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板互联条一体式直杆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9272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电池板互联条一体式直杆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板互联条一体式直杆处理装置,属于焊接机模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太阳能电池加热体,焊接方式为单模块采用激光/红外/热风/电磁/焊头焊接电池单元,以若干单元电池焊接组成电池串组串,然后流转至下工序。

此类太阳能电池组件,单元电池片焊接时,互联条表面的涂层在高温下融化,形成一个较光滑的平面,在电池单元最终封装成组件工作时,光线穿过玻璃入射到互联条上,发生镜面反射,反射角小于玻璃折射角的光线会穿过玻璃入射至空气中,此部分光并没有被合理的利用于组件发电。为了有效的利用此部分光,业内出现了加热体搭配高反射膜粘贴模块,在电池单元焊接结束后,利用此时其温度较高,将反射膜粘贴在互联条表面,从而达到减少反射出玻璃的光线,得到更高的发电收益;但是此技术增加了材料成本,且制成中会出现较多不良品需要返修,增加工时成本,以及此反射膜具有一定的厚度,其再加上互联条的厚度,使互联条带高度增加,在耐候性测试时可能因温度的高低交替变化,在电池单元互联条处产生隐裂的风险提到,从而降低了组件的物理性能;故此技术并未广泛的应用至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太阳能焊接模块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板互联条一体式直杆处理装置,通过对互联条进行压制,形成漫反射条纹,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量。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板互联条一体式直杆处理装置,包括焊接太阳能电池板互联条的加热体,还包括压花直杆、导热导向杆、导热进管和导热出管,压花直杆一端通过导热导向杆连接于加热体上且平行设置于互联条的正上方,压花直杆随加热体一同上下移动,导热导向杆为可活动连接杆或者固定连接杆;压花直杆与互联条相对的一面设置有花纹结构;压花直杆的另一端通过导热进管和导热出管冷却。

进一步地,压花直杆设置于加热体的下面。

进一步地,压花直杆连接于加热体上的数量根据互联条的数量决定。

进一步地,导热导向杆垂直于压花直杆呈一列设置在压花直杆上。

进一步地,压花直杆采用耐高温导热非刚性材质。

进一步地,导热进管和导热出管通入冷却液或者冷却气体。

进一步地,花纹结构采用格纹网状结构。优选地,格纹网的密度要求单位cm2>400目,单个网状结构的凸起高度在15-25μm。

进一步地,花纹结构采用沟槽式花纹结构。优选地,沟槽的数量为10-30EA/mm,沟槽尖角角度为60-120°。

具体工作动态过程为:首先从焊接互联条工序流转而出的太阳能电池板,其互联条还具有较高温度,这时进入互联条处理工序,压花直杆连接在加热体上,整个加热体带动压花直杆向下移动,当互联条到达时,其开始在互联条表面直接压下,进而实现对互联条的漫反射处理,在此期间,加热体采集压花直杆及互联条的温度,通过导热进出管中冷气体的流动,控制整体的工艺温度小于200℃,起到了冷却的作用,从而达到互联条表面涂层形成所需形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互联条一体式直杆处理装置,设置有压花直杆,可以对光滑的互联条进行处理,使其由镜面反射变为漫反射,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价值,经处理后的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量提高1.5个百分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结构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直杆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原理示意图。

图中:1加热体;2直杆处理装置;201压花直杆;202导热导向杆;203导热进管;204导热出管;3互联条;4太阳能电池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互联条一体式直杆处理装置,太阳能电池板互联条一体式直杆处理装置,包括焊接太阳能电池板4互联条3的加热体1,还包括压花直杆201、导热导向杆202、导热进管203和导热出管204,压花直杆201一端通过导热导向杆202连接于加热体1上且平行设置于互联条3的正上方,压花直杆201随加热体1一同上下移动,导热导向杆202为可活动连接杆或者固定连接杆;压花直杆201与互联条3相对的一面设置有花纹结构;压花直杆201的另一端通过导热进管203和导热出管204冷却。压花直杆201设置于加热体1的下面。压花直杆201连接于加热体1上的数量根据互联条3的数量决定。导热导向杆202垂直于压花直杆201呈一列设置在压花直杆201上。压花直杆201采用耐高温导热非刚性材质。导热进管203和导热出管204通入冷却液或者冷却气体。花纹结构采用格纹网状结构。优选地,格纹网的密度要求单位cm2>400目,单个网状结构的凸起高度在15-25μm。花纹结构采用沟槽式花纹结构。优选地,沟槽的数量为10-30EA/mm,沟槽尖角角度为60-120°。

具体工作动态过程为:首先从焊接互联条3工序流转而出的太阳能电池板4,其互联条3还具有较高温度,这时进入互联条3处理工序,压花直杆201连接在加热体1上,整个加热体1带动压花直杆201向下移动,当互联条3到达时,其开始在互联条3表面直接压下,进而实现对互联条3的漫反射处理,在此期间,加热体1采集压花直杆201及互联条3的温度,通过导热进出管中冷气体的流动,控制整体的工艺温度小于200℃,起到了冷却的作用,从而达到互联条3表面涂层形成所需形态。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从本实用新型的解决问题的角度对要保护的原理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除了太阳能电池板4外,使能通过从其他角度提高太阳能电池板4的发电量。通过详细的研究发现,互联条3本身在加热体1焊接到太阳能电池表面的时候是非常光滑的,而光线穿过玻璃入射到互联条3上,发生镜面反射,反射角小于玻璃折射角的光线会穿过玻璃入射至空气中,此部分光并没有被合理的利用于组件发电。而为了实现互联条3的漫反射,现有技术采用的是在互联条3表面粘贴反射膜。其没有从源头上对互联条3进行改进,反而使电池板的发电量下降。由此,技术人员认为互联条3如果在安装的时候进行过处理,使其表面不再光滑,就可以进行漫反射。而如果针对已经加工完成的互联条3进行逐一处理,不仅速度慢而且加工成本过高。那么首先,确定了要从源头上先解决互联条3的漫反射问题,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

