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核电磁脉冲大功率射频同轴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2815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核电磁脉冲大功率射频同轴电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抗核电磁脉冲大功率射频同轴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抗核电磁脉冲大功率射频同轴电缆主要用于主要用作雷达、发信机等军用电子设备信号传输馈线,发信机的输出功率大、工作频率高、连续工作时间长,因此对电缆的高频高压、高频大电流技术提出更高要求。除了对射频电缆的传输频率、传输损耗提出了要求外,还必须满足电缆在核电磁脉冲场强60kV,频率2GHz的条件下,要求屏蔽衰减不小于105dB,这样才能保证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受外界的电磁场干扰。抗核电磁脉冲大功率射频同轴电缆的研制解决了在强电磁场的干扰、高传输频率下的信号传输问题,满足雷达、发信机等军用电子设备信号传输实际需要,但是现有的大功率射频同轴因其结构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并不能满足抗核电磁脉冲的条件也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满足抗核电磁脉冲的条件的需求,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抗核电磁脉冲大功率射频同轴电缆。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抗核电磁脉冲大功率射频同轴电缆,包括多股同心绞合的软铜线导体,在软铜线导体外挤包有聚四氟乙烯绝缘构成的绝缘层,在绝缘层外缠绕有铜带作为电缆外导体,在外导体外包覆有抗核电磁屏蔽层,在抗核电磁屏蔽层外层挤包有聚四氟乙烯护套。

所述的抗核电磁屏蔽层由铜塑复合带绕包层、镀锡铜丝编织层、铝塑复合带绕包层、镀锌铁丝编织层、铝塑复合带绕包层、镀镍铜丝编织层进行绕包编织结构。

其中,所述导体由多股同心绞合的软铜线导体构成。

绝缘层,主要是由聚四氟乙烯绝缘材料构成,具有较好的高频高压性能。

在绝缘层外缠绕铜带作为电缆外导体,在外导体外包覆抗核电磁屏蔽层,提高抗电磁干扰能力,降低电缆的衰减。

所述的抗核电磁屏蔽层:是由铜塑复合带绕包、铜丝编织、铝塑复合带绕包、镀锌铁丝编织、铝塑复合带绕包、镀镍铜丝编织六层结构构成,提高屏蔽层的抗核电磁干扰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电缆具有功率大、损耗小、抗核电磁屏蔽效果好等优点,抗核电磁屏蔽层能够大大提高了屏蔽效能。在绝缘和护套材料的选择上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其耐温高允许温升大,相对同规格的电缆功率大,满足了高频率大电流、高温升的技术要求,同时具有较好的高频高压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聚四氟乙烯护套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抗核电磁脉冲大功率射频同轴电缆,包括多股同心绞合的软铜线导体1,在软铜线导体1外挤包有聚四氟乙烯绝缘构成的绝缘层2,在绝缘层2外缠绕有铜带作为电缆外导体3,在外导体3外包覆有抗核电磁屏蔽层4,在抗核电磁屏蔽层4外层挤包有聚四氟乙烯护套5。

所述的抗核电磁屏蔽层4由铜塑复合带绕包层41、镀锡铜丝编织层42、铝塑复合带绕包层43、镀锌铁丝编织层44、铝塑复合带绕包层45、镀镍铜丝编织层46进行绕包编织结构。

其中,所述导体由多股同心绞合的软铜线导体1构成。

绝缘层,主要是由聚四氟乙烯绝缘材料构成,具有较好的高频高压性能。

在绝缘层2外缠绕铜带作为电缆外导体3,在外导体3外包覆抗核电磁屏蔽层4,提高抗电磁干扰能力,降低电缆的衰减。

所述的抗核电磁屏蔽层4:主要由铜塑复合带绕包41、铜丝编织42、铝塑复合带绕包43、镀锌铁丝编织44、铝塑复合带绕包45、镀镍铜丝编织46六层结构构成,提高屏蔽层的抗核电磁干扰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