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模块、蓄电系统、电子装置、电动汽车和电力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53600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蓄电模块、蓄电系统、电子装置、电动汽车和电力系统的制造方法

本技术涉及蓄电模块、蓄电系统、电子装置、电动车辆和电力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与诸如太阳能电池或风能发电的新能源系统相结合的用于存储电力的蓄电模块、用于汽车的蓄电池等中,二次电池(诸如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迅速增加。使用连接至一个或多个蓄电模块的电池系统以便生成大的输出。例如,蓄电模块通过在外壳中容纳作为电池组的一个或多个电池块而形成。电池块通过连接多个单元电池(即示例性蓄电元件(也称为电池(electriccell)或电池(cell)))而形成。在下面的描述中,根据需要简称为电池芯体。

在以下专利文献1到5中公开了与蓄电模块有关的技术。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1-253641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2-94330号

专利文献3:国际专利公布第2012/132135号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9-123771号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9-162993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待解决的问题

请求蓄电模块有效地执行电池组的热辐射。

因此,本技术指向提供能够有效地辐射电池组的热的蓄电模块、蓄电系统、电子装置、电动车辆和电力系统。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蓄电模块,包括:包括多个电池芯体的电池块组;连接端子部分,接合至多个电池芯体的端子表面;以及导热材料,以接触方式布置在所述连接端子部分上,其中导热材料包括多个散布的构件和具有间隙的构件中的至少任一种构件,在沿着导热材料的布置表面的法线方向上的平面图中,导热材料在由电池块组的最外围边缘所围绕的区域的中心部分中比在围绕中心部分的周边部分中分布更密集。

本技术的蓄电系统、电子装置、电动车辆和电力系统包括上述蓄电模块。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技术,可以有效地辐射电池组的热。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示出蓄电模块的外部视图的透视图。

[图2]图2是示出蓄电模块的示例性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3]图3是示出电池单元的示例性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4]图4是示出顶部壳体的示例性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5]图5是示出耦接两个电池单元之前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6]图6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的电配置的轮廓的框图。

[图7]图7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的示例性电配置的框图。

[图8]图8是示出蓄电模块的轮廓的平面图。

[图9]图9是示出分隔板的结构以及在将分隔板与电池块组结合之前的状态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0]图10是示出蓄电模块的前端部分的配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11]图11是示出与前表面部分一起拆分的构件的透视图。

[图12]图12是示出前表面部分被拆分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3]图13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的电配置的轮廓的框图。

[图14]图14a是示出导热材料的示例性结构的透视图。图14b是示出其中导热材料布置在连接端子部分上的状态的透视图。图14c是示出其中导热材料布置在连接端子部分上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5]图15是示出导热材料的示例性分布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6]图16a、图16b和图16c是示出导热材料的示例性分布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7]图17是示出导热材料的示例性分布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8]图18是示出导热材料的示例性分布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9]图19a和图19b是示出导热材料的示例性分布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20]图20a和图20b是示出导热材料的示例性分布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21]图21是示出蓄电模块的另一个示例性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22]图22是示出导热材料的示例性分布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23]图23是示出导热材料的示例性分布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24]图24是示出使用方形电池芯体的示例性电池块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25]图25是描述根据本技术的蓄电模块的示例性应用的框图。

[图26]图26是描述根据本技术的蓄电模块的示例性应用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应当注意,本描述将按以下顺序提供。应当注意,在实施方式中的所有附图中,相同或对应部分将由相同参考标号指示。

1.第一实施方式(蓄电模块的示例)

2.第二实施方式(蓄电模块的另一个示例)

3.其他实施方式

4.示例性应用

应当注意,以下描述的实施方式等是本技术的优选具体示例,并且本技术的内容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等。另外,应当注意,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效果仅是示例,并不旨在是限制性的,并且也不旨在否认存在与所例示效果不同的效果。

1.第一实施方式

(蓄电模块的示例性结构)

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的示例性结构。图1是示出蓄电模块的外部视图的透视图。图2是蓄电模块的分解透视图。

如图1所示,蓄电模块1包括外壳20。外壳20是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壳体,其包括前表面部分20a、面向前表面部分的后表面部分20b以及四个侧表面部分,该四个侧表面部分包括连接前表面部分20a和后表面部分20b的相应四个侧面的第一侧表面部分20c至第四侧表面部分20f。第一侧表面部分20c和第二侧表面部分20d面向彼此,并且第三侧表面部分20e和第四侧表面部分f面向彼此。

对于外壳20的材料,优选使用具有高热导率和高辐射率的材料。换句话说,优选将具有高热导率和高辐射率的材料用于前表面部分20a、后表面部分20b、以及第一侧表面部分20c至第四侧表面部分20d。因此,壳体能够获得良好的散热性能并且可以抑制外壳20内的温度增加。例如,构成外壳20的前表面部分20a、后表面部分20b以及四个侧表面部分20c至20d中的每一个由例如板状体或以板状体处理的构件形成。板状体是例如铝、铝合金、铜、铜合金等的金属板。

构成壳体的前表面部分20a覆盖有防护盖21。防护盖21例如由绝缘材料(诸如具有绝缘性质的树脂)形成。由于前表面部分20a覆盖有由具有绝缘性质的绝缘材料形成的防护盖21,所以可以确保前表面部分20a与电连接多个蓄电模块1的连接构件(诸如汇流条)之间的绝缘性质。顺便提及,蓄电模块1可以具有除了前表面部分20a之外的其他表面被放置为下表面。换句话说,蓄电模块1可以具有被放置为下表面的后表面部分20b、第一侧表面部分20c、第二侧表面部分20d、第三侧表面部分20e或第四侧表面部分20f。

如图2所示,包括电池单元51、电池单元52、子基板42、主基板46等的一组部件、导热材料53和绝缘材料54容纳在蓄电模块1的外壳20内。

电池单元51和绝缘材料54固定至外壳的第四侧表面部分20f的内表面。绝缘材料54插入在电池单元51的下表面和外壳20的第四侧表面部分20f之间,并且导热材料53插入在绝缘材料54和电池单元51的下表面之间。以类似方式,电池单元52和绝缘材料54固定至外壳的第三侧表面部分20e的内表面。绝缘材料54插入在电池单元52的下表面和第三侧表面部分20e之间,并且导热材料53插入在绝缘材料54和电池单元52的下表面之间。

(电池单元)

电池单元51和电池单元52以两级方式垂直堆叠,并且以其中电池壳体61的底表面部分和上表面部分在垂直方向上取向的横向布置状态容纳在外壳20中。顺便提及,当第三侧表面部分20e或第四侧表面部分20f被放置为下表面时,电池单元以两级方式水平堆叠,并且以其中电池壳体61的底表面部分和上表面部分在水平方向上取向的垂直布置状态容纳在外壳20中。

图3是示出电池单元的示例性结构的分解透视图。电池单元51是在包括顶部壳体61a和底部壳体61b的电池壳体61中容纳以下项的单元:电池块组10,是包括多个电池芯体10a的电池组;装配在布置成列的多个电池芯体10a之间的分隔板93;适用于电连接多个电池芯体10a的连接端子部分91;以及正极绝缘片92。应当注意,电池单元52具有与电池单元51的结构类似的结构。因此,下面将详细描述电池单元51的结构并且将省略电池单元52的详细描述。

(电池壳体)

电池壳体61由顶部壳体61a和底部壳体61b形成。例如,电池壳体61是由具有电绝缘性质的树脂形成的树脂模制物体。

(顶部壳体)

图4是示出顶部壳体61a的示例性结构的透视图。顶部壳体61a包括上表面部分和竖立在上表面部分外围的壁部分。顶部壳体61a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开口71,开口71暴露布置在多个电池芯体10a的端子表面上的连接端子部分91。

此外,顶部壳体61a的上表面部分设置有多个孔72,稍后描述的分隔板93的突起部分93a装配在孔72中。此外,装配部分62以突起方式设置在顶部壳体61a的上表面部分上。例如,装配部分62由具有突起形状的装配部分62a和具有凹陷形状的装配部分62b形成。由于多个装配部分62以突起方式设置,因此可在面向彼此的电池单元51和电池单元52之间形成缝隙,并且另外,缝隙可以稳定地保持在处于耦接状态的电池单元51和电池单元52之间。顺便提及,虽然未示出,但是顶部壳体61a的上表面部分也可以设置有热敏电阻插入孔。

(底部壳体)

底部壳体61b包括底表面部分和竖立在该底表面部分的外围的壁部分。顺便提及,虽然未示出,但是底表面部分的中心设置有布置成列的四个中空结构体,并且结构体在耦接至顶部壳体61a的状态下装配到顶部壳体61a的中空结构体70中。例如,底部壳体61b的中空结构体是中空结构并且也是具有中空柱形状的结构体,该结构体具有打开的上表面和在中心包含孔的下表面。顺便提及,孔装配有设置在第四侧表面部分20f上的突起部分并且根据需要用螺钉等紧固,并且因此,电池单元51固定至第四侧表面部分20f。虽然未示出,但是底部壳体61b的底表面部分设置有多个开口71,开口71以与顶部壳体61a的上表面部分类似的方式使暴露连接端子部分91b。此外,底部壳体61b的底表面部分设置有多个孔72,稍后描述的分隔板93的突起部分93a装配在孔72中。

