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现场组装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9215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现场组装变压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现场组装变压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大容量交流特高压变压器应运而生。然而,大容量交流特高压变压器在出厂前均是安装成型的,由于大容量交流特高压变压器的超大容量、超大体积和整体重量大,并且,运输条件受到限制,所以大容量交流特高压变压器运输至现场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现场组装变压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容量交流特高压变压器运输不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现场组装变压器,该变压器包括:油箱、以及置于油箱内的中间铁心框、两个边侧铁心框和两个线圈组件;其中,两个边侧铁心框与中间铁心框均可拆卸地连接于油箱;中间铁心框夹设于两个边侧铁心框之间,并且,中间铁心框与两个边侧铁心框均可拆卸连接,中间铁心框与两个边侧铁心框的连接处形成铁心主柱;两个线圈组件一一对应地且可拆卸地套设于两个铁心主柱。

进一步地,上述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组装变压器中,中间铁心框包括:两个第一铁心心柱、第一下铁轭、第一下夹件、第一上铁轭和第一上夹件;其中,两个第一铁心心柱并列设置,两个第一铁心心柱的第一端均与第一下铁轭接触连接,第一下夹件与第一下铁轭接触连接,并且,第一下夹件与油箱可拆卸连接,第一下夹件用于紧固第一下铁轭;两个第一铁心心柱的第二端均与第一上铁轭接触连接,第一上夹件与第一上铁轭接触连接,第一上夹件用于紧固第一上铁轭。

进一步地,上述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组装变压器中,每个边侧铁心框均包括:第二铁心心柱、铁心旁柱、第二下铁轭、第二下夹件、第二上铁轭和第二上夹件;其中,第二铁心心柱与铁心旁柱并列设置,第二铁心心柱的第一端和铁心旁柱的第一端均与第二下铁轭接触连接,第二下夹件与第二下铁轭接触连接,并且,第二下夹件与油箱可拆卸连接,第二下夹件用于紧固第二下铁轭;第二铁心心柱的第二端和铁心旁柱的第二端均与第二上铁轭接触连接,第二上夹件与第二上铁轭接触连接,第二上夹件用于紧固第二上铁轭;第一铁心心柱与第二铁心心柱可拆卸连接后形成铁心主柱。

进一步地,上述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组装变压器中,中间铁心框中的第一上夹件与两个边侧铁心框中的第二上夹件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上述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组装变压器中,每个线圈组件均包括:线圈单元、环形的托板和压板;其中,线圈单元可拆卸地套设于铁心主柱;托板置于线圈单元的底部,并且,托板与第一下铁轭和第二下铁轭相压接;压板置于线圈单元的顶部,并且,压板与第一上铁轭和第二上铁轭相压接。

进一步地,上述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组装变压器中,线圈单元包括:四个绝缘层、以及依次绕设的低压线圈、中压线圈和高压线圈;其中,低压线圈可拆卸地套设于铁心主柱,四个绝缘层分别夹设于铁心主柱与低压线圈之间、低压线圈与中压线圈之间和中压线圈与高压线圈之间,以及套设于高压线圈的外部。

进一步地,上述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组装变压器还包括:中压出线装置和高压出线装置;其中,中压出线装置置于油箱内,用于将中压引线引出油箱;高压出线装置穿设且连接于油箱的外侧壁,用于将高压引线引出油箱。

进一步地,上述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组装变压器中,油箱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油箱体和第二油箱体;其中,第一油箱体和第二油箱体均为一端开口的内部中空的箱体,第一油箱体的开口端与第二油箱体的开口端相对接;两个边侧铁心框与中间铁心框均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油箱体。

进一步地,上述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组装变压器中,油箱还包括:两个屏蔽组件;其中,每个屏蔽组件均具有预设长度,并且,每个屏蔽组件的长度方向均与第二油箱体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每个屏蔽组件均设置于第一油箱体与第二油箱体的内侧壁的连接处,并且,每个屏蔽组件均对应于两个铁心主柱的位置处。

