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1555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软性高的柔性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和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厚度越做越薄,对为这些电子设备供电的电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锂电池的电芯构成一般是由涂覆有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片、涂覆有负极活性材料的负极片和隔离正负极的隔膜卷绕而成,而由于正极片和负极片相对于隔膜硬很多,正极活性材料和负极活性材料分别涂覆到正极片和负极片后,无形中增加了正极片和负极片的厚度和硬度,导致电芯不易卷绕成型,同时也增加卷绕厚度,不利于降低电池整体厚度或硬度,导致电池不能做成可弯曲的柔性电池,不适于在可穿戴的电子设备中使用;而且,当正极片或负极片卷曲时,涂覆的正极料或负极材料容易被打破脱落的情况,导致生产的电池导电性变差,造成电池报废,提高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种柔性电池,其可极大地降低电池厚度和硬度,有利于将电池做得更薄、更软,适于在可穿戴电子设备上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柔性电池,包括由正极、负极和隔离正负极的隔膜卷绕而成的电芯,所述正极包括未被正极活性材料涂覆的正极片,所述负极包括未被负极活性材料涂覆的负极片,所述隔膜朝向负极片的一侧表面涂覆有负极活性材料,朝向正极片的另一侧表面涂覆有正极活性材料。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涂覆厚度为50-500μm,涂覆面密度为20-400g/m2;所述负极活性材料的涂覆厚度为50-500μm,涂覆面密度为20-400g/m2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正极片与隔膜之间设有正极粘结层,所述负极片与隔膜之间设有负极粘结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正极片为铝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负极片为铜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为钴酸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负极活性材料为石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通过将正极活性材料和负极活性材料均涂覆于隔膜上,隔膜比正极片及负极片更加柔软,使电芯更容易卷绕成型,有利于将电池做得更薄、更软,适于做成柔性电池,适于在可穿戴电子设备上使用;同时,通过将正极活性材料和负极活性材料均涂覆于隔膜上,避免了正极片和负极片弯曲时正极活性材料和负极活性材料打破脱落的情况,从而提高了电芯性能的稳定性,提高了电池质量;而且将正极活性材料和负极活性材料涂覆于隔膜上可使得电芯内的离子通过效果更加流畅,降低了电池内部的电阻,降低了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放热量,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另外,通过将正极活性材料和负极活性材料均涂覆于隔膜上,使得负极片与隔膜更加容易粘结固定,提高了电池结构的稳定性,增加了电池寿命。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电芯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负极片, 2、隔膜, 3、正极片,

4、负极活性材料, 5、正极活性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柔性电池,包括由正极、负极和隔离正负极的隔膜2卷绕而成的电芯,所述正极包括未被正极活性材料涂覆的正极片3,所述负极包括未被负极活性材料涂覆的负极片1,所述隔膜2朝向负极片1的一侧表面涂覆有负极活性材料4,朝向正极片3的另一侧表面涂覆有正极活性材料5。所述正极活性材料5的涂覆厚度为50-500μm,涂覆面密度为20-400g/m2;所述负极活性材料4的涂覆厚度为50-500μm,涂覆面密度为20-400g/m2。所述正极片3与隔膜2之间设有正极粘结层,所述负极片1与隔膜2之间设有负极粘结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正极片3为铝箔,所述负极片1为铜箔,所述正极活性材料5为钴酸锂,所述负极活性材料4为石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正极活性材料和负极活性材料均涂覆于隔膜上,隔膜比正极片及负极片更加柔软,使电芯更容易卷绕成型,有利于将电池做得更薄、更软,适于做成柔性电池,适于在可穿戴电子设备上使用;同时,通过将正极活性材料和负极活性材料均涂覆于隔膜上,避免了正极片和负极片弯曲时正极活性材料和负极活性材料打破脱落的情况,从而提高了电芯性能的稳定性,提高了电池质量;而且将正极活性材料和负极活性材料涂覆于隔膜上可使得电芯内的离子通过效果更加流畅,降低了电池内部的电阻,降低了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放热量,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另外,通过将正极活性材料和负极活性材料均涂覆于隔膜上,使得负极片与隔膜更加容易粘结固定,提高了电池结构的稳定性,增加了电池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