图5是示出在耦接两个电池单元之前的状态的透视图。如图5所示,当电池单元51与电池单元52耦接时,电池单元51的顶部壳体61a的上表面部分面向电池单元52的顶部壳体61a的上表面部分,并且以突起方式设置在一侧的上表面部分上的对应装配部分62与以突起方式设置在另一侧的上表面部分上的装配部分62相装配。

(电池块组)

返回参考图3,电池块组10具有这样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各自包括线性布置的多个电池芯体10a的电池列在与电池列的列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并排布置。例如,电池列中的每个电池列由十四个电池形成。

电池块组10是其中多个电池芯体10a电连接的电池组。构成电池块组10的多个电池芯体10a通过连接端子部分91电连接。电池块组10例如由串联连接的多个电池块形成,并且一个电池块由并联连接的多个电池芯体10a形成(在图3的示例中是14个电池芯体)。电池芯体10a例如是具有柱形状的二次电池,诸如锂离子电池。应当注意,电池芯体10a不限于锂离子二次电池。

图6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的电配置的轮廓的框图。例如,相应电池列构成电池块b1至b8,在电池块中的每个电池块内,多个电池芯体10a并联连接。此外,电池块b1至b8串联连接并构成电池块组10。

虽然未示出,但是容纳在电池单元52的电池壳体61中的电池块组10也具有类似配置,并且例如,各个电池列l1至l8构成电池块b9至b16,在电池块b9至b16中的每个电池块内,多个电池芯体10a并联连接。此外,电池块b9至b16串联连接并且构成电池块组10。应当注意,构成每个电池块的电池芯体10a的数量不限于十四,并且构成电池块组的电池块的数量不限于以上数量。

在电池块组10中,多个电池列(电池列l1至l8)在与列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并排布置,在该多个电池列中的每个电池列内多个电池芯体10a并联连接,并且这些电池列串联连接。利用这种结构,可以在单个方向(例如,与电池列的列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调整电流路径,并且可以缩短电流路径的总长度。因此,可以抑制电阻值增加。

在电池块组10中,电池列l1和电池列l2以面向彼此的方式布置,电池列l2和电池列l3以面向彼此的方式布置,电池列l3和电池列l4以面向彼此的方式布置,电池列l4和电池列l5以面向彼此的方式布置,电池列l5和电池列l6以面向彼此的方式布置,并且电池列l7和电池列l8以面向彼此的方式布置。在电池列l1、l3、l5、l7中,形成电池列中的每个电池列的多个电池芯体10a布置成使得其上表面是正极端子表面并且其下表面是负极端子表面。在电池列l2、l4、l6、l8中,形成电池列中的每个电池列的多个电池芯体10a布置成使得其上表面是负极端子表面并且其下表面是正极端子表面。

在奇数的电池列l1、l3、l5、l7中,构成电池列中的每个电池列的多个电池芯体10a以紧密接触的方式线性布置。在图3的示例中,构成电池列中的每个电池列的十四个电池芯体10a在奇数的电池列l1、l3、l5、l7中的每个电池列内以紧密接触的方式线性布置。

另一方面,在偶数的电池列l2、l4、l6、l8中,构成电池列中的每个电池列的多个电池芯体10a布置成使得与一个电池芯体10a的尺寸大致等同的空间,设置在以紧密接触的方式线性并排布置的两组多个电池芯体10a之间。优选地,例如,与一个电池的尺寸等同的每个空间设置在面向相邻电池的中心且面向电池列l1、l3、l5或l7的位置处。

在偶数的电池列l2、l4、l6、l8中,构成电池列中的每个电池列的十四个电池芯体10a布置成使得与一个电池芯体10a的尺寸等同的空间,设置在以紧密接触的方式线性并排布置的两组七个电池芯体10a之间。例如,与一个电池的尺寸大致等同的每个空间设置在面向相邻电池的中心且面向电池列l1、l3、l5或l7的位置处。

在与一个电池芯体10a的尺寸大致等同的空间中,装配了面向中空结构体的底部壳体61b的中空结构体(未示出)和顶部壳体61a的中空结构体70。如上所述,孔设置在顶部壳体61a的中空结构体70的底表面上,并且第四侧表面部分20f的突起部分装配在该孔中,并且电池单元51根据需要由螺钉固定至第四侧表面部分20f。由于具有第四侧表面部分20f的固定部分设置在电池单元51的中心附近,因此可以防止由构成电池块组10的电池芯体10a的位移而引起的在电池单元51的中心附近的膨胀。

在由电池列l1至l8形成的电池块组10中,相邻电池列以三角排列布置,其中相邻的电池列在列方向上彼此偏离与电池芯体10a的外径圆周的半径大致相同的长度。三角排列的布置包括这样的布置,其中由在一列的相邻两个电池芯体10a的端部表面的大致中心、和位于紧邻该列的另一列中且插入在以一列形式的该相邻两个电池芯体10a之间的电池芯体10a的大致中心,形成大致等边三角形。

在三角排列的布置中,在具有有限空间的电池壳体61中可以容纳更多数量的电池芯体10a。因此,可以增加每面积的电池芯体的数量,并且可以增加蓄电模块1的能量密度。顺便提及,由于在三角排列的布置中热量倾向于在电池块组10中积聚,因此通过布置稍后描述的导热材料53的有效散热将变得更有效。

如图6所示,电池块b1至b16分别连接至控制电路块(下文中称为控制块),并且充电/放电受控制。充电/放电经由外部正极端子4和外部负极端子5执行。例如,一个蓄电模块1输出(16×3.2v=51.2v)的电压。

控制块设置在蓄电模块1的内部,以便监测电池芯体10a的电压、电流和温度。来自控制块的信息经由通信发送到外部控制器。外部控制器执行用于充电控制、放电控制、劣化抑制等的管理。例如,控制块监测每个电池块的电压,将检测到的电压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其发送到作为外部控制器的控制盒icnt。不仅可以检测每个电池块的电压而且可以检测每个电池块的温度,温度可以转换为数字数据并且可以发送到控制盒icnt。

图7示出了示例性控制块。如图7所示,检测在串联连接的十六个电池块b1至b16中的每个电池块的两端的电压以及每个电池块的电压。提供了多路复用器8(mux8),其被适用于顺序输出在电池块b1至b16中的每个电池块的两端的电压和电池块中的每个电池块的电压。

例如,mux8根据预定控制信号切换信道,并从n条模拟电压数据中选择一条模拟电压数据。由mux8选择的一条模拟电压数据被供应至a/d转换器(模数转换器(adc)6)。

adc6将从mux8供应的模拟电压数据转换为数字电压数据。例如,模拟电压数据被转换为14位至18位的数字电压数据。来自adc6的数字电压数据被供应至通信单元com1。通信单元com1由控制单元7控制,并与经由通信终端连接的外部设备通信。例如,经由通信终端执行与其他蓄电模块mo的通信,并且经由通信终端执行与控制盒icnt的通信。此外,经由通信终端接收来自控制盒icnt的控制信号。因此,通信单元com1执行双向通信。

此外,控制单元7适用于控制电池块b1至b16处的电压的均衡。此类控制被称为电池平衡控制。例如,在多个电池块b1至b16中的一个电池块达到放电电压的使用下限的情况下,存在具有剩余容量的其他电池块。在执行下一次充电的情况下,具有剩余容量的这些其他电池块可以快速达到充电电压的上限并且不能被完全充电。为了避免此类不平衡,通过接通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而对具有剩余容量的电池块强制放电。同时,电池平衡控制方法不限于上述被动方法,并且还可以应用所谓的主动方法和其他各种方法。

从脉冲发生器17供应用于模块平衡控制电路的回扫变压器t1的初级侧开关(mosfet)s1用来控制蓄电模块1与多个蓄电模块mo之间的电压平衡的控制脉冲。脉冲发生器17根据来自模块控制器ctn1的控制单元7的控制信号而生成控制脉冲。例如,脉冲发生器17输出经受了脉冲宽度调制的控制脉冲。从通信单元com1内部的微控制器单元(mcu)供应用于回扫变压器t1的次级侧开关(mosfet)s01的控制脉冲。

控制盒icnt基于每个蓄电模块1和蓄电模块mo的电压信息来确定在蓄电模块之间的平衡顺序。是否对蓄电模块之间的平衡执行充电/放电被单独发送到每个蓄电模块中的mcu。mcu将控制信号直接供应至回扫变压器的次级侧,或者经由绝缘单元isc1通过绝缘通信将控制信号发送到回扫变压器t1的初级侧。