进一步地,上述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组装变压器中,每个屏蔽组件均包括:两个屏蔽体;其中,每个屏蔽体均为折弯件,每个屏蔽体均具有预设长度,并且,每个屏蔽体的长度方向均与第二油箱体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每个屏蔽体均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两个屏蔽体的第一折弯部均设置于第一油箱体与第二油箱体的压接面处,两个屏蔽体的第二折弯部分别设置于第一油箱体的内侧壁和第二油箱体的内侧壁。

本发明中,中间铁心框和两个边侧铁心框均可拆卸连接于油箱,使得中间铁心框和两个边侧铁心框均可由油箱拆卸下来单独运输,两个线圈组件均可拆卸地套设于对应的铁心主柱,使得两个线圈组件也可以单独运输,便于将变压器进行分割并分别运输,大大降低了运输难度,使得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现场组装变压器能够运输至路况条件复杂的地区,增加了使用范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容量交流特高压变压器运输不方便的问题,并且,能够确保运输过程中各部件的安全,进而保证了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现场组装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现场组装变压器中,未设置线圈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现场组装变压器中,未设置线圈单元和上夹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截面的仰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现场组装变压器中,线圈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现场组装变压器中,线圈单元的引线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现场组装变压器中,高压出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现场组装变压器中,中压出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现场组装变压器中,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见图1至图9,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现场组装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现场组装变压器包括:油箱1、中间铁心框3、两个边侧铁心框4和两个线圈组件。其中,中间铁心框3、两个边侧铁心框4和两个线圈组件均设置于油箱1内,并且,中间铁心框3和两个边侧铁心框4均与油箱1可拆卸连接,具体实施时,该可拆卸连接可以为螺栓连接,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的连接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优选的,油箱1为可开合的装置,便于将中间铁心框3、两个边侧铁心框4和两个线圈组件设置于油箱1内和移出油箱1。

中间铁心框3夹设于两个边侧铁心框4之间,并且,中间铁心框3与两个边侧铁心框4均为可拆卸连接,中间铁心框3与两个边侧铁心框4的连接处形成铁心主柱5。具体地,中间铁心框3置于两个边侧铁心框4之间,中间铁心框3与左右两侧的两个边侧铁心框4均为可拆卸连接,则铁心主柱5为两个,从而形成了双柱三框式铁心结构。

两个线圈组件与两个铁心主柱5为一一对应设置,并且,每个线圈组件均可拆卸地套设于对应的铁心主柱5。具体地,铁心主柱5的外壁面可以为光滑的壁面,线圈组件的内壁面也为光滑设置,则线圈组件套设于铁心主柱5的外部即可。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中间铁心框3和两个边侧铁心框4均可拆卸连接于油箱1,使得中间铁心框3和两个边侧铁心框4均可由油箱1拆卸下来单独运输,两个线圈组件均可拆卸地套设于对应的铁心主柱,使得两个线圈组件也可以单独运输,便于将变压器进行分割并分别运输,大大降低了运输难度,使得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现场组装变压器能够运输至路况条件复杂的地区,增加了使用范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容量交流特高压变压器运输不方便的问题,并且,能够确保运输过程中各部件的安全,进而保证了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现场组装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参见图1、图2和图3,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组装变压器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上述实施例中,中间铁心框3可以包括:两个第一铁心心柱31、第一下铁轭35、第一下夹件33、第一上铁轭34和第一上夹件32。其中,两个第一铁心心柱31为并列设置,两个第一铁心心柱31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具体实施时,该预设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两个第一铁心心柱31的第一端(图1所示的下端)均与第一下铁轭35接触连接,具体地,两个第一铁心心柱31均与第一下铁轭35的顶部(图1所示的上部)接触且拼接连接,两个第一铁心心柱31分别置于第一下铁轭35的左右(相对于图1而言)两个端部。两个第一铁心心柱31均与第一下铁轭35为垂直设置,则两个第一铁心心柱31和第一下铁轭35形成了“U”型框体。

