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1661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天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发明涉及具备薄膜天线和与该薄膜天线连接的电缆的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安装容易的天线,广泛普及具有挠性的薄膜天线。这里,薄膜天线是指具有有挠性的电介质薄膜和形成于电介质薄膜的正面的天线导体的天线。例如,众所周知粘贴于汽车的车窗来使用的薄膜天线。

在使用具有挠性的薄膜天线来构成立体的天线的情况下,优选将薄膜天线粘贴或卷绕于刚性高的支承体,来维持天线导体的立体构造。这是因为:若天线导体的立体构造变化,则天线特性变化。

然而,相对于薄膜天线的高频电流的输入输出使用与由两个连接点构成的供电部连接的电缆(例如同轴电缆)来进行。薄膜天线与电缆通常通过将设置于薄膜天线的天线导体的两个连接点与电缆的热端/冷端导体(同轴电缆的内侧/外侧导体)软钎焊来进行连接。因此,若电缆被强大的力拉拽,则有时电缆从薄膜天线的供电部(两个连接点)脱离。因此,在具备薄膜天线与电缆的天线装置中,提高针对电缆的拉拽的耐久性(连接可靠性)是重要的。

作为为了提高针对电缆的拉拽的耐久性而能够利用的技术,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保持部件。在专利文献1中,将电缆嵌入在保持部件形成的槽,并利用保持部件保持电缆,从而即便拉拽电缆的一端,该力也难以传递至另一端。因此,若使与薄膜天线连接的电缆由该保持部件保持,则能够提高针对电缆的拉拽的耐久性。

专利文献1:欧洲专利第2403327号说明书(2012年1月4日公开)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保持部件虽然具有提高针对电缆的拉拽的耐久性的功能,但不具有维持天线导体的立体构造的功能。因此,在仅利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保持部件对与薄膜天线连接的电缆进行保持的话,无法使天线特性恒定。另外,在为了维持天线导体的立体构造,而同时采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保持部件和粘贴或卷绕薄膜天线的支承体的情况下,招致构造的复杂化、大型化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具备薄膜天线和与该薄膜天线连接的电缆的天线装置中,提高天线特性的恒定性与针对电缆的拉拽的耐久性而不招致构造的复杂化、大型化。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天线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薄膜天线;电缆,其与上述薄膜天线的供电部连接;以及支承体,其卷绕有上述薄膜天线的至少一部分,上述支承体具有用于保持上述电缆的保持机构。

本发明在具备薄膜天线和与该薄膜天线连接的电缆的天线装置中,能够提高天线特性的恒定性与针对电缆的拉拽的耐久性而不招致构造的复杂化、大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天线装置所具备的支承体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天线装置所具备的薄膜天线的俯视图。

图4中的(a)是图1所示的天线装置所具备的薄膜天线与电缆的立体图。图4中的(b)是天线装置所具备的薄膜天线的立体图。

图5中的(a)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所具备的树脂模制部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图5中的(b)是示出图5中的(a)所示的树脂模制部的左侧表面的侧视图。

图6中的(a)~(d)分别是图1所示的天线装置的俯视图、主视图、右视图以及仰视图。

图7中的(a)是搭载有内置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的扰流板的车身的立体图。图7中的(b)是该扰流板的立体图。

图8中的(a)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图8中的(b)是该天线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所具备的薄膜天线的俯视图。

图10中的(a)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所具备的支承体的放大俯视图。图10中的(b)是该支承体的放大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参考例的天线装置的vswr以及平均增益的频率依赖性的曲线图。

图12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vswr以及平均增益的频率依赖性的曲线图。

图13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vswr以及平均增益的频率依赖性的曲线图。

图14是示出第三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vswr以及平均增益的频率依赖性的曲线图。

图15中的(a)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所具备的支承体的立体图。图15中的(b)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16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17中的(a)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的变形例所具备的支承体的第三支承面的俯视图。图17中的(b)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的变形例的放大剖视图。

图18是示出将图1所示的天线装置收纳于扰流板的方法的图。

图19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以及俯视图。

图20是示出将图19所示的天线装置收纳于扰流板的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天线装置的结构〕

参照图1~图3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天线装置1的立体图。图2中的(a)是天线装置1所具备的支承体30的上表面侧立体图,图2中的(b)是该支承体30的下表面侧立体图。图3是天线装置1所具备的薄膜天线10的俯视图。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对于天线装置的“上、下、左、右、前、后”而言,根据各附图的xyz坐标系,以“z轴正方向为上”、“z轴负方向为下”、“y轴正方向为右”、“y轴负方向为左”、“x轴正方向为后”、“x轴负方向为前”进行说明。因此,与搭载于车身等的状态下的天线装置的上下、左右以及前后未必一致。

如图1所示,天线装置1具备薄膜天线10、同轴电缆20以及支承体30。薄膜天线10以获取规定的立体构造的方式卷绕于支承体30。另外,薄膜天线10的与由两个连接点14a、14b构成的供电部14连接的同轴电缆20以通过规定的布线路径的方式保持于支承体30。

支承体30是具有第一支承面31、与第一支承面31相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正交)的第二支承面32、以及与第一支承面3对置且与第二支承面32相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正交)的第三支承面33的构造物。薄膜天线10以其正面或背面与第一支承面31、第二支承面32以及第三支承面33接触的方式卷绕于支承体30。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图2所示的箱型的树脂成型件作为支承体30来使用,将其上表面作为第一支承面31,将其后侧表面(图示的坐标系中x轴正方向侧的侧表面)作为第二支承面32,并将其下表面作为第三支承面33。该树脂成型件从上表面侧切掉材料,因此未完全被切掉材料而残留的间隔壁的上端面(图2中的(a)中标注斜线的阴影的部分)构成第一支承面31。支承体30的第三支承面33比第一支承面31更向前方(图示的坐标系中x轴负方向)突出,分成与形成有第一支承面31的区域对置的对置区域33a以及不与形成有第一支承面31的区域对置的非对置区域33b两部分。

支承体30以通过规定的布线路径的方式保持同轴电缆20,由此作为用于提高针对同轴电缆20的拉拽的耐久性的保持机构,而具备第一保持部34、第二保持部35以及第三保持部36。

另外,在支承体30的第三支承面33形成有第一凹部37与第二凹部38,该第二凹部38与该第一凹部37连通并朝向第三支承面33的端部延伸。第一以及第二凹部37、38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凹状收纳部,收纳同轴电缆20的端部与供电部14的连接部分,并且供从此延伸的同轴电缆20插通。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同轴电缆20的端部与供电部14的连接部分被后述的树脂模制部21覆盖(参照图4)。

第一凹部37是形成于第三支承面33中的第三支承面33与第二支承面32的边界附近的凹部,是在沿第三以及第二支承面的边界的方向(在图示的坐标系中为y轴方向)上延伸的长条形状的凹部,是向从第三支承面33朝向第一支承面31的方向(在图示的坐标系中为z轴正方向)凹陷的凹部。

而且,第一凹部37具有能够收纳后述的树脂模制部21(覆盖同轴电缆20的端部与供电部14的连接部分的树脂成型件)的大小。

第二凹部38是宽度小于第一凹部37的凹部,其一个端部与第一凹部37连通,另一个端部延伸至第三支承面33的端部。另外,与第一凹部37相同,第二凹部38是在沿第三以及第二支承面32的边界的方向(在图示的坐标系中为y轴方向)延伸的凹部,是向从第三支承面33朝向第一支承面31的方向(在图示的坐标系中为z轴正方向)凹陷的凹部。

而且,第二凹部38具有能够供从收纳于第一凹部37的树脂模制部21延伸的同轴电缆20插通的大小。

在天线装置1中,薄膜天线10以同轴电缆20的端部与供电部14的连接部分在设于第三支承面33的与第二支承面32之间的边界附近的第一以及第二凹部37、38收纳的方式安装于支承体30,进而以与第一支承面31、第二支承面32以及第三支承面33接触的方式卷绕于支承体30。此时,薄膜天线10以其一端(后述的第一天线导体12侧的端边)配置于第一支承面31的与第二支承面32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并且其另一端比第三支承面33的与第二支承面32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更朝向前方延伸突出的方式卷绕于支承体30。

第一保持部34设置于从第一支承面31的与第二支承面32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向前方突出的区域。即,设置于第三支承面33的非对置区域33b的上表面侧(在图示的坐标系中为z轴正方向侧)。该第一保持部34将同轴电缆20的一部分保持为在沿第一支承面31以及第二支承面32双方(本实施方式中为与第一支承面31以及第二支承面32双方平行)的方向(在图示的坐标系中为y轴方向)上延伸。第一保持部34在被薄膜天线10的接触第一支承面31的区域与薄膜天线10的接触第三支承面33的区域夹持的空间区域的外部设置,因此即便在将薄膜天线10卷绕于支承体30之后也能够将同轴电缆20安装于第一保持部34。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其壁面配置为与第三支承面33以及第二支承面32双方垂直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间隔壁34a、和形成于该间隔壁34a且上方开口的凹部34b(狭缝)作为保持部34使用。通过将同轴电缆20嵌入于该间隔壁34a的凹部34b,来实现上述那样的同轴电缆20的保持(夹持)。另外,使由第一保持部34保持的同轴电缆20蜿蜒曲折,从而同轴电缆20难以从第一保持部34脱落,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其壁面配置为与间隔壁34a的壁面平行的方式配置的间隔壁34c。该间隔壁34c的前方的端面以越趋向下方越向前方凸出的方式倾斜。因此,若将同轴电缆20深深地嵌入于间隔壁34a的凹部34b,则同轴电缆20因中央部被该间隔壁34c向前方顶出而蜿蜒曲折,从而更加强力地被按压于间隔壁34a。因此,同轴电缆20从间隔壁34a承受的摩擦力变大,从而同轴电缆20难以脱落。