温度检测器15由温度检测元件(诸如热敏电阻)形成。由温度检测器15检测且指示电池块b1至b16中的每一个的温度的模拟温度数据t,被供应至电池温度多路复用器16(mux16)。例如,指示电池块b1中的温度的模拟温度数据t1被供应至mux16。指示电池块b2中的温度的模拟温度数据t2被供应至mux16。以类似方式,指示电池块b3至b16的相应温度的模拟温度数据t3被供应至mux16。

mux16根据预定控制信号切换信道,并且从十六条模拟温度数据t1至t16中选择一个模拟温度数据t。然后,由mux16选择的模拟温度数据t被供应至adc6。

电流检测器9检测在多个电池块b1至b16中流动的电流值。例如,电流检测器9由电流检测电阻器9a和电流检测放大器9b形成。由电流检测电阻器9a检测指示在电流检测电阻器9a的两端的电压值的模拟电流数据。无论是否执行充电/放电,都不断地检测模拟电流数据。还可以以预定周期检测模拟电流数据。

检测的模拟电流数据被供应至电流检测放大器9b。所供应的模拟电流数据由电流检测放大器9b放大。经放大的模拟电流数据供应至adc6。

adc6将从电流检测放大器9b供应的模拟电流数据转换为数字电流数据。模拟电流数据由adc6转换为数字电流数据,并且输出该数字电流数据。

例如,在模块控制器ctn1中检测放电期间的过大电流的情况下,确定发生放电过电流的状态,并且将开关(未示出)控制为打开状态(阻止电流的状态)。另一方面,在检测充电期间的过电流的情况下,将开关(未示出)控制为打开状态(阻止电流的状态)。

绝缘单元isc1具有使通信单元com1与模块控制器ctn1绝缘的功能。换句话说,通信单元com1的电源中的参考电位和模块控制器ctn1的电源中的参考电位被分离并且被认为是独立的。此外,在绝缘状态下,绝缘单元isc1具有:将电源电压供应至模块控制器ctn1的功能;以及作为双向通信的发送介质的功能。

对于经由绝缘单元isc1实现的双向通信系统,可以使用can标准。对于经由绝缘单元isc1实现的电力发送系统,可以使用电磁感应系统、磁场谐振系统、无线电波接收系统等。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例如,使用非接触ic卡技术。在非接触ic卡技术中,读取器/写入器的天线线圈的通量耦接至卡的天线线圈的通量,并且在卡与读取器/写入器之间执行通信和电力发送。利用系统通过幅移键控(ask)调制频率13.56khz的载波,而以212或424kbps的速度执行通信。绝缘单元isc1的规格与上述非接触ic卡的规格类似。此外,例如,绝缘单元isc1适用于在多层印刷电路板的不同层中形成的天线(线圈)之间执行通信和电力发送。

(在顶部壳体侧上的连接端子部分)

作为电连接多个电池芯体10a的接合构件的连接端子部分91,设置在多个电池芯体10a的端子表面上。例如,连接端子部分91具有大致形成为矩形形状等的平坦表面形状的板状体等。例如,如图8所示,由于连接端子部分91在与电池列的列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两个连接端子部分91a和三个连接端子部分91b并排布置。顺便提及,连接端子部分91b设置有多个孔,分隔板93的突起部分93a插入该多个孔中。

连接端子部分91a电接合至构成一个电池列的多个电池芯体10a的端子表面。连接端子部分91b电接合至构成相邻两个电池列的多个电池芯体10a的端子表面。

具体地,连接端子部分91a电接合至构成电池列l1的多个电池芯体10a的正极端子。连接端子部分91a电接合至构成电池列l8的多个电池芯体10a的正极端子。

连接端子部分91b电接合至构成电池列l2的多个电池芯体10a的负极端子和构成电池列l3的多个电池芯体10a的正极端子。连接端子部分91b电接合至构成电池列l4的多个电池芯体10a的负极端子和构成电池列l5的多个电池芯体10a的正极端子。连接端子部分91b电接合至构成电池列l6的多个电池芯体10a的负极端子和构成电池列l7的多个电池芯体10a的正极端子。

示例性接合方法可以是电阻焊接,通过激光束加热的焊接等,但不具体限于这些方法,并且根据需要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焊接方法。

根据本技术,通过将至少一个电池列与一个连接端子部分91a或一个连接端子部分91b连接,可以降低电阻值并且可以抑制端子热生成。连接端子部分也可以通过简单接合而接合。也可以共用电池芯体10a的测量端子。由于构成电池列的多个电池芯体10a通过一个连接端子部分接合,所以可以改进在组装时的工作效率。此外,由于可以减少接合点的数量,所以可以在组装和接合时抑制电池芯体10a中的热量增加。在充电/放电期间在电池芯体10a中生成的热量可以传导至连接端子部分91a和连接端子部分91b并被辐射。此外,热量可以传导至外壳20并且经由与连接端子部分91接触的导热材料53辐射。

(底部壳体侧上的连接端子部分)

由于连接端子部分91在底部壳体61b的底表面部分的内表面上,因此多个连接端子部分91b在与电池列的列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并排布置。一个连接端子部分91b电接合至构成两个相邻电池列的电池芯体10a的下表面端子。

具体地,连接端子部分91b电接合至构成电池列l1的多个电池芯体10a的负极端子和构成电池列l2的多个电池芯体10a的正极端子。连接端子部分91b电接合至构成电池列l3的多个电池芯体10a的负极端子和构成电池列l4的多个电池芯体10a的正极端子。连接端子部分91b电接合至构成电池列l5的多个电池芯体10a的负极端子和构成电池列l6的多个电池芯体10a的正极端子。连接端子部分91b电接合至构成电池列l7的多个电池芯体10a的负极端子和构成电池列l8的多个电池芯体10a的正极端子。

(顶部壳体侧上的正极绝缘片)

正极绝缘片92叠置在构成电池块组10的电池芯体10a的正极端子表面上。具体地,正极绝缘片92叠置在各自以上表面作为正极端子表面的电池芯体10a的正极端子表面上。正极绝缘片92叠置在分别构成每个电池列的多个电池芯体10a的正极端子表面上。

正极绝缘片92由具有电绝缘性质的材料形成,诸如具有电绝缘性质的树脂材料。正极绝缘片92设置有多个开口,开口中装配了突起的正极端子。

每个正极端子装配到正极绝缘片92的多个开口中的每个开口内,并且每个正极端子从正极绝缘片92的开口暴露。从正极绝缘片92的开口暴露的正极端子电接合至连接端子部分91a或连接端子部分91b。另一方面,由于正极端子的外围表面覆盖有正极绝缘片92,所以每个正极端子的外围表面与连接端子部分91a或连接端子部分91b绝缘。

(底部壳体侧上的正极绝缘片)

以与底部壳体侧上的正极绝缘片92相同的方式,底部壳体61b侧上的正极绝缘片92适用于防止在突起的正极端子的圆周表面与连接端子部分91b之间的短路。在电池壳体侧上的正极绝缘片92叠置在电池列l2、电池列l4、电池列l6和电池列l8的电池芯体10a的正极端子表面上。

(分隔板的结构)

(分隔板)

图9是示出分隔板的结构以及在将分隔板与电池块组结合之前的状态的示意性透视图。如箭头所指示的,分隔板93插入在电池块组10的面向彼此的相邻电池列之间。例如,分隔板93是由具有电绝缘性质的树脂形成的树脂模制物体等。

此外,分隔板93可与电池壳体61拆分。分隔板93包括在上表面和下表面上的多个突起部分93a,并且分隔板通过将突起部分93a装配到电池壳体61的孔72中而附接至电池壳体61,并且通过从孔中取出突起部分而与电池壳体61拆分。

例如,多个突起部分93a设置在分隔板9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的预定位置处。设置在上表面上的多个突起部分93a装配到用于确定分隔板的位置并设置在顶部壳体61a的预定位置处的多个孔72中,并且设置在下表面上的多个突起部分93a装配到用于确定分隔板的位置并且设置在底部壳体61b的预定位置处的孔72中。因此,分隔板93固定在顶部壳体61a与底部壳体61b之间。

多个电池芯体10a可以通过固定的分隔板93而布置并固定在预定位置处。因此,不同于现有技术,可以在不使用包括各自符合一个电池的形状的多个单独电池保持件的任何保持件壳体等的情况下,形成具有固定在对于高能量密度最佳的位置处的多个电池芯体10a的电池块组10。此外,由于固定分隔板93设置在多堆叠式的电池列之间,同时电池芯体10a的侧表面垂直取向,所以从上侧电池芯体10a施加至下侧电池芯体10a的载荷可以减少等,并且压力和应力被分散。因此,力可以分布到电池块组10的整个部分。因此,例如,可以抑制电池芯体10a的变形。

(蓄电模块的前端部分)

