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电缆绞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4875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线电缆绞龙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书涉及一种绞龙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线电缆绞龙机,属于电缆生产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日益进步,我国的电线电缆生产总量和需求总量也在大幅攀升。电线电缆行业虽然只是一个配套行业,却占据着中国电工行业1/4的产值。它产品种类众多,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其产品主要用在发、配、输、变、供电线路中的强电电能传输,通过的电流大(几十安至几千安)、电压高(220v至35kv及以上)。故而在绞龙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绞合、绝缘挤出(绕包)、成缆的步骤。而目前的绞龙机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进行绞合时只能做单向绞合缠绕,极少进行双向绞合,一来容易造成分线穿插,绞合不均,二来容易造成单股缠绕而影响绞合质量;(2)现行的绞龙机绞合层数少,绞合线数难以调节,极大的限制了产品的应用范围;(3)现行的绞龙机无法同步进行绕包过程,需要分步骤进行加工作业;(4)现行的绞龙机在成缆步骤中操作复杂,计米作业粗放不精准,成缆之后移动不便。故而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开发一种电线电缆绞龙机成为了当下的急需。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高效的带钢生产卷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线电缆绞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线转轴、定位架、一级进线套、一级转套、一级传动链、一级传动轴、一级转盘、一级转盘架、一级定向轮、一级分线转轴、一级盘孔、一级集束模头、转动电机、二级进线套、二级转套、二级传动链、二级传动轴、二级转盘、二级转盘架、二级定向轮、二级分线转轴、二级盘孔、二级集束模头、上拉组矮轮、上拉组高轮、三级进线套、三级转套、三级传动链、三级传动轴、三级转盘、三级转盘架、三级定向轮、三级分线转轴、三级盘孔、三级集束模头、下拉组高轮、下拉组矮轮、包裹转套、无纺布杆、计米转轮、紧固转轮、同步转向电机、转轴台、支架台杆、收线架、套杆、成线转轴;所述主线转轴设置在地面且正对定位架,定位架设置在地面且正对一级进线套,一级转套一端和一级进线套连接,另一端穿过一级转盘中心处和一级集束模头连接,一级传动轴和一级转套之间通过一级传动链连接,一级转盘架设置在一级转盘两侧,一级定向轮均匀设置在一级转盘两端面,且相互交叉错位分布,一级分线转轴均匀设置在一级转盘两端面边缘,且相互交叉错位分布,一级盘孔均匀设置在一级转盘两端面,相互交叉错位分布,且与各端面一级定向轮位置正对,一级集束模头位置正对二级进线套,转动电机设置在二级传动轴上,且二级传动轴一端和一级传动轴一端咬合,二级转套一端和二级进线套连接,另一端穿过二级转盘中心处和二级集束模头连接,二级传动轴和二级转套之间通过二级传动链连接,二级转盘架设置在二级转盘两侧,二级定向轮均匀设置在二级转盘两端面,且相互交叉错位分布,二级分线转轴均匀设置在二级转盘两端面边缘,且相互交叉错位分布,二级盘孔均匀设置在二级转盘两端面,相互交叉错位分布,且与各端面二级定向轮位置正对,二级集束模头位置正对上拉组矮轮,上拉组矮轮设置在地面上且位置正对上拉组高轮,上拉组高轮设置在地面上且位置正对三级进线套,二级传动轴另一端和三级传动轴一端咬合,三级转套一端和三级进线套连接,另一端穿过三级转盘中心处和三级集束模头连接,三级传动轴和三级转套之间通过三级传动链连接,三级转盘架设置在三级转盘两侧,三级定向轮均匀设置在三级转盘两端面,且相互交叉错位分布,三级分线转轴均匀设置在三级转盘两端面边缘,且相互交叉错位分布,三级盘孔均匀设置在三级转盘两端面,相互交叉错位分布,且与各端面三级定向轮位置正对,三级集束模头位置正对下拉组高轮,下拉组高轮设置在地面上且位置正对下拉组矮轮,下拉组矮轮设置在地面上且位置正对包裹转套,无纺布杆设置在包裹转套侧面,包裹转套位置正对计米转轮,计米转轮位置正对紧固转轮,计米转轮和紧固转轮均通过电机转轴和同步转向电机连接,收线架位置正对紧固转轮,收线架和转轴台之间通过支架台杆连接,套杆嵌套在收线架底端内侧,成线转轴嵌套在套杆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一级定向轮、一级分线转轴、一级盘孔数量均≥6。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一级集束模头上开孔个数≥7。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二级定向轮、二级分线转轴、二级盘孔数量均≥12。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二级集束模头上开孔个数≥13。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三级定向轮、三级分线转轴、三级盘孔数量均≥24。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三级集束模头上开孔个数≥25。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计米转轮表面设置有螺旋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紧固转轮表面设置有框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收线架可绕支架台杆转动。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绞龙机能够进行双向绞合,杜绝分线穿插,绞合不均的情况发生,提高绞合质量。