第二保持部35设置于支承体30的左侧表面(在图示的坐标系中为y轴负方向侧的侧表面)。该第二保持部35将同轴电缆20的一部分保持为在与第二支承面32垂直的方向(在图示的坐标系中为x轴方向)上延伸。而且,第二保持部件35如下发挥功能:将从树脂模制部21延伸的同轴电缆20弯曲并将之朝向前方(与第二支承面32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引导,从而将同轴电缆20引导至第一保持部件34,其中,该树脂模制部21在形成于第三支承面33的与第二支承面32之间的边界附近的凹状收纳部(第一以及第二凹部37、38)收纳。

第二保持部35在被薄膜天线10的接触第一支承面31的区域与薄膜天线10的接触第三支承面33的区域夹持的空间区域的外部设置,因此即便在将薄膜天线10卷绕于支承体30之后也能够将同轴电缆20安装于第二保持部35。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从支承体30的左侧表面的下端向左方突出的长方体状的突出部35a作为第二保持部35使用。在该突出部35a形成有凹部35b,该凹部35b从第二支承面32侧的端面直至其相反侧的端面且下方开口,通过将同轴电缆20嵌入于该凹部35b,来实现上述那样的同轴电缆20的保持。

第三保持部36设置于支承体30的右侧表面(在图示的坐标系中为y轴正向侧的侧表面)。该第三保持部36将同轴电缆20的一部分保持为在与第二支承面32垂直的方向(在图示的坐标系中为x轴方向)上延伸。而且,第三保持部件36使从第一保持部件34延伸突出的同轴电缆20弯曲并使之朝向前方进行引导。第三保持部36在被薄膜天线10的接触第一支承面31的区域与薄膜天线10的接触第三支承面33的区域夹持的空间区域的外部设置,因此即便在将薄膜天线10卷绕于支承体30之后也能够将同轴电缆20安装于第三保持部36。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从支承体30的右侧表面的下端向右方突出的长方体状的突出部36a作为第三保持部36使用。在该突出部36a形成有凹部36b,该凹部36b从第二支承面32侧的端面直至其相反侧的端面且下方开口,通过将同轴电缆20嵌入于该凹部36b,来实现上述那样的同轴电缆20的保持。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承体30的第三支承面33形成有第一以及第二凹部37、38,它们用于在卷绕薄膜天线10时收纳同轴电缆20的端部与供电部14的连接部分(被树脂模制部21覆盖的部分)。而且,在支承体30的与第三支承面33相反的一侧的面(第一支承面31侧)形成有用于保持同轴电缆20的第一保持部件34。另外,支承体30还具有两个保持部件(第二以及第三保持部件35、36)。上述第二以及第三保持部件35、36具备向与形成有第一保持部件34的面相反的一侧开口的凹部35b、36b,并分别配置于支承体30的左侧表面以及右侧表面。

在第一支承面31(构成第一支承面31的间隔壁的上端面)形成有l型突起31a以及i型突起31b。l型突起31a由从第一支承面31向上方延伸的第一柱状部与从第一柱状部的上端向前方延伸的第二柱状部构成。通过在形成于薄膜天线10的长方形的开口12c(参照图3)卡挂l型突起31a,来实现薄膜天线10相对于支承体30的定位,并且实现即便将薄膜天线10的接触第一支承面31的部分向后方拉拽(将薄膜天线10的接触第三支承面33的部分向前方拉拽)薄膜天线10也不会从支承体30脱离。另一方面,i型突起31b由从第一支承面31向上方延伸的柱状部构成。通过使i型突起31b在形成于薄膜天线10的圆形的开口12d(参照图3)嵌合,来实现薄膜天线10相对于支承体30的定位。

另外,在如图2中的(b)所示地以z轴正方向成为纸面的下方的方式配置了支承体30的情况下,在第二支承面32的右端形成有l型引导件32a。l型引导件32a由从第二支承面32向后方延伸的第一板状部与从第一板状部的后端向右方延伸的第二板状部构成。同样,在第二支承面32的左端形成有l型引导件32b(参照图2中的(b))。l型引导件32b由从第二支承面32向后方延伸的第一板状部与从第一板状部的后端向左方延伸的第二板状部构成。通过将薄膜天线10的右端夹入l型引导件32a的第二板状部与第二支承面32之间,并将薄膜天线10的左端夹入l型引导件32b的第二板状部与第二支承面32之间,由此能够使薄膜天线10紧贴于第二支承面31。

并且,在第三支承面33形成有i型突起33d。i型突起33d由从第三支承面33向下方延伸的柱状部构成。通过使i型突起33d在形成于薄膜天线10的圆形的开口13a(参照图3)嵌合,来实现薄膜天线10相对于支承体30的定位。另外,在第三支承面33的前端形成有引导环33c(参照图2中的(a))。通过使薄膜天线10穿过该引导环33c,能够以使薄膜天线10沿第三支承面33的方式对薄膜天线10进行支承。即,薄膜天线10贯通引导环33c,另外被引导环33c支承。

此外,作为构成支承体30的材料的一个例子,能够举出混合有聚碳酸酯树脂(pc树脂)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成树脂(abs树脂)的pc-abs树脂,但并不限定于此。

〔薄膜天线10〕

如图3所示,薄膜天线10具备电介质薄膜11和作为图案而形成于该电介质薄膜11的表面的一对天线导体12、13。

在第一天线导体12设置有供同轴电缆20的内侧导体(热端导体)连接的第一连接点14a。另一方面,在第二天线导体13设置有供同轴电缆20的外侧导体(冷端导体)连接的第二连接点14b。第一连接点14a以及第二连接点14b构成薄膜天线10的供电部14。此外,虽然省略图示,但在薄膜天线10的供电部14(第一以及第二连接点14a、14b)连接有同轴电缆20的端部。具体而言,通过将同轴电缆20的内侧导体软钎焊于第一连接点14a来进行连接,并通过将同轴电缆20的外侧导体软钎焊于第二连接点14b来进行连接。

第一天线导体12以及第二天线导体13构成以前者以及后者为放射元件的偶极天线,或者构成以前者为放射元件、后者为底板的单极天线。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利用四分之一椭圆12a、12b置换经由长方形的短边而邻接的两个角的吊钟形的导体箔(例如铜箔)作为第一天线导体12使用。在被该第一天线导体12的四分之一椭圆12a、12b夹持的边设置有凸部,上述第一连接点14a配置于该凸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长方形的导体箔(例如,铜箔)作为第二天线导体13使用。在该第二天线导体13的短边设置有凹部,上述第二连接点14b配置于该凹部的附近。第一天线导体12与第二天线导体13以前者的凸部进入后者的凹部的方式组合,第一连接点14a与第二连接点14b隔着第一天线导体12与第二天线导体13的间隙而相互对置。

此外,在第二天线导体13的接近第一天线导体12的端部形成有开口13b,该开口13b用于提高后述的树脂模制部21与薄膜天线10的粘接强度。通过在包括该开口13b在内的区域形成对薄膜天线10的供电部14和与该供电部14连接的同轴电缆端部进行覆盖的树脂模制部21,由此形成树脂模制部21的树脂材料能够经由开口13遍及薄膜天线10的正面以及背面,从而能够提高树脂模制部21与薄膜天线10的粘接强度。

薄膜天线10以横贯第一天线导体12的直线aa’、以及横贯第一天线导体12与第二天线导体13之间的直线bb’为棱线而折弯成u字型,由此卷绕于支承体30。即,在卷绕于支承体30的薄膜天线10形成有沿支承体30的第一以及第二支承面31、32的边界而在直线aa’折弯的折弯部、以及沿第二以及第三支承面32、33的边界而在直线bb’折弯的折弯部。

此时,从第一天线导体12侧的端边至直线aa’为止的区域10a(第一区域:第一天线导体12的主要部位)与支承体30的第一支承面31接触,从直线aa’至直线bb’为止的区域10b(第二区域)与支承体30的第二支承面32接触,从直线bb’至横贯第二天线导体13的直线cc’(第三区域:第二天线导体13的主要部位)为止的区域10c与支承体30的第三支承面33接触。此外,从cc’直线至第二天线导体13侧的端边为止的区域10d与支承体30的任意面均不接触。

此外,作为构成电介质薄膜11的材料的一个例子,能够举出聚酰亚胺,作为构成一对天线导体12、13的材料的一个例子,能够举出铜。为了使折弯后的薄膜天线10匹配支承体30的第一~第三支承面31~33的各个并防止在薄膜天线10与支承体30之间产生间隙,优选薄膜天线10具有较高的柔软性。因此,优选电介质薄膜11以及天线导体12、13的厚度均较薄。例如,作为天线导体12、13,能够采用厚度为20μm的铜箔,(2)作为电介质薄膜11,能够采用聚酰亚胺薄膜,该聚酰亚胺薄膜在一个表面涂覆有粘接剂,且包括粘接剂在内的厚度为35μm。

另外,薄膜天线10也可以还具备对天线导体12、13的表面进行覆盖的电介质薄膜。即,薄膜天线10也可以是天线导体12、13被两个电介质薄膜夹持的结构。利用电介质薄膜对天线导体12、13的两面进行覆盖,由此能够防止天线导体12、13的损伤、恶化等。

〔树脂模制部21〕

接下来,参照图4,说明对薄膜天线10的供电部14和与该供电部14连接的同轴电缆的端部进行覆盖的树脂模制部21。图4中的(a)是天线装置1的立体图,省略支承体30的图示。图4中的(b)是图4中的(a)所示的天线装置1所具备的薄膜天线10的立体图。

如图4中的(a)所示,在同轴电缆20的端部与供电部14的连接部分及其附近形成有树脂模制部21,该树脂模制部21无间隙地对同轴电缆20的内侧导体和外侧导体、以及供电部14进行覆盖。树脂模制部21由树脂成型件构成。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同轴电缆20的内侧导体和外侧导体、以及供电部14暴露。因此,能够借助树脂模制部21使同轴电缆20与供电部14的连接部分防水,防止因大气中的水分等导致供电部14的焊锡恶化,从而能够提高薄膜天线10的耐水性。

