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共挤复合绝缘高分子家装用线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1372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共挤复合绝缘高分子家装用线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共挤复合绝缘高分子家装用线缆,属于家装用线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国家重点推行的新能源配套产品曾多次强调了智能自动化用电到户及现代建筑防火安全的重要性,并提出关于新智能自动化用电开发应用的要求;全国各大电网工程及各电网公司新型智能自动化用电改造项目,国家每年将投入数千亿的巨额资金,用于新智能自动化电网及配套设施的改造和升级;新智能自动化配套用电到户工程从环保、安全、健康、智能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因此所涉及的现代高档建筑群和配套中的智能自动化供电系统电缆产品的需求量必然会递增。

随着现代人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与之配套的家装用电线电缆的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要求涉及的电线产品不但柔软、耐扭转、耐油、耐酸碱、耐压、耐磨损、耐高/低温(可达-40~125℃);而且防火、防辐射、防静电、防鼠、防蚁、防老化超柔软易弯曲环保、低烟、低毒、强过载,特别适用于新能源智能自动化配套项目及高档社区智能综合布线及居住微型太阳能发电配套电气专用电缆导线,同时也适用于各种商用、民用(银行、交通指挥中心、博物馆、医院、学校、车站、机场、会议中心)等人员密集室内综合布线。

鉴于原来智能自动化用电到户配套电气控制房及高档智能建筑群商用导线采用的是常规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线产品,满足不了现代智能自动化用电到户工程及高档建筑群综合智能布线用电缆柔软、耐扭转、耐油、耐酸碱、耐压、耐磨损、耐高/低温(可达-40~125℃)、防火、防辐射、防静电、防鼠、防蚁、防老化、便于布线等使用特性及安全性能的要求。原来的配套电缆产品从生产工艺和采用的电气绝缘材料也满足不了上述现代智能自动化综合布线的安全、技术要求,并存在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符合柔软、耐扭转、耐油、耐酸碱、耐压、耐磨损、耐高/低温、防火、防辐射、防静电、防鼠、防蚁、防老化、强过载便于移动布线等使用特性及安全性能要求的复合型高分子辐照交联家装绝缘电缆导线。

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共挤复合绝缘高分子家装用线缆,它包含导体1和复合绝缘层2,导体1外采用双层共挤技术挤包复合绝缘层2。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体1为5类镀锡软铜或者裸铜导体或6类软铜导体,为单根导体或者由多芯多股导线绞合而成的导体,确保导体柔软、圆整、紧密。

作为优选,所述的复合绝缘层2的内层为陶瓷化耐火聚烯烃,外层为辐照交联低烟无卤材料,双层共挤的复合绝缘层2紧密吸附在束绞的导体1上,更好的保护导体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电缆中的导体采用了符合国家标准第五类或六类镀锡软铜(或者裸铜)导体,淘汰了旧用的二类导体硬力大,布线敷设在狭小特殊空间易损伤绝缘造成漏电弊端;所采用五类或六类软铜导体,缓解了因弯曲、敷设应力带来的安全影响,能够充分保证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可弯曲扭转性能,保证其移动、布线敷设灵活方便等优越性能。同时,如采用镀锡铜作为导体,其镀锡层能够更好的保护供电导线不受外层高分子绝缘材料的腐蚀,避免了氧化变脆造成短路危害,使电缆导线更耐久性,确保电缆运行在镀锡导体规定的耐久年限。考虑到实际应用及成本应用习惯等原因导体也可采用一类单根裸铜导体,便于跟快的推广应用。

2、本电缆中的复合绝缘层内层为陶瓷化聚烯烃,能经受950℃高温,经特殊工艺加工后紧密吸附在内一层导体芯线上,更好的保护导电芯线,满足其耐火、耐油、耐酸碱、耐压、耐磨损、耐高/低温(可达-40~125℃)、易弯曲、耐刮磨等特性要求。

3、本电缆的复合绝缘外层采用低烟无卤辐照交联材料,材料其独有的柔软、耐磨、耐切割特性,使得内层及导体得到更好的保护;同时,外绝缘层加入防鼠、防蚁树脂分子材料,有效防止鼠、蚁的啃咬,更好的保护智能配电柜各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漏电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导体1和复合绝缘层2,导体1外采用双层共挤技术挤包复合绝缘层2。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体1为5类镀锡软铜或者裸铜导体或6类软铜导体,为单根导体或者由多芯多股导线绞合而成的导体,确保导体柔软、圆整、紧密。

作为优选,所述的复合绝缘层2的内层为陶瓷化耐火聚烯烃,外层为辐照交联低烟无卤材料,双层共挤的复合绝缘层2紧密吸附在束绞的导体1上,更好的保护导体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