(2)、本发明的绞龙机能够扩大绞合层数,调节绞合线数量,扩大产品的应用面。

(3)、本发明的绞龙机能够同步进行绕包作业,大幅提升生产效率,简化生产工艺过程,节约成本。

(4)、本发明的绞龙机能够精准计米的同时亦能够将成缆电线集束束紧,且可以提高成缆电线下机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左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右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主线转轴和定位架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级传动轴、一级转盘、一级集束模头及相关部件的组合结构正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级传动轴、一级转盘、一级集束模头及相关部件的组合结构背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转动电机、一级传动轴和二级传动轴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二级传动轴、二级转盘、二级集束模头及相关部件的组合结构正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二级传动轴、二级转盘、二级集束模头及相关部件的组合结构背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上拉组矮轮、上拉组高轮、三级传动轴和二级传动轴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三级传动轴、三级转盘、三级集束模头及相关部件的组合结构正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三级传动轴、三级转盘、三级集束模头及相关部件的组合结构背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包裹转套、无纺布杆、计米转轮、紧固转轮、同步转向电机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转轴台、支架台杆、收线架、套杆、成线转轴组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主线转轴、2-定位架、3-一级进线套、4-一级转套、5-一级传动链、6-一级传动轴、7-一级转盘、8-一级转盘架、9-一级定向轮、10-一级分线转轴、11-一级盘孔、12-一级集束模头、13-转动电机、14-二级进线套、15-二级转套、16-二级传动链、17-二级传动轴、18-二级转盘、19-二级转盘架、20-二级定向轮、21-二级分线转轴、22-二级盘孔、23-二级集束模头、24-上拉组矮轮、25-上拉组高轮、26-三级进线套、27-三级转套、28-三级传动链、29-三级传动轴、30-三级转盘、31-三级转盘架、32-三级定向轮、33-三级分线转轴、34-三级盘孔、35-三级集束模头、36-下拉组高轮、37-下拉组矮轮、38-包裹转套、39-无纺布杆、40-计米转轮、41-紧固转轮、42-同步转向电机、43-转轴台、44-支架台杆、45-收线架、46-套杆、47-成线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13,本实施例的一种电线电缆绞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线转轴1、定位架2、一级进线套3、一级转套4、一级传动链5、一级传动轴6、一级转盘7、一级转盘架8、一级定向轮9、一级分线转轴10、一级盘孔11、一级集束模头12、转动电机13、二级进线套14、二级转套15、二级传动链16、二级传动轴17、二级转盘18、二级转盘架19、二级定向轮20、二级分线转轴21、二级盘孔22、二级集束模头23、上拉组矮轮24、上拉组高轮25、三级进线套26、三级转套27、三级传动链28、三级传动轴29、三级转盘30、三级转盘架31、三级定向轮32、三级分线转轴33、三级盘孔34、三级集束模头35、下拉组高轮36、下拉组矮轮37、包裹转套38、无纺布杆39、计米转轮40、紧固转轮41、同步转向电机42、转轴台43、支架台杆44、收线架45、套杆46、成线转轴47;所述主线转轴1设置在地面且正对定位架2,定位架2设置在地面且正对一级进线套3,一级转套4一端和一级进线套3连接,另一端穿过一级转盘7中心处和一级集束模头12连接,一级传动轴6和一级转套4之间通过一级传动链5连接,一级转盘架8设置在一级转盘7两侧,一级定向轮9均匀设置在一级转盘7两端面,且相互交叉错位分布,一级分线转轴10均匀设置在一级转盘7两端面边缘,且相互交叉错位分布,一级盘孔11均匀设置在一级转盘7两端面,相互交叉错位分布,且与各端面一级定向轮9位置正对,一级集束模头12位置正对二级进线套14,转动电机13设置在二级传动轴17上,且二级传动轴17一端和一级传动轴6一端咬合,二级转套15一端和二级进线套14连接,另一端穿过二级转盘18中心处和二级集束模头23连接,二级传动轴17和二级转套15之间通过二级传动链16连接,二级转盘架19设置在二级转盘18两侧,二级定向轮20均匀设置在二级转盘18两端面,且相互交叉错位分布,二级分线转轴21均匀设置在二级转盘18两端面边缘,且相互交叉错位分布,二级盘孔22均匀设置在二级转盘18两端面,相互交叉错位分布,且与各端面二级定向轮20位置正对,二级集束模头23位置正对上拉组矮轮24,上拉组矮轮24设置在地面上且位置正对上拉组高轮25,上拉组高轮25设置在地面上且位置正对三级进线套26,二级传动轴17另一端和三级传动轴29一端咬合,三级转套27一端和三级进线套26连接,另一端穿过三级转盘30中心处和三级集束模头35连接,三级传动轴29和三级转套27之间通过三级传动链28连接,三级转盘架31设置在三级转盘30两侧,三级定向轮32均匀设置在三级转盘30两端面,且相互交叉错位分布,三级分线转轴33均匀设置在三级转盘30两端面边缘,且相互交叉错位分布,三级盘孔34均匀设置在三级转盘30两端面,相互交叉错位分布,且与各端面三级定向轮32位置正对,三级集束模头35位置正对下拉组高轮36,下拉组高轮36设置在地面上且位置正对下拉组矮轮37,下拉组矮轮37设置在地面上且位置正对包裹转套38,无纺布杆39设置在包裹转套38侧面,包裹转套38位置正对计米转轮40,计米转轮40位置正对紧固转轮41,计米转轮40和紧固转轮41均通过电机转轴和同步转向电机42连接,收线架45位置正对紧固转轮41,收线架45和转轴台43之间通过支架台杆44连接,套杆46嵌套在收线架45底端内侧,成线转轴47嵌套在套杆46上。