另外,如图4中的(b)所示,在第二天线导体13形成有开口13b,由此在树脂模制部21的成形时,形成树脂模制部21的树脂材料经由开口13b遍及薄膜天线10的正面以及背面。其结果是,树脂模制部21从正面以及背面夹入薄膜天线10,并且形成为两面的树脂经由开口13b连结的形状。根据该结构,提高树脂模制部21与薄膜天线10的粘接强度,从而能够防止树脂模制部21从薄膜天线10剥离。

〔树脂模制部的变形例〕

参照图5对作为树脂模制部21的变形例的树脂模制部21α进行说明。图5中的(a)是具备树脂模制部21α的天线装置1的立体图。图5中的(b)是树脂模制部21α的右视图(从图示的坐标系中的y轴负方向侧进行向视观察的情况下获得的侧视图)。此外,省略支承体30以及同轴电缆20的树脂模制部21α以外的部分(电缆部分)的图示。

如图5中的(a)、(b)所示,树脂模制部21α由第一覆盖部22α、第二覆盖部23α以及第三覆盖部24构成。第一覆盖部22α形成于薄膜天线10的正面(图示的坐标系中的z轴正方向侧的表面),第二覆盖部23α形成于薄膜天线10的背面(图示的坐标系中的z轴负方向侧的表面)。第三覆盖部24形成于用于引出同轴电缆20的电缆部分的端部。

第一覆盖部22α与薄膜天线10的正面接触的区域以及第二覆盖部23α与薄膜天线10的背面接触的区域在从与第三区域10c垂直的方向(图示的坐标系中的z轴方向)观察的情况下恰好重叠。

第一覆盖部22α的厚度(从薄膜天线10的正面起测量的情况下的高度)构成为从同轴电缆20的中心起随着趋近bb’线、即随着趋近薄膜天线10的第三区域10c与第二区域10b之间的弯曲部而逐渐变薄。将该厚度逐渐变薄的部分称为第一覆盖部22α的裙部22α1。裙部22α1包括第一覆盖部22α的端边中的沿bb’线的端边(接近bb’线的一侧的端边)。

同样,第二覆盖部23α的厚度(从薄膜天线10的正面起测量的情况下的高度)构成为从同轴电缆20的中心起随着趋近bb’线、即随着趋近薄膜天线10的第三区域10c与第二区域10b之间的弯曲部而逐渐变薄。将该厚度逐渐变薄的部分称为第二覆盖部23α的裙部23α1。裙部23α1包括第二覆盖部23α的端边中的沿bb’线的端边(接近bb’线的一侧的端边)。

在树脂模制部21α中,第一覆盖部22α的裙部22α1以及第二覆盖部23α的裙部23α1相互对置地形成于相同区域的表背。因此,在以bb’线为棱线折弯薄膜天线10的情况下,能够将因折弯而产生的应力分散至第一覆盖部22α的裙部22α1与第二覆盖部23α的裙部23α1。

另外,裙部22α1、23α1的厚度构成为随着趋近bb’线而逐渐变薄,因此在折弯薄膜天线10的情况下,第一覆盖部22α以及第二覆盖部23α各自构成为随着趋近bb’线而相对于作用于z轴方向的力变柔软。因此,因薄膜天线10的折弯而产生的应力不集中在第一覆盖部22α以及第二覆盖部23α的沿bb’线的端边,而在裙部22α1、23α1中随着远离bb’线而逐渐缓和。

根据上述结构,即便薄膜天线10在树脂模制部21α的附近折弯的情况下,也能够长期地防止第一覆盖部22α的位于bb’线附近的端边与薄膜天线10剥离、以及第二覆盖部23α的位于bb’线附近的端边与薄膜天线10剥离。因此,能够长期高水准地保证天线装置10的耐水性。

特别是在制造方法的一栏中如将在下文中说明那样使用树脂成型用的金属模并通过注塑成形法形成树脂模制部21α的情况下,在树脂模制部形成工序中在薄膜天线10平面展开的形状的状态下对树脂模制部21α进行注塑成形,然后,实施将薄膜天线10卷绕于支承体30的卷绕工序。树脂模制部21α沿展开的薄膜天线10的形状形成,因此在卷绕工序中,在第一覆盖部22α以及第二覆盖部23α的端边中的沿bb’线的端边作用较大的应力。具备裙部22α1、23α1的树脂模制部22α作为使用这样的金属模并通过注塑成形法而形成的树脂模制部,是适当的。另外,在作为构成树脂模制部21α的材料而采用硬度高的树脂材料的情况下也是适当的。

此外,第一覆盖部22α以及第二覆盖部23α各自的厚度构成为随着从同轴电缆20的中心趋近cc’线而逐渐变薄。将该厚度逐渐变薄的部分称为第一覆盖部22α以及第二覆盖部23α的裙部22α2、23α2。第二天线导体13是不折弯的结构。因此,裙部22α2、23α2并不积极地有助于天线装置10的耐水性的提高,但起到提高树脂模制部21α的美观等效果。这样,第一覆盖部22α以及第二覆盖部23α也可以各自包括裙部22α2、23α2。

〔同轴电缆的布线路径〕

参照图6对天线装置1中的同轴电缆20的布线路径进行说明。图6中的(a)~(d)分别是天线装置1的俯视图、主视图、示出左侧表面的侧视图、以及仰视图。在图6中的(a)~(d)的各图中,为了容易理解同轴电缆20的布线路径,省略了薄膜天线10的图示。

连接有同轴电缆20的薄膜天线10卷绕于支承体30,同轴电缆20的端部与供电部14的连接部分在形成于支承体30的第三支承面33的第一以及第二凹部37、38收纳。而且,如图6中的(c)所示,从供电部14向支承体30的左侧表面侧(在图示的坐标系中为y轴负方向侧)引出的同轴电缆20在向支承体30的前方(在图示的坐标系中x轴负方向)弯曲之后嵌入于第二保持部35。支承体30的左侧表面构成为与第一支承面31、第二支承面32以及第三支承面33相交。第二保持部35将同轴电缆20保持为沿着第一支承面31以及第三支承面33并且同轴电缆20的一部分在与第二支承面32相交的方向上延伸。

如图6中的(b)所示,嵌入于第二保持部35后的同轴电缆20向支承体30的上方(在图示的坐标系中为z轴正方向)弯曲并且向右方(在图示的坐标系中为y轴正方向)弯曲,然后嵌入于第一保持部34。第一保持部34将同轴电缆20保持为同轴电缆20的一部分在沿第一支承面31以及第二支承面32的方向上延伸。

如图6中的(a)所示,嵌入于第一保持部34之后的同轴电缆20向支承体30的前方(在图示的坐标系中为x轴负方向)弯曲。

在如上那样形成的同轴电缆20的布线路径中,优选第一保持部34在被薄膜天线10的区域10a与薄膜天线10的区域10c夹持的空间区域的外部设置。即,优选在俯视观察支承体30的情况下,如图6中的(a)所示,第一保持部34设置于第一支承面31的外部。另外,在同轴电缆20的布线路径中,优选第二保持部35设置于第一支承面31的外部。根据上述结构,即便在相对支承体30卷绕薄膜天线10之后,也能够相对于第一保持部34以及第二保持部35各自容易地嵌入同轴电缆20。因此,能够减少天线装置1的制造所需的劳力和时间,因此能够减少天线装置1的制造成本。

在同轴电缆20的布线路径中,特征点之一在于:如图6中的(b)所示,第一保持部34将同轴电缆20的在沿第一支承面31以及第二支承面32的方向上延伸的部分保持为:从该部分至第一支承面31为止的距离d1与从该部分至第三支承面33为止的距离d2相等。根据该结构,即便在采用同轴电缆20的一部分横贯第三支承面33的布线路径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良好的放射特性。下文中在第一实施例中对该情况下的放射特性进行叙述。

此外,第一保持部34也可以构成为将同轴电缆20的在沿第一支承面31以及第二支承面32的方向上延伸的部分保持为:距离d1为距离d2以上。即便为该结构,也能够抑制采用同轴电缆20的一部分横贯第三支承面33的布线路径的情况下的放射特性的恶化。下文中在第二实施例中对该情况下的放射特性进行叙述。

另外,优选如图2中的(a)所示,第一保持部34的凹部34b向支承体30的上方(图示的坐标系中的z轴正方向)开口,第二保持部35的凹部35b向支承体30的下方(图示的坐标系中的z轴负方向)开口。另外,优选第三保持部36的凹部36b也向支承体30的下方(图示的坐标系中的z轴负方向)开口。即,优选第二以及第三保持部35、36以与形成于第三支承面33的第一以及第二凹部37、38的开口方向相同的方向开口的方式形成各凹部35b、36b,第一保持部34以与上述开口方向相反的一侧的方向开口的方式形成凹部34b。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用上下一对金属模容易地成形具有第一~第三保持部34、35、36的支承体30,能够减少天线装置1的制造成本。另外,用于保持同轴电缆20的各保持部分别形成于支承体30的上方侧与下方侧,因此能够提高针对同轴电缆20的拉拽的耐久性(同轴电缆20与供电部14的连接部分的耐久性)。

另外,优选如图6中的(b)、(c)所示,构成为第二保持部35设置于比第一保持部34更靠支承体30的下方(图示的坐标系中的z轴负方向侧)的位置,被第一保持部34以及第二保持部35保持的同轴电缆20在第一保持部34与第二保持部35之间沿与第一以及第三支承面31、33相交的方向(z轴方向)延伸。另外,优选如图6中的(b)所示,构成为第三保持部36设置于比第一保持部34更靠支承体30的下方(图示的坐标系中的z轴负方向侧)的位置,被第一保持部34以及第三保持部36保持的同轴电缆20在第一保持部34与第三保持部36之间沿与第一以及第三支承面31、33相交的方向(z轴方向)延伸。