图10是示出蓄电模块的前端部分的配置的分解透视图。图11是示出与前表面部分一起拆分的构件的透视图。图12是示出其中前表面部分被拆分的状态的透视图。

如图10所示,壳体的前表面部分20a覆盖有防护盖21,并且在前表面部分20a的内表面侧上确保容纳包括基板等的一组部件的空间。包括图11所示的至少外部通信基板45和输出端子基板44的一组部件布置并固定在该空间中。例如,一组部件具体包括含有以下的构件:输出端子基板44,设置有作为输出端子的外部正极端子4和外部负极端子5;外部通信基板45;保险丝2;汇流条47a1至47a3;基板保持构件49;以及连接器3a和3b。外部通信基板45和输出端子基板44经由连接器(未示出)连接至主基板46。基板保持构件49由具有绝缘性质的材料(诸如树脂)形成,并且具有在基板之间、在基板与部件等之间提供绝缘的作用。此外,两个子基板42中的每一个固定至电池单元51和电池单元52中的每一个。例如,子基板42被布置和固定成使得子基板42的一个主表面,面向电池壳体61的四个壁表面中的与电池列的列方向正交的一个壁表面,并且进一步部分地接触同一壁表面。子基板42、输出端子基板44、外部通信基板45和主基板46安装有包括图6和图7所示的监测和控制电路的控制块。包括多个基板等且独立形成的一组部件布置在前表面部分20a的内表面与电池单元51和电池单元52的前壁表面之间的空间中,并且相应部件经由连接构件(诸如板状构件,像汇流条47a1至47a3)、连接器等而连接。因此,可以容易地连接基板。此类蓄电模块1具有有效且优异的组装性质,并且通过节省空间而可以实现高能量。

当覆盖有防护盖21的前表面部分20a被拆分时,固定至前表面部分20a且包括至少上述外部通信基板45和输出端子基板44的一组部件,也与前表面部分20a被整体地拆分。如图12所示,当前表面部分20a与该组部件被拆分时,包括布置在比该组部件更深的侧上的主基板46的部分,从拆分前表面部分20a之后所形成的外壳20的开口暴露于外部。然后,变成可以将手从开口放入内部以执行工作,诸如主基板46的维护、快速取出主基板46等。因此,由于可以通过仅拆分前表面部分20a和与其整体地拆分的一组部件来执行对于主基板46等的维护,所以可以改进可维护性。换句话说,可以容易地执行包括在该组部件中的部件的维护、检查、更换等。此外,可以消除取出复杂布线和重新布置布线的必要性。

被设置用于为蓄电模块1执行充电/放电的外部正极端子4和外部负极端子5,穿过防护盖21和设置在前表面部分20a上的开口而暴露于外部。

此外,蓄电模块1的前表面部分20a和防护盖21形成有在防护盖21和前表面部分20a上彼此靠近的窗25a至b以及窗26a至b。如图1所示,在蓄电模块1的操作期间,窗25a至25b和窗26a至26b覆盖有导电构件11。

连接器3a和连接器3b竖立在形成在前表面部分20a上的窗25a至b的内侧上。如图13所示,串联连接的电池块b1至b16的正极侧端子经由作为电流阻止元件的保险丝2连接至连接器3a。另一个连接器3b设置在连接器3a附近。连接器3b连接至外部正极端子4。电池块b1至b16的负极侧端子连接至外部负极端子5。

以可插入/可移除方式形成的导电构件11被设置作为相对于连接器3a和连接器3b的连接部分,以便防止错误连接。导电构件11具有这样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导电板弯曲以便具有一对板状突起12a和12b,并且导电板的主要部分安装在支撑板13的一个表面上。支撑板13的一端延伸,从而形成盖14。此外,把手15形成在支撑板13的另一表面上。包括盖14和把手15的支撑板13是例如合成树脂的模制物体。

连接器3a和连接器3b中的每一个具有以面向彼此的方式布置的两个弹簧接触板,并且导电构件11的板状突起12a和12b中的每一个经由窗25a至b插入到面向彼此的两个弹簧接触板之间的缝隙中。此外,窗26a至b由与导电构件11的支撑板13整体地形成的盖14闭合。由于板状突起12a和12b中的每一个夹在连接器3a和3b中的每个连接器内的两个弹簧接触板之间,所以可以保持导电构件11到连接器3a和3b中的插入状态。

由于导电构件11的板状突起12a和12b插入到相应连接器的缝隙中,所以连接器3a和连接器3b通过导电构件11连接(导通)。另一方面,当从相应连接器的缝隙中取出导电构件11的板状突起12a和12b时,连接器3a和连接器3b断开(未导通)。因此,可以在导电构件11插入到连接器3a和3b中的连接状态与导电构件11从连接器3a和3b中取出来的断开状态之间切换状态。

用于设定或连接的电子部件28布置在形成于前表面部分20a上的窗26a和26b的内侧上。电子部件28可以是例如滑动开关、旋转开关、jtag连接器等。例如,通过旋转开关设定用于蓄电模块1的地址。换句话说,可以连接多个蓄电模块1以便使用,并且在连接多个蓄电模块1的情况下,为蓄电模块中的每一个设定识别地址。外部控制器基于地址执行控制处理。滑动开关用于添加由旋转开关指定的地址。

jtag连接器是欧洲联合测试行动(jointeuropeantestaction,jtag)提出的标准连接器。经由jtag连接器接收和输出测试数据,以便测试壳体内的微处理单元(mpu)、集成电路(ic)等,并且重写在内部的mpu的固件。应当注意,除了上述元件之外,还可以将开关部件、连接器等用作电子部件。

在其中导电构件11插入到连接器3a和3b中的连接状态下,盖14覆盖在电子部件的操作表面前面的窗25a至b和窗26a至b。换句话说,在连接状态下,阻止到达电子部件。在另一方面,当从连接器3a和3b中取出导电构件11时,在设定单元的操作表面前面的窗被打开,并且例如,可以通过经由窗25a至b和窗26a至b对操作表面进行操作而设定蓄电模块1的地址。

只有在通过取出导电构件11而打开在操作表面前面的窗25a至b和窗26a至b的情况下,才允许到达操作表面并且可以执行用于电子部件的设定操作。由于从外壳20的外部执行设定操作,所以与在壳体内部操作电子部件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加改进工作性能且更加确保安全性。

此外,蓄电模块1设置有作为与外部控制器通信的通信终端的连接器27。如上所述,蓄电模块1设置有用于监测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的控制块。来自控制块的信息经由通信发送到外部控制器。外部控制器进执行充电控制、放电控制、劣化抑制等的管理。

例如,使用串行端口用于经由连接器27执行的与外部控制器的通信。具体地,对于串行接口,使用系统管理(sm)总线等。例如,可以使用i2c总线。i2c总线是使用用于串行时钟(scl)和双向串行数据(sda)的两个信号线执行通信的同步串行通信。

(绝缘材料)

设置绝缘材料54以确保电池单元51、52与外壳20之间的绝缘性质或提高绝缘性质。绝缘材料55由具有电绝缘性质的材料(诸如树脂材料)形成。

导热材料53附接至绝缘材料54。绝缘材料54例如是作为片状绝缘材料的绝缘片并且插入在电池单元51与外壳20之间以及电池单元52与外壳20之间。顺便提及,绝缘材料55可以由一个绝缘片形成,或者还可以具有其中堆叠了两个或更多个绝缘片的堆叠式结构等。还可以应用包括树脂板和金属板的堆叠式结构,例如,其中一个金属板设置在两个片状树脂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确保高绝缘性质并且还可以改进热辐射性质。

顺便提及,在电池单元与外壳之间的绝缘性质由另一个构件确保的情况下,例如,在用另一种绝缘材料覆盖设置在电池单元51中并且暴露连接端子部分91的开口71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绝缘材料54。

(导热材料)

导热材料53插入在外壳20的内表面与从电池壳体的开口暴露的连接端子部分91之间,并且经设置以便经由导热材料53将电池块组10的热量传导和辐射到外壳。多种导热材料53以接触连接端子部分91的方式布置,连接端子部分91作为根据预定分布而散布的构件。使用此类散布的构件可抑制经由导热材料53在相邻电池芯体之间积聚热量,并且可以有效地辐射热量。

导热材料53例如由具有优异热导率的材料形成。优选地,导热材料53是这样的材料,该材料除了热导率以外还具有冲击吸收特性、耐热性质以及绝缘性质中的至少任一个。顺便提及,优选的耐热性质是其中熔点或玻璃化转变点是约200℃或更高的耐热性质。

例如,对于导热材料53,可以使用通过对铝、铜、镁、金属硅等应用绝缘涂层处理而获得的具有优异热导率的材料,诸如板状体等。例如,对于导热材料53,可以使用作为具有优异热导率、优异冲击吸收特性和耐热性质的材料的硅等,或使用具有优异热导率和绝缘性质的橡胶。更具体地,对于导热材料53,例如,可以使用denka有限公司(denka)的柔性硅片(fsl250bh),其是具有高热导率(低耐热性)并且通过用陶瓷填料高度地填充硅树脂而获得的材料。导热材料53还可以具有将热导率优异的导热材料与耐热性质优异以及冲击吸收特性优异的缓冲材料组合的结构(例如,堆叠式结构)。在其中导热材料53也具有优异冲击吸收特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导热材料53的缓和作用而减少对电池芯体10a的冲击。此外,可以减少对电池块组10的载荷集中部分和端子接合部分的冲击,并且可以改进对冲击的耐受性。

(导热材料的形状)

