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低温仪表控制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9542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低温仪表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仪表控制电缆是指用于在控制中心和各系统之间传递信号或控制操作的电缆统称,详细地说,电缆的主要功能是连接继电器、断路器、指针式仪表和信号灯、开关设备、报警及连锁系统等。现有技术中,一般的大型系统或其他系统,均采用传统聚氯乙烯绝缘控制电缆和信号电缆。然而,由于弱电和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现代工程建设的全面自动化、高精度控制或使用环境广泛要求,对电缆的选择和应用提出了新的功能要求。其中,在超导工作站,液化天然气(LNG)的储存、输送或运输均需要一种特殊电缆,该电缆要求在-200℃以下超低温工作环境能够正常工作,在目前市场上已有的电缆中,只有能够在-40~-60℃工作的仪表控制电缆,超低温的仪表控制电缆还未见到,这也一直是电缆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低温仪表控制电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此块技术空白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低温仪表控制电缆,包括2~12对对绞线芯组、间隙填充层和外层;

所述对绞线芯组自内向外依次包括导体、绝缘层和聚酰亚胺薄膜层;

所述间隙填充层为芳纶丝;

所述外层自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一聚酰亚胺薄膜带、第一编织层、第二 聚酰亚胺薄膜带、高压绝缘层、第三聚酰亚胺薄膜带、第二编织层和交联聚乙烯护套。

进一步地,所述导体为镀银或镀锡的绞合软铜丝,规格为平均线规30~16;所述绞合软铜丝每根单丝直径为0.10~0.16mm,总数量为7~65根,同向束绞,绞向为左向,节径比为15~25倍。

进一步地,所述导体外包覆有绝缘层,所述对绞线线芯组包括2根所述包覆有绝缘层的导体,所述对绞线线芯组的对绞节径比为8~30倍,所述对绞线线芯组的对绞绞向为左向。

进一步地,所述聚酰亚胺薄膜层的厚度为0.1~0.8mm。

进一步地,所述交联聚乙烯护套厚度为1.0~2.5mm。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超低温仪表控制电缆,按低温环境下检测,电缆在-200℃以下护套不开裂,信号传输正常,无短路击穿现象。本实用新型的超低温仪表控制电缆主要采用具有抗腐蚀导电性高的镀银或镀锡软导体与具有在-200℃以下能够正常使用且绝缘性高的聚酰亚胺材料组成绝缘线芯,并经过对绞、成缆、编织、挤包高压绝缘层等工序制作出具有超宽使用工作温度范围并且导电性高,具有抗高压,屏蔽性能优越,电缆柔软易敷设安装等特点的超低温仪表控制电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超低温仪表控制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导体;2、绝缘层;3、聚酰亚胺薄膜层;4、间隙填充层;5、第一聚酰亚胺薄膜带;6、第一编织层;7、第二聚酰亚胺薄膜带;8、高压绝缘层;9、第三聚酰亚胺薄膜带;10、第二编织层;11、交联聚乙烯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低温仪表控制电缆。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超低温仪表控制电缆,包括2~12对对绞线芯组、间隙填充层和外层;所述对绞线芯组自内向外依次包括导体1、绝缘层2和聚酰亚胺薄膜层3;所述间隙填充层为芳纶丝;所述外层自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一聚酰亚胺薄膜带5、第一编织层6、第二聚酰亚胺薄膜带7、高压绝缘层8、第三聚酰亚胺薄膜带9、第二编织层10和交联聚乙烯护套11。

导体1为绞合软导体1,导体1规格平均线规30~16。采用软铜丝,软铜丝为镀银或镀锡铜丝,软铜丝每根单丝直径为0.10~0.16mm。软铜丝为7~65根,采用同向束绞,绞向为左向,节径比为15~25倍。

绝缘层2为挤包形成的聚酰亚胺绝缘层,挤包绝缘层厚度为0.1~0.8mm。

成缆填充使用具有高抗拉强度并且柔软的芳纶丝填充。

成缆后进行编织屏蔽,编织采用镀锡铜丝,编织密度不小于80%。

在编织屏蔽层外挤包高压绝缘层8,高压绝缘层8采用具有高性能的辐照交联聚乙烯材料,高压绝缘层8厚度为0.5~2.0mm。

关于超低温仪表控制电缆的制备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种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一、导体1规格为30AWG,导体1绞合用铜丝选用镀银铜丝,将7根直径0.10mm镀银铜丝在束丝机上进行绞合,采用同向绞合,绞向为左向,绞合的节径比为15倍,线速为8m/min。镀银软导体1。

二、在导体1外挤包绝缘层,挤包绝缘层的绝缘材料为聚酰亚胺绝缘材料,在高温挤出机完成,挤包绝缘层厚度为0.1mm。聚酰亚胺绝缘材料在挤出前在干燥机中干燥2小时,温度为设定200℃,升温速度为10℃/min 至预设温度。挤包绝缘设备采用45高温挤出机。