第一下夹件33与第一下铁轭35接触连接,并且,第一下夹件33与油箱1可拆卸连接,第一下夹件33用于紧固第一下铁轭35。具体地,第一下夹件33为两个,两个第一下夹件33分别置于第一下铁轭35的两侧(图3中的上下两侧),即第一下铁轭35夹设于两个第一下夹件33之间,并且,两个第一下夹件33与第一下铁轭35为拼接连接,则两个第一下夹件33将第一下铁轭35夹紧,使得第一下铁轭35的位置固定。第一下夹件33与油箱1的可拆卸连接可以为螺栓连接,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的连接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两个第一铁心心柱31的第二端(图1所示的上端)均与第一上铁轭34接触连接,第一上铁轭34具有导磁作用。具体地,第一上铁轭34横设于两个第一铁心心柱31之间,并且,第一上铁轭34与两个第一铁心心柱31之间为拼接连接。两个第一铁心心柱31与第一上铁轭34为垂直设置,则第一上铁轭34置于“U”型框体的顶部(图1所示的上部)。具体实施时,两个第一铁心心柱31的第二端均可以设置为向“U”型框体的中心倾斜的倾斜面,相应的,第一上铁轭34与两个第一铁心心柱31的第二端相拼接接触处也为倾斜面,第一上铁轭34的倾斜面与两个第一铁心心柱31的倾斜面相匹配。

第一上夹件32与第一上铁轭34接触连接,第一上夹件32用于紧固第一上铁轭34。具体地,第一上夹件32为两个,两个第一上夹件32分别置于第一上铁轭34的两侧,两个第一上夹件32的设置位置和布置方式与两个第一下夹件33的设置位置和布置方式相对应,第一上铁轭34夹设于两个第一上夹件32之间,并且,两个第一上夹件32与第一上铁轭34为拼接连接,则两个第一上夹件32将第一上铁轭34夹紧,使得第一上铁轭34的位置固定。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中间铁心框3可以分割为多个部分,便于组装和拆卸,结构简单。

继续参见图1、图2和图3,上述实施例中,每个边侧铁心框4均可以包括:第二铁心心柱41、铁心旁柱42、第二下铁轭46、第二下夹件44、第二上铁轭45和第二上夹件43。其中,第二铁心心柱41与铁心旁柱42为并列设置,第二铁心心柱41与铁心旁柱42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具体实施时,该预设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第二铁心心柱41的第一端(图1所示的下端)和铁心旁柱42的第一端(图1所示的下端)均与第二下铁轭46接触连接,具体地,第二铁心心柱41和铁心旁柱42均与第二下铁轭46的顶部(图1所示的上部)相接触且拼接连接,第二铁心心柱41和铁心旁柱42分别置于第二下铁轭46的左右(相对于图1而言)两个端部。第二铁心心柱41和铁心旁柱42均与第二下铁轭46为垂直设置,则第二铁心心柱41、铁心旁柱42和第二下铁轭46形成了“U”型框体。

第二下夹件44与第二下铁轭46接触连接,并且,第二下夹件44与油箱1可拆卸连接,第二下夹件44用于紧固第二下铁轭46。具体地,第二下夹件44为两个,两个第二下夹件44分别置于第二下铁轭46的两侧,两个第二下夹件44的设置位置和布置方式均与两个第一下夹件33的设置位置和布置方式相同,第二下铁轭46夹设于两个第二下夹件44之间,并且,两个第二下夹件44与第二下铁轭46为拼接连接,则两个第二下夹件44将第二下铁轭46夹紧,使得第二下铁轭46的位置固定。第二下夹件44与油箱1的可拆卸连接可以为螺栓连接,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的连接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第二铁心心柱41的第二端(图1所示的上端)和铁心旁柱42的第二端(图1所示的上端)均与第二上铁轭45接触连接,第二上铁轭45具有导磁作用。具体地,第二上铁轭45横设于第二铁心心柱41与铁心旁柱42之间,并且,第二上铁轭45与第二铁心心柱41和铁心旁柱42均为拼接连接。第二铁心心柱41和铁心旁柱42均与第二上铁轭45为垂直设置,则第二上铁轭45置于“U”型框体的顶部(图1所示的上部)。具体实施时,两个第二铁心心柱41的第二端均可以设置为向“U”型框体的中心倾斜的倾斜面,相应的,第二上铁轭45与第二铁心心柱41的第二端相拼接接触处为倾斜面,第二上铁轭45与铁心旁柱42的第二端相拼接接触处也为倾斜面。