即,从收纳于第一以及第二凹部37、38的树脂模制部21向y轴负方向延伸的同轴电缆20以弯曲而向x轴负方向延伸的方式由第二保持部35保持(参照图6中的(d))。而且,保持于第二保持部35的同轴电缆20以弯曲而向z轴正方向延伸从而朝向第一保持部34、并且弯曲而向y轴正方向延伸的方式由第一保持部34(参照图6中的(a)~(c))。而且,保持于第一保持部34的同轴电缆20以弯曲而向z轴负方向延伸从而朝向第三保持部36、并且弯曲而向x轴负方向延伸的方式由第三保持部36保持(参照图6中的(b)、(d))。

根据该结构,在相对于同轴电缆20作用有从天线装置1拉拽的方向的力的情况下,在同轴电缆20的弯曲的部分作用弯曲延伸的方向的力。其结果是,(1)保持(夹持)于第一保持部34的同轴电缆20的一部分更加强力地被按压于第一保持部34的凹部34b,(2)保持于第二保持部35的同轴电缆20的一部分更加强力地被按压于第二保持部35的凹部35b。因此,即便在相对于同轴电缆20作用有从天线装置1拉拽的方向的力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同轴电缆20从第一保持部34以及第二保持部35各自脱离。而且,利用上述保持部件保持同轴电缆20,从而即便在相对于同轴电缆20作用有从天线装置1拉拽的方向的力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拉拽力的影响波及供电部14与同轴电缆20的连接部分。

另外,优选第二保持部35的供同轴电缆20弯曲的部分接触的表面由平滑的曲面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中的(b)所示,对第二保持部35的支承体30的前方侧(图示的坐标系中的x轴负方向侧)的端部实施倒角加工,由此将同轴电缆20弯曲的部分所接触的表面形成为曲面。根据该结构,在相对于同轴电缆20作用有从天线装置1拉拽的方向的力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第二保持部35的支承体30的前方侧的端部损伤同轴电缆20而使之最终断线的情况。

〔天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第一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的第一制造方法包括将同轴电缆20连接于薄膜天线10的供电部14的工序、和形成对供电部14以及与该供电部14连接的同轴电缆20的端部进行覆盖的树脂模制部21的树脂模制部形成工序。

另外,包括准备支承体30的工序,该支承体30是具有第一支承面31、与第一支承面31相交的第二支承面32、以及与第一支承面31对置并与第二支承面32相交的第三支承面33的支承体30,且是具有用于保持同轴电缆20的第一以及第二保持部34、35(保持机构)并且用于收纳树脂模制部21的第一以及第二凹部37、38(凹状收纳部)设置于第三支承面33的支承体30。

而且,包括:卷绕工序,该工序中,以使树脂模制部21收纳于第一以及第二凹部37、38的方式将薄膜天线10安装于支承体30,并且以与第一支承面31、第二支承面32以及第三支承面33接触的方式将薄膜天线10卷绕于支承体30;和布线工序,该工序中,以使同轴电缆20保持于第一以及第二保持部34、35且同轴电缆20的一部分在沿第一支承面31以及第二支承面32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进行布线。

在本实施方式的树脂模制部形成工序中,树脂模制部21使用树脂成型用的金属模并通过注塑成形法形成。

具体而言,将同轴电缆20的端部与供电部14连接的薄膜天线10设置于金属模,将包括供电部14在内的供电部附近区域收纳于金属模的型腔内。此后,向该型腔内填充高温的熔融树脂材料,在型腔内冷却该熔融树脂材料并使之固化。然后,从该金属模取出薄膜天线10,由此能够取得供电部14以及与该供电部14的同轴电缆20的端部被树脂模制部21覆盖的薄膜天线10。

作为构成树脂模制部21的树脂材料,能够使用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系热熔胶(例如,汉高公司的technomeltpur9515),但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使用热固化型树脂、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利用树脂模制部21覆盖薄膜天线10的供电部14与同轴电缆20的连接部分之后将薄膜天线10卷绕于支承体30来制造天线装置1,但并不限定于此。以下具体地对第二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第二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的第二制造方法包括:连接工序,该工序中,将同轴电缆20与薄膜天线10的供电部14连接;和准备支承体30的工序,该支承体30是具有第一支承面31、与第一支承面31相交的第二支承面32、以及与第一支承面31对置并与第二支承面32相交的第三支承面33的支承体30,且是具有用于保持同轴电缆20的第一以及第二保持部34、35(保持机构)并且用于收纳供电部14的第一以及第二凹部37、38(凹状收纳部)设置于第三支承面33的支承体30。

另外,包括:卷绕工序,该工序中,以使供电部14与同轴电缆20的连接部分收纳于第一以及第二凹部37、38(凹状收纳部)的方式将薄膜天线10安装于支承体30,并且以与第一支承面31、第二支承面32以及第三支承面33接触的方式将薄膜天线10卷绕于支承体30;和布线工序,该工序中,以使同轴电缆20保持于第一以及第二保持部34、35(保持机构)且同轴电缆的20一部分在沿第一支承面31以及第二支承面32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进行布线。

而且,包括树脂模制部形成工序,该工序中,在经过上述各工序之后,向收纳有供电部14与同轴电缆20的连接部分的第一以及第二凹部37、38(凹状收纳部)填充液状的树脂材料,并使该树脂材料固化,由此形成对供电部14以及与该供电部14连接的同轴电缆20的端部进行覆盖的树脂模制部21。

〔搭载于车身的搭载例〕

上述天线装置1能够安装于各种构造物,例如能够搭载于汽车的车身。参照图7对天线装置1搭载于车身的搭载例进行说明。图7中的(a)是搭载有内置天线装置1的扰流板52的车身50的立体图。图7中的(b)是扰流板52的立体图。

如图7中的(a)所示,在车身50的顶盖51的后端搭载有扰流板52。扰流板52是一体成形的树脂部件。扰流板52具有用于将扰流板52相对于顶盖51的后端的位置定在规定位置的构造(未图示)、用于将扰流板52固定于顶盖51的规定位置的构造(未图示)。使用上述构造将扰流板52固定于顶盖51的规定位置。

扰流板52具有抑制车身50的后部的气流的紊乱(对气流进行整流)、提高车身50的美观等功能。为了对气流进行整流,扰流板52构成为随着趋近后端而上下方向的尺寸逐渐变小。而且,扰流板52的后部构成为在内侧形成空隙(成为中空构造)(参照图7中的(b))。

在本搭载例中,在上述空隙载置天线装置1,由此实现内置天线装置1的扰流板52。天线装置1以支承体30的第三支承面33朝向搭载于车身50的流板52的顶面侧的方式使图1所示的天线装置1的配置状态上下反转地载置于扰流板52。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α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第一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天线装置1例如能够搭载于汽车的车身,但根据该搭载的方式,考虑薄膜天线10的端部因承受风而振动、例如产生风噪那样的噪声的情况。另外,在薄膜天线10的端部持续承受风的情况下,也考虑该端部变形的情况。

因此,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α是进一步的目的在于防止这样的噪声的产生、变形产生的天线装置。

以下,参照图8~图10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α进行说明。此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1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图8中的(a)是天线装置1α的立体图。图8中的(b)是天线装置1α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在图8中的(a)、(b)的各图中,省略同轴电缆20的树脂模制部21α以外的部分(电缆部分)的图示。图9是天线装置1α所具备的薄膜天线10α的俯视图。图10中的(a)是天线装置1α所具备的支承体30α的放大俯视图。图10中的(b)是支承体30α的放大立体图。

天线装置1α具备薄膜天线10α、同轴电缆20以及支承体30α。薄膜天线10α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1所具备的薄膜天线10对应的部件。支承体30α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1所具备的支承体30对应的部件。树脂模制部21α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1所具备的树脂模制部21对应的部件。

对于支承体30α而言,如图8中的(b)所示,形成有插口31c这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1中的支承体30不同。插口31c是向从支承体30α的第一支承面31朝向第三支承面33(图8中未图示)的方向(在图示的坐标系中z轴负方向)凹陷的孔部。形成于第一支承面31的插口31c的开口31ap的形状是长边沿图示的坐标系的y轴方向、短边沿图示的坐标系的x轴方向的长方形。对于形成为使长方形的开口31ap向z轴负方向凹陷的形状的插口31c而言,形成于其内侧的空间为长方体,由四个侧壁即包括开口31ap的长边在内的一对侧壁(相互对置的一对侧壁)以及包括开口31ap的短边在内的一对侧壁(相互对置的一对侧壁)构成。

如图9所示,薄膜天线10α通过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1中的薄膜天线10所具备的电介质薄膜11置换为电介质薄膜11α来获得。电介质薄膜11α通过使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介质薄膜11向远离供电部14的方向延伸来获得。因此,包括电介质薄膜11α在内的薄膜天线10α除具备区域10a~10d之外,还具备从第一天线导体12侧的端边至直线dd’为止的区域10e(第四区域:第一天线导体12侧的端部)。在区域10e形成有长方形的开口11a。

如图8中的(b)所示,薄膜天线10α以直线aa’以及直线bb’为棱线折弯成u字型,由此卷绕于支承体30α。而且,薄膜天线10α以直线dd’为棱线折弯,由此区域10e能够插入于支承体30α的插口31c。

在插口31c的侧壁(包括开口31ap的长边在内的侧壁),在图示的坐标系中的y轴正方向侧以及y轴负方向侧分别各设置有一个、共计两个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用于防止区域10e从插口31c脱离。图10放大图示该两个固定机构中的y轴负方向侧的固定机构。y轴负方向侧的固定机构由楔形突起13f和作为一对凸缘的凸缘31d、31e构成。y轴正方向侧的固定机构也构成为与y轴负方向侧的固定机构相同。

如图10中的(a)所示,凸缘31d、31e各自是从包括开口31ap的长边在内的一对侧壁中的一侧壁(在图示的坐标系中为x轴正方向侧的侧壁)朝向另一侧壁(在图示的坐标系中为x轴负方向侧的侧壁)突出的突起。凸缘31d、31e各自沿从第一支承面31朝向第三支承面33的方向(图示的坐标系中的z轴负方向)直线状地延伸。即,凸缘31d、31e各自延伸的方向相互平行。在本实施方式中,凸缘31d、31e各自的突出量(从x轴正方向侧的侧壁起测量的情况下的高度)为开口31ap的短边的长度的1/2。