三、绝缘线芯挤包完成后,两绝缘线芯在单绞机上进行对绞,对绞节径比控制在8倍,对绞绞向左向,在对绞的同时在单绞机上对对绞线芯进行绕包,绕包采用聚酰亚胺薄膜带,薄膜带宽10mm,带厚0.01mm,重叠绕包一层,绕包方向右向,绕包角度30°,重叠率为35%,收线速度为15m/min。

四、对绞组完成后在成缆机上进行成缆,2对对绞组成缆,成缆节径比控制在15倍,成缆方向左向,成缆间隙采用芳纶丝进行填充,成缆的同时缆芯外重叠绕包一层聚酰亚胺薄膜带,薄膜带宽20mm,带厚0.01mm,绕包方向右向,绕包角度30°,重叠率为35%,收线速度为20m/min。

五、成缆后进行编织屏蔽,编织屏蔽在16锭编织机上进行,屏蔽层采用镀锡铜丝编织,编织单丝直径0.1mm,编织机每锭单丝根数10根,编织节距80mm,收线速度控制在15m/min。

六、在编织层外重叠绕包一层聚酰亚胺薄膜带保护带,薄膜带宽20mm,带厚0.01mm,绕包方向左向,绕包角度30°,重叠率为35%,收线速度为20m/min。

七、在聚酰亚胺薄膜带外挤包一层高压绝缘层8,高压绝缘层8材料采用辐照交联聚乙烯材料,绝缘厚度0.5mm。

挤包高压绝缘层8设备采用70普通挤出机。

挤出高压绝缘层8的线芯需经过电子加速器的高能电子速照射,以使高压绝缘层8的交联聚乙烯料达到交联,加速器额定功率为1.5MW,电子束流为25mA,辐照牵引速度为15m/min。

八、在经过辐照后的高压绝缘线芯外,再重叠绕包一层聚酰亚胺薄膜带作为保护层,薄膜带宽20mm,带厚0.01mm,绕包方向左向,绕包角度30°,重叠率为35%,收线速度为10m/min。

九、在保护层外再次进行编织屏蔽,编织屏蔽在24锭编织机上进行, 屏蔽层采用镀锡铜丝编织,编织单丝直径0.1mm,编织机每锭单丝根数10根,编织节距110mm,收线速度控制在15m/min。

十、在二次屏蔽层外面挤包护套,护套采用辐照交联聚乙烯材料,护套厚度1.0mm。

挤包高压绝缘层8设备采用90普通挤出机。

挤出高压绝缘层8的线芯需经过电子加速器的高能电子速照射,以使高压绝缘层8的交联聚乙烯料达到交联,加速器额定功率为1.5MW,电子束流为25mA,辐照牵引速度为15m/min。

本实施例制备的超低温仪表控制电缆,按低温环境下检测,电缆在-200℃以下护套不开裂,信号传输正常,无短路击穿现象。

实施例二

一、导体1规格为22AWG,导体1绞合用铜丝选用镀银铜丝,将17根直径0.16mm镀银铜丝在束丝机上进行绞合,采用同向绞合,绞向为左向,绞合的节径比为20倍,线速为6.5m/min。镀银软导体1。

二、在导体1外挤包绝缘层,挤包绝缘层的绝缘材料为聚酰亚胺绝缘材料,在高温挤出机完成,挤包绝缘层厚度为0.4mm。聚酰亚胺绝缘材料在挤出前需在干燥机中干燥2小时,温度为设定200℃,升温速度为10℃/min至预设温度。挤包绝缘设备采用45高温挤出机。

三、绝缘线芯挤包完成后,两绝缘线芯在单绞机上进行对绞,对绞节径比控制在19倍,对绞绞向左向,在对绞的同时在单绞机上对对绞线芯进行绕包,绕包采用聚酰亚胺薄膜带,薄膜带宽13mm,带厚0.08mm,重叠绕包一层,绕包方向右向,绕包角度40°,重叠率为30%,收线速度为10m/min。

四、对绞组完成后在成缆机上进行成缆,7对对绞组成缆,成缆节径比控制在20倍,成缆方向左向,成缆间隙采用芳纶丝进行填充,成缆的同时缆芯外重叠绕包一层聚酰亚胺薄膜带,薄膜带宽25mm,带厚0.08mm,绕 包方向右向,绕包角度40°,重叠率为30%,收线速度为15m/min。

五、成缆后进行编织屏蔽,编织屏蔽在16锭编织机上进行,屏蔽层采用镀锡铜丝编织,编织单丝直径0.12mm,编织机每锭单丝根数8根,编织节距45mm,收线速度控制在10m/min。

六、在编织层外重叠绕包一层聚酰亚胺薄膜带保护带,薄膜带宽30mm,带厚0.08mm,绕包方向左向,绕包角度40°,重叠率为30%,收线速度为15m/min。

七、在聚酰亚胺薄膜带外挤包一层高压绝缘层8,高压绝缘层8材料采用辐照交联聚乙烯材料,绝缘厚度1.5mm。

挤包高压绝缘层8设备采用70普通挤出机。

挤出高压绝缘层8的线芯需经过电子加速器的高能电子速照射,以使高压绝缘层8的交联聚乙烯料达到交联,加速器额定功率为2.5MW,电子束流为25mA,辐照牵引速度为15m/min。

