/保持端子的插入,但该步骤会是特别复杂且费力的,因为必须将外导体的编织线从下面的箔层中单独地/共同地提起并且反向成扇形展在外护套上。当提起编织线时,该编织线的端部可以是对安装者/处理者造成伤害的缘由。此外,下面的箔层会被从下面的介电体芯提起并且当接地端子/保持端子接收覆盖箔的介电体芯时成为发生钩剐的缘由。

将接地端子/保持端子挤压/插入到同轴缆线的处理端中的步骤还需要在如下期间使夹持装置对准缆线的处理端:驱动器将接地端子/保持端子的带倒钩环状套管挤压到缆线的编织导体中/挤压在缆线的编织导体下。如此,可将外护套挤压在带倒钩环状套管与缆线连接器的固定直径的外壳体之间。对外护套的挤压导致带倒钩环状套管接合缆线的编织导体,由此将连接器的接地端子/保持端子保持到同轴缆线。

除了与各处理步骤相关联的成本外,剥离和挤压工具增加了过度的财务负担,尤其是在成本敏感的市场中。也就是说,与特定处理工具相关联的附加成本可以是客户是否选择一个连接器而不是另一个连接器之间的差别点。因此,对同轴缆线连接器的制造商/生产商而言,对特定处理工具的需求以及其财务结果会起到市场指标的作用。

因此,需要克服上面所描述的缺点和不足或以其他方式减少上面所描述的缺点和不足所造成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一种缆线连接器包括外导体接合器,外导体接合器被构造成接收同轴缆线的端部。外导体接合器具有多个回弹性指状部,多个回弹性指状部被构造成与所接收的同轴缆线的外导体的外围界表面电连通,并且每个回弹性指状部具有第一面向外倒钩和面向外锥形表面。所述缆线连接器包括主体,主体具有沿轴线与外导体接合器同轴地对准的环形环部分。环形环被构造成围绕同轴缆线并且限定面向内唇缘、锥形内表面以及挤压环。挤压环相对于面向内唇缘被设置在锥形内表面的相对轴向侧处,并且当主体被设置在安装前状态中的第一轴向位置中时,主体的面向内唇缘接合每个回弹性指状部的第一面向外倒钩。缆线连接器还包括联接器,联接器相对于主体的环形环可旋转地安装。联接器操作成使主体相对于外导体接合器轴向地移动,以使得主体的锥形内表面接合外导体接合器的锥形外表面,并且当联接器使主体相对于外导体接合器轴向地移动到安装好状态中的第二轴向位置时,主体的挤压环促使每个回弹性指状部的锥形外表面抵靠外导体的围界外表面。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安装连接器的方法包括:提供连接器,将同轴缆线的端部插入到外导体接合器中,以及将联接器紧固到接口端口。所述连接器包括外导体接合器,接合器具有多个回弹性指状部,多个回弹性指状部与同轴缆线的外导体的外围界表面电连通。每个回弹性指状部具有第一面向外倒钩和面向外锥形表面。连接器的主体包括沿轴线与外导体接合器同轴地对准的环形环部分,环形环部分限定面向内唇缘、锥形内表面以及挤压环。挤压环相对于面向内唇缘被设置在锥形内表面的相对轴向侧处,并且当主体被设置在安装前状态中的第一轴向位置中时,主体的面向内唇缘接合每个回弹性指状部的第一面向外倒钩。联接器相对于主体的环形环可旋转地安装。将同轴缆线的端部插入到外导体接合器中以使得外导体接合器的多个回弹性指状部置于与同轴缆线的外导体的外围界表面电连通,并且主体围绕同轴缆线。将联接器紧固到接口端口以导致主体相对于外导体接合器轴向地移动,以使得主体的锥形内表面接合外导体接合器的锥形外表面。当主体相对于外导体接合器轴向地移动时,主体的挤压环促使每个回弹性指状部的锥形外表面抵靠外导体的围界外表面至安装好状态中的第二轴向位置。