图14a是示出导热材料的示例性结构的透视图。图14b和图14c是示出其中导热材料布置在连接端子部分上的状态的透视图。如图14a所示,导热材料53例如是设置有高热导率的具有大致圆形平坦表面形状的片状构件。应当注意,片状是指薄的平坦形状。

优选地,从其上布置有导热材料53的表面的法线方向上来看,导热材料53的平坦表面形状具有比电池芯体10a的平坦表面形状(在下文适当地称为电池芯体10a的端部表面的平坦表面形状)的面积小的面积。原因在于电池芯体10a的端部表面不完全覆盖有导热材料53,因此形成适用于在异常情况下使电池芯体10a脱气的间隙,并且可以改进脱气性质。顺便提及,在其中导热材料53的面积太小的情况下,热辐射性质倾向于劣化,但脱气性质进一步改进。此外,优选将导热材料53布置在与电池芯体10a的端部表面的大致中心相对应的位置处。原因在于可以更有效地辐射电池芯体10a的热量。

此外,更优选的是,导热材料53具有与接合至连接端子部分91的电池芯体10a的端子表面的平坦表面形状相符合的平坦表面形状。原因在于可以更有效地辐射电池芯体10a的热量。顺便提及,与电池芯体10a的端子表面的平坦表面形状相符合的形状是指与端子表面的平坦表面形状相同或相似的形状。例如,在图14b和图14c的示例中,导热材料53具有与具有大致圆形平坦表面形状的电池芯体10a的正极端子10a1大致相同的平坦表面形状,并且具有与具有大致圆形平坦表面形状的电池芯体10a的负极端子10a2相似的形状。应当注意,导热材料53的平坦表面形状可以具有各种形状,并且不限于与电池芯体10a的端子表面的平坦表面形状相符合的形状,并且也不限于大致圆形平坦表面形状。

在图14b所示的示例中,具有与正极端子10a1的表面相同的圆形形状的导热材料53经由连接端子部分91以面向正极端子10a1的表面的方式布置,并且热量可以从正极端子10a1经由连接端子部分91有效地传导。在图14c所示的示例中,具有与负极端子10a2的表面相同的圆形形状的导热材料53经由连接端子部分91以面向负极端子10a2的表面的中心部分的方式布置,并且热量可以从负极端子10a2经由连接端子部分91有效地传导。

在具有柱形状的电池芯体10a的示例中,就改进脱气性质方面,导热材料53的布置表面是在未设置用于脱气的安全阀(如图14c所示的示例)的一侧上的表面。例如,导热材料53可以布置在负极端子10a2的一侧上。

(导热材料的分布)

在蓄电模块1中,在蓄电模块1的充电/放电的循环操作中,靠近其中趋向于积聚热量的电池块组10的中心的部分很可能具有高温。此外,在操作蓄电模块1时在生成热量的热生成构件(诸如保险丝、子基板42、输出端子基板44和外部通信基板45)附近的前端部分很可能具有高温。因此,在电池块组10中的相应电池芯体10a之间引起温度变化。相反,根据本技术,可以抑制电池块组10的局部温度增加,这是因为通过在很可能具有高温的区域中密集地布置导热材料而局部增强热辐射性质。因此,可以延长蓄电模块1的服务寿命。具体地,可以长时段稳定地执行在使用大电流(例如使用1c或更大的电流)的情况下的电池芯体10a之间的容量劣化的变化和蓄电模块1的充电/放电操作。另外,由于可以布置最少数量的导热材料53,所以可以提供对减少蓄电模块1的重量的贡献并且还可以提供对减少由大量的蓄电模块1形成的蓄电系统的重量的贡献。

顺便提及,作为本技术的示例性比较,存在电池块组10的整个表面上布置一个热辐射片的技术。然而,在本技术中,可以在整个面积上改进热辐射性质,但是在电池芯体的异常情况下喷射的气体难以喷射到外壳的外部。因此,喷射的气体填充在电池块组10的内部,并且外围电池变得具有高温,并且异常以链式反应方式发送到外围电池。相反,本技术的导热材料53可以确保蓄电模块1内部的通风部分并且还可以通过使用多个散布的构件或具有间隙的构件来确保异常情况下的气流路径。

在下文中,将描述导热材料53的示例性分布。图15是示出在沿导热材料53的布置表面的法线方向的平面图中,在电池块组的端部表面上的导热材料53的示例性分布的示意平面图。如图15中的虚线p所指示的,由电池块组的最外围边缘围绕的区域在垂直方向上等分为三份,并且然后在水平方向上等分为三份,从而获得九个区域。将九个区域中的中心区域称为中心部分,并且围绕中心部分的区域将被称为周边部分。

例如,导热材料53被布置成具有这样的分布,其中由导热材料53在中心部分占据的面积占据比例较大。例如,导热材料53密集地布置在中心部分中并且导热材料53在周边部分中布置得比在中心部分中更稀少。例如,此类稀疏度和密集度是通过比较由导热材料53占据的面积的大小来确定(每单位面积的导热材料的面积占据比例,通过设定经由进行六次大致相等划分所得到的九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域作为单位面积。例如,在附图的示例中,导热材料53在中心部分的面积占据比例计算为(中心部分内部的导热材料53的总面积/1),并且导热材料53在周边部分的面积占据比例计算为(周边部分内部的导热材料53的总面积/8)。在其中导热材料53在中心部分比在周边部分布置得更密集的情况下,导热材料53在中心部分的面积占据比例高于导热材料在周边部分的面积占据比例。

此外,在周边部分中,优选具有不均匀分布,其中导热材料53在热生成构件附近的面积占据比例较大。示例性热生成构件可以是在蓄电模块1的操作期间生成热量的保险丝2、子基板42、输出端子基板44、外部通信基板45等。原因在于通过在热生成构件的一侧上密集地布置导热材料53,可以更有效地辐射电池块组10的热量。例如,导热材料53密集地布置在位于热生成构件附近的周边部分的前端侧(前端侧上的三个区域)上,并且与在周边部分的前端侧上相比,导热材料53在除周边部分的前端侧之外的其他周边部分中布置得更稀疏。例如,导热材料53在热生成构件附近的周边部分的前端侧上的面积占据比例(导热材料53在周边部分的前端侧上的总面积/3)比导热材料53在除了周边部分的前端侧之外的其他周边部分中的面积占据比例(导热材料53在除了周边部分的前端侧之外的其他周边部分中的总面积/5)高。

此外,周边部分的区域也可以具有其中由导热材料53占据的面积占据比例不均匀的分布。原因在于可以通过将导热材料53密集地布置在趋向于生成热量的可能性高的位置处,而可以有效地辐射电池块组10的热量。例如,导热材料53密集地布置在构成前端侧上的周边部分的三个区域中的各个区域内的中心部分侧上,并且导热材料在外周侧上比在中心部分侧上布置得更稀疏。可替换地,导热材料53稀疏地布置在中心部分侧上,并且导热材料53在外周侧上比在中心部分侧上布置得更密集。以另外方式,中心部分侧上的导热材料53和外周侧上的导热材料53以相等密度水平布置。

例如,导热材料53密集地布置在构成后端侧上的周边部分的三个区域中的各个区域内的中心部分侧上,并且导热材料在外周侧上比在中心部分侧上布置得更稀疏。导热材料53密集地布置在构成中心侧上的周边部分的两个区域中的各个区域内的中心部分侧上,并且导热材料53在外周侧上比在中心部分侧上布置得更稀疏。

在这种情况下,导热材料53的密集度和稀疏度确定如下。例如,周边部分的六个区域中的每一个由与在中心方向上引导的直线相交的直线(附图中由虚线q指示的直线)大致等分为两份。将大致等分为两份的两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域设定为单位面积,并且通过将单位面积中的导热材料占据的面积的大小(导热材料的面积占据比例)进行比较来得到性能。

(导热材料的其他示例性分布)

导热材料53的分布仅需要在中心部分密集,并且在周边部分比在中心部分稀疏,并且可以采用各种分布。

例如,导热材料53的分布可以如下所述。以下,将参考图16a至图16c对导热材料53(示例1至3)的其他示例性分布进行描述。应当注意,附接至绝缘材料54的导热材料53在图16a至图16c中示出。

图16a所示的示例1是通过在图15所示的示例中的导热材料53的分布中,减少布置在中心侧上的两个周边部分中的导热材料53的面积而得到的分布。在示例1中,布置在中心侧上的两个周边部分中的导热材料53的数量比在图15所示的示例中的导热材料53的分布中的导热材料的数量进一步减少。在示例1中,导热材料53布置成使得分布在中心部分密集,并且在周边部分比在中心部分更稀疏。此外,在示例1中,导热材料53被布置成使得以类似于图15所示的示例的方式,在热生成构件附近的周边部分的前端侧上的分布比在除了周边部分的前端侧之外的其他周边部分中的分布更密集。

图16b所示的示例2是通过在图15所示的示例中的导热材料53的分布中,增加布置在中心侧上的两个周边部分中的导热材料53的面积而获得的分布。在示例2中,布置在中心侧上的两个周边部分中的导热材料53的数量比在图15所示示例中的导热材料53的分布中的导热材料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在示例1中,导热材料53布置成使得分布在中心部分密集并且在周边部分比在中心部分更稀疏。此外,在示例2中,导热材料53布置成使得在热生成构件附近的周边部分的前端侧上和在周边部分的中心侧上的分布比在除了所述区域之外的其他周边部分中的分布更密集。