其次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加工互联条3才能既快速又节约成本。带着这个问题,从互联条3的加工源头分析。互联条3通过加热体1的焊接头融化后附着在太阳能电池需要焊接的位置,而如果直接对于加热体1的焊接头进行改进是首先想到的。但是,对于加热体1的焊接头进行改进不合理,原因是焊接头的作用是将传到的热量作用于互联条3,如果采用凹凸不平的焊接头,那么传导的热量不足以使互联条3牢固的焊接在太阳能电池板4的表面。而且考虑到现有的加热体1或者焊接机成品数量比较普及,如果进行改进意味着大量的产品浪费。如何在原有的加热体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呢?技术人员想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思路。那就是在互联条3刚刚从加热体1出来之后,还没有彻底冷却的情况下,对其表面进行及时的处理就可以完成所需要的漫反射设置。

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未互联条3彻底冷却的互联条3上及时处理。首先技术人员经过试验,如果直接在刚刚从工序流转而出互联条3进行按压等,效果非常不理想,因为处理装置本身温度太低,因此与互联条3一接触就没有办法对互联条3进行加工处理。考虑到既要满足互联条3不能从加热体1流转出来时间过长,又要满足处理装置本身温度不能太冷。技术人员考虑到加热体1本身温度非常高,是否可以通过将加热体1的余热连接到处理装置上,解决处理装置本身不能过冷的问题,同时由于处理装置需要连接到加热体1上,那么只要将处理装置设置在加热体1的下面就可以满足上面的需要。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导热导向杆202,利用导热导向杆202将加热体1与处理装置进行连接,既满足了导热功能,又满足了连接功能。由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的解决互联条3漫反射的原理已经讲解了。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技术人员又发现,直接通过连接加热体1的处理装置的温度往往随着时间的延长会不断上升,以至于对于从加热体1流转出的互联条3本身熔化的过于厉害,导致漫反射效果不理想。那么如何解决处理装置的冷却问题

然后,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处理装置的冷却问题。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考虑到处理装置本身体积比较小,而且是跟互联条3呈平行设置的条状结构,冷却可以通过在其内部通入冷却液或者冷却气体进行解决。而一旦有冷却液或者冷却气体通入,就需要入口和出口。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处理装置的一端设置有导热进管203和导热出管204。通过导热进管203和导热出管204对处理装置进行冷却。

需要说明的是:互联条3进行处理,压制的花纹根据需要可以选择较为常见的格纹网状结构或沟槽式花纹结构等。因此上述处理装置也叫做直杆处理装置2。

上述就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任何利用上述原理解决类似问题的技术方案,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实施例三:

上述实施例二中,说明了导热导向杆202的作用是既起到了导热功能,又起到了连接功能。本实施例针对导热导向杆202进行进一步地说明。导热导向杆202为可活动连接杆或者固定连接杆。由于直杆处理装置2仅仅需要与加热体1进行连接,那么导热导向杆202与加热体1是否固定连接也是不确定的,不一定非要固定连接。通过可活动连接杆可以根据压制的互联条3的需要进行下压力度控制,压制出不同深度的花纹。因此,导热导向杆202既可以是固定的又可以是活动的。另外,导热导向杆202与加热体1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螺栓连接等常见的连接方式。

实施例三:

由压花直杆201、导热导向杆202、导热进管203和导热出管204构成的直杆处理装置2,通常是需要跟加热体1配合设置有四套。因为通用的加热体1可以同时焊接的互联条3的条数就是四条,对应的直杆处理装置2也需要四套。需要说明的是,在加热体1上设置的直杆处理装置2的数量完全是根据需要进行自主选择的,一般来讲直杆处理装置2的数量根据互联条3的数量是一致的。而直杆处理装置2都是成套出现的,所以可以用压花直杆201的数量代指直杆处理装置2的数量。为了避免互联条3被严重挤压,压花直杆201和导热导向杆202之间采用弹性材料进行连接,利用压花直杆201的重力和弹性材料的弹力进行压制。

实施例四:

直杆处理装置2与互联条3是平行设置的,且其下落后正好位于互联条3的上表面。由于互联条3是呈条状的,所以直杆处理装置2也对应为条状。这仅仅是比较常见的形状。假如互联条3是其他的几何形状,对应的直杆处理装置2也与互联条3形状相一致。另外为了保证互联条3能完整的被压制到,一般直杆处理装置2的面积略大于互联条3的面积。有互联条3采用的是焊锡材料,其厚度是较为统一的。直杆处理装置2的加工深度最深不超过互联条3触及到太阳能电池板4。所以直杆处理装置2与互联条3不平行的设置,很容易造成深度的不统一。根据现有技术,技术人员结合现有互联条3的厚度,对于不同的花纹给出了比较适合的数据。花纹结构采用格纹网状结构。优选地,格纹网的密度要求单位cm2>400目,单个网状结构的凸起高度在15-25μm。花纹结构采用沟槽式花纹结构。优选地,沟槽的数量为10-30EA/mm,沟槽尖角角度为60-120°。

当然,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范围。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