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电缆用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8551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线电缆用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线电缆用剥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电线电缆生产企业已达6000余家,电线电缆经济价值高,工艺生产控制严格,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质量不过关的产品,针对一些不合格品或报废产品,生产企业一般会采取将电线电缆的导体和护套层进行剥离,分别将报废的原材料进行处理,但是,面对大规格电力电缆拆解困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生产企业,目前,市场中销售的全自动电缆剥线机往往都存在价格高、不适用,处理大规格电缆效率低、效果差等难题,为解决剥线问题带来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对外径10mm以上的大规格电缆的剥线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减少了生产企业人力、物力的投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线电缆用剥线装置,它包括方体形壳体,壳体为前后开口的盒体、盒体内设置有上轮刀、下轮刀和模具安装环、电缆模具,壳体可通过螺栓安装固定在牵引机的进线端前方,壳体内设置有上轮刀安装盒,下轮刀安装轴,安装盒为下端面前端面开口的半封闭长方体盒结构,上轮刀通过水平设置的上轮刀安装轴与安装盒的前端两侧面连接,安装盒的后端两侧通过连接轴与壳体铰接,安装盒带动上轮刀可沿上下方向旋转,安装盒的上端面前端设置有调节螺栓与壳体上端螺纹连接,下轮刀固定设置在下轮刀安装轴中心处,下轮刀安装轴两端与壳体两侧固定连接,模具安装环固定设置在壳体前端,为横向的圆筒状,模具安装环上设置有贯穿筒壁的螺钉,电缆模具上设置有螺纹孔,电缆模具通过螺钉与模具安装环固定连接,上轮刀、下轮刀设置在模具安装环后端出口处。

所述的模具安装环上的螺钉至少为三个周向设置在模具安装环上。

所述的上轮刀、下轮刀的环形刃在同一竖直面上。

所述的上轮刀按转轴和下轮刀安装轴平行且与被剥电缆走线方向垂直。

在壳体后端上下轮刀后方设置有两片导向分皮板,两块分皮板呈八字形设置在电缆线两侧,两分皮板除了便于导向顺走被切开的皮,同时可对线皮产生一定的撑开力,便于上下轮刀更轻松发力切割,提高上下轮刀的切割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首先将整个装置螺栓安装固定在牵引机的进线端,根据电缆外径选择电缆模具,将电缆模具安装在本装置的模具安装环内,电缆通过模具安装环的模具矫正后,进入壳体内,电缆连接到牵引机内,调整好上轮刀的距离,使上下轮刀能够切入电缆护层内,此时即可开动牵引机,随着牵引机的带动,电缆经过该装置处理后,通过牵引机的带动在牵引机的出线端出线,经过该装置处理后电缆的护套层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剥离,只需工作人员在牵引机的出线端将电缆分开后分类处理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相比现有的剥线设备,结构设计更加合理、简单巧妙,便于制作安装,而且效果稳定可靠,从而使得制作和使用维护的成本低,有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一种电线电缆用剥线装置,它包括方体形壳体1,壳体1为前后开口的盒体、盒体内设置有上轮刀2、下轮刀3和模具安装环4、电缆模具11,壳体1可通过螺栓安装固定在牵引机的进线端前方,壳体内设置有上轮刀安装盒5,下轮刀安装轴6,安装盒5为下端面前端面开口的半封闭长方体盒结构,上轮刀2通过水平设置的上轮刀安装轴7与安装盒的前端两侧面连接,安装盒5的后端两侧通过连接轴8与壳体1铰接,安装盒5带动上轮刀2可沿上下方向旋转,安装盒5的上端面前端设置有调节螺栓9与壳体1上端螺纹连接,下轮刀3固定设置在下轮刀安装轴6中心处,下轮刀安装轴两端与壳体两侧固定连接,模具安装环4固定设置在壳体1前端,为横向的圆筒状,模具安装环4上设置有贯穿筒壁的螺钉10,电缆模具11上设置有螺纹孔12,电缆模具11通过螺钉10与模具安装环4固定连接,上轮刀、下轮刀设置在模具安装环后端出口处。

所述的模具安装环4上的螺钉至少为三个周向设置在模具安装环上。

所述的上轮刀、下轮刀的环形刃在同一竖直面上。

所述的上轮刀按转轴7和下轮刀安装轴6平行且与被剥电缆走线方向垂直。

在壳体后端上下轮刀后方设置有两片导向分皮板,两块分皮板呈横八字形设置在电缆线两侧,两分皮板除了便于导向顺走被切开的皮,同时可对线皮产生一定的撑开力,便于上下轮刀更轻松发力切割,提高上下轮刀的切割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