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股线缆导体成缆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1338阅读:7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绞合成缆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股线缆导体成缆模具。



背景技术:

若干单线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向绞合在一起,即为多股线缆导体成缆。成缆过程中,需要借助成缆模具对单线进行限位以保证绞合作用稳定,并促进导体压紧和定型。传统的木质成缆模具由于磨损过快等缺陷,已被合金模具所取代。但合金模具对单线的磨损较重,易产生毛刺,影响成缆后导体表面光滑度和导电率,且不利于后续绝缘挤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股线缆导体成缆模具,以解决上述问题。根据单线成缆工艺步骤和磨损程度差异,分别设置采用不同材质和形状的导向模芯、通道模芯和压紧环,用于实现单线的束集、绞合编织和成缆压紧,有利于减小单线成缆过程中的摩擦,提高成缆导线的表面光滑度和导电率。同时,根据各模芯的磨损程度进行单独更换,有利于降低模具维护成本。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多股线缆导体成缆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套、导向模芯、通道模芯和压紧环,所述导向模芯、所述通道模芯和所述压紧环依次拼接设置于所述模具套的空腔内,两端通过压紧块固定;所述导向模芯内设有扁圆台状第一模腔,所述通道模芯内设有圆柱状第二模腔,所述第一模腔、所述第二模腔和所述压紧环的中空环状结构构成了导体成缆模腔。

进一步,所述导向模芯采用木质材质。

进一步,所述通道模芯采用合金材质。

进一步,所述压紧环采用纳米金属材质。

进一步,所述压紧块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模腔大直径端和所述压紧环外侧,所述压紧块与所述模具套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模腔、所述第二模腔和所述中空环状结构的中轴线重合。

进一步,所述第二模腔与所述第一模腔的小直径端相接,所述第二模腔的直径与所述第一模腔 的最小直径相等。

进一步,所述第二模腔的直径小于所述中空环状结构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中空环状结构的直径与成缆导体的直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根据单线成缆工艺步骤和磨损程度差异,分别设置采用不同材质和形状的导向模芯、通道模芯和压紧环,用于实现单线的束集、绞合编织和成缆压紧,有利于减小单线成缆过程中的摩擦,提高成缆导线的表面光滑度和导电率。

2. 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各模芯的磨损程度进行单独更换,有利于降低模具维护成本。

3. 本实用新型通过压紧块与模具套的活动连接,有利于模芯的快速装卸,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多股线缆导体成缆模具,包括模具套1、导向模芯2、通道模芯3和压紧环4,所述导向模芯2、所述通道模芯3和所述压紧环4依次拼接设置于所述模具套1的空腔内,两端通过压紧块5固定。所述导向模芯2、所述通道模芯3和所述压紧环4分别实现单线8的束集、绞合编织和成缆压紧。分体设计有利于根据各模芯的磨损情况,进行单独更换,有利于降低模具维护成本。

所述压紧块5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模腔61大直径端和所述压紧环4外侧,所述压紧块5与所述模具套1活动连接。有利于快速完成模芯装卸。

所述导向模芯2内设有扁圆台状第一模腔61。所述单线8自所述第一模腔61的大直径端进入,沿圆台侧壁运动,在小直径处完成束集,便于所述单线8的绞合编织。

所述导向模芯2采用木质材质。由于所述单线8在束集过程中,与所述导向模芯2的内壁摩擦较大,因而选用木质材质,有利于减轻磨损。

所述通道模芯3内设有圆柱状第二模腔62。所述通道模芯3采用合金材质。束集后的所述单线8自所述第一模腔61进入所述点儿模腔62中绞合编织。此处所述单线8与所述通道模芯3的摩擦较少,因而选用合金材质,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所述压紧环4的中空环状结构63的直径小于所述中空环状结构63的直径,等于成缆导体9的直径。所述中空环状结构63对所述单线8经过绞合编织形成的导体结构进行压紧处理,从而得到所述成缆导线9。

所述压紧环4采用纳米金属材质。由于压紧过程摩擦较大,同时,需要对通过的导体施加一定的压紧力,因而选用纳米金属材质,一方面由其机械刚性提供压紧力,另一方面,纳米材质有利于减小摩擦力,有利于提高所述成缆导体9的表面光滑度和导电率。

所述通道模芯3内设有圆柱状第二模腔62,所述第一模腔61、所述第二模腔62和所述压紧环4的中空环状结构63构成了导体成缆模腔。根据成缆工艺步骤和磨损差异分别设置不同材质、形状的模腔,有利于减小所述单线8在成缆过程中的磨损,提高所述成缆导体9的产品质量。

所述第一模腔61、所述第二模腔62和所述中空环状结构63的中轴线重合。有利于保证所述导体成缆模腔的通畅性。

所述第二模腔62与所述第一模腔61的小直径端相接,所述第二模腔62的直径与所述第一模腔61 的最小直径相等。所述述第一模腔61的小直径即决定了绞合编织形成的导体结构的直径。

所述第二模腔62的直径小于所述中空环状结构63的直径。便于所述中空环状结构63对绞合编织形成的导体结构进行压紧处理。

结合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模具组装

将所述导向模芯2、所述通道模芯3和所述压紧环4依次装入所述模具套1的空腔中,所述第一模腔61的大直径端作为单线8的入口,所述中空环状结构63作为所述成缆导体9的出口。拼装后,将所述压紧块5连接至所述模具套1两端的内壁处,压紧固定所述导向模芯2、所述通道模芯3和所述压紧环4。固定后,所述第一模腔61、所述第二模腔62和所述中空环状结构63连通构成所述导体成缆模腔。

成缆过程

所述单线8进入所述导体成缆模腔后,在所述第一模腔61的导向作用下,改变了进入方向,进行束集;在所述第二模腔62中进行绞合编织;由所述中空环状结构63压紧成缆,形成成缆导体9。

模芯更换

所述导向模芯2和所述压紧环4的磨损较快,为保证所述成缆导体9的产品质量,需经常更换。更换模芯时,只需解除所述压紧块5与所述模具套1的连接关系,即可快速取出需要更换的模芯,并放入新的模芯,重新连接所述压紧块5后,即可完成模芯的更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