楔形突起13f是从包括开口31ap的长边在内的一对侧壁中的x轴负方向侧的侧壁朝向x轴正方向侧的侧壁突出的突起。楔形突起13f在俯视观察开口31ap的情况下,在图示的坐标系中的y轴方向上,位于凸缘31d与凸缘31e的中间。另外,楔形突起13f在插口31c的深度方向(在图示的坐标系中为z轴方向)上,位于第一支承面31与第三支承面33的中间。

楔形突起13f的形状在从图示的坐标系的y轴负方向侧观察的情况下为梯形(参照图10中的(b))。和构成梯形的两个腰中的一个腰对应的斜面部31f1与x轴负方向侧的侧壁所成的角为锐角,和另一个腰对应的限位部31f2与x轴负方向侧的侧壁所成的角为直角。换言之,楔形突起13f的突出量(从x轴负方向侧的侧壁起测量的情况下的高度)从第一支承面31起随着趋近第三支承面33而逐渐变大,达到规定的大小(梯形的高度)之后保持该规定的大小,然后急剧地变为零。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楔形突起13f的突出量的最大值即梯形的高度为开口31ap的短边的长度的1/2或稍微超过1/2。

在楔形突起13f的第一支承面31侧形成有斜面部31f1,因此能够相对于插口31c顺利地插入区域10e。若将区域10e插入于插口31c且开口11a(参照图9)到达与楔形突起13f对应的位置,则区域10e被凸缘31d、31e从插口31c的x轴正方向侧的侧壁向x轴负方向侧的侧壁的方向按压,从而开口11a卡挂于楔形突起13f。在楔形突起13f的第三支承面33侧形成有陡立的限位部31f2,因此即便相对于区域10e作用有从插口31c脱落的方向的力,也不存在开口11a意外从楔形突起13f脱离的情况。即,不存在区域10e从插口31c意外脱落的情况。

根据如上那样构成的天线装置1α,作为薄膜天线10α的端部的区域10e收纳于插口31c的内部,且不会脱落,因此即便在天线装置1α搭载于承受风的位置的情况下,薄膜天线10α也良好地紧贴于支承体30α。因此,即便承受风,薄膜天线10α也不振动,因此能够防止例如风噪那样的噪声的产生。另外,能够防止薄膜天线10α的端部变形。

天线装置1α的制造方法与天线装置1的制造方法相同,但卷绕工序的一部分还包括将区域10e插入于插口31c的工序。

《优选的同轴电缆的布线路径》

公知天线装置的放射特性容易被该天线装置的附近的环境影响。本申请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构成为同轴电缆20在沿第二支承面32的方向上横贯第三支承面33的天线装置1中,天线装置1的放射特性依赖于从供电部14延伸的同轴电缆20的布线路径而变化。具体而言,发现:天线装置1的放射特性依赖于被第一保持部件34保持的同轴电缆20与第一以及第二天线导体12、13的距离(距离d1与距离d2)的大小关系而变化。

以下,对通过改变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的第一保持部件34的凹部34b的深度来使同轴电缆20与第一以及第二天线导体12、13的距离(距离d1与距离d2)的大小关系变化从而测定放射特性的结果进行说明。

对由第一保持部件34保持同轴电缆20并使用采用d2=d1的结构的天线装置1(第一实施例)、采用d2≥d1的结构天线装置1(第二实施例)、以及采用d2<d1的结构的天线装置(实施例3)来测定各天线的放射特性的结果进行说明。

另外,作为用于考察各实施例中的天线的放射特性的参照对象,将采用从供电部引出的同轴电缆不横贯薄膜天线的结构的天线装置作为参考例来使用。在参考例的天线装置中,从供电部引出的同轴电缆配置为不嵌入于第二保持部35以及第一保持部34,而保持原状地远离天线装置。即,在本参考例的天线装置中,成为针对同轴电缆的拉拽的强度消失的构造。

此外,参考例的天线装置所具备的薄膜天线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1所具备的薄膜天线10相同,薄膜天线10向支承体30的卷绕方法也相同。即,仅同轴电缆20未保持于支承体30的第一保持部24这点不同。

首先,参照图11对参考例所涉及的天线装置进行说明。图11是示出参考例所涉及的天线装置的vswr(voltagestandingwaveratio:电压驻波比)以及平均增益的频率依赖性的曲线图。该平均增益通过遍及整个360°地平均由天线装置获得的xy平面内的放射增益来计算。

参照图11所图示的vswr的曲线可知:参考例的天线装置表现出在800mhz带低于2、在700mhz以下的频带急剧变大的vswr。另外,参照图11所图示的水平面内的全偏振波的平均增益的曲线可知:参考例的天线装置表现出在800mhz带超过-1dbi的良好的平均增益。

〔第一实施例〕

接下来,参照图12对天线装置1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2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的vswr以及平均增益的频率依赖性的曲线图。

第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通过在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1中采用支承体30的高度(在图1所图示的坐标系中为z轴方向的长度)为17.0mm、同轴电缆20的半径为1.4mm、距离d1与距离d2均为8.5mm的结构来获得。即,本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采用d2=d1的结构。此外,本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所具备的薄膜天线10设计为在800mhz带获得优选放射特性。

参照图12所图示的vswr的曲线可知:第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表现出在800mhz带低于2、在700mhz以下的频带急剧变大的vswr。另外,参照图11所图示的水平面内的全偏振波的平均增益的曲线可知:第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表现出在800mhz带超过-1dbi的良好的平均增益。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可知:尽管采用同轴电缆20横贯薄膜天线10的结构,但也表现出不逊于同轴电缆不横贯薄膜天线而保持原状地远离天线装置的结构的参考例的天线装置的放射特性。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参照图13对天线装置1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3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的vswr以及平均增益的频率依赖性的曲线图。

第二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通过在天线装置1中采用15.6mm作为距离d1、采用1.4mm作为距离d2来获得。即,第二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采用距离d1为距离d2以上的结构。第二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除距离d1以及距离d2的数值以外都相同。

参照图13所图示的vswr的曲线可知:第二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表现出在800mhz带为2左右、在700mhz以下的频带急剧变大的vswr。另外,参照图13所图示的水平面内的全偏振波的平均增益的曲线可知:第二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表现出在800mhz带超过-1dbi的良好的平均增益。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可知:尽管采用同轴电缆20横贯薄膜天线10的结构,但也表现出不逊于采用同轴电缆不横贯薄膜天线的结构的参考例的天线装置的放射特性。

〔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参照图14对天线装置1的第三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4是示出第三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的vswr以及平均增益的频率依赖性的曲线图。

第三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通过在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1中采用1.4mm作为距离d1、采用15.6mm作为距离d2来获得。即,第三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采用距离d1小于距离d2的结构。第三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与第一以及第二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除距离d1以及距离d2的数值以外相同。

参照图14所图示的vswr的曲线可知:第三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表现出虽然在800mhz带为2左右、但在700mhz以下的频带不变大的vswr。另外,图14所图示的水平面内的全偏振波的平均增益在800mhz带大幅度低于-1dbi。

如上所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可知:在采用同轴电缆横贯薄膜天线的结构且距离d2小于距离d1的结构的情况下,与参考例的天线装置相比,vswr呈不同的形状,平均增益大幅度降低。

从第一~第三实施例的结果可知:在采用同轴电缆20保持于第一保持部34的结构(同轴电缆20横贯薄膜天线10)的情况下,优选采用距离d2为距离d1以上的结构。此外,针对保持于第一保持部件34的同轴电缆20不横贯薄膜天线10而从中途向前方引出的方式(参照后述的第四实施方式),也有相同的结果成立。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15以及图16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β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5中的(a)是天线装置1β所具备的支承体30a的立体图。图15中的(b)是天线装置1β的立体图。图16是天线装置1β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天线装置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β通过将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中的支承体30与树脂模制部21分别置换为支承体30a与树脂模制部21a来获得。因此,本实施方式中,以支承体30a以及树脂模制部21a为中心进行说明。此外,对与天线装置1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如图15中的(a)所示,支承体30a在第三支承面33具备第一凹部37a、第二凹部38a以及l字槽部37b。第一以及第二凹部37a、38a是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以及第二凹部37、38分别对应的结构。l字槽部37b是与第一凹部37a连通且向第三支承面33的端部延伸的槽,在后述的树脂模制部21a的成形时,作为向外部放掉存在于第一凹部37a的内部的空气的通气孔发挥功能。

此外,支承体30a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中的支承体30相同,是具有第一支承面31、与第一支承面31相交的第二支承面32、以及与第一支承面31对置并与第二支承面32相交的第三支承面33的构造物,供薄膜天线10以与上述第一~第三支承面31~33接触的方式卷绕。另外,支承体30a具备用于对与薄膜天线10连接的同轴电缆20进行保持的第一保持部34、第二保持部35以及第三保持部36,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中的支承体30相同,供与薄膜天线10连接的同轴电缆20布线。

〔天线装置1β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β的制造方法包括:连接工序,该工序中,将同轴电缆20连接于薄膜天线10的供电部14;和准备支承体30a的工序,该支承体30a是具有第一支承面31、与第一支承面31相交的第二支承面32、以及与第一支承面31对置并与第二支承面32相交的第三支承面33的支承体30,且是具有用于保持同轴电缆20的第一以及第二保持部34、35(保持机构)并且用于收纳供电部14的第一以及第二凹部37a、38a(凹状收纳部)设置于第三支承面33的支承体30a。

