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式复接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6547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轨道式复接插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可拆地连接例如在蓄电池和电动工具机或蓄电池和充电装置之间的电连接的连接装置。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作为组成部件并且用于与连接装置连接的连接插座以及一种作为连接装置的组成部件的支承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工具机和蓄电池可借助电连接装置相互连接。在此,这通常涉及可再次松开的连接。为此,所述工具机具有电触头(也称为插头),当蓄电池与工具机连接时,所述电触头被引入蓄电池上相应构造的连接插座中。但也可能的是,所述工具机具有连接插座并且蓄电池具有电触头。

此外,充电装置也借助电连接装置与蓄电池相互连接。充电装置在此具有电触头,当蓄电池与工具机连接时,所述电触头被引入蓄电池上相应构造的连接插座中。但也可能的是,所述充电装置具有连接插座并且蓄电池具有电触头。

基于蓄电池不断增大的功率和与此相关的可在蓄电池和工具机之间流动的可用电流强度的增强,传统的电连接装置及其触头和连接插座达到它们的物理极限。在此可能在连接装置上及其触头和连接插座上产生损坏。通常这样解决该问题,即相应增大触头和连接插座的尺寸。作为替代方案,限制功率强大的蓄电池所提供的电流强度,以防止出现可能的损坏。这些现有解决方案的缺点在于,它们太大、太昂贵和/或制造太耗费。限制电流强度又导致不能为用户提供工具机或充电装置的全部功率。

传统连接装置的另一问题在于,它们通常不能模块化/灵活地适应蓄电池的相应功率或最大电流强度。适应相应待使用蓄电池的相应功率或最大电流强度的各种不同的连接装置的制造和提供成本高并且应用耗费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可拆地连接例如在蓄电池和电动工具机之间或在蓄电池和充电装置之间的电连接的连接装置,借助该连接装置可解决上述问题并且尤其是提供一种改善的、即可模块化使用并且在其制造中更为灵活的连接装置。

根据本发明,所述任务通过独立权利要求1、7和8的技术方案来解决。本发明的有利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给出。

为此提供一种连接装置,用于可拆地连接例如在蓄电池和电动工具机或蓄电池和充电装置之间的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一个支承装置和至少一个可与该支承装置连接的连接插座。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有利实施方式可规定,设置至少一个可与支承装置连接的第二连接插座,所述至少第一和第二连接插座成排地依次沿支承装置这样定位,使得当触点元件连接到连接装置上时,触点元件与所述至少第一和第二连接插座连接。由此可增大在连接装置和触点元件之间的接触面,使得在连接装置和触点元件之间可流过更大的电流强度。

为了提供尽可能最佳的、用于容纳连接插座的横截面,根据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可规定,所述支承装置大致具有u形轮廓,其具有至少两个用于将连接插座定位并保持在支承装置上的保持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有利实施方式,连接插座可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底部元件、第一壁元件、第二壁元件以及弹簧装置,该弹簧装置具有第一弹簧元件和第二弹簧元件,用于容纳并保持触点元件,其中,第一弹簧元件与第一壁元件并且第二弹簧元件与第二壁元件连接。由此实现一种实用且有效的解决方案,用于可拆地连接连接插座和触点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有利实施方式可规定,第一弹簧元件和第二弹簧元件从第一端部起在第一和第二壁元件之间朝向第二端部在一个方向上延伸。

根据发明的另一种有利实施方式,第一弹簧元件和第二弹簧元件也可从第二端部起在一个方向上延伸。

为了在支承装置上使第一连接插座和第二连接插座相对彼此定向,根据另一种有利实施方式,连接插座的底部元件可具有凸出部和凹入部,所述凸出部与凹入部相对置设置并且所述凸出部的设计相应于凹入部的设计,使得第一连接插座的凸出部可接合到第二连接插座的凹入部中。

此外,提供一种连接插座作为组成部件并且用于与连接装置连接。

此外,提供一种支承装置作为连接装置的组成部件并且用于容纳至少一个连接插座。

附图说明

由下述附图说明给出其它优点。在附图中示出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附图、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包括多种特征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目的单独考虑这些特征并结合成其它有意义的组合。

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同一附图标记标识。附图如下:

