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磁芯气隙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9714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磁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磁芯气隙组件。



背景技术:

在磁芯上设置气隙是防止磁饱和的有效方法,然而当使用单气隙磁芯时,磁芯中柱的气隙就会很大,损耗也会非常大,从而导致成品设备工作效率低下,产品温度高;为了减小损耗,人们将单气隙磁芯的大气隙分为多个小的气隙,俗称分段气隙磁芯,虽然减少气隙的损耗,但需要在每个气隙间增加绝缘层做间隙隔离,因为磁芯尺寸存在公差,生产很难控制成品特性范围,从而造成分段气隙组装困难,影响成品电感量,并且抗振动性能差,不能应用于车载部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磁芯气隙组件,旨在解决现有的单气隙磁芯的气隙尺寸大、损耗大,而分段气隙磁芯组装难度大且抗振动性能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磁芯气隙组件,包括磁芯和线包,

所述磁芯包括U型片、I型片和磁芯中柱,所述磁芯中柱一端与U型片的底部中心连接,另一端与I型片连接,所述I型片盖设在U型片的开口上,并与U型片的两臂连接;

所述线包套设在磁芯中柱上,所述磁芯中柱采用金属磁粉芯材料。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新型磁芯气隙组件,所述线包与磁芯中柱之间设有用于绝缘的诺美纸,用于进一步保证磁芯中柱与线包之间的绝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新型磁芯气隙组件,所述线包下部通过第一绝缘膜片与U型片的底部绝缘连接,所述线包上部通过第二绝缘膜片与I型片绝缘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新型磁芯气隙组件,还包括PCB环氧板,所述PCB环氧板设在第一绝缘膜片和线包之间,所述PCB环氧板通过第三绝缘膜片与线包下部绝缘连接,所述线包的抽头固定连接在PCB环氧板上,所述PCB环氧板上固定连接有与抽头对应的铜针,其中铜针方便与PCB板对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新型磁芯气隙组件,所述U型片和I型片采用铁氧体磁性材料,方便成型成各种外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作三维转台的工装,通过将磁芯中柱采用金属磁粉芯材料,大大降低了损耗,设备效率大大提高,避免了产品工作过程中温度易升高的问题,而且组装简单,抗振动性能强,能使用在各个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磁芯气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新型磁芯气隙组件,包括磁芯和线包1,磁芯包括U型片2、I型片3和磁芯中柱4,磁芯中柱4一端与U型片2的底部中心连接,另一端与I型片3连接,I型片3盖设在U型片2的开口上,并与U型片2的两臂连接;线包1套设在磁芯中柱4上,磁芯中柱4采用金属磁粉芯材料。

其中线包1与磁芯中柱4之间设有用于绝缘的诺美纸(NOMEX)10。

作为优选,线包1下部通过第一绝缘膜片5与U型片2的底部绝缘连接,线包1上部通过第二绝缘膜片6与I型片3绝缘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PCB环氧板7,PCB环氧板7设在第一绝缘膜片5和线包1之间,PCB环氧板7通过第三绝缘膜片8与线包1下部绝缘连接,线包1的抽头固定连接在PCB环氧板上,PCB环氧板上固定连接有与抽头对应的铜针9,铜针方便与PCB板对接的。

其中,U型片2和I型片3采用铁氧体磁性材料。

使用不同的磁芯材质进行配合,其中U型片2和I型片3使用铁氧体磁芯,方便成型成各种外观;磁芯中柱4使用金属磁粉芯材质,如铁硅铝,铁硅,MPP,高磁通等,通过配置实现各种有效磁导率组合,使得气隙均匀分布在磁芯中柱4内部,磁芯中柱4与U型片2和I型片3完全贴合在一起,中间无需绝缘材料作为间隙填充,不会因为振动引起错位,粘接的可靠性大幅提升。

其中线包1所用铜线直径为0.1±0.005mm*200P,最大完成外径为2.32mmmax,线包1的铜线规格不限于此规格,可以应用于各种线径和股数搭配的情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