另外,包括:卷绕工序,该工序中,以使供电部14收纳于第一以及第二凹部37a、38a(凹状收纳部)的方式将薄膜天线10安装于支承体30a,并且以与第一支承面31、第二支承面32以及第三支承面33接触的方式将薄膜天线10卷绕于支承体30;和布线工序,该工序中,以使同轴电缆20保持于第一以及第二保持部34、35(保持机构)且同轴电缆的20一部分在沿第一支承面31以及第二支承面32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进行布线。

而且,包括树脂模制部形成工序,该工序中,向收纳有供电部14的第一以及第二凹部37a、38a(凹状收纳部)填充液状的树脂材料,使该树脂材料固化,由此形成对供电部14以及与该供电部14连接的同轴电缆20的端部进行覆盖的树脂模制部21a。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与第一凹部37a连通的l字槽部37b,由此能够向外部放掉存在于第一以及第二凹部37a、38a(凹状收纳部)内部的空气,使液状的树脂材料顺畅地流入。因此,在使液状的树脂材料流入时能够抑制气泡等的产生,能够形成对供电部14与同轴电缆20的端部连接的连接部部分进行覆盖的树脂模制部21a。

参照图11,详细地对天线装置1β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经过上述的连接工序、卷绕工序以及布线工序各工序之后(步骤s100),经过树脂模制部形成工序(步骤s102、s104、s106、s108),由此制造天线装置1β。

如图16所示,树脂模制部形成工序包括:夹具设置工序(步骤s102),该工序中,将卷绕有薄膜天线10的支承体30a设置于构成夹具100的一对固定板之间;加压工序(步骤s104),该工序中,利用一对固定板对卷绕有薄膜天线10的支承体30a进行夹持并进行加压;填充工序(步骤s106),该工序中,从支承体30a的第二凹部38a的端部注入液状的树脂材料,向第一凹部37a内填充液状的树脂材料;以及取出工序(步骤s108),该工序中,在使填充于第一凹部37a内的液状的树脂材料固化而形成树脂模制部21a之后,从夹具100取出天线装置1β。

在夹具设置工序(步骤s102)中,在构成夹具100的一对固定板之间设置卷绕有薄膜天线10的支承体30a。此时,使各固定板与支承体30a的第一以及第三支承面31、33对置,并且在支承体30a的第二保持部35位于上方的朝向上配置支承体30a。由此,设置于第三支承面33的第一以及第二凹部37a、38a沿垂直方向排列配置,与第一凹部37a连通的第二凹部38a的端部配置于支承体30a的上端。

在加压工序(步骤s104)中,相对于卷绕有薄膜天线10的支承体30a,朝向第一支承面31与第三支承面33地对一对固定板分别进行加压。由此以更均匀的压力将薄膜天线10按压于支承体30a,从而薄膜天线10分别紧贴于第一以及第三支承面31、33。因此,能够防止在下一工序(步骤s106)中向设置于第三支承面33的第一凹部37a填充液状的树脂材料时该树脂材料向第一凹部37a的外部泄漏。

在填充工序(步骤s106)中,从第二凹部38a的端部(上端)注入液状的树脂材料,向第一凹部37a填充液状的树脂材料。

此时,同轴电缆20插通于第二凹部38a,因此从第二凹部38a与同轴电缆20的间隙注入液状的树脂材料。因此,为了使树脂材料从该间隙的注入变容易,例如可以使用尖细形状的针注入液状的树脂材料。另外,例如为了缩短填充所需的时间,可以边施加压力边注入液状的树脂材料。

此外,能够利用与第一凹部37a连通的l字槽部37b向外部放掉存在于第一凹部37a内部的空气。因此,能够使从第二凹部38a的上端注入的液状的树脂材料流入至第一凹部37a的内部,从而能够向第一凹部37a填充液状的树脂材料。

在取出工序(步骤s108)中,使填充至第一凹部37a内的液状的树脂材料固化,由此形成覆盖收纳于该第一凹部37a的供电部14以及与该供电部14连接的同轴电缆20的端部的树脂模制部21a。在形成树脂模制部21之后,取下夹着支承体30a的一对固定板,从夹具100取出天线装置1β。

此外,从夹具100取出天线装置1β的时机(即释放向夹着支承体30a的方向施加的压力并取下一对固定板的时机)能够根据所使用的树脂的固化时间、粘度、气温等适当地设定。

作为构成树脂模制部21a的树脂材料,能够使用二液混合型的聚氨酯系树脂(例如威孚化学公司的wevopurpd4),但并不限定于此。

此外,使用威孚化学公司的wevopurpd4形成的树脂模制部21a通过使在常温下填充至第一凹部37a的液状的树脂材料在常温下固化而形成。因此,例如与使用作为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系热熔胶的汉高公司的technomeltpur9515并通过注塑成形而形成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的树脂模制部21相比,具有施加于薄膜天线10的应力较小的优点。另外,使用威孚化学公司的wevopurpd4形成的树脂模制部21a的硬度小,因此具有能够抑制因树脂模制部21a与薄膜天线10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引起的剥离的优点。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对在实施树脂模制部形成工序之前实施连接工序、卷绕工序以及布线工序各工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布线工序在实施树脂模制部形成工序之后也能够实施。

〔变形例〕

假定天线装置经受各种温度变化,施加各种热历程。天线装置1β的支承体30a、薄膜天线10、以及树脂模制部21a各自分别由不同的材料构成。因此,在天线装置承受热历程的情况下,因构成天线装置1β的支承体30a、薄膜天线10以及树脂模制部21a的各个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导致在支承体30a与树脂模制部21a的界面(第一界面)、以及树脂模制部21a与薄膜天线10的界面(第二界面)作用有应力。

若热历程反复施加于天线装置1β,则最终、第一界面以及第二界面中的任一者剥离。第一界面以及第二界面中的哪一界面剥离根据分别作用于第一界面以及第二界面的应力、第一界面处的支承体30a与树脂模制部21a的粘接力、第二界面处的树脂模制部21a与薄膜天线10a的粘接力的平衡来决定。在作用于第一界面的应力超过支承体30a与树脂模制部21a的粘接力的情况下,第一界面剥离,在作用于第二界面的应力超过树脂模制部21a与薄膜天线10a的粘接力的情况下,第二界面剥离。

树脂模制部21a是目的在于防止同轴电缆20的内侧导体以及外侧导体、供电部14暴露、作为结果而提高薄膜天线10的耐水性的部件。因此,在第二界面处树脂模制部21a与薄膜天线10剥离的情况下,产生薄膜天线10的耐水性恶化的问题。相反,在第一界面处支承体30a与树脂模制部21a剥离的情况下,同轴电缆20的内侧导体以及外侧导体、供电部14保持被树脂模制部覆盖不变,因此薄膜天线10的耐水性不会恶化。

作为天线装置1β的变形例的天线装置1β’是进一步的目的在于通过抑制第二界面处的树脂模制部21a与薄膜天线10的剥离来防止薄膜天线的耐水性恶化的天线装置。

参照图17对本变形例的天线装置1β’进行说明。图17中的(a)是天线装置1β’所具备的支承体30b的第三支承面33的俯视图。更详细地说,是从图示的坐标系中的z轴负方向侧对第三支承面33进行向视观察的情况下获得的俯视图。图17中的(b)是天线装置1β’的放大剖视图。更详细地说,是沿图17中的(a)所图示的aa’线的剖面处的树脂模制部21b的放大剖视图。

天线装置1β’通过将天线装置1β所具备的支承体30a置换为支承体30b而获得。此外,支承体30b所具备的第一凹部37c、第二凹部38b以及j字槽部(槽部)37d各自与支承体30a所具备的第一凹部37a、第二凹部38a以及l字槽部37b各自对应。此外,对与支承体30a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支承体30b是相对于支承体30a实施以下变更的结构。此外,与第一凹部37c连通并作为向外部放掉存在于第一凹部37c的内部的空气的通气孔发挥功能的j字槽部37d与第一凹部37c以及第二凹部38b一起形成凹状收纳部。

·变更点1:将第一凹部37c的剖面形状以及j字槽部37d的剖面形状从长方形变更为图17中的(b)所图示的形状。

·变更点2:在第三支承面33的包围凹状收纳部的区域形成有粘接层。

·变更点3:将作为槽部的j字槽部37d的形状从l字型变更为j字型(参照图17中的(a))。

〔变更点1〕

参照图17中的(b)对第一凹部37c的剖面形状以及j字槽部37d的剖面形状进行说明。第一凹部37c的剖面形状以及j字槽部37d的剖面形状相同,因此,这里对第一凹部37c的剖面形状进行说明。如图17中的(b)所示,第一凹部37c的剖面形状构成为从形成于第三支承面33的开口部起的深度(在图示的坐标系中的z轴方向上的距离)越深、其宽度(在图示的坐标系中的x轴方向上的距离)越窄。换言之,第一凹部37c的宽度构成为在从开口部起的深度最深的底部最窄、在开口部最宽、从底部起随着趋近开口部而变宽。

此外,第一凹部37c的宽度可以不包括从底部起随着趋近开口部而变窄的部分,如图17中的(b)所示,可以包括其宽度不相对于从开口部起的深度变化的部分。

第一凹部37c的宽度构成为从底部起随着趋近开口部而变宽,由此填充至第一凹部37c并固化的形成树脂模制部21b的树脂材料容易从支承体30b剥离。因此,在天线装置1β’经受各种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在支承体30b与树脂模制部21b的界面亦即第一界面处,树脂模制部21b容易从支承体30b剥离。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在树脂模制部21b与薄膜天线10的界面亦即第二界面处树脂模制部21b从薄膜天线10剥离。因此,与天线装置1β相比,天线装置1β’能够防止薄膜天线10的耐水性恶化。

此外,优选第一凹部37c的表面尽量平滑地形成。在第一凹部37c的表面形成有凹凸的情况下,认为填充至第一凹部37c的树脂材料在该凹凸进入至各个角落,在支承体30b与树脂模制部21b之间产生的粘接力高(锚固效应)。通过尽量平滑地形成第一凹部37c的表面,能够抑制锚固效应,从而抑制在支承体30b与树脂模制部21b之间产生的粘接力。