图1为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透视图;

图2为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前视图;

图5为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后视图;

图6为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透视图;

图7为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侧视图;

图8为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俯视图;

图9为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前视图;

图10为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后视图;

图11为根据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透视图;

图12为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透视俯视图;

图13为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透视底视图;

图14为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俯视图;

图15为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后视图;

图16为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前视图;

图17为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侧视图;

图18为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透视俯视图;

图19为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透视底视图;

图20为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俯视图;

图21为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后视图;

图22为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前视图;

图23为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侧视图;

图24为具有一个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俯视图;

图25为具有两个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俯视图;

图26为具有五个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俯视图;

图27为具有一个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侧视图;

图28为具有两个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侧视图;

图29为具有五个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侧视图;

图30为具有一个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后视图;

图31为具有一个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前视图;

图32为具有五个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后视图;

图33为具有五个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前视图;

图34为具有一个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俯视图;

图35为具有一个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后视图;

图36为具有一个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前视图;

图37为具有一个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侧视图;

图38为具有两个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俯视图;

图39为具有五个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俯视图;

图40为具有一个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俯视图;

图41为具有一个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侧视图;

图42为具有两个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俯视图;

图43为具有五个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俯视图;

图44为具有一个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后视图;

图45为具有一个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前视图;

图46为具有一个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俯视图;

图47为具有一个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后视图;

图48为具有一个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前视图;

图49为具有两个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俯视图;

图50为具有五个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的、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可拆地连接例如在蓄电池和电动工具机或蓄电池和充电装置之间的电连接的连接装置基本上包括一个支承装置2和一个或多个连接插座3。连接装置1和尤其是连接插座3主要用于容纳触点元件并且因此建立在连接装置1或连接插座3之间的电连接。触点元件也可被称为耳片(tab)、刀(schwert)或刀元件。

在图1至5中示出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装置1的支承装置2。

图1示出支承装置2的透视图,其基本上包括基体4和连接元件5。

根据连接装置1是否设置在工具机、充电装置还是蓄电池中,连接元件5用于连接所述连接装置1与工具机、充电装置或蓄电池的控制装置或电子装置。连接元件5可借助与连接元件5压接、钎焊或熔焊的线缆或绞合线(litze)连接到控制装置或电子装置上。在附图中既未示出所述控制装置、电子装置、线缆也未示出绞合线。

支承装置2的基体4以细长形状延伸并且在此包括第一端部4a、第二端部4b、底部元件4c、第一侧面元件6和第二侧面元件7。基体4由导电材料制成。不仅第一侧面元件6而且第二侧面元件7分别具有第一侧面边缘6a、7a和第二侧面边缘6b、7b。两个侧面元件6、7分别以它们的第一侧面边缘6a、7a与底部元件4c连接,使得基体4大致构成构成空腔8的凹槽形状。基体4在此具有u形横截面。如下面将详细说明的那样,空腔8用于容纳连接插座3。基体4沿方向a或b延伸。在第二侧面边缘6b、7b上,第一和第二侧面元件6、7具有多个缺口9。如图1至3所示,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设置五个缺口9。这些缺口9大致平行于侧面元件6、7和支承装置2的纵向延伸部延伸。通过缺口9,在第一侧面元件6的第二侧面边缘6b上实现多个保持元件10。根据该优选实施方式,分别在第一侧面元件6的第一侧面边缘6a上设置五个保持元件10并且在第一侧面元件6的第一侧面边缘6a上定位五个保持元件10。根据连接装置1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和第二侧面元件6、7的保持元件10彼此相向弯曲。换言之,这些保持元件10分别朝向支承装置2的空腔8的方向折弯。如下面还将详细说明的,保持元件10用于将连接插座3定位并保持在支承装置2上。

在此应注意,最靠近基体4的第一端部4a的保持元件10在方向a上延伸。其余保持元件10在方向b上延伸。

在图6至图10中示出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连接装置1的支承装置2。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连接装置1与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装置1大致相同。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第一和第二侧面元件6、7的保持元件10不彼此相向弯曲或折弯。换言之,第一和第二侧面元件6、7的保持元件10笔直于侧面元件6、7在方向b上或在最靠近基体4第一端部4a的保持元件10的情况下在方向a上延伸。在此应注意,仅最靠近基体4第一端部4a的、相对置的保持元件10彼此相向弯曲或折弯(参见图6或图8)。

