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散热的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6915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电子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于散热的电容器。



背景技术:

电容器,广泛的运用在各种电子设备之中,在加工制造领域和电子技术领域之中,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数码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 快,以平板电视、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产品为主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带动了电容器产业增长。

目前的电子产品,越来越轻薄化和小型化,所以在其内部,各种电子元器件之间排列紧密,空余空间狭小,所以对电子元器件的散热要求也越来越高。

电容器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热,当热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电容器损坏,严重时,甚至发生爆炸,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于散热的电容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利于散热的电容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于散热的电容器,包括电容器本体,所述电容器本体外套设有圆柱形的壳体,所述电容器本体上设置有电极引脚,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封盖,所述电极引脚一端设置在所述电容器本体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封盖位于壳体外,所述壳体侧壁为螺旋波纹状,波谷处对应的壳体厚度小于波峰处对应的壳体厚度,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内套,所述内套为上端敞开,下端封闭的筒状结构,所述内套的内壁与所述电容器本体相配合,所述内套的外壁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存在有间隙,所述内套的上端与所述封盖封闭连接,所述壳体的上端与所述封盖封闭连接,在所述内套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封闭的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内灌注有冷却液,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若干散热翅片。

在本申请的电容器结构中,在冷却腔内灌注冷却液,在电容器工作状态下,冷却液能够将电容器本体上的热量迅速传递到壳体上,而壳体的侧壁为螺旋波纹状,使得壳体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如此,提高了壳体的散热能力;进一步的,由于壳体的侧壁为螺旋波纹状,由于电容器本体在工作过程中,各个部位的温度并不相同,所以,也使得冷却液各个部位的温度并不相同,温度较高的部分具有向上流动的趋势,所以,在工作状态下,冷却液在冷却腔内流动,使壳体上的温度较为统一,进一步的保证散热效果;再一方面,波谷部分的厚度小于波峰部分的厚度,一方面是方便冷却液中热量的散出,另一方面还使得壳体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与螺旋波纹状的结构相配合,使得,本申请的电容器,不仅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由于设置了散热翅片,也进一步的利于壳体的散热,也进一步的提高了壳体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散热翅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相邻波峰之间。

优选的,所述散热翅片沿所述壳体的径向设置,所述散热翅片的侧边与所述壳体的外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散热翅片沿所述壳体径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壳体外壁波峰与波谷之间的距离。散热翅片的上述设置,一方面提高了壳体与散热翅片之间的热传导效率,利于电容器的散热,另一方面也进一步的增加了壳体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散热翅片为波纹状的板状结构。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电容器的散热效率。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申请的电容器结构中,在冷却腔内灌注冷却液,在电容器工作状态下,冷却液能够将电容器本体上的热量迅速传递到壳体上,而壳体的侧壁为螺旋波纹状,使得壳体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如此,提高了壳体的散热能力;进一步的,由于壳体的侧壁为螺旋波纹状,由于电容器本体在工作过程中,各个部位的温度并不相同,所以,也使得冷却液各个部位的温度并不相同,温度较高的部分具有向上流动的趋势,所以,在工作状态下,冷却液在冷却腔内流动,使壳体上的温度较为统一,进一步的保证散热效果;再一方面,波谷部分的厚度小于波峰部分的厚度,一方面是方便冷却液中热量的散出,另一方面还使得壳体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与螺旋波纹状的结构相配合,使得,本申请的电容器,不仅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由于设置了散热翅片,也进一步的利于壳体的散热,也进一步的提高了壳体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中:1、电容器本体;2、壳体;3、电极引脚;4、封盖;5、内套;6、散热翅片;7、冷却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所示:

一种利于散热的电容器,包括电容器本体1,所述电容器本体1外套设有圆柱形的壳体2,所述电容器本体1上设置有电极引脚3,所述壳体2上还设置有封盖4,所述电极引脚3一端设置在所述电容器本体1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封盖4位于壳体2外,所述壳体2侧壁为螺旋波纹状,波谷处对应的壳体2厚度小于波峰处对应的壳体2厚度,所述壳体2内设置有内套5,所述内套5为上端敞开,下端封闭的筒状结构,所述内套5的内壁与所述电容器本体1相配合,所述内套5的外壁与所述壳体2内壁之间存在有间隙,所述内套5的上端与所述封盖4封闭连接,所述壳体2的上端与所述封盖4封闭连接,在所述内套5与所述壳体2之间形成封闭的冷却腔7,所述冷却腔7内灌注有冷却液,所述壳体2的外壁上还设置有若干散热翅片6。

在本申请的电容器结构中,在冷却腔7内灌注冷却液,在电容器工作状态下,冷却液能够将电容器本体1上的热量迅速传递到壳体2上,而壳体2的侧壁为螺旋波纹状,使得壳体2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如此,提高了壳体2的散热能力;进一步的,由于壳体2的侧壁为螺旋波纹状,由于电容器本体1在工作过程中,各个部位的温度并不相同,所以,也使得冷却液各个部位的温度并不相同,温度较高的部分具有向上流动的趋势,所以,在工作状态下,冷却液在冷却腔7内流动,使壳体2上的温度较为统一,进一步的保证散热效果;再一方面,波谷部分的厚度小于波峰部分的厚度,一方面是方便冷却液中热量的散出,另一方面还使得壳体2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与螺旋波纹状的结构相配合,使得,本申请的电容器,不仅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由于设置了散热翅片6,也进一步的利于壳体2的散热,也进一步的提高了壳体2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翅片6设置在所述壳体2的相邻波峰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翅片6沿所述壳体2的径向设置,所述散热翅片6的侧边与所述壳体2的外壁贴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翅片6沿所述壳体2径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壳体2外壁波峰与波谷之间的距离。散热翅片6的上述设置,一方面提高了壳体2与散热翅片6之间的热传导效率,利于电容器的散热,另一方面也进一步的增加了壳体2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翅片6为波纹状的板状结构。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电容器的散热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