第二上夹件43与第二上铁轭45接触连接,第二上夹件43用于紧固第二上铁轭45。具体地,第二上夹件43为两个,两个第二上夹件43分别置于第二上铁轭45的两侧,两个第二上夹件43的设置位置和布置方式与两个第一上夹件32的设置位置和布置方式相同,第二上铁轭45夹设于两个第二上夹件43之间,并且,两个第二上夹件43与第二上铁轭45为拼接连接,则两个第二上夹件43将第二上铁轭45夹紧,使得第二上铁轭45的位置固定。

中间铁心框3的第一铁心心柱31与边侧铁心框4的第二铁心心柱41可拆卸连接后形成铁心主柱5。具体地,中间铁心框3的两个第一铁心心柱31分别与两个边侧铁心框4的第二铁心心柱41相接触,并且,两个第一铁心心柱31分别与相邻的第二铁心心柱41可拆卸连接,连接后形成两个铁心主柱5。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两个边侧铁心框4也可以分割为多个部分,便于组装和拆卸,结构简单。

继续参见图1、图2和图3,上述实施例中,中间铁心框3中的第一上夹件32与两个边侧铁心框4中的第二上夹件43一体成型。具体地,由于第一上夹件32为两个,分别位于第一上铁轭34的两侧;每个边侧铁心框4中的第二上夹件43也为两个,也是分别位于第二上铁轭45的两侧,所以,将位于同一侧的第一上夹件32和两个第二上夹件43一体成型。

中间铁心框3中的第一下夹件33与两个边侧铁心框4中的第二下夹件44通过机械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中间铁心框3中的第一上夹件32与两个边侧铁心框4中的第二上夹件43一体成型,便于组装。

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现场组装变压器中,线圈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每个线圈组件均可以包括:线圈单元2、托板和压板。其中,线圈单元2可拆卸地套设于铁心主柱5。

托板为环形,托板置于线圈单元2的底部(相对于图4而言),并且,托板与第一下铁轭35和第二下铁轭46相压接。具体地,当线圈单元2套设于铁心主柱5时,托板也套设于铁心主柱5,则托板与中间铁心框3的第一下铁轭35和边侧铁心框4的第二下铁轭46相接触,并且,托板压接于线圈单元2的底部与第一下铁轭35和第二下铁轭46之间。由于线圈单元2的重量较大,所以托板只需置于线圈单元2与第一下铁轭35和第二下铁轭46之间即可,无需与线圈单元2相连接或者与第一下铁轭35和第二下铁轭46相连接。

压板为环形,压板置于线圈单元2的顶部(相对于图4而言),并且,压板与第一上铁轭34和第二上铁轭45相压接,压板用于压紧线圈单元2。具体地,当线圈单元2套设于铁心主柱5时,压板套设于铁心主柱5,则压板与中间铁心框3的第一上铁轭34和边侧铁心框4的第二上铁轭45相接触,即压板置于线圈单元2的顶部与第一上铁轭34和第二上铁轭45之间。压板可以只置于线圈单元2的顶部,无需与线圈单元2相连接或者与第一上铁轭34和第二上铁轭45相连接。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线圈组件中的线圈单元2与铁心主柱5可拆卸连接,能够使得线圈组件与中间铁心框3和边侧铁心框4分别运输,便于后续的组装,并且,托板和压板的设置,起到了绝缘的作用。