根据支承装置2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有保持元件10构造成直的,参见图11。该另一种实施方式因此大致相应于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连接装置1的支承装置2,但区别在于,最靠近基体4第一端部4a的、相对置的保持元件10并不是弯曲或折弯的,而是直的并且在方向b上延伸。

在图12至17中示出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3。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3基本上包括第一端部3a、第二端部3b、底部元件3c、第一壁元件11、第二壁元件12以及弹簧装置13。第一壁元件11包括前端部11a、后端部11b、突出部11c和凹口11d。第二壁元件12也包括前端部12a、后端部12b、突出部12c和凹口12d。弹簧装置13又包括第一弹簧元件13a和第二弹簧元件13b,用于容纳并保持细长的触点元件。触点元件未在图中示出。第一壁元件11和第二壁元件12与底部元件3c连接并且大致垂直于底部元件3c延伸。在此应注意,第一壁元件11和第二壁元件12可构成一定的过延伸。换言之,这两个壁元件11、12并非必须与底部元件3c设置成直角(90°)。第一壁元件11与底部元件3c成钝角(91°和179°之间并且优选95°)在方向c上延伸(参见图14)。第二壁元件12与底部元件3c成钝角(91°和179°之间并且优选95°)在方向c'上延伸(参见图14)。当连接插座3设置在支承装置2中时,所述过延伸设置的壁元件11、12形成一定张紧或者说施加一定压力到支承装置2的相应侧面元件6、7上。通过壁元件11、12的该张紧或者说压力,连接插座3被夹紧和保持在支承装置2中,以防过于容易地从支承装置2中掉出。

第一突出部11c在外部、即沿方向c定位在第一壁元件11上,并且第二突出部12c也在外部、即在方向c'上定位在第二壁元件12上。两个突出部11c、12c用作连接插座3与支承装置2的接触面。由于壁元件11、12具有一定的预张紧,因此连接插座3的突出部11c、12c始终与支承装置2连接以便闭合电路或者说将电流从触点元件经过连接插座3传输至支承装置2。

在相应的壁元件11、12上的凹口11d、12d大致矩形地构造并且用于容纳保持元件10,使得连接插座3被保持元件10定位并保持在支承装置2中。

第一和第二壁元件11、12以及底部元件3c构成用于容纳细长触点元件的空腔14。

尤其是在图13中可看出,底部元件3c在第一端部上具有凸出部15并且在第二端部上具有凹入部16。凸出部15的形状在此相应于凹入部16的形状。凸出部15和凹入部16用于在支承装置2上各连接插座3相互间的连接和定位。为此,第一连接插座3的凸出部15接合到第二连接插座3的凹入部16中(参见图25和26)。

第一弹簧元件13a以弯曲形状从第一壁元件11的后端部11b向第一壁元件11的前端部11a方向延伸。第二弹簧元件13b以弯曲形状从第二壁元件12的后端部12b向第二壁元件12的前端部12a方向延伸。第一和第二弹簧元件13a、13b能够反之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中。在图11至14中示出处于第一位置中的两个弹簧元件13a、13b,这两个弹簧元件13a、13b借助它们的弹力在自由端部上相互接触。当两个弹簧元件13a、13b克服它们的弹力相互远离并且朝向相应壁元件11、12方向运动时,这两个弹簧元件13a、13b处于第二位置中。处于第二位置中的弹簧元件13a、13b未在图中示出。弹簧元件13a、13b能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中,以便在触点元件插入各弹簧元件13a、13b之间时借助弹力容纳并保持触点元件。

在图18至图23中示出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3。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3与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3大致相同。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第一弹簧元件13a设置在第一壁元件11的前端部11a上并且以弯曲形状在方向b上延伸。第二弹簧元件13b设置在第二壁元件12的前端部12a上并且以弯曲形状在方向b上延伸。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弹簧元件13a、13b相同,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弹簧元件13a、13b也能够可逆地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中,以便容纳并保持触点元件。