另外,为了进一步可靠地防止树脂模制部21b从薄膜天线10剥离,可以在填充树脂材料之前的第一凹部37c的表面涂覆脱模材料。根据该结构,由树脂材料形成的树脂模制部21b容易从第一凹部37c的表面剥离。

〔变更点2〕

如图17中的(a)所示,在包围作为凹状收纳部的第一凹部37c、第二凹部38b以及j字槽部37d的区域形成有作为粘接层的双面胶带33c。此外,作为粘接层,可以代替双面胶带而使用粘接剂。如图17中的(b)所示,薄膜天线10使用双面胶带33c与支承体30b的第三支承面粘接。因此,能够容易地防止填充工序(步骤s106,参照图16)中填充至第一凹部37c内的液状的树脂材料流出至支承体30b与薄膜天线10之间。

在制造具备支承体30a的天线装置1β的情况下,像图16所图示的步骤s106那样,在使用夹具100夹持支承体30a的状态下将树脂材料填充至第一凹部37a内。然而,在制造具备支承体30b的天线装置1β’的情况下,即便在未使用夹具100夹持支承体30b的状态下,也能够向第一凹部37c填充树脂材料。即,能够省略加压工序s104。

〔变更点3〕

在天线装置1β’所具备的支承体30b,代替l字槽部37b而形成有j字槽部37来作为连通第一凹部37c的内部与支承体30b的外部的槽部。此外,连通第一凹部37c的内部与支承体30b的外部的槽部的形状不限定于l字型或j字型,也可以是除此以外的形状。

〔天线装置1β’的制造方法〕

天线装置1β’的制造方法与天线装置1β的制造方法相比,以下的点不同。此外,对与天线装置1β的制造方法相同的工序标注相同的步骤编号,省略其说明。

(制造方法的变更点1)

在卷绕工序之前,即在准备支承体30b的工序与卷绕工序之间,还包括粘接层形成工序,该工序中,在第三支承面33的包围凹状收纳部(第一凹部37c、第二凹部38b以及j字槽部37d)的区域形成粘接层(双面胶带33c)。

(制造方法的变更点2)

卷绕工序还包括粘接工序,该工序中,在将薄膜天线10卷绕于支承体30b时,使用粘接层(双面胶带33c)将薄膜天线10粘接于支承体30b。

此外,在天线装置1β’的制造方法中,能够省略加压工序s104。即,可以不为了将树脂材料填充于第一凹部37c而使用夹具100。因此,天线装置1β’能够以少于天线装置1β的工时来制造。

《第一~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天线装置向扰流板的收纳方法》

第一~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1α、1β适于向汽车的扰流板52、特别是向具有分割为容纳部与盖部的框体的扰流板52的收纳。以下,参照图18对在这样的扰流板52收纳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的收纳方法进行说明。图18是示出将天线装置1收纳于扰流板52的收纳方法的图。此外,在图18中,为了容易理解图示收纳方法,适当地示意示出天线装置1以及扰流板52的形状。

如图18中的(a)所示,扰流板52分割为容纳部52a与盖部52b的框体。在容纳部52a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收纳室52a1与第二收纳室52a2。第一收纳室52a1是用于收纳主要天线装置1的支承体30的空间,深度比第二收纳室52a2深。在第一收纳室52a1设置有相互对置的一对支承板52a3、52a4。另一方面,第二收纳室52a2主要是用于收纳天线装置1的薄膜天线10的空间,深度比第一收纳室52a1浅。第一收纳室52a1以及第二收纳室52a2的上方敞开,天线装置1从上方收纳于第一收纳室52a1以及第二收纳室52a2。

如图18中的(b)所示,天线装置1的支承体30在第一收纳室52a1中夹持于支承板52a3、52a4。此时,形成于构成支承体30的左右侧表面的侧壁的弹性突起39a1、39a2与形成于一对支承板52a3、52a4的开口嵌合。由此,支承体30在第一收纳室52a1中的位置固定,支承体30难以从支承板52a3、52a4脱落。如图18中的(b)所示,从支承体30延伸的薄膜天线10收纳于与第一收纳室52a1连通的第二收纳室52a2。另外,如图18中的(b)所示,从支承体30引出的同轴电缆20通过形成于第一收纳室52a1的前侧壁的贯通孔(未图示)向第一收纳室52a1的外部引出。第一收纳室52a1以及第二收纳室52a2在如图18中的(b)所示地收纳天线装置1之后,如图18中的(c)所示地被盖部52b封闭。

此外,第二以及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α、1β也能够使用与将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收纳于扰流板52的方法相同的方法收纳于扰流板52。

《第四实施方式》

参照图19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γ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9中的(a)是天线装置1γ的立体图,图19中的(b)是天线装置1γ的俯视图。天线装置1γ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相同,具备薄膜天线10、同轴电缆20以及支承体30。

天线装置1γ在以下的点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1进行了变更。

第一变更点: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中,同轴电缆20在支承体30内在宽度方向上横贯薄膜天线10,从支承体30的侧方引出,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γ中,同轴电缆20从支承体30的前方引出,而不在支承体30内在宽度方向上横贯薄膜天线10。因此,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γ中,作为用于从支承体30的前方引出同轴电缆20的通路,在构成为支承体30的前侧表面的侧壁30a的上端中央形成有凹部30a1,并且省略用于保持从支承体30的侧方引出的同轴电缆20的第三保持部36。此外,也可以代替在侧壁30a的上端中央形成凹部30a1并将其利用为同轴电缆20的通路,而在侧壁30a的中央形成贯通孔并将其利用为同轴电缆20的通路。

第二变更点: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中,用于将天线装置1固定于扰流板52的一对弹性突起39a1、39a2形成于支承体30的左右侧表面,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γ中,用于将天线装置1固定于扰流板52的突起39b1、39b2形成于从第二保持部35的左侧表面以及支承体30的右侧表面的前端向前方延伸的一对弹性板39的前端附近。

第三变更点: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中,构成支承体30的下表面的支承体30的底板在支承体30的前侧表面终止,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γ中,构成第三支承面33的支承体30的底板作为用于支承薄膜天线10的支承板33e,延伸至比支承体30的前侧表面更靠前方的位置。在支承板33e的左右边形成有阶梯差33e1、33e2,阶梯差33e1、33e2的前方处的支承板33e的宽度比阶梯差33e1、33e2的后方处的支承板33e的宽度宽。

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意图设计成收纳于具有分割为容纳部与盖部的框体的扰流板52,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γ意图设计成收纳于具有形成有插入口的框体的扰流板52。上述的变更点均与向扰流板52的收纳方法的不同对应。此外,下文中替换参照的附图地对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γ搭载于具有形成有插入口的框体的扰流板52的方法进行叙述。

《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向扰流板的收纳方法》

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γ适于向汽车的扰流板52、特别是向具有形成有插入口的框体的扰流板52的收纳。以下,参照图20对在这样的扰流板52收纳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1γ的收纳方法进行说明。图20是示出将天线装置1γ收纳于扰流板52的收纳方法的图。此外,在图20中,为了容易理解地图示收纳方法,适当地示意示出天线装置1γ以及扰流板52的形状。

如图20中的(a)所示,扰流板52具有构成框体上表面的顶板52d比构成框体前表面的侧壁向前方凸出的形状。在框体内形成有用于收纳天线装置1γ的支承体30的收纳室,在构成框体前表面的侧壁形成有用于将天线装置1γ的支承体30插入于框体内的插入口52c。另外,在顶板52d的下表面形成有用于保持天线装置1γ的支承板33e的l型突起52d1、52d2。

天线装置1γ向扰流板52的收纳以如下方式进行。

首先,如图20中的(b)所示,使天线装置1γ的支承板33e与扰流板52的顶板52d接触。此时,在支承板33e中,使比阶梯差33e1、33e2更靠后方的宽度窄的部分通过l型突起52d1、52d2之间,由此能够使支承板33e与顶板52d接触,而不使支承板33e与l型突起52d1、52d2干涉。

接下来,如图20中的(c)所示,保持使支承板33e与扰流板52的顶板52d接触不变,将天线装置1γ向后方移动,将支承体30从扰流板52的插入口52c插入于框体内。这样,天线装置1γ的支承体30收纳于扰流板52的框体内,在天线装置1γ的支承板33e中,比阶梯差33e1、33e2更靠前方的宽度宽的部分被l型突起52d1、52d2保持。若使一对弹性板39向内侧挠曲,从而包括至突起部39b1、39b2地将支承体30收纳于扰流板52的框体内,则一对弹性板39的弹性变形返回原来的状态,突起部39b1、39b2钩挂于扰流板52的构成框体前表面的侧壁,防止天线装置1γ从扰流板52意外脱落。此外,在从扰流板52取出天线装置1γ的情况下,将比弹性板39的突起部39b1、39b2更靠前方的部分39c1、39c2向内侧按压来使弹性体39向内侧挠曲,在使突起部39b1、39b2不钩挂于扰流板52的构成框体前表面的侧壁之后,从扰流板52拔出天线装置1γ即可。

《总结》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天线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薄膜天线;电缆,其与上述薄膜天线的供电部连接;以及支承体,其卷绕有上述薄膜天线的至少一部分,上述支承体具有用于保持上述电缆的保持机构。

根据上述结构,上述薄膜天线卷绕于上述支承体,因此能够抑制上述薄膜天线所具备的天线导体的立体构造的变化。即,能够提高天线特性的恒定性。另外,根据上述结构,上述电缆保持于上述支承体,因此能够提高针对电缆的拉拽的耐久性。

并且,根据上述结构,支承体承担提高天线特性的恒定性的功能与提高针对电缆的拉拽的耐久性的功能。因此,能够提高天线特性的恒定性与针对电缆的拉拽的耐久性,而不招致构造的复杂化、大型化。