所述一级定向轮9、一级分线转轴10、一级盘孔11数量均≥6。

所述一级集束模头12上开孔个数≥7。

所述二级定向轮20、二级分线转轴21、二级盘孔22数量均≥12。

所述二级集束模头23上开孔个数≥13。

所述三级定向轮32、三级分线转轴33、三级盘孔34数量均≥24。

所述三级集束模头35上开孔个数≥25。

所述计米转轮40表面设置有螺旋槽。

所述紧固转轮41表面设置有框槽。

所述收线架45可绕支架台杆44转动。

本发明工作时:通过主线转轴1将电缆主线传送至定位架2上,在定位架2上进行转向,使得电缆主线能够传送至一级进线套3上,其中电缆主线穿过一级转套4和一级集束模头12开孔到达一级集束模头12一侧,一级传动轴6通过一级传动链5带动一级转套4转动,进而带动一级转盘7转动且通过一级转盘架8保持转动稳定,其中正面的一级分线从正面一级分线转轴10经由正面的一级定向轮9转向穿过一级盘孔11和一级集束模头12开孔到达一级集束模头12一侧与主线绞合,反面的一级分线从反面一级分线转轴10经由反面的一级定向轮9转向穿过一级集束模头12开孔到达一级集束模头12一侧与主线绞合。经过一级绞合的主线传送至二级进线套14上,其中一级绞合主线穿过二级转套15和二级集束模头23开孔到达二级集束模头23一侧,二级传动轴17通过二级传动链16带动二级转套15转动,进而带动二级转盘18转动且通过二级转盘架19保持转动稳定,转动电机13带动二级传动轴17转动,而因一级传动轴6与二级传动轴17为齿轮咬合,导致转向相反,进而导致一级转盘7和二级转盘18转向相反,能够形成第一次双向绞合,其中正面的二级分线从正面二级分线转轴21经由正面的二级定向轮20转向穿过二级盘孔22和二级集束模头23开孔到达二级集束模头23一侧与一级绞合主线绞合,反面的二级分线从反面二级分线转轴21经由反面的二级定向轮20转向穿过二级集束模头23开孔到达二级集束模头23一侧与一级绞合主线绞合。经过二级绞合的主线先后传送至上拉组矮轮24和上拉组高轮25,形成折角拉力,强化二级绞合主线集束程度和绞合密度,进而将该二级绞合主线传送至三级进线套26上,其中二级绞合主线穿过三级转套27和三级集束模头35开孔到达三级集束模头35一侧,三级传动轴29通过三级传动链28带动三级转套27转动,进而带动三级转盘30转动且通过三级转盘架31保持转动稳定,而因三级传动轴29与二级传动轴17为齿轮咬合,导致转向相反,进而导致三级转盘30和二级转盘18转向相反,能够形成第二次双向绞合,其中正面的三级分线从正面三级分线转轴33经由正面的三级定向轮32转向穿过三级盘孔34和三级集束模头35开孔到达三级集束模头35一侧与二级绞合主线绞合,反面的三级分线从反面三级分线转轴33经由反面的三级定向轮32转向穿过三级集束模头35开孔到达三级集束模头35一侧与二级绞合主线绞合。经过三级绞合的主线先后传送至下拉组高轮36和下拉组矮轮37,形成折角拉力,强化三级绞合主线集束程度和绞合密度,进而将该三级绞合主线传送过包裹转套38,其中无纺布杆39通过包裹转套38带动围绕三级绞合主线转动,进而形成螺旋绝缘挤出(绕包)。将完成绕包的电缆线通过计米转轮40转动计数,同时通过紧固转轮41的组合,可以形成转动组紧固电缆线,且通过同步转向电机42的同步转动,可使得电缆线绕计米转轮40-紧固转轮41-计米转轮40的顺序绕动回转之后从计米转轮40下端传送出,而后传送至收线架45上,进而传送至成线转轴47并缠绕,当成线转轴47到达缠绕米数时,转轴台43控制支架台杆44带动收线架45转动,使得成线转轴47接触地面,进而将套杆46拆下,使得成线转轴47可滚地移动。

尽管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