如上所述,支承装置2基体4的空腔8用于容纳并保持一个或多个连接插座3。待与连接装置1连接的触点元件始终与所有位于支承装置2上的连接插座3连接或者说接合到所有位于支承装置2上的连接插座3中。与支承装置2连接并且其中插入触点元件的连接插座3的数量取决于待连接蓄电池的功率或或取决于应在连接装置1和触点元件之间流动的电流强度的最大高度。定位在支承装置2上的连接插座3越多,在连接装置1和触点元件之间流动的电流强度就越大并且蓄电池的功率就越大。较多数量的连接插座3为触点元件提供了较大的连接面,使得大的电流强度可安全地流动或者说不会对连接装置1造成可能的损坏。

在此应注意,也可根据连接插座3的数量改变支承装置2的长度。因此,当少于五个连接插座3定位在支承装置2上时,可使用较短的支承装置2(尤其是较短的基体)。当应在支承装置2上定位多于五个连接插座3时,也可延长支承装置2(或支承装置2的基体4)。

图24示出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具有支承装置2的连接装置1,其中,保持元件10弯曲或者说折弯。一个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3定位在支承装置2的基体4中。该连接插座3在此设置在基体4的第一端部4a附近。连接插座3在此这样定位在支承装置2的基体4中,使得支承装置2基体4的保持元件10接合到连接插座3的壁元件11、12的相应凹口11d、12d中。相应的保持元件10在此突出于连接插座3(参见图24)并且压靠连接插座3(参见图27)。由此,连接插座3这样定位并保持在支承装置2中,使得连接插座3既不会在方向a上也不会在方向d上克服保持元件10的保持力掉出支承装置2(参见图24和27)。保持元件10和连接插座3的凹口11d、12d因此构成形锁合连接。基于该形锁合连接,连接插座3不需要与支承装置2的基体4材料锁合连接。由于不存在材料锁合连接,连接插座3可再次从支承装置2中取出。当在连接装置1的制造过程中应从支承装置2再次取出和/或替换一个或多个连接插座3时,这是特别有利的。在此可更换损坏的连接插座3,而无须丢弃整个连接装置1、即已经定位有多个连接插座3的支承装置2。这在制造过程中节省了时间并减少了可能的废件。

图25示出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具有支承装置2的连接装置1,其中,保持元件10弯曲或折弯。两个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3定位在支承装置2的基体4中。这两个连接插座3在方向b上成排地依次定位。这两个连接插座3在此这样定位在支承装置2的基体4中,使得支承装置2的基体4的保持元件10接合到连接插座3的壁元件11、12的相应凹口11d、12d中。也就是说,第一连接插座3的凸出部15设置到第二连接插座3的凹入部16中。由此,各连接插座3定位并保持在支承装置2中(参见图25)。

图26示出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具有支承装置2的连接装置1,在该支承装置中保持元件10弯曲或折弯。五个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3定位在支承装置2的基体4中。这五个连接插座3在方向b上成排地依次定位。在此,五个连接插座3这样定位在支承装置2的基体4中,使得支承装置2的基体4的保持元件10接合到连接插座3的壁元件11、12的相应凹口11d、12d中。也就是说,连接插座3的凸出部15设置到相邻的连接插座3的凹入部16中。由此,各连接插座3定位并保持在支承装置2中(参见图26)。

图34示出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具有支承装置2的连接装置1,在该支承装置中保持元件10弯曲或折弯。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3定位在该支承装置2的基体4中。该连接插座3在此设置在基体4的第一端部4a附近。连接插座3在此这样定位在支承装置2的基体4中,使得支承装置2的基体4的保持元件10接合到连接插座3壁元件11、12的相应凹口11d、12d中。由此,连接插座3定位并保持在支承装置2中(参见图34)。

图38示出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具有支承装置2的连接装置1,在该支承装置中保持元件10弯曲或折弯。两个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3定位在支承装置2的基体4中。这两个连接插座3在方向b上成排地依次定位。两个连接插座3在此这样定位在支承装置2的基体4中,使得支承装置2的基体4的保持元件10接合到连接插座3的壁元件11、12的相应凹口11d、12d中。也就是说,第一连接插座3的凸出部15设置到第二连接插座3的凹入部16中。由此,连接插座3定位并保持在支承装置2中(参见图38)。