八、在经过辐照后的高压绝缘线芯外,再重叠绕包一层聚酰亚胺薄膜带作为保护层,薄膜带宽20mm,带厚0.01mm,绕包方向左向,绕包角度40°,重叠率为30%,收线速度为15m/min。

九、在保护层外再次进行编织屏蔽,编织屏蔽在24锭编织机上进行,屏蔽层采用镀锡铜丝编织,编织单丝直径0.1mm,编织机每锭单丝根数8根,编织节距70mm,收线速度控制在10m/min。

十、在二次屏蔽层外面挤包护套,护套采用辐照交联聚乙烯材料,护套厚度1.8mm。

挤包高压绝缘层8设备采用90普通挤出机。

挤出高压绝缘层8的线芯需经过电子加速器的高能电子速照射,以使高压绝缘层8的交联聚乙烯料达到交联,加速器额定功率为2.5MW,电子束流为25mA,辐照牵引速度为15m/min。

本实施例制备的超低温仪表控制电缆,按低温环境下检测,电缆在 -200℃以下护套不开裂,信号传输正常,无短路击穿现象。

实施例三

一、导体1规格为16AWG,导体1绞合用铜丝选用镀银铜丝,将65根直径0.16mm镀银铜丝在束丝机上进行绞合,采用同向绞合,绞向为左向,绞合的节径比为25倍,线速为5m/min。镀银软导体1。

二、在导体1外挤包绝缘层,挤包绝缘层的绝缘材料为聚酰亚胺绝缘材料,在高温挤出机完成,挤包绝缘层厚度为0.8mm。聚酰亚胺绝缘材料在挤出前需在干燥机中干燥2小时,温度为设定200℃,升温速度为10℃/min至预设温度。挤包绝缘设备采用45高温挤出机。

三、绝缘线芯挤包完成后,两绝缘线芯在单绞机上进行对绞,对绞节径比控制在30倍,对绞绞向左向,在对绞的同时在单绞机上对对绞线芯进行绕包,绕包采用聚酰亚胺薄膜带,薄膜带宽25mm,带厚0.15mm,重叠绕包一层,绕包方向右向,绕包角度50°,重叠率为25%,收线速度为5m/min。

四、对绞组完成后在成缆机上进行成缆,12对对绞组成缆,成缆节径比控制在25倍,成缆方向左向,成缆间隙采用芳纶丝进行填充,成缆的同时缆芯外重叠绕包一层聚酰亚胺薄膜带,薄膜带宽35mm,带厚0.15mm,绕包方向右向,绕包角度50°,重叠率为25%,收线速度为10m/min。

五、成缆后进行编织屏蔽,编织屏蔽在16锭编织机上进行,屏蔽层采用镀锡铜丝编织,编织单丝直径0.15mm,编织机每锭单丝根数5根,编织节距15mm,收线速度控制在5m/min。

六、在编织层外重叠绕包一层聚酰亚胺薄膜带保护带,薄膜带宽35mm,带厚0.15mm,绕包方向左向,绕包角度50°,重叠率为25%,收线速度为10m/min。

七、在聚酰亚胺薄膜带外挤包一层高压绝缘层8,高压绝缘层8材料采用辐照交联聚乙烯材料,绝缘厚度2.0mm。

挤包高压绝缘层8设备采用70普通挤出机。

挤出高压绝缘层8的线芯需经过电子加速器的高能电子速照射,以使高压绝缘层8的交联聚乙烯料达到交联,加速器额定功率为2.5MW,电子束流为75mA,辐照牵引速度为40m/min。

八、在经过辐照后的高压绝缘线芯外,再重叠绕包一层聚酰亚胺薄膜带作为保护层,薄膜带宽35mm,带厚0.15mm,绕包方向左向,绕包角度50°,重叠率为25%,收线速度为20m/min。

九、在保护层外再次进行编织屏蔽,编织屏蔽在24锭编织机上进行,屏蔽层采用镀锡铜丝编织,编织单丝直径0.15mm,编织机每锭单丝根数6根,编织节距30mm,收线速度控制在5m/min。

十、在二次屏蔽层外面挤包护套,护套采用辐照交联聚乙烯材料,护套厚度2.5mm。

挤包高压绝缘层8设备采用90普通挤出机。

挤出高压绝缘层8的线芯需经过电子加速器的高能电子速照射,以使高压绝缘层8的交联聚乙烯料达到交联,加速器额定功率为2.5MW,电子束流为75mA,辐照牵引速度为40m/min。

本实施例制备的超低温仪表控制电缆,按低温环境下检测,电缆在-200℃以下护套不开裂,信号传输正常,无短路击穿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超低温仪表控制电缆具有以下特点:1、导体1导电性优良2、产品使用温度范围宽:极耐低温(-260℃),耐高温(+300℃)3、耐高压:10kV及以下4、高柔性:弯曲半径≤7.5倍电缆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超低温仪表控制电缆具有宽泛的使用温度范围,传输性能极佳,并且柔软易安装敷设。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本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