继续参见图4,上述实施例中,线圈单元2可以包括:低压线圈21、中压线圈22、高压线圈23和四个绝缘层。其中,低压线圈21、中压线圈22和高压线圈23依次绕设,低压线圈21可拆卸地套设于铁心主柱5。具体地,低压线圈21绕设后的形状为内部中空的圆柱状,铁心主柱5可滑动地穿设于低压线圈21的内部。优选的,低压线圈21的内部的直径略大于铁心主柱5的直径即可,避免低压线圈21的内部的直径太大导致的低压线圈21在铁心主柱5上晃动。

四个绝缘层分别夹设于铁心主柱5与低压线圈21之间、低压线圈21与中压线圈22之间和中压线圈22与高压线圈23之间,以及套设于高压线圈23的外部。具体的绕设过程为:将一个绝缘层绕设为内部中空的圆柱状,将低压线圈21绕设于该绝缘层的外部,再将一个绝缘层绕设于低压线圈21的外部,然后将中压线圈22进行绕设,再将一个绝缘层绕设于中压线圈22的外部,再将高压线圈23进行绕设,最后将一个绝缘层绕设于高压线圈23的外部。其中,低压线圈21的内部绕设的绝缘层与铁心主柱5相接触,即低压线圈21与铁心主柱54相接触处设置有一个绝缘层。优选的,各绝缘层均为薄纸筒小油隙结构。

具体实施时,低压线圈21、中压线圈22、高压线圈23和四个绝缘层均为预先绕制成型,并将成型后的线圈单元2套设于铁心主柱5。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低压线圈21、中压线圈22和高压线圈23依次绕设成型,能够使得线圈单元缠绕紧密,便于线圈单元套设于铁心主柱5。

参见图5至图7,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现场组装变压器中,高压出线装置和中压出线装置的优选结构。上述实施例中,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现场组装变压器还可以包括:中压出线装置6和高压出线装置7。其中,中压出线装置6置于油箱1内,中压出线装置6用于将中压引线引出油箱1。具体地,中压引线为中压线圈22的首端和高压线圈23的末端的引出线,中压引线置于中压出线装置6内。第二上夹件43和第二下夹件44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夹持装置与连接装置相固定,中压出线装置6与夹持装置相连接,夹持装置对中压出线装置6进行夹持固定,使得中压出线装置6更好地固定于油箱1内。中压出线装置6还用于与变压器的中压套管相连接,变压器的中压套管穿设于油箱1,中压出线装置6将中压引线线输送至变压器的中压套管内,变压器的中压套管将中压引线引出至油箱1的外部。

高压出线装置7置于油箱外,高压出线装置7穿设且连接于油箱1的外侧壁,高压出线装置7用于将高压引线引出油箱1。具体地,高压引线为高压线圈23首端的引线。油箱1的外侧壁开设有通孔,高压出线装置7的第一端(图6所示的左端)穿设于该通孔,并且,高压出线装置7的第一端与该通孔相连接,以及高压出线装置7的第一端置于油箱1内,高压引线置于高压出线装置7内,则高压出线装置7将高压引线引出至油箱1的外部。具体实施时,高压出线装置7可以通过可卸式引线支撑装置9与油箱1相连接,并且,可卸式引线支撑装置9对高压出线装置起到了支撑且保护的作用。可卸式引线支撑装置9的第一端(图6所示的左端)对应于该通孔处且与油箱1的外侧壁相连接,高压出线装置7置于该可卸式引线支撑装置内。

具体实施时,低压引线可以直接穿设于油箱1且置于油箱1外。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中压出线装置6和高压出线装置7,便于将中压引线和高压引线引出至油箱1的外部,并且,中压出线装置6起到了对中压引线屏蔽绝缘的作用,高压出线装置7起到了对高压引线屏蔽绝缘的作用,同时,中压出线装置6和高压出线装置7的设置,能够大大缩小了引线与箱壁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油箱的体积最大程度减少,节省材料成本,方便运输。