图16c所示的示例3是通过在图15所示的示例中的导热材料53的分布中,减少前端侧上的周边部分中的导热材料53的面积而获得的分布。在示例3中,布置在前端侧上的周边部分中的导热材料53的数量比在图15所示的示例中的导热材料53的分布中的导热材料53的数量进一步减少。在示例3中,导热材料53被布置成使得在中心部分的分布密集,并且在周边部分比在中心部分分布更稀疏。

[测试示例]

执行下述测试以便验证导热材料的效果。

(样本1)

如图15所示,制造如图1和图2所示的蓄电模块,其中布置导热材料53(具有大致圆形平坦表面形状的导热片(denka有限公司(denka)的柔性硅片(fsl250bh))。

(样本2)

制造与样本1类似的蓄电模块,不同之处在于导热材料53的布置改变为图17所示的布置。应当注意,样本2是这样的示例,其中导热材料53不布置在电池块组的端部表面上使得由导热材料53占据的面积占据比例不均匀地位于中心部分内。

(样本3)

制造与样本1类似的蓄电模块,不同之处在于不布置导热材料53。

[测试]

对样本1和样本2中执行下述测试1和测试2。应当注意,在测试1和测试2中,在包括其上布置有导热材料53的电池单元51和电池单元52的堆叠体的一个表面侧上和面向该一个表面侧的另一表面侧上制备了四个测量点(总共八个测量点)。

(测试1)

在45℃的温度环境下,以0.6c的速率执行连续充电/放电测试。获得蓄电模块中的八个温度测量点的温度中的最大温度和在相应测量点的最大温度的变化(标准偏差)。顺便提及,1c是能够在一小时内完全放电或充电理论容量的电流值,并且0.6c是能够在约1.7小时内完全放电或充电理论容量的电流值。

(测试2)

至于样本1和样本2,通过模拟获取了在45℃的温度环境下以0.6c的速率执行连续充电/放电的情况下的十年后的蓄电模块的容量保留率。

测试结果提供在表1中。

[表1]

*样本1和样本2的最大温度和容量保留率是与参考值(样本3的值)的差值

[评估]

如表1所示,可以确认,通过如图15所示布置导热材料53,可以减小由电池块组10内部的位置的差异导致的温度变化,并且可以改进热辐射特性。可以确认,通过如图15所示布置导热材料53而有效地辐射热量,可以抑制温度增加,并且作为其结果,可以延长蓄电模块的服务寿命。

(变形例1)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的示例不限于其中绝缘材料和导热材料布置在以两级方式堆叠的电池单元的两个底表面侧上的示例。例如,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的示例可以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绝缘材料和导热材料仅布置在以两级方式堆叠的电池单元的两个底表面中的一侧上。

(变形例2)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的示例不限于其中布置在以两级方式堆叠的电池单元的两个底表面侧上的导热材料的分布是相同分布的示例。例如,在以两级方式堆叠的电池单元的两个底表面侧的一侧上的导热材料的分布与两个底表面侧的另一侧上的导热材料的分布之间,布置可以不同。

具体地,例如,可以从上述示例和其他示例(示例1至3)中的导热材料53的分布中选择彼此不同的两个分布,并且可以根据以两级方式堆叠的电池单元的两个底表面的一侧(上侧)上的所选择分布中的一个来布置导热材料53,并且可以根据所述的两个底表面的另一侧(下侧)上的另一个分布来布置导热材料53。更具体地,例如,导热材料53可以根据示例3中的导热材料53的分布(图16c所示的分布)布置在电池单元的上侧,并且导热材料可以根据上述示例中的导热材料53的分布(图15所示的分布)布置在下侧。

此外,在以两级方式堆叠的电池单元的两个底表面侧中的一个底表面侧上的导热材料53的总布置面积与另一个底表面侧上的导热材料的总布置面积可以相同或可以不同。导热材料53的总布置面积可以基于根据放置蓄电模块时的放置表面而趋向于积聚热量的地点的改变而改变。

(变形例3)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的示例不限于其中导热材料的平坦表面形状大致为圆形形状的示例,并且例如,还可以应用椭圆形的形状(比如椭圆)或矩形形状。图18示出使用具有矩形形状的导热材料的示例。因为材料切割更容易,所以矩形导热材料53是优选的。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的示例不限于其中导热材料由单独地散布的多个构件形成的示例,并且导热材料可以是具有间隙的构件,诸如包括布置在与电池芯体10a的端子表面相对应的位置处的主要部分和适用于耦接主要部分的耦接部分的导热材料。例如,导热材料的主要部分可以具有与上述多个散布的构件中的一个类似的结构。

(变形例4)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的示例不限于其中导热材料53的面积小于电池芯体10a的端部表面的平坦表面形状的面积的示例。例如,导热材料53可以具有比一个电池芯体10a的端部表面或两个或更多个电池芯体10a的端部表面的平坦表面形状的面积大的面积。

此类导热材料53的示例可以是具有比图19a所示的多个电池芯体10a的端部表面的平坦表面形状的总面积大的面积的矩形导热材料,以及具有比图19b所示的多个电池芯体10a的端部表面的平坦表面形状的总面积大的面积的椭圆导热材料。导热材料53的形状不限于矩形形状、椭圆形状等,并且可以采用各种形状。应当注意,当其中两种或更多种导热材料53彼此间隔开布置的状态,包括在散布状态中。图19a所示的其中三种导热材料53彼此间隔开布置的状态和图19b所示的其中两种导热材料53彼此间隔开布置的状态包括在散布状态中,并且这些导热材料53对应于多个散布的构件。

(变形例5)

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的示例中,基板的位置不受限制,并且基板可以布置在各种位置处。例如,如图20a所示,基板50还可以布置在电池块组10的旁边。如图20b所示,基板50还可以布置在电池块组10的上方。顺便提及,附图中的基板50示出一个基板,但是基板50还可以是多个基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述子基板42、输出端子基板44、外部通信基板45等)。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根据基板50的位置而改变导热材料53的分布。例如,在具有图20a所示的基板布置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导热材料53在基板50附近的周边部分比在其他周边部分布置得更密集。应当注意,基板50附近的周边部分是指在平面图中位于面向基板50的位置处的周边部分。例如,在具有图20b所示的基板布置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导热材料53在与基板50的布置表面对应的区域中比在其他区域中布置得更密集。

2.第二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的示例性结构。

如图21所示,用于对蓄电模块执行充电/放电的外部正极端子81和外部负极端子82以彼此相邻的方式设置在蓄电模块的前表面上。

外壳84由外部下壳体84a和外部上壳体84b形成。蓄电模块包括:作为壳体的外壳84;容纳在外壳84内的多个电池模块86;由包括在电池模块86中的每个电池模块内的多个电池芯体10a形成的电池块b1至b16(电池块组10);以及导热材料53,布置在电池块组10的上侧(外部上壳体84b的侧面)和下侧(外部下壳体84a的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应当注意,在图21所示的示例中,导热材料53布置在电池块组10的上侧上。

电池模块86是这样的单元,其在电池保持件中容纳包括并联连接的多个电池芯体10a(图21的示例中的8个电池芯体)的电池块,并且电池模块包括作为接合至电池芯体10a的端子表面的连接端子部分的正极金属板85a和负极金属板85b。

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多种导热材料53插入在外壳84的内表面和作为连接端子部分的正极金属板85a或负极金属板85b之间。具体地,布置在电池块组10的上侧上的多种导热材料53插入在外部上壳体84b与接合至电池块组10的上侧上的电池芯体10a的端子表面的连接端子部分(正极金属板85a或负极金属板85b)之间。这些导热材料53与连接端子部分(正极金属板85a或负极金属板85b)和外部上壳体84b两者接触。

顺便提及,在蓄电模块包括布置在电池块组10的下侧上的导热材料53的情况下,布置在电池块组10的下侧上的多种导热材料53插入在外部下壳体84a与接合至电池块组10的下侧上的电池芯体10a的端子表面的连接端子部分(正极金属板85a或负极金属板85b)之间。这些导热材料53与连接端子部分(正极金属板85a或负极金属板85b)和外部下壳体84a均接触。

外壳84包括:容纳电池模块86的外部下壳体84a;和覆盖容纳多个电池模块86的外部下壳体84a的外部上壳体84b。外部下壳体84a具有其中多个电池模块86可以拆分的结构。

(导热材料的分布)

图22是示出在沿导热材料53的布置表面的法线方向的平面图中,导热材料53在电池块组的端部表面上的示例性分布的示意性平面图。顺便提及,如图22中的点划线p所指示的,由电池块b1至b16形成的电池块组的最外围边边缘围绕的区域在垂直方向上等分为三份,且然后在水平方向上等分为三份,从而以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方式获得九个区域。该九个区域中的中心区域称为中心部分,而围绕中心部分的区域将被称为周边部分。