在一些方面,缆线连接器包括:外导体接合器、主体以及联接器。外导体接合器被构造成接收同轴缆线的端部。外导体接合器具有多个回弹性指状部,多个回弹性指状部被构造成与所接收的同轴缆线的外导体的外围界表面电连接,并且每个回弹性指状部具有第一面向外倒、第二面向外倒钩以及面向外锥形表面。面向外锥形表面在第一面向外倒钩相对于第二面向外倒钩的相对侧处。主体包括沿轴线与外导体接合器同轴地对准的环形环部分。环形环被构造成围绕同轴缆线并且限定面向内唇缘、锥形内表面以及挤压环。挤压环相对于面向内唇缘被设置在锥形内表面的相对轴向侧处,并且当主体被设置在安装前状态中的第一轴向位置中时,主体的面向内唇缘接合每个回弹性指状部的第一面向外倒钩。联接器相对于主体的环形环可旋转地安装。当可利用螺纹将联接器紧固到接口端口时,联接器操作成使主体相对于外导体接合器轴向地移动,以使得主体的锥形内表面接合外导体接合器的锥形外表面接合并且所接收的同轴缆线与外导体接合器一起相对于主体移动。主体的挤压环被构造成当主体相对于外导体接合器轴向地移动到安装好状态中的第二轴向位置时,促使每个回弹性指状部的锥形外表面抵靠外导体的围界外表面。当主体被设置在安装好状态中的第二轴向位置时,主体的面向内唇缘接合每个回弹性指状部的第二面向外倒钩。

附图说明

在下面的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本公开的特征和优点,并且从下面的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中将将会明白本公开的特征和优点。

图1是依照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示例性网络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示例性接口端口的透视图。

图3是依照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示例性同轴缆线的透视图。

图4是图3的示例性同轴缆线的截面图。

图5是图3的示例性同轴缆线的示例性处理端的透视图。

图6是同轴缆线跨接器或被构造成操作性地联接到多通道数据网络的缆线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7是用以挤压连接器的示例性螺纹的等轴测视图,该连接器被设置成与同轴缆线结合。

图8是大体上沿图7的线8-8所截取的截面图。

图9是外导体接合器的孤立的等轴测视图,该外导体接合器包括多个回弹性指状部,多个回弹性指状部沿后方向轴向地突出离开接口端口。

图10是被设置成与同轴缆线的处理端结合的图7的连接器的外导体接合器的等轴测视图。

图11是处于部分安装状态的图7的缆线连接器的截面图。

图12是处于完全安装状态的图7的缆线连接器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缆线连接器2和3使得数据信号能够在宽带网络或多通道数据网络5与家庭、建筑物、场所或其它环境6内的各种装置之间交换。例如,环境的装置可包括:(a)入口点(“poe”)滤波器8,入口点(“poe”)滤波器8操作性地联接到室外缆线接线装置10;(b)服务面板12内的一个或多个信号分路器,其将数据服务分配到环境6的各种区域或部分的接口端口14;(c)调制解调器16,调制解调器16调制射频(“rf”)信号以生成数字信号来操作无线路由器18;(d)可接入互联网的装置,例如移动电话或计算机20,可接入互联网的装置无线地联接到无线路由器18;以及(e)机顶单元22,机顶单元22联接到电视(“tv”)24。在一个实施例中,通常数据提供商(例如,有线tv公司)所提供的机顶单元22包括用于高清晰度tv的数字适配器和tv调谐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通道数据网络5包括通讯、有线/卫星tv(“catv”)网络,通讯、有线/卫星tv(“catv”)网络能够操作成处理并分配用于多种服务的不同的rf信号或信号通道,所述各种服务包括但不限于:tv、互联网和通过电话的语音通信。对于电视服务,各唯一的射频或通道与不同的tv频道相关联。机顶单元22将射频转换成数字格式以便传送到tv。经由数据网络5,服务提供商可分配多种类型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包括视频点播的tv节目、包括无线或wifi互联网服务的互联网服务、通过数字电话服务或互联网语音协议(“voip”)电话服务所分配的语音数据、互联网协议tv(“iptv”)数据流、多媒体内容、音频数据、音乐、广播和其它类型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通道数据网络5操作性地联接到服务环境6的多媒体家庭娱乐网络。在一个示例中,此类多媒体家庭娱乐网络是在同轴缆线多媒体联盟(“moca”)网络。moca网络提高了在环境6内的各房间和位置处接入数据网5的自由度。在一个实施例中,moca网络在环境6内的缆线4上以范围为1125mhz至1675mhz的频率操作。moca兼容装置可在环境6内形成专用网络。