图39示出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具有支承装置2的连接装置1,在该支承装置中保持元件10弯曲或折弯。五个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3定位在支承装置2的基体4中。这五个连接插座3在方向b上成排地依次定位。五个连接插座3在此这样定位在支承装置2的基体4中,使得支承装置2基体4的保持元件10接合到连接插座3壁元件11、12的相应凹口11d、12d中。也就是说,连接插座3的凸出部15设置到相邻的连接插座3的凹入部16中。由此各连接插座3定位并保持在支承装置2中(参见图39)。

图40示出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具有支承装置2的连接装置1,在该支承装置中保持元件10是直的。一个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3定位在支承装置2的基体4中。该连接插座3在此设置在基体4的第一端部4a附近。连接插座3在此这样定位在支承装置2的基体4中,使得支承装置2的基体4的保持元件10接合到连接插座3壁元件11、12的相应凹口11d、12d中。由此连接插座3定位并保持在支承装置2中(参见图35和图36)。

图42示出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具有支承装置2的连接装置1,在该支承装置中保持元件10是直的。两个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3定位在支承装置2的基体4中。这两个连接插座3在方向b上成排地依次定位。这两个连接插座3在此这样定位在支承装置2的基体4中,使得支承装置2的基体4的保持元件10接合到连接插座3的壁元件11、12的相应凹口11d、12d中。也就是说,第一连接插座3的凸出部15设置到第二连接插座3的凹入部16中。由此各连接插座3定位并保持在支承装置2中(参见图42)。

图43示出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具有支承装置2的连接装置1,在该支承装置中保持元件10是直的。五个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3定位在支承装置2的基体4中。这五个连接插座3在方向b上成排地依次定位。这五个连接插座3在此这样定位在支承装置2的基体4中,使得支承装置2的基体4的保持元件10接合到连接插座3的壁元件11、12的相应凹口11d、12d中。也就是说,连接插座3的凸出部15设置到相邻的连接插座3的凹入部16中。由此各连接插座3定位并保持在支承装置2中(参见图43)。

图46示出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具有支承装置2的连接装置1,在该支承装置中保持元件10是直的。一个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3定位在该支承装置2的基体4中。该连接插座3在此设置在基体4的第一端部4a附近。连接插座3在此这样定位在支承装置2的基体4中,使得支承装置2的基体4的保持元件10接合到连接插座3的壁元件11、12的相应凹口11d、12d中。由此连接插座3定位并保持在支承装置2中(参见图46)。

图49示出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具有支承装置2的连接装置1,在该支承装置中保持元件10是直的。两个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3定位在该支承装置2的基体4中。这两个连接插座3在方向b上成排地依次定位。这两个连接插座3在此这样定位在支承装置2的基体4中,使得支承装置2的基体4的保持元件10接合到连接插座3的壁元件11、12的相应凹口11d、12d中。也就是说,第一连接插座3的凸出部15设置到第二连接插座3的凹入部16中。由此各连接插座3定位并保持在支承装置2中(参见图49)。

图50示出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具有支承装置2的连接装置1,在该支承装置中保持元件10是直的。五个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3定位在支承装置2的基体4中。这五个连接插座3在方向b上成排地依次定位。这五个连接插座3在此这样定位在支承装置2的基体4中,使得支承装置2的基体4的保持元件10接合到连接插座3的壁元件11、12的相应凹口11d、12d中。也就是说,连接插座3的凸出部15设置到相邻连接插座3的凹入部16中。由此各连接插座3定位并保持在支承装置2中(参见图50)。

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3与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2力锁合或形锁合地连接。换言之,各连接插座3夹紧在相应保持元件10之间并且被其保持在位置中。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3和支承装置2之间的连接因此可再次松开。

与此相比,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连接插座3与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支承装置2材料锁合地连接。所述材料锁合连接例如包括熔焊、钎焊、粘接或类似方式。

由此提供一种用于可松开地连接例如在蓄电池和电动工具机或蓄电池和充电装置之间的电连接的连接装置1,借助该连接装置尤其是可提供改善的、即可模块化使用并且在其制造中更为灵活的连接装置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