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动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3096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动开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开关,尤其涉及一种微动开关。



背景技术:

微动开关是具有微小接点间隔和快动机构,用规定的行程和规定的力进行开关动作的接点机构,用外壳覆盖,其外部有驱动杆的一种开关,因为其开关的触点间距比较小,故名微动开关,又叫灵敏开关。

微动开关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电子、医疗、家电电热水龙头等行业的控制设备中。通过市场调查信息显示,家电行业特别是电水龙头为了产品的美观及微型化,而提出微型化的要求。目前国内此类微动开关系列都是分别从壳体两侧出端子,造成占用体积大,无法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同侧出端子实现占用体积小的微动开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动开关,其包括四方形塑胶外壳、板状的公共端子、板状的常开端子、按挚以及传动组件,按挚贯穿外壳,传动组件设在外壳内部;公共端子的一端向外弯折后形成外插板,外插板端头插入外壳内壁中固定,公共端子的另一端则外露于外壳之外形成外接端;常开端子固定在外壳上,常开端子设在外壳内的部分设有静触点,常开端子设在外壳之外的部分与公共端子外露于外壳之外的一端均处于外壳的同一外侧;传动组件上设有动触点,传动组件与按挚联动;按下按挚时,按挚通过传动组件将动触点平移至于静触点接触。

进一步地,传动组件包括有板条状的动片、弹片以及L型的支杆,动触点设在动片一端上,支杆短边固定在动片另一端上,支杆长边插入固定于公共端子上,按挚的末端抵顶于支杆短边,动片放置成与按挚按下方向垂直;动片中间位置设有长方形通孔,公共端子的外插板插入于通孔中并与通孔短边侧壁紧贴,通孔长边与动片长度方向平行;弹片一端抵顶于公共端子外插板的弯折内角处并与公共端子电连接,另一端抵顶于动触点并与动触点电连接;弹片弯折成弧形,弹片弯折部分穿过通孔,弹片外凸方向与按挚按下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公共端子的开口朝向与按挚按下方向垂直,支杆长边从公共端子的开口插入并平行于公共端子的开口侧壁。

进一步地,常开端子的开口朝向与公共端子开口朝向一致。

进一步地,支杆长边上设有凸起,凸起朝向与按挚按下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用于避免动触点与外壳接触的切针,切针设在外壳内,在未按下按挚时,动触点在弹片的回复力作用下紧贴于切针上。

进一步地,外壳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底座和上盖,底座和上盖围成了用于容纳零部件的内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公共端子和常开端子设在外壳的同一侧上,可以有效减少微动开关的体积,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满足对行业微型化的要求。

(2)本实用新型的动触点和静触点间隔较大,并且有弹片提供回复力,可以防止开关在大电流时粘接而失效,提高了使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微动开关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动开关内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微动开关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微动开关分解图;

图5和6为本实用新型微动开关公共端子和常开端子另外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如图1至4所示。

本实施例的微动开关包括四方形塑胶外壳10、板状的公共端子30、板状的常开端子40、按挚20以及传动组件50。如图1、3、4所示,外壳10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底座12和上盖11,底座12和上盖11围成了用于容纳零部件的内腔。传动组件50设在外壳10内部的内腔。按挚20贯穿外壳10。

公共端子30的一端向外弯折后形成外插板31,外插板31端头插入外壳10内壁中固定,公共端子30的另一端则外露于外壳10之外形成外接端。常开端子40固定在外壳10上,常开端子40设在外壳10内的部分设有静触点41,常开端子40设在外壳10之外的部分与公共端子30外露于外壳10之外的一端均处于外壳10的同一外侧(即图2中的C侧)。传动组件50上设有动触点511,传动组件50与按挚20联动。按下按挚20时,按挚20通过传动组件50将动触点511平移至于静触点41接触。

具体地,传动组件50包括有板条状的动片51、弹片52以及L型的支杆53。动触点511设在动片51一端上,支杆53短边532固定在动片51另一端上,支杆53长边531插入固定于公共端子30上。按挚20的末端抵顶于支杆53短边532,动片51放置成与按挚20按下方向垂直。动片51中间位置设有长方形通孔512(图4),公共端子30的外插板31插入于通孔512中并与通孔512短边侧壁紧贴,通孔512长边与动片51长度方向平行。弹片52一端抵顶于公共端子30外插板31的弯折内角处并与公共端子30电连接,另一端抵顶于动触点511并与动触点511电连接。弹片52弯折成弧形,弹片52弯折部分穿过通孔512,弹片52外凸方向(图2的方向B)与按挚20按下方向(图2的方向A)相反。

公共端子30的开口朝向与按挚20按下方向(图2的方向A)垂直,支杆53长边531从公共端子30的开口插入并平行于公共端子30的开口侧壁32。支杆53长边531上设有凸起533,凸起533朝向与按挚20按下方向(图2的方向A)相反。常开端子40的开口朝向与公共端子30开口朝向一致。

本实施例的微动开关还包括用于避免动触点511与外壳10接触的切针60,切针60设在外壳10内。在未按下按挚20时,动触点511在弹片52的回复力作用下紧贴于切针60上。

工作原理:当按压按挚20时,按挚20压在支杆53上,支杆53带动动片51压缩弹片52,直至动触点511与常开端子40的静触点41接触,公共端子30与常开端子40形成回路;松开按挚20之后,弹片52回复力使得动片51恢复原位,动触点511与静触点41脱离接触,实现断路。

在本实施例中,公共端子30和常开端子40均为U型。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公共端子和常开端子的外伸段也可以呈直板型,如图6所示,公共端子和常开端子的外伸端也可以做成L字形。

以上陈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