如上面所描述的,数据服务提供商利用同轴缆线29和4将数据分配至环境6。环境6具有在不同位置的同轴缆线4的阵列。连接器2能够附接到同轴缆线4。缆线4通过使用连接器2能够连接到环境6内的各种通信接口端口,例如图1-图2中所示的阴型(female)接口端口14。在所示出的示例中,阴型接口端口14被合并到如下装置中:(a)室外缆线服务或分线盒32内的信号分路器,该信号分路器将数据服务分配至彼此靠近的多个家庭或环境6;(b)室外缆线接线盒或缆线接线装置10内的信号分路器,该信号分路器将数据服务分配到环境6中;(c)机顶单元22;(d)tv24;(e)壁装式插座,例如壁装插座板;以及(f)路由器18。

在一个实施例中,阴型接口端口14中的每个包括柱杆或支柱,例如图2中所示的圆柱形柱杆34。柱杆34具有:(a)内圆柱形壁36,内圆柱形壁36限定了中心孔,中心孔被构造成接收定位在该中心孔内的电接触件、线、销、导体(未示出);(b)导电带螺纹外表面38;(c)圆锥形导电区域41,圆锥形导电区域41具有导电接触区段43和45;以及(d)介电或绝缘材料47。

在一些实施例中,柱杆34的形状和尺寸被设置成与f-型同轴连接标准兼容。应当理解的是,根据该实施例,柱杆34可具有平滑外表面。柱杆34可操作性地联接到装置40或者可操作性地被合并到装置40中,装置40可例如包括分线盒32、室外缆线接线盒10或服务面板12的缆线分路器;机顶单元22;tv24;壁装插座板;调制解调器16;路由器18;或接线装置33。

在安装期间,安装者通过将连接器2拧到或推到阴型接口端口34上来将缆线4联接到接口端口14。一旦被安装,连接器2接收阴型接口端口34。连接器2在缆线4与阴型接口端口34的电接触部之间建立电连接。

参照图3-5,同轴缆线4沿缆线轴线或纵向轴线42延伸。在一个实施例中,缆线4包括:(a)长形中心导体或内导体44;(b)长形绝缘体46,长形绝缘体46同轴地包围内导体44;(c)长形导电箔层48,长形导电箔层48同轴地包围绝缘体46;(d)长形外导体50,长形外导体50同轴地包围箔层48;以及(e)长形护皮、套管或护套52,长形护皮、套管或护套52同轴地包围外导体50。

内导体44能够操作成将数据信号载送至数据网络5并且从数据网络5载送数据。根据该实施例,内导体44可以是绞线束、实芯线或者空心管状线。在一个实施例中,内导体44由适合于数据传输的导电材料构成,例如金属或者包括铜的合金,所述合金包括但不限于铜包铝(“cca”)、铜包钢(“ccs”)或镀银铜包钢(“scccs”)。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体46是具有管状形状的介电体。在一个实施例中,绝缘体46能够沿半径或径向线54被径向地挤压,并且绝缘体46沿纵向轴线42是轴向柔性的。根据该实施例,绝缘体46可以是采用固体或泡沫形式的合适的聚合物,例如聚乙烯(“pe”)或含氟聚合物。

在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外导体50包括导电rf屏蔽或电磁辐射屏蔽。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外导体50包括导电的丝网、网格或编织物,或以其他方式具有限定了开口的矩阵、网格或阵列的穿孔构造。在一个这样的实施例中,编织外导体50具有铝材料或者铝和聚酯的合适的组合物。根据该实施例,缆线4可以包括编织外导体50的多个重叠的层,例如双屏蔽构造、三屏蔽构造或四屏蔽构造。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器2将同轴缆线4的外导体50电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电箔层48是额外的管状导体,其提供了对磁场的额外屏蔽。在一个实施例中,护套52具有保护特性,从而对缆线的内部部件进行防护以防发生损坏。护套52还具有电绝缘特性。

参照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者或处理者处理缆线4的终端56使得该终端可机械地连接到连接器2。为此,处理者不同尺寸地移除掉或剥离掉护套52、外导体50、箔48以及绝缘体46的一些部分,从而使护套52、外导体50、箔层48以及绝缘体46的侧壁暴露成台阶状或交错的样式。在图5中所示的示例中,处理端56具有两台阶形状的构造。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端具有三阶梯形状的构造(未图示),其中绝缘体46延伸超过外导体50和箔48的端部。此时,缆线4准备好连接到连接器2。

