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4196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实施例属于通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如今电子行业蓬勃发展,人们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产品所带来的便利,而且朝着更轻便、更简洁的外观实现复杂的功能控制方向改善。

目前,所使用的电子产品上的控制按键多是一个按键对应控制一种功能,如果功能非常多的情况下,电子产品上的控制按键会非常多,这样不仅增大了电子产品本身的尺寸,而且控制起来也比较复杂。传统多按键,多旋钮复杂的控制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当代产品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实现一键控制多功能的目的。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路板及按键;其中,

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多个第一触发部;

所述按键包括按压部件及旋转部件,所述旋转部上设有第二触发部以及第一连接部,所述按压部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分离时,所述旋转部件能相对所述按压部件能沿所述旋转部件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以及沿所述旋转部件的轴心进行旋转;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时,所述旋转部件旋转至所述第二触发部与多个所述第一触发部中的一个第一触发部相对,所述按压部件被按压时,所述第二触发部可与其相对的所述第一触发部进行接触。

可选地,所述按压部件通过连接机构与所述旋转部件连接;其中,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弹性部件、按键底座以及第二弹性部件;

所述按压部件与所述按键底座连接,所述按压部件能相对所述按键底座沿所述按压部件的轴向移动;

所述第一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旋转部件与所述按压部件之间;

所述第二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旋转部件与所述按键底座之间;

所述旋转部件沿所述旋转部件的轴向向远离所述按键底座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发生形变,为所述旋转部件提供回复力;

所述按压部件带动所述旋转部件沿所述旋转部件轴向向靠近所述按键底座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发生形变,为所述旋转部件提供回复力。

可选地,所述旋转部件具有中空内腔,所述按压部件容置在所述中空内腔内;

所述按压部件包括按压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按压部上的按键杆;

所述旋转部件的内壁上设置有带有通孔的凸台,所述凸台将所述旋转部件的所述中空内腔分隔成上腔体及下腔体;

所述按键杆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按键底座连接,所述按压部容置在所述上腔体内。

可选地,所述按压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按键杆远离所述按压部一端的卡扣部;

所述按键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部相配合使用的卡扣槽;

所述按键杆通过所述卡扣部与所述卡扣槽卡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为多个;

所述上腔体内,所述凸台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柱,每个所述第一限位柱上均套接有一个所述第一弹性部件;

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为多个;

所述按键底座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位于所述下腔体内,每个所述第二限位柱上均套接有一个所述第二弹性部件。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为限位槽,其中,所述按键杆上设有多个限位块,每个限位块上靠近所述按压部的一侧设有一个挡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挡块形成所述限位槽;

所述第一连接部为限位扣,其中,所述凸台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限位槽配合使用的限位扣,所述限位扣能从所述挡块与相邻的所述限位块之间的间隙穿过;

所述限位扣从所述限位槽脱出,并从所述间隙穿出时,所述旋转部件能沿所述旋转部件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以及沿所述旋转部件的轴心进行旋转;

所述限位扣穿入所述间隙并进入所述限位槽时,所述挡块与所述限位扣抵接,所述按压部件能沿所述旋转部件的轴向方向带动所述旋转部件移动。

可选地,所述旋转部件上设有一个限位扣时,所述限位扣与所述第二触发部位置对应;

或者

所述旋转部件上设有多个限位扣时,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扣与所述第二触发部位置对应。

可选地,每个所述限位槽内均设有第一磁性件,每个所述第一磁性件均与一个所述第一触发部位置对应;

与所述第二触发部对应设置的所述限位扣上设置有第二磁性件;

所述限位扣穿入所述间隙后,通过所述第一磁性件及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的磁力作用使得所述限位扣进入所述限位槽。

可选地,还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上设有操作孔;

所述电路板、所述按压部件、所述旋转部件以及所述按键底座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其中,所述按键底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按压部件及所述旋转部件部分从所述操作孔向外伸出。

另外,可选地,在所述操作孔内,所述壳体上对应每个所述第一触发部的位置上设有第一定位部;

所述旋转部件上对应所述第二触发部的位置上设有第二定位部;

当所述第二触发部与一个所述第一触发部位置对应时,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相互对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按键上的旋转部件旋转至不同的位置,以便旋转部件上的第二触发部与电路板上的不同的第一触发部对应,按压部件被按压时,通过按压部件带动旋转部件移动,以便旋转部件通过第二触发部接触与其对应的第一触发部,从而触发与第一触发部对应的功能,实现了一键控制多功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一部分,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按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部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按压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部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按键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按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路板;11:第一触发部;