在图22所示的示例中,导热材料53布置成以便具有不均匀分布,其中导热材料53占据的面积占据比例在中心部分较大。例如,导热材料53密集地布置在中心部分,而导热材料53在周边部分比在中心部分布置得更稀疏。

例如,此类不均匀分布通过布置具有不同尺寸的导热材料53来实现。在图22所示的示例中,使用具有不同尺寸的两种矩形导热材料53。此外,各自具有较小面积的导热材料53布置在与中心的四个电池块b7至b10对应的位置中,并且各自具有较大面积的导热材料53布置在十二个电池块b1至b6和b11至b16,它们布置在中心的四个电池块b7至b10的左侧和右侧上。因此,导热材料53具有上述不均匀分布。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与第一实施方式类似的效果。换句话说,根据本技术,通过将热导热材料53密集地布置在很可能具有高温的区域中局部地改进热辐射性质,可以抑制电池块组10的局部温度增加。因此,可以延长蓄电模块的服务寿命。此外,因为可布置最少数量的导热材料53,所以可以提供对于减少蓄电模块的重量的贡献,并且还可提供对于减少包括大量蓄电模块的蓄电系统的重量的贡献。

[测试示例]

(样本4)

如图22所示,制造了图22所示的蓄电模块,其中布置了具有不同尺寸的两种导热材料53(各自具有矩形平坦形状的导热片(denka有限公司(denka)的柔性硅片(fsl250bh))。应当注意,较小的导热材料53具有通过将较大导热材料53的面积减少30%而获得的面积。

(样本5)

如图23所示,制造图23所示的蓄电模块,其中布置了导热材料53(各自具有矩形平坦表面形状的导热片(denka有限公司(denka)的柔性硅片(fsl250bh))。应当注意,图23所示导热材料53具有与样本4中的较大导热材料53的尺寸相同的尺寸。此外,样本5不具有导热材料53的不均匀分布,不均匀分布即在平面图中由导热材料53在电池块组的端部表面上的中心部分中占据的面积占据比例较大。

(测试3)

至于样本4和样本5,在以下条件下执行放电。此时,通过在每个电池块中设定一个测量点获得十六个温度测量点中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并且获取在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间的差值(δtmax-δtmin[℃])。因此,进行对由蓄电模块内的位置的差异引起的电池芯体的温度变化的评估。

(测试3-1)

在环境温度23℃下执行放电,其中放电电流为24a(1c),并且放电终止电压为32.0v。

(测试3-2)

在环境温度23℃下执行放电,其中放电电流为50a,并且放电终止电压为32.0v。

(测试3-3)

在环境温度40℃下执行放电,其中放电电流50a,并且放电终止电压为32.0v。

测试结果提供在表2中。

[表2]

[评估]

如表2所示,样本4中的δtmax-δtmin[℃]的值比样本5中的δtmax-δtmin[℃]的值小。换句话说,通过如图22所示布置导热材料53,存在优异地抑制样本4中的温度变化的效果。在样本4中,尽管事实是导热材料53的总面积小于样本5中的总面积,但是通过有效地辐射热量,可以获得的抑制温度变化的效果比样本5中的效果好。

3.其他实施方式

本技术不限于本技术的上述实施方式,而是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要点的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和应用。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和示例中例示的数值、结构、形状、材料、原料、制造工艺等仅是示例,并且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不同的值、结构、形状、材料、原料、制造工艺等。例如,多个突起部分和多个孔可以是一个突起部分和一个孔。

此外,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的情况下,上述实施方式和示例中例示的结构、方法、工艺、形状、材料、数值等可以相互组合。

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已经描述了具有容纳在外壳20中的两个电池单元的示例,但是容纳在外壳20中的电池单元的数量不限于二。例如,容纳在外壳中的电池单元的数量可以是一,还可以是三或更多。例如,蓄电模块可以以三级或更多级水平地堆叠的方式,在垂直布置状态下,容纳在外壳20中,在该垂直布置状态中,顶部壳体61a的上表面部分沿着水平方向取向。另外,例如,蓄电模块可以以三级或多级水平堆叠的方式,在横向布置状态下容纳在外壳20中,在该横向布置状态中,顶部壳体61a的上表面沿着垂直方向取向。此外,底部壳体61b的底表面部分可以具有与顶部壳体61a的上表面部分类似的结构。此外,也可以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以两级或更多级水平地堆叠的两个电池单元51和52容纳在外壳20中,而顶部壳体61a的上表面部分和底部壳体61b的底表面部分被放置成在垂直方向上取向。此外,例如,接合端子部分可以具有其中三个或多个电池列的端子表面接合的结构。

对于电池芯体,也可以应用另一种电池结构,诸如方形类型或层叠膜类型,并且电池块组可以由此类电池芯体形成。图24示出使用方形电池芯体的电池块组。该电池块组10由2个并联×12个串联连接的二十四个方形电池芯体10b形成。

应当注意,本技术的蓄电模块也可以具有以下配置。

[1]

一种蓄电模块,包括:

包括多个电池芯体的电池块组;

连接端子部分,接合至多个电池芯体的端子表面;以及

导热材料,以接触方式布置在连接端子部分上,

其中

导热材料包括多个散布的构件和具有间隙的构件中的至少任一种构件,并且

在沿导热材料的布置表面的法线方向的平面图中,导热材料在由电池块组的最外围边缘围绕的区域的中心部分中比在围绕中心部分的周边部分中分布得更密集。

[2]

根据[1]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在沿导热材料的布置表面的法线方向的平面图中,导热材料在热生成构件附近的周边部分的一部分中比在除了周边部分的该部分以外的周边部分中分布得更密集。

[3]

根据[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导热材料由多个散布的构件形成,并且构件的平坦表面形状的面积小于电池芯体的端部表面的面积。

[4]

根据[3]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一件构件布置在与电池芯体的一个端部表面相对应的位置中。

[5]

根据[4]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该构件布置在与电池芯体的一个端部表面的大致中心相对应的位置中。

[6]

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在沿导热材料的布置表面的法线方向的平面图中,在周边部分的前端侧、周边部分的后端侧以及位于周边部分的前端侧与后端侧之间的周边部分的中心侧的至少任一个上,导热材料在中心部分侧上比在外周侧上布置得更密集。

[7]

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导热材料具有片状形状。

[8]

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导热材料由多个散布的构件形成,并且

该构件具有与电池芯体的端子表面的平坦表面形状相同或相似的形状。

[9]

根据[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包括堆叠体,在堆叠体中,各自包括容纳电池块组、连接端子部分和导热材料的电池壳体的电池单元以两级或更多级形式堆叠,

其中导热材料布置在堆叠体的一个表面侧上和面向该一个表面侧的另一个表面侧上。

[10]

根据[9]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布置在一个表面侧上的导热材料的分布与在另一个表面侧上的导热材料的分布不同。

[11]

根据[9]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电池壳体具有装配到与一个电池芯体的尺寸大致等同的空间中的结构体,并且

在沿导热材料的布置表面的法线方向的平面图中,结构体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中心部分中。

[12]

根据[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电池块组具有这样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包括布置成列的多个电池芯体的多个电池列在与列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并排布置。

[13]

根据[12]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连接端子部分接合至构成电池列中的至少一个电池列的多个电池芯体的端子表面,并且具有与电池列的列方向平行布置的纵向方向。

[14]

一种蓄电系统,配置为由其中根据[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通过可再生能源生成电力的发电机进行充电。

[15]

一种蓄电系统,包括根据[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且被配置为将电力供应至连接至蓄电模块的电子装置。

[16]

一种电子装置,适用于从根据[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接收电力供应。

[17]

一种电动车辆,包括:

转换器,适用于从根据[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接收电力供应并且将电力转换为车辆的驱动力;以及

控制设备,适用于基于与蓄电模块相关的信息执行与车辆控制相关的信息处理。

[18]

一种电力系统,其中

设置有电力信息发送/接收单元,电力信息发送/接收单元被配置为经由网络执行与其他装置的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并且

基于由发送/接收单元接收的信息执行用于根据[1]至[13]中任一项的蓄电模块的充电/放电控制。

[19]

一种电力系统,适用于从根据[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接收电力供应或者从发电机或电网向蓄电模块供应电力。

4.示例性应用

下面将描述包括电池组的蓄电模块的示例性应用。应当注意,蓄电模块的示例性应用不限于下述示例性应用。

本技术是待由其中上述蓄电模块通过可再生能源生成电力的发电机充电的蓄电系统。本技术为蓄电系统,其包括上述蓄电模块并且适用于将电力供应至与蓄电模块连接的电子装置。本技术是从上述蓄电模块接收电力供应的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和电力系统被体现为例如房屋用电源系统。此外,本技术体现为与外部电力供应网络协同高效地供应电力的系统。此外,本技术是电动车辆,其包括:转换器,该转换器适用于从上述蓄电模块接收电力供应并将电力转换为车辆的驱动力;以及控制设备,其适用于基于与蓄电模块相关的信息,执行与车辆控制相关的信息处理。本技术为电力系统,其包括经由网络执行与其他装置进行信号发送和接收的电力信息发送/接收单元,并且适用于基于由发送/接收单元接收的信息来控制上述蓄电模块的充电/放电。本技术是这样的电力系统,其接收来自上述蓄电模块的电力供应,或者将来自发电机或电网的电力供应至蓄电模块的电池组。