根据该实施例,缆线4的部件可由具有一些程度的弹性或柔性的各种材料构成。弹性使缆线4能够根据宽带通信标准、安装方法或安装设备而弯折或弯曲。另外,缆线4、内导体44、绝缘体46、导电箔层48、外导体50以及护套52的径向厚度可基于与宽带通信标准或安装设备相对应的参数而变化。

在图6中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缆线跨接器或缆线组件64包括连接器2与附接到连接器2的缆线4的组合。在这个实施例中,连接器2包括连接器主体或连接器壳体66以及紧固件或联接器68(例如螺纹螺母),紧固件或联接器68可旋转地联接到连接器壳体66。在一个实施例中,缆线组件64在其两个端部70上具有连接器2。在一些实施例中,缆线组件64可以在一个端部上具有连接器2并且在另一端部处不具有连接器或者具有不同的连接器。预组装的缆线跨接器或缆线组件64可有助于对用于各种目的的缆线4进行安装。

本公开的缆线连接器提供了可靠的电接地、牢固的轴向连接以及跨过同轴缆线连接器的易泄漏接口的不透水密封。

所述缆线连接器包括外导体接合器或端子、壳体或主体以及用以接合接口端口的联接器或螺纹螺母。外导体接合器包括:孔口,孔口用于接收经处理的同轴缆线的外编织导体,即,类似于图5中所示的已从其外护套剥离的端部;以及多个回弹性指状部,多个回弹性指状部轴向地突出离开接口端口。主体接收并接合外导体接合器的回弹性指状部,从而在安装前状态中使主体与外导体接合器对准。

在安装期间,主体被支承安装到联接器并且当联接器接合接口端口时相对于外导体接合器而轴向地平移。主体被构造成使得轴向平移引起回弹性指状部抵靠编织导体的外围界表面发生径向位移。在安装好的状态中,回弹性指状部实现了从外导体通过外导体接合器到接口端口的可靠的电接地。此外,回弹性指状部实现了在同轴缆线与连接器之间的牢固的机械连接,因为每个回弹性指状部的带倒钩边缘阻滞了同轴缆线相对于外导体接合器的轴向移动。最后,在外导体接合器、主体、以及联接器之间的配合接口处产生了不透水密封。更具体地,当主体和联接器各自从部分安装状态移动到完全安装状态时,主体和联接器产生了与外导体接合器的不透水密封。

根据本公开,前述的连接器2可以被构造为同轴缆线连接器100,如图7-图12中所示。出于建立方向参照系的目的,相对于连接器100的前方向和后方向在图8和图10-12中分别由箭头f和r来给出。当连接器100安装在接口端口14上时,前端部、前部分或前方向接近或朝向接口端口14,并且后端部、后部分或后方向远离或背向接口端口14。

为了本公开的目的,关于连接器100,安装前的或未安装的状态或构造指的是在其与同轴缆线4和接口端口14联接之前的连接器100。部分安装状态指的是当其与同轴缆线4联接但不与接口端口14联接时的连接器100。安装好的或完全安装的状态指的是当其与同轴缆线4和接口端口14联接时的连接器100。

现在参照图7-图12,同轴缆线连接器100包括外导体接合器或端子102、主体或壳体104、以及带螺纹联接器106。外导体接合器102包括径向向内突出的凸缘114,凸缘114具有面向前的前部面表面112,面向前的前部面表面112用于电接合接口端口14的面表面(下面更详细地描述)。凸缘114还限定了面向后的止动表面116,面向后的止动表面116用于接合同轴缆线4的边缘118。外导体接合器102限定了孔口110,孔口110用于容纳同轴缆线4的一部分。连接器100还包括密封构件190,例如环形密封件,密封构件190围绕凸缘114的外围界延伸并且被设置在带螺纹联接器106内。