参见图8和图9,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现场组装变压器中,油箱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上述各实施例中,油箱1可以包括:第一油箱体11和第二油箱体12。其中,第一油箱体11和第二油箱体12为可拆卸连接。第一油箱体11和第二油箱体12均可以为一端开口的内部中空的箱体,第一油箱体11的开口端与第二油箱体12的开口端相对接,并且,第一油箱体11的开口端与第二油箱体12的开口端可拆卸连接。

两个边侧铁心框4与中间铁心框3均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油箱体12,具体地,两个边侧铁心框4的第二下夹件44与第二油箱体12的底壁可拆卸连接,中间铁心框的第一下夹件33与第二油箱体12的底壁可拆卸连接。第二油箱体12的底壁平直,便于与第一下夹件33和第二下夹件44相连接。优选的,第一油箱体11的深度大于第二油箱体12的深度,便于安装第一下夹件33和第二下夹件44。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油箱1通过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油箱体11和第二油箱体12相连接,使得油箱内的线圈组件、中间铁心框3和边侧铁心框4均可以拆卸下来单独运输,并在运输至现场后进行组装,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继续参见图8和图9,上述实施例中,油箱1还可以包括:两个屏蔽组件。其中,每个屏蔽组件均具有预设长度,并且,每个屏蔽组件的长度方向(图8中垂直于纸面向内的方向)均与第二油箱体12的长度方向(图8中垂直于纸面向内的方向)相平行。每个屏蔽组件均设置于第一油箱体11与第二油箱体12的内侧壁的连接处,并且,每个屏蔽组件均对应于两个铁心主柱5的位置处。具体地,在沿第二油箱体12的长度方向上,第一油箱体11和第二油箱体12的连接处,并且,对应于两个铁心主柱5以及两个铁心主柱5之间的位置处为高漏磁区域,则高漏磁区域为两个,两个屏蔽组件分别一一对应地设置于两个高漏磁区域。两个屏蔽组件均设置于油箱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相对的内侧壁,并且,两个屏蔽组件分别位于第一油箱体11和第二油箱体12连接处的内侧壁,以及,两个屏蔽组件均对应于两个铁心主柱5和两个铁心主柱5之间的位置处。

具体实施时,每个屏蔽组件的预设长度均应大于等于两个铁心主柱5的最外侧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个屏蔽组件,能够有效地防止漏磁导致的第一油箱体11和第二油箱体12的连接处过热,降低了油箱的杂散损耗。

继续参见图8和图9,上述实施例中,每个屏蔽组件均可以包括:两个屏蔽体8。其中,每个屏蔽体8均可以为折弯件,每个屏蔽体8均具有预设长度,并且,每个屏蔽体8的长度方向(图8中垂直于纸面向内的方向)均与第二油箱体12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具体地,每个折弯件的预设长度均应大于等于两个铁心主柱5的最外侧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每个屏蔽组件中两个屏蔽体8的长度相等。每个折弯件均设置于油箱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相对的内侧壁。

每个屏蔽体8均可以包括:第一折弯部81和第二折弯部82。第一折弯部81与第二折弯部82相连接且垂直设置,则屏蔽体8呈“L”型,并且为环形。

两个屏蔽体8的第一折弯部81均设置于第一油箱体11与第二油箱体12的压接面处,两个屏蔽体8的第二折弯部82分别设置于第一油箱体11的内侧壁和第二油箱体12的内侧壁。具体地,第一油箱体11和第二油箱体12均具有一定的厚度。第一个屏蔽体的第一折弯部81与第一油箱体11开口端的厚度方向的截面相连接,该屏蔽体的第二折弯部82与第一油箱体11的内侧壁相连接。第二个屏蔽体的第一折弯部81与第二油箱体12开口端的厚度方向的截面相连接,该屏蔽体的第二折弯部82与第二油箱体12的内侧壁相连接。第一油箱体11与第二油箱体12相对接处,第一油箱体11开口端的厚度方向的截面与第二油箱体12开口端的厚度方向的截面相压接,则两个屏蔽体8的第一折弯部81均置于第一油箱体11和第二油箱体12的压接面处。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屏蔽体8设置为折弯件且置于第一油箱体11与第二油箱体12的连接处且对应于铁心主柱5的位置处,有效地防止了油箱的漏磁,确保了变压器的安全运行,降低了油箱的杂散损耗。