[作为示例性应用的房屋中的蓄电系统]

将参考图25描述将本技术应用于房屋的蓄电系统的示例。例如,经由用于房屋101的蓄电系统100中的电网109、信息网络112、智能电表107、电力集线器108等将电力从热力发电102a、核能发电102b、水力发电102c等的集中电力系统102供应至蓄电模块103。此外,还将电力从独立电源(诸如发电机104)供应至蓄电模块103。通过使用蓄电模块103来供应在房屋101中使所用的电力。也可以将类似的蓄电系统用于建筑物,而不限于房屋101。

房屋101设置有:发电机104;耗电设备105;蓄电模块103;用于控制各个设备的控制设备110;智能电表107;以及用于获取各种信息的传感器111。各个设备通过电网109和信息网络112连接。对于发电机104,利用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风车等,并且将所生成的电力供应至耗电设备105和/或蓄电模块103。耗电设备105可以包括冰箱105a、作为空调设备的空调105b、作为电视接收机的电视机105c、作为浴缸的浴室105d等。此外,耗电设备105包括电动车辆106。电动车辆106可以包括电瓶汽车106a、混合动力汽车106b和摩托车106c。电动车辆106也可以是电动自行车等。

蓄电模块103包括由二次电池等形成的电池组。例如,电池组是锂离子二次电池。根据本技术的上述蓄电模块1可以应用于该蓄电模块103。可以应用一个或多个蓄电模块1。智能电表107具有检测商用电力的用量并将检测到的用量发送至电力公司的功能。电网109可以是dc电源、ac电源和非接触式电源中的任一种,或者可以是它们中的多个的组合。

各种传感器111可以包括例如人体传感器、照度传感器、物体检测传感器、电力消耗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接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等。由各种传感器111获取的信息发送到控制设备110。可以通过基于来自传感器111的信息掌握天气状况、人体状况等以及自动控制耗电设备105,来最小化电力消耗。此外,控制设备110可以经由互联网将与房屋101有关的信息发送至外部电力公司。

诸如电力线路分支和dc-ac转换的处理由电力集线器108执行。对于连接至控制设备110的信息网络112的通信方法,可以存在使用通信接口诸如(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的方法,和利用基于无线通信标准(诸如蓝牙、zigbee和wi-fi)的传感器网络的方法。蓝牙系统应用于多媒体通信并且可以执行一对多通信。zigbee使用由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5.4定义的物理层。ieee802.15.4是被称为个人局域网(pan)或无线(w)pan的短距离无线网络的标准的名称。

控制设备110连接至外部服务器113。服务器113也可以由房屋101、电力公司和服务供应商中的任一个来管理。由服务器113发送或接收的信息可以包括例如消耗电力信息、生活模式信息、电价、天气信息、自然灾害信息以及与电力交易相关的信息。该信息也可以通过在房屋内部的耗电设备(例如,电视接收机)发送和接收,但也可以通过在房屋外部的设备(例如,移动电话等)发送和接收。该信息还可以显示在具有显示功能的装置上,诸如电视接收机、移动电话和个人数字助理(pda)。

用于控制各个设备的控制设备11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等,并且在该示例中被容纳在蓄电模块103中。控制设备110经由信息网络112连接至蓄电模块103、发电机104、耗电设备105、各种传感器111以及服务器113,并且具有调节例如商业电力的用量和发电量的功能。应当注意,还可以提供其他功能,诸如在电力市场中交易电力的功能。

如上所述,不仅在火力发电102a、核能发电102b、水力发电102c等的集中电力系统102中生成的电力,而且在发电机104(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中生成的电力也可存储在蓄电模块103中。因此,即使在发电机104中生成的电力波动的情况下,也可进行控制以便保持馈送到外部的恒定电量,或者根据需要执行放电。例如,可以存在另一种用途,其中从太阳能发电获得的电力存储在蓄电模块103中,此外,在午夜时期以低电价购买的午夜电力存储在蓄电模块103中,并且在作为高电价时间区的白天期间使用存储在蓄电模块103中的电力。

顺便提及,虽然已经提供用于将控制设备110容纳在蓄电模块103内的示例的描述,但是控制设备可以容纳在智能电表107内,或者还可以具有独立结构。此外,蓄电系统100还可以用于多个住宅中的多个家庭,或者还可以用于多个独立的房屋。

[车辆中的蓄电系统的示例性应用]

将参考图26描述将本技术应用于车辆的蓄电系统的示例。图26示意性示出采用了应用本技术的串联混合系统的混合动力车辆的示例性配置。该串联混合动力系统是这样的车辆,该车辆通过使用由发动机操作的发电机生成的电力或通过之前将所生成的电力存储在电池中而获得的电力,通过电力驱动力转换器而行进。

混合动力车辆200安装有发动机201、发电机202、电力驱动力转换器203、驱动轮204a、驱动轮204b、轮205a、轮205b、电池208、车辆控制设备209、各种传感器210以及充电端口211。将本技术的上述蓄电模块1应用于电池208。应用一个或多个蓄电模块1。

混合动力车辆200使用电力驱动力转换器203作为动力源行进。电力驱动力转换器203的示例为电动机。电力驱动力转换器203由电池208的电力致动,并且电力驱动力转换器203的转矩传送到驱动轮204a、204b。顺便提及,可以通过在必要的地方使用dc-ac(直流-交流)或逆变换(ac-dc转换),而将ac电动机和dc电动机中的任一个应用至电力驱动力转换器203。各种传感器210经由车辆控制设备209控制发动机速度并且还控制未示出的节流阀的位置(节流位置)。各种传感器210包括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发动机速度传感器等。

发动机201的转矩传送至发电机202,并且通过发电机202从转矩生成的电力可以存储在电池208中。

当混合动力车辆通过未示出的制动机构减速时,在减速时的阻力作为转矩应用至电力驱动力转换器203,并且通过电力驱动力转换器203从转矩生成的再生电力存储在电池208中。当电池208连接至混合动力车辆的外部电源时,混合动力车辆可以通过使用充电端口211作为接收端口而从外部电源接收电力供应,并且可以存储所接收的电力。

虽然未示出,但还可以包括信息处理设备,其用于基于与二次电池相关的信息来执行与车辆控制相关的信息处理。示例性信息处理设备可以是基于与电池剩余量相关的信息来显示电池剩余量的信息处理设备等。

应当注意,以上描述已经提供了这样的串联混合动力车辆的示例,该串联混合动力车辆通过使用由发动机致动的发电机所生成的电力和通过之前将所生成的电力存储在电池中而获得的电力,而利用电动机行进。然而,本技术可以有效地应用至并联混合动力车辆,并联混合动力车辆采用来自发动机和电动机两者的输出作为驱动源并且以切换的方式适当地使用三种系统。三种系统包括:仅通过发动机行进;仅通过电动机行进;以及通过发动机和电动机行进。此外,本技术还可以有效地应用至所谓的电动车辆,电动车辆仅通过驱动电动机的驱动行进,而不使用发动机。

参考符号列表

1蓄电模块、2保险丝、3a连接器、3b连接器、4外部正极端子、5外部负极端子、7控制单元、8mux、9电流检测器、9a电流检测电阻器、9b电流检测放大器、10电池块组、10a电池单元、11导电构件、12a板状突起、12b板状突起、13支撑板、14盖、15温度检测器、16mux、17脉冲发生器、20外壳、20a前表面部分、20b后表面部分、20c上表面部分、20d下表面部分、20e侧表面部分、20f侧表面部分、21防护盖、25a至b窗、26a至b窗、27连接器、28电子部件、42子基板、44输出端子基板、45外部通信基板、46主基板、47a1汇流条、47a2汇流条、47a3汇流条、49基板保持构件、51电池单元、52电池单元、53导热材料、54绝缘材料、61电池壳体、61a顶部壳体、61b底部壳体、62装配部分、62a装配部分、62b装配部分、70中空结构体、71开口、72孔、91、91a至91b连接端子部分、92正极绝缘片、93分隔板、93a突起部分、100蓄电系统、101房屋、102集中电力系统、102a火力发电、102b核能发电、102c水力发电、103蓄电模块、104发电机、105耗电设备、105a冰箱、105b空调、105c电视机、105d浴室、106电动车辆、106a电瓶汽车、106b混合动力汽车、106c摩托车、107智能电表、108电力集线器、109电网、110控制设备、111传感器、112信息网络、113服务器、200混合动力车辆、201发动机、202发电机、203电力驱动力转换器、204a、204b驱动轮、205a、205b轮、208电池、209车辆控制设备、210传感器、211充电端口、b1到b16电池块、com1通信单元、ctn1模块控制器、icnt控制盒、isc1绝缘单元、l1至l8电池列、mo蓄电模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