外导体接合器102包括多个回弹性指状部120,多个回弹性指状部120用于接合同轴缆线4的编织外导体50的围界外表面126。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每个回弹性指状部120包括面向内倒钩130和第一面向外倒钩132,面向内倒钩130和第一面向外倒钩132在外导体接合器102的后端部处,即,在远离或背向外导体接合器102的前部面表面112的端部处。每个回弹性指状部120还包括面向外锥形表面136以及第二面向外倒钩134,面向外锥形表面136设置在第一面向外倒钩132的后部、第二面向外倒钩134设置在第一面向外倒钩132的前部。

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面向内倒钩130被构造成并被布置成在部分安装和完全安装状态中电接合同轴缆线4的编织导体50的外或外部围界表面126。替代地,如果编织物被反向折叠,如常规连接器所需要的,面向内倒钩130也可以与箔接触。当例如在安装好的状态中径向负载使回弹性指状部120抵靠同轴缆线4的编织外导体50移位时,面向内倒钩130也有助于同轴缆线4的电接地和保持,如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应当理解的是,在替代实施例中,外导体接合器102中的径向孔可代替倒钩130。在这样的替代实施例中,该孔被构造成径向地闭合以电接合外导体50。

主体104包括导电环形接头140,导电环形接头140限定了孔口144,孔口144用于接收同轴缆线4的一部分。环形接头140包括前环形环部分146以及后环形环部分148,前环形环部分146被构造成可旋转地接合带螺纹联接器106,后环形环部分148被构造成接合气候保护罩(weatherprotectingboot)150。前环形环部分146包括具有第一面向内唇缘152和面向外唇缘154的双向凸缘。前环形环部分146还包括挤压环160以及锥形内表面164,挤压环160被设置在双向凸缘的后部,锥形内表面164从双向凸缘后延伸至挤压环160。在安装前和部分安装状态中,锥形内表面164被设置成处于与回弹性指状部120的面向外锥形表面136轴向且径向接近处。在一些方面,在安装前和部分安装状态中,回弹性指状部120可以通过锥形内表面164与面向外锥形表面136之间的相对定位而不径向地偏转。在其它方面,在安装前和部分安装状态中,回弹性指状部120可以通过锥形内表面164与面向外锥形表面136之间的相对定位而径向地偏转。

主体104的后环形环148包括第二面向内环形唇缘168,第二面向内环形唇缘168被构造成接合沿同轴缆线4的外护套52的前止动表面170。此外,后环形环148包括一对面向外倒钩172(例如见图11和图12)以便与气候保护罩150接合从而形成抵靠同轴缆线4的柔顺外护套52的外表面的不透水密封。

带螺纹联接器106在其前端部处包括带螺纹部分107以便可利用螺纹接合接口端口14的带螺纹外表面38。带螺纹联接器106的后端部被支承安装到主体104的前环形环146,以使得联接器106能够相对于主体104旋转。参照图11和图12,带螺纹联接器106包括支承表面176,支承表面176接合主体104的支承表面174。支承表面174、176沿平面p对准,平面p与缆线连接器100的伸长轴线100a正交。

如图11中所示,当连接器处于安装前和部分安装状态时,主体104的第一面向内唇缘152在每个回弹性指状部120的第一和第二面向外倒钩132、134之间。第一面向内唇缘152包括面向后表面153,面向后表面153在安装前和部分安装状态中接合每个回弹性指状部120的第一面向外倒钩132的面向前表面133以使外导体接合器102与主体104对准。该结构连接在缆线连接器100的运输和搬运期间维持主体104相对于外导体接合器102的对准。每个回弹性指状部120的第二面向外倒钩134还包括面向前表面135,如将会在下面更详细描述的。

在部分安装状态中,同轴缆线4被插入到连接器100中。例如,内导体44、绝缘体46以及外导体50被插入以穿过主体104的孔口144并进入外导体接合器102的孔口110中。具体地,将同轴缆线4插入到连接器100中,直到沿同轴缆线4的外护套52的前止动表面170邻接主体104的第二面向内环形唇缘168的面向后止动表面并且绝缘体46和外导体50的前边缘表面118邻接外导体接合器102的面向后止动表面116。内导体44延伸穿过孔口110、144并且延伸超出外导体接合器102的前部面表面112。