本实施例中变压器的各参数如下:

额定容量:1000/1000/334MVA

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高压1649.6中压3299.1低压3036.4A

调压方式:中性点变磁通调压

额定频率:50Hz

联结组标号:Ia0i0(三相联结组标号YNa0d11)

冷却方式:OFAF

极性:减极性

额定分接短路阻抗及偏差:

高压线圈与中压线圈之间的阻抗及偏差,记为高-中:18%,偏差±5%

高压线圈与低压线圈之间的阻抗及偏差,记为高-低:62%,偏差±5%

中压线圈与低压线圈之间的阻抗及偏差,记为中-低:40%,偏差±5%

空载损耗:≤180kW

总损耗:≤1675kW

温升限值:绕组平均温升≤64K、油顶层≤54K

噪声水平:≤75dB(A)

表1绕组绝缘水平

下面介绍一下本实施例中变压器的安装过程:运输时,第一油箱体11和第二油箱体12单独运输,两个线圈组件单独运输,中间铁心框3的第一上夹件32和两个边侧铁心框4的第二上夹件43由于为一体成型所以单独运输,中间铁心框3中两个第一铁心心柱31、第一下铁轭35和第一下夹件33相拼接后单独运输,第一上铁轭34单独运输。两个边侧铁心框4中第二铁心心柱41、铁心旁柱42、第二下铁轭46和第二下夹件44相拼接后单独运输,第二上铁轭45单独运输。

当各部件均运输至现场之后,先将第二油箱体12固定在某一位置,中间铁心框3的第一下夹件33与第二油箱体12相连接,由于中间铁心框3中的两个第一铁心心柱31、第一下铁轭35和第一下夹件33均已在运输前安装完毕,所以当第一下夹件33与第二油箱体12相固定之后,第一下铁轭35和两个第一铁心心柱31也与第二油箱体12相固定。然后,将其中一个边侧铁心框4的第二下夹件44与第二油箱体12相连接,该边侧铁心框4可以置于中间铁心框3的左侧,记为左侧的边侧铁心框4。左侧的边侧铁心框4的第二铁心心柱41与中间铁心框3的第一铁心心柱31相接触并相连接,形成一个铁心主柱5,左侧的边侧铁心框4的铁心旁柱42置于最左侧。再将另一个边侧铁心框4的第二下夹件44与第二油箱体12相连接,该边侧铁心框4可以置于中间铁心框3的右侧,记为右侧的边侧铁心框4。右侧的边侧铁心框4的第二铁心心柱41与中间铁心框3的第一铁心心柱31相接触并相连接,形成另一个铁心主柱5,右侧的边侧铁心框4的铁心旁柱42置于最右侧。然后,将两个线圈组件分别套设于对应的铁心主柱5,并安装中间铁心框3的第一上铁轭34、最左侧的边侧铁心框4的第二上铁轭45和最右侧的边侧铁心框4的第二上铁轭45。再安装一体成型的上夹件,上夹件还要对第一上铁轭34、第二上铁轭45和线圈组件进行挤压,以压紧第一上铁轭34、第二上铁轭45和线圈组件。最后,将第一油箱体11扣设于第二油箱体12的上方,再将第一油箱体11与第二油箱体12连接在一起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便于将变压器进行分割并分别运输,大大降低了运输难度,使得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现场组装变压器能够运输至路况条件复杂的地区,增加了使用范围,并且,能够确保运输过程中各部件的安全,进而保证了大容量交流特高压现场组装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