在本说明书中,将薄膜天线卷绕于支承体的表达是指使薄膜天线以沿支承体的表面的方式变形并使薄膜天线处于无法从支承体脱离的状态。此外,上述表达不是仅指薄膜天线绕支承体缠绕一周以上的情况。例如,在支承体为长方体的部件的情况下,不仅使薄膜天线以沿支承体的四个面(例如上表面、右侧表面、下表面、左侧表面)的方式变形并使薄膜天线处于无法从支承体脱离的状态的形态,而且使薄膜天线以沿支承体的三个面(例如上表面、右侧表面、下表面)的方式变形并使薄膜天线处于无法从支承体脱离的状态的形态、使薄膜天线以沿支承体的两个面(例如上表面、右侧表面)的方式变形并使薄膜天线处于无法从支承体脱离的状态的形态等也包括在上述表达的意思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中,优选为,上述支承体具有:第一支承面;第二支承面,其与上述第一支承面相交;以及第三支承面,其与上述第一支承面对置且与上述第二支承面相交,上述薄膜天线以与上述第一支承面、上述第二支承面以及上述第三支承面接触的方式卷绕于上述支承体,上述保持机构具有第一保持部,该第一保持部将上述电缆保持为上述电缆的一部分在沿上述第一支承面以及上述第二支承面的方向上延伸。

根据上述结构,上述薄膜天线以与上述三个支承面接触的方式卷绕于上述支承体。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上述薄膜天线所具备的天线导体的立体构造的变化。另外,电缆中在沿上述第一支承面以及上述第二支承面的方向上延伸的部分的布线路径对天线特性造成大的影响。与此相对地,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利用第一保持部保持该部分,因此能够使天线特性进一步恒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中,优选为,上述第一保持部设置于比上述第一支承面的与上述第二支承面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更向前方突出的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即便在将上述薄膜天线卷绕于上述支承体之后,也能够实施将上述电缆固定于上述第一保持部的作业。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中,优选为,上述薄膜天线具有与上述电缆的热端导体连接的第一天线导体、以及与上述电缆的冷端导体连接的第二天线导体,上述薄膜天线以使上述第一天线导体的主要部位沿上述第一支承面、并且上述第二天线导体的主要部位沿上述第三支承面的方式卷绕于上述支承体,上述第一保持部将上述电缆的在沿上述第一支承面以及上述第二支承面的方向上延伸的部分保持为:从该部分至上述第一支承面为止的距离与从该部分至上述第三支承面为止的距离相等。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天线特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中,优选为,上述薄膜天线具有与上述电缆的热端导体连接的第一天线导体、以及与上述电缆的冷端导体连接的第二天线导体,上述薄膜天线以使上述第一天线导体的主要部位沿上述第一支承面、并且上述第二天线导体的主要部位沿上述第三支承面的方式卷绕于上述支承体,上述第一保持部将上述电缆的在沿上述第一支承面以及上述第二支承面的方向上延伸的部分保持为:从该部分至上述第一支承面为止的距离为从该部分至上述第三支承面为止的距离以上。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天线特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中,优选为,上述保持机构还具有第二保持部,该第二保持部将上述电缆保持为上述电缆的一部分在沿上述第一支承面且与上述第二支承面相交的方向上延伸。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针对电缆的拉拽的耐久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中,优选为,上述第二保持部在被上述薄膜天线的接触上述第一支承面的区域与上述薄膜天线的接触上述第三支承面的区域夹持的空间区域的外部设置。

根据上述结构,即便在将上述薄膜天线卷绕于上述支承体之后,也能够实施将上述电缆固定于上述第一保持部的作业。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中,优选为,上述第二保持部具有向与形成于上述第三支承面的凹状收纳部的开口方向相同的方向开口的凹部,上述第一保持部具有向与上述开口方向相反的一侧的方向开口的凹部。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提高针对电缆的拉拽的耐久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中,优选为,被上述第一以及第二保持部保持的上述电缆构成为:在上述第一保持部与上述第二保持部之间沿与上述第一支承面以及上述第三支承面相交的方向延伸。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提高针对电缆的拉拽的耐久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中,优选为,上述第二保持部的供上述电缆弯曲的部分接触的表面由平滑的曲面构成。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减少产生上述电缆的断线的可能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中,优选为,上述薄膜天线以与上述支承体的上述第一支承面、上述第二支承面以及上述第三支承面接触的方式折弯成u字型,在上述支承体中的上述第三支承面的与上述第二支承面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形成有引导环,上述薄膜天线贯通上述引导环,并被上述引导环支承。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上述薄膜天线紧贴于上述支承体。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天线导体的立体构造的变化。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中,优选为,上述供电部与上述电缆的连接部分被树脂模制部覆盖,上述支承体具有收纳上述树脂模制部的凹状收纳部。

根据上述结构,上述供电部与上述电缆的连接部分被树脂模制部覆盖,并且上述电缆保持于上述支承体,因此能够提高针对电缆的拉拽的耐久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中,优选为,上述树脂模制部由形成于上述薄膜天线的正面的第一覆盖部与形成于背面的第二覆盖部构成,

上述第一覆盖部以及上述第二覆盖部经由形成于上述薄膜天线的开口部连通。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提高树脂模制部相对于薄膜天线的粘接强度,从而能够防止树脂模制部从薄膜天线剥离。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中,优选为,上述薄膜天线以使上述树脂模制部的上述第一覆盖部在形成于上述第三支承面的与上述第二支承面之间的边界附近的上述凹状收纳部收纳的方式卷绕于上述支承体,上述薄膜天线形成有沿上述第三支承面以及上述第二支承面的边界折弯的折弯部,上述树脂模制部的第一覆盖部以及第二覆盖部的厚度随着趋近上述折弯部而变薄。

根据上述结构,例如在电缆与供电部的连接部分被树脂模制部覆盖的薄膜天线卷绕于支承体时,即便在采用树脂模制部配置于薄膜天线的折弯部的附近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长期地防止第一覆盖部以及第二覆盖部各自从薄膜天线剥离。因此,能够长期高水准地保证天线装置的耐水性。其理由如下所述。

另外,第一覆盖部以及第二覆盖部各自的厚度构成为随着趋近薄膜天线的折弯部而变薄,因此第一覆盖部以及第二覆盖部各自构成为随着接近折弯部而变柔软。因此,因折弯而产生的应力被缓和,防止集中在第一覆盖部以及第二覆盖部的位于折弯部附近的端边。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天线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连接工序,该工序中,将电缆连接于薄膜天线的供电部;树脂模制部形成工序,该工序中,形成对上述供电部以及与该供电部连接的电缆的端部进行覆盖的树脂模制部;准备支承体的工序,该支承体是具有第一支承面、与上述第一支承面相交的第二支承面、以及与上述第一支承面对置并与上述第二支承面相交的第三支承面的支承体,且是具有用于保持上述电缆的保持机构并且在上述第三支承面具有用于收纳上述树脂模制部的凹状收纳部的支承体;卷绕工序,该工序中,以使上述树脂模制部收纳于上述凹状收纳部的方式将上述薄膜天线安装于上述支承体,并且以与上述第一支承面、上述第二支承面以及上述第三支承面接触的方式将上述薄膜天线卷绕于上述支承体;以及布线工序,该工序中,以使上述电缆保持于上述保持机构且上述电缆的一部分在沿上述第一支承面以及上述第二支承面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进行布线。

根据上述制造方法,能够预备制造上述本发明所涉及的天线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连接工序,该工序中,将电缆连接于薄膜天线的供电部;准备支承体的工序,该支承体是具有第一支承面、与上述第一支承面相交的第二支承面、以及与上述第一支承面对置并与上述第二支承面相交的第三支承面的支承体,且是具有用于保持上述电缆的保持机构并且在上述第三支承面具有用于收纳上述供电部的凹状收纳部的支承体;卷绕工序,该工序中,以使上述供电部收纳于上述凹状收纳部的方式将上述薄膜天线安装于上述支承体,并且以与上述第一支承面、上述第二支承面以及上述第三支承面接触的方式将上述薄膜天线卷绕于上述支承体;布线工序,该工序中,以使上述电缆保持于上述保持机构且上述电缆的一部分在沿上述第一支承面以及上述第二支承面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进行布线;以及树脂模制部形成工序,该工序中,向上述凹状收纳部填充树脂材料并使之固化,从而形成对收纳于上述凹状收纳部的上述供电部以及与该供电部连接的电缆的端部进行覆盖的树脂模制部。

根据上述制造方法,能够预备制造上述本发明所涉及的天线装置。

优选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天线装置的制造方法还包括粘接层形成工序,该工序中,在上述卷绕工序之前,在上述第三支承面的包围上述凹状收纳部的区域形成粘接层,上述卷绕工序还包括粘接工序,该工序中,在将上述薄膜天线卷绕于上述支承体时,使用上述粘接层将该薄膜天线粘接于上述支体。

根据上述的制造方法,在包围上述凹状收纳部的轮廓的区域,上述支承体与上述薄膜天线通过上述粘接层粘接,因而在包围上述凹状收纳部的轮廓的上述支承体(特别是上述第三支承面)与上述薄膜天线之间不产生间隙。因此,在包围上述凹状收纳部的轮廓的区域,填充于上述凹状收纳部的上述树脂材料储存于上述凹状收纳部的内部。因此,能够容易地防止上述树脂材料流出至上述支承体与上述薄膜天线之间。

《附注事项》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分别公开在不同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机构适当地组合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1、1α、1β、1β’、1γ…天线装置;10、10α…薄膜天线;20…同轴电缆(电缆);30、30α、30a、30b...支承体;31...第一支承面;31a...l型突起;31b...i型突起;32...第二支承面;32a、32b...l型引导件;33...第三支承面;33a...对置区域;33b...非对置区域;33c...引导环;34...第一保持部(保持机构);34a...间隔壁;34b...凹部;34c...间隔壁;35...第二保持部(保持机构);35a...突出部;35b...凹部;37、37a、37c...第一凹部;38、38a、38b...第二凹部;37b...l字槽部(槽部);37d...j字槽部(槽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