在将连接器100安装到接口端口14期间,联接器106可利用螺纹接合接口端口14。当联接器106被紧固到接口端口14时,例如通过使接口端口14相对于联接器106旋转,接口端口14被朝着外导体接合器102拉拽,以使得接口端口14的面表面180接合外导体接合器102的前部面表面112。当带螺纹联接器106被进一步紧固到接口端口14时,例如通过进一步的相对旋转,接口端口14将外导体接合器102轴向地推压进入主体104的前环形环146。另外地,由于绝缘体46和外导体50的前边缘表面118与外导体接合器102的面向后止动表面116之间的邻接关系,当外导体接合器102相对于主体104向后移动时,同轴缆线4的前边缘表面118也相对于主体104向后移动。因此,沿同轴缆线4的外护套52的前止动表面170与外导体接合器102一起向后移动以脱离与主体104的第二面向内环形唇缘168的面向后止动表面的邻接。

更具体地,当带螺纹联接器106被进一步紧固到接口端口14时,主体104与外导体接合器102之间的相对轴向运动导致外导体接合器102的锥形外表面136接合主体104的锥形内表面164。当继续进行紧固时,随着外导体接合器102继续相对于外主体104轴向地移动,径向向内地促使回弹性指状部120或挤压回弹性指状部120抵靠同轴缆线4的编织外导体50。回弹性指状部120的径向位移促使每个回弹性指状部120的面向内倒钩130抵靠同轴缆线4的编织外导体50。

联接器106的进一步旋转导致面向内带倒钩边缘130得以沿轴线100a与挤压环表面160轴向地对准,并且导致外导体接合器102的第二面向外倒钩134相对于面向内唇缘152沿轴线100a向后移动。此外,当抵靠接口端口14将联接器106完全拧紧时,外导体接合器102沿轴线被设置在相对于面向内唇缘152的后方。因此,在连接器100的完全安装状态中,外导体接合器102的第二面向外带倒钩边缘134的面向前表面135接合主体104的面向内唇缘152的面向后表面153,并且主体104被外导体接合器102的带倒钩边缘134轴向地保持。另外地,在完全安装状态中,绝缘体46和外导体50的前边缘表面118邻接外导体接合器102的面向后止动表面116,而同时沿同轴缆线4的外护套52的前止动表面170与主体104的第二面向内环形唇缘168的面向后止动表面向后间隔开。

除了在安装好状态中提供抵靠编织外导体50的围界外部表面126的电接地和机械连接之外,同轴缆线连接器100还提供跨过外导体接合器102、主体104以及带螺纹联接器106之间的接口的多个不透水密封。例如,当接口端口14接合外导体接合器102的前部面时,面表面180的一部分使环形密封件190变形从而在接口端口14、外导体接合器102以及带螺纹联接器106的接口处形成密封。另外地,当面向内唇缘152的面向后表面153接合第二面向外带倒钩边缘134的面向前表面135时,在外导体接合器102与主体104之间形成密封。在后环形环148、气候保护罩150以及同轴缆线4的外护套52之间形成另一密封,因为环形环的倒钩形成提供主体104与罩150之间的密封的压点,并且罩150具有尺寸相对于外护套52略小以提供密封的开口。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产生如下效果以保护同轴缆线连接器的装置和方法,所述效果为:可靠的电接地、牢固的机械连接以及多个不透水密封。所述装置和方法消除了如下需要:将外导体折叠在同轴缆线4的柔顺外护套52上。此外,所述装置和方法利用接口端口14作为用于将外导体接合器102挤压到主体104中的装置。因此,所述装置和方法消除了对挤压工具的需要。

另外的实施例包括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任一实施例,其中,另外的实施例的部件、功能或结构中的一者或多者与上面所描述的不同实施例的部件、功能或结构中的一者或多者互换,被其替换或由其扩展。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文中所描述实施例的各种改变和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明显的。在不偏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且在不减弱其预期优点的情况下,可作出此类改变和修改。因此意图使所附权利要求覆盖此类变更和修改。

尽管在前面的说明书中已公开了本公开的若干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要理解的是,受益于前面的描述和相关联的附图中所提供的教导,将会想出本公开涉及的本公开的许多修改和其它实施例。因此,要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在文中所公开的特定的实施例,并且许多修改和其它实施例意图被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此外,尽管在本文中以及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采用了特定的术语,但它们仅仅以一般性和描述性的意义而使用,而并非出于限制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的目的而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