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有源逆变器的低噪声高散热的电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5141发布日期:2018-07-07 05:18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抗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有源逆变器的低噪声高散热的电抗器。



背景技术:

输出电抗器是有源逆变器中一个重要的元器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产品需求的提升,对噪声和散热的要求逐渐提升,特别是噪声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开放式电抗器无法满足噪声要求,目前较为常用的降噪方式便是对电抗器进行灌胶封装,通过弹性硅胶灌封实现降噪的目的,这种方法对噪声抑制有较好的效果,但由于灌封后极大增加了热阻,使得这种方案在大功率逆变应用中无法实现,所以一直以来大功率的逆变器输出输出电抗只能采用开放式结构,噪音问题一直无法很好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有源逆变器的低噪声高散热的电抗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有源逆变器的低噪声高散热的电抗器,该电抗器通过硅胶灌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器包括多个预埋式热管,所述预埋式热管的一端与电抗器的发热源热传递连接,另一端与电抗器表面热连接。

所述热管包括一密封的壳体及工作介质,所述壳体包括一蒸发段及一冷凝段,且热管还包括收容于壳体内的一封闭的体积可变的内胆,所述工作介质填充于内胆内。

所述内胆包括分别平坦贴设并固定于壳体内壁上的吸热部和放热部,在使用状态下,该内胆的吸热部从蒸发段吸热使内胆内的工作介质蒸发,该内胆被蒸发后的工作介质抵顶而膨胀使内胆部分外壁抵靠于壳体的内壁上,从而使内胆的内壁上形成若干凹凸不平的构造,所述蒸发后的工作介质遇冷液化后通过该凹凸不平的构造回流至蒸发段。

所述壳体还包括连接于蒸发段与冷凝段之间的一形状可变的绝热段。

所述电抗器还包括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设于壳体的吸热段上。

所述电抗器还包括用于在温度过高时切断电抗器输入的执行开关,该执行开关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灌胶的方式来实现对噪音的抑制,在电抗器发热源采用预埋热管方式,将热量从灌封体内部导出到罐体表面实现散热,最终实现在大功率逆变器的应用降噪散热。

2)工作介质填充于体积可变的内胆中,避免了工作介质和壳体的直接接触,也省去了传统热管的毛细结构,限制了工作介质的流动空间,维护更加容易。

3)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电抗器内部的温度,为电抗器的维护提供了有力依据。

4)执行开关可以在发生严重发热事故时紧急中止电抗器的工作,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硅胶,2、热管,3、电抗器的发热源,4、蒸发段,5、绝热段,6、密封空间,7、封闭腔体,8、冷凝段,9、放热部,10、工作介质,11、内胆,12、吸热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一种用于有源逆变器的低噪声高散热的电抗器,如图1所示,该电抗器通过硅胶1灌封,电抗器包括多个预埋式热管2,预埋式热管2的一端与电抗器的发热源3热传递连接,另一端与电抗器表面热连接。

采用灌胶的方式来实现对噪音的抑制,在电抗器的发热源3采用预埋热管2方式,将热量从灌封体内部导出到罐体表面实现散热,最终实现在大功率逆变器的应用降噪散热。

如图2所示,热管2包括一密封的壳体及工作介质10,壳体包括一蒸发段4及一冷凝段8,且热管2还包括收容于壳体内的一封闭的体积可变的内胆11,工作介质10填充于内胆11内。壳体内部形成密封空间6,内胆11即置于该密封空间6内,内胆11内有封闭腔体7,工作介质10即置于该封闭腔体7内。

内胆11包括分别平坦贴设并固定于壳体内壁上的吸热部12和放热部9,在使用状态下,该内胆11的吸热部12从蒸发段4吸热使内胆11内的工作介质10蒸发,该内胆11被蒸发后的工作介质10抵顶而膨胀使内胆11部分外壁抵靠于壳体的内壁上,从而使内胆11的内壁上形成若干凹凸不平的构造,蒸发后的工作介质10遇冷液化后通过该凹凸不平的构造回流至蒸发段4。

壳体还包括连接于蒸发段4与冷凝段8之间的一形状可变的绝热段5,这样可以调整该形状可变的绝热段5,实现蒸发段4与冷凝段8成任意角度,不同的热管将热量导至电抗器表面不同的位置。

电抗器还包括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设于壳体的吸热段上,电抗器还包括用于在温度过高时切断电抗器输入的执行开关,该执行开关与温度传感器连接。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有源逆变器的低噪声高散热的电抗器,该电抗器通过硅胶灌封,其特征在于,电抗器包括多个预埋式热管,预埋式热管的一端与电抗器的发热源热传递连接,另一端与电抗器表面热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灌胶的方式来实现对噪音的抑制,在电抗器发热原采用预埋热管方式,将热量从灌封体内部导出到罐体表面实现散热,最终实现在大功率逆变器的应用降噪散热。

技术研发人员:舒观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利思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12.29
技术公布日:2018.07.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