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接开关的操作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1890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分接开关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接开关的操作杆。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分接开关的操纵杆接头内部为空心状,操纵杆一般采用绝缘材料为酚醛纸管或玻璃丝引拔或缠绕管,其外圆(在接头内部)或内孔(在外部包住接头)与操纵杆配合并通过销子联接,由于销子的电极尺寸较小,操纵杆的绝缘击穿往往发生在杆子内、外表层,尤其通过销子处的操纵杆内壁沿面爬电而造成绝缘击穿或局部放电,尤其是在较高对地电压的场合。而通常的办法是在接头的外部增加环形电极而并没有改善管形操纵杆内壁的绝缘,绝缘事故较多,而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变压器的损坏而造成大量直接与间接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分接开关的操作杆,改善分接开关的主轴的对地与相与相之间的绝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接开关的操作杆,包括上接头、下接头和芯轴,所述芯轴为空心管状结构,芯轴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接头及下接头相连,上接头的顶部与操作机构相连,下接头的底部与开关本体相连,其特征在于,芯轴内孔的上下两端的连接处分别设置上内电极和下内电极。

按上述方案,所述上接头和下接头均包括外筒和外电极,所述芯轴的上下两端分别插入上、下接头的外筒中,并通过销轴与外筒及所述上、下内电极相连。

按上述方案,所述上、下内电极均为“U”型筒状结构。

按上述方案,所述上接头包括上外筒和上外电极,所述下接头包括下外筒和下外电极,上接头的底端与上内电极的弧形端平齐设置,下接头的顶端与下内电极的弧形端平齐设置。

按上述方案,所述上外电极设于所述上外筒的外壁底端,所述下外电极设于所述下外筒的外壁上下两端。

按上述方案,所述上、下外电极均为沿所述上、下外筒外壁周向设置的环形电极。

按上述方案,所述上、下内电极均为实心“U”型筒状结构。

按上述方案,所述上、下内电极均为空心“U”型回转体结构,上、下内电极的顶部中心开有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分接开关的操作杆,通过设置内外电极有效改善主轴的相间及对地场强,尤其是开关对地部位的场强,从而提升开关对地及相间或层间绝缘裕度或在受变压器内部高度空间限制时可缩短主轴长度,为变压器节材与优化设计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芯轴,2.上外筒,3.下外筒,4.销轴,5.上外电极,6.下外电极,7.上内电极,8.下内电极,9.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分接开关的操作杆,包括上接头、下接头和芯轴1,芯轴为空心管状结构,其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接头及下接头相连,上接头的顶部与操作机构相连,下接头的底部与开关本体相连。芯轴内孔的上下两端的连接处分别设置上内电极7和下内电极8。上接头和下接头均包括外筒和外电极,芯轴的上下两端分别插入上、下接头的外筒中,并通过销轴4与外筒及上、下内电极相连。

上接头包括上外筒2和上外电极5,下接头包括下外筒3和下外电极6,上接头的底端与上内电极的弧形端平齐设置,下接头的顶端与下内电极的弧形端平齐设置。

上外筒的外壁底端设有上外电极5,下外筒的外壁上下两端均设有下外电极6,上、下外电极均为沿上、下外筒外壁周向设置的环形电极。

上、下内电极可均为实心“U”型筒状结构,也可均为空心“U”型回转体结构,当为空心时,上、下内电极的顶部中心均开有气孔9。

本实用新型同样适用于笼形分接开关的操作杆的对地与相与相之间的绝缘。从而有效改善相关不同电位的之间绝缘,提升绝缘裕度与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