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式套管碟簧组合压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4973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容式套管碟簧组合压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紧装置,涉及一种电容式套管碟簧组合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电容式套管是将电流引入、引出变压器或穿过墙壁的一种电气设备。电容式套管通过碟簧组合压力将上瓷件、连接法兰、下瓷件、底板连接为整体。电容式套管导体与底板间隙较小,在压紧电容式套管碟簧组合时若弹簧压板受力不均匀,易引起导体与弹簧压板的摩擦,产生金属粉末,影响产品电气性能,然而现有技术中没有能够使弹簧压板受力均匀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电容式套管碟簧组合压紧装置,该装置能够在压紧电容式套管碟簧组合的过程中使弹簧压板受力均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容式套管碟簧组合压紧装置包括上压板、下压板及若干支柱,其中,各支柱的上端与上压板的底部相连接,各支柱的下端与下压板的上部相连接,且各支柱沿周向等间距分布,下压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各支柱与下压板连接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的间距相等,使用时,上压板与压力机相连接,下压板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套接于待压紧电容式套管碟簧组合的弹簧压板上。

上压板包括支撑柱、底座及若干加强筋,其中,支撑柱固定于底座的中部,各加强筋位于支撑柱的周围,且各加强筋沿周向均匀分布,使用时,压力机与支撑柱相连接。

底座上开设有若干扇形的第二通孔。

支柱的数量大于等于4。

第二通孔的数量为8个。

第二通孔位于相邻两个加强筋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容式套管碟簧组合压紧装置包括上压板、下压板及若干支柱,其中,各支柱的上端与上压板的底部相连接,各支柱的下端与下压板的上部相连接,同时,各支柱沿周向等间距分布,使用时,下压板套接于弹簧压板上,压力机将压力作用在上压板上,上压板上的压力依次经支柱及下压板作用到弹簧压板上,由于各支柱与下压板连接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的间距相等,因此弹簧压板受力均匀,从而能够在压紧电容式套管碟簧组合的过程中使弹簧压板受力均匀,避免弹簧压板与导体摩擦产生金属粉末而导致产品内部悬浮放电,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极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压板1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上压板、2为支柱、3为下压板、4为底座、5为支撑柱、6为加强筋、7为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容式套管碟簧组合压紧装置包括上压板1、下压板3及若干支柱2,其中,各支柱2的上端与上压板1的底部相连接,各支柱2的下端与下压板3的上部相连接,且各支柱2沿周向等间距分布,下压板3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各支柱2与下压板3连接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的间距相等,使用时,上压板1与压力机相连接,下压板3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套接于待压紧电容式套管碟簧组合的弹簧压板上。

上压板1包括支撑柱5、底座4及若干加强筋6,其中,支撑柱5固定于底座4的中部,各加强筋6位于支撑柱5的周围,且各加强筋6沿周向均匀分布,使用时,压力机与支撑柱5相连接;底座4上开设有若干扇形的第二通孔7;支柱2的数量大于等于4;第二通孔7的数量为8个;第二通孔7位于相邻两个加强筋6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压力机将压力施加到支撑柱5上,支撑柱5上的压力依次经底座4、支柱2及下压板3传递到弹簧压板,实现电容式套管碟簧组合的压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