20:按压部件;21:按压部;22:按键杆;23:卡扣部;24:限位块;25:挡块;26:第一磁性件;

30:旋转部件;31:第二触发部;32:通孔;33:凸台;34:第一限位柱;35:限位扣;36:第二磁性件;37:第二定位部;

40:按键底座;

50:第一弹性部件;51:第二弹性部件;

60:壳体;61:第一定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101、1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目前,所使用的电子产品上的控制按键较多,一个控制按键对应控制一种功能,使得电子产品不仅尺寸较大,而且控制起来也比较复杂。

因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发明实施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按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部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路板10及按键。

其中,电路板10上设有多个第一触发部11。每个第一触发部11被触发时,对应触发一种不同的功能。例如,第一触发部11为四个,分别对应翻上一页、翻下一页、增加音量、降低音量。第一触发部11为多个,触发时可以对应触发多个不同的功能,此处不一一赘述。

按键包括按压部件20以及旋转部件30,旋转部件30上设有第二触发部31以及第一连接部(图中未示出)。第二触发部31用于与第一触发部11接触,从而触发第一触发部11。例如,在按压部件20带动旋转部件30做下移动时,第二触发部31与第一触发部11接触,并触发第一触发部11。

按压部件2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图中未示出)。

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分离时,旋转部件30能相对按压部件20能沿旋转部件30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以及沿旋转部件30的轴心进行旋转。

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时,旋转部件30旋转至第二触发部31与多个第一触发部11中的一个第一触发部11相对,按压部件20被按压时,第二触发部31与其相对的第一触发部11进行接触。

具体举例说明,电子设备还包括控制系统,按键通过电路板10与控制系统连接,第一触发部11通过电路板10与控制系统电连接。上拉旋转部件30,旋转部件30能够沿旋转部件30的轴向方向向上提起。按压部件20不受影响,按压部件20的位置不动。此时,旋转部件30被提起后,旋转部件30可以相对于按压部件20进行转动。转动的目的是将第二触发部31与多个第一触发部11中的一个第一触发部11位置对应。

向按压部件20施加按压力,也就是按压部件20被按压时,按压部件20带动旋转部件30沿旋转部件30的轴向移动,旋转部件30通过第二触发部31与其相对的第一触发部11接触,第一触发部11将触发信号发送至电子设备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接收到的触发信号,从而触发该第一触发部11对应的功能。重复上述提拉、旋转、按压等操作,就可以实现触发不同第一触发部11对应的功能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旋转部件30旋转至不同的位置,以便旋转部件30上的第二触发部31与电路板10上的不同的第一触发部11对应,通过按压按压部件20,使得按压部件20带动旋转部件30移动,以便旋转部件30通过第二触发部31与其对应的第一触发部11接触,从而触发与第一触发部11对应的功能,实现了一键控制多功能的目的。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按键做进一步详细的。

继续参见图1,按压部件20通过连接机构与旋转部件30连接。其中,连接机构包括:第一弹性部件50、按键底座40以及第二弹性部件51。

按压部件20与按键底座40连接,按压部件20能相对按键底座40沿按压部件20的轴向移动。第一弹性部件50设置在旋转部件30与按压部件20之间。第二弹性部件51设置在旋转部件30与按键底座40之间。

旋转部件30沿旋转部件30的轴向向远离按键底座40的方向移动时,第一弹性部件50发生形变,为旋转部件30提供回复力。具体地,旋转部件30与按压部件20发生相对移动,旋转部件30与按压部件20对第一弹性部件50进行挤压,使得第一弹性部件50发生形变,第二弹性部件51不受影响,不产生形变。

按压部件20带动旋转部件30沿旋转部件30轴向向靠近按键底座40方向移动时,第二弹性部件51发生形变,第二弹性部件51为旋转部件30提供回复力。具体地,按压部件20带动旋转部件30移动时,旋转部件30与按键底座40发生相对移动,旋转部件30与按键底座40对第二弹性部件51进行挤压,使得第二弹性部件51发生形变,第一弹性部件50与旋转部件30一起移动,因此不受影响,不产生形变。

本发明实施例中,旋转部件30具有中空内腔。按压部件20容置在中空内腔内。一种可实现方式是,按压部件20套接在旋转部件30内,使得按键的体积变小,节省了按键所占的空间,同时使得按键的结构更加紧凑。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按压部件20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旋转部件3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和图4。

本发明实施例中,按压部件20包括按压部21以及设置在按压部21上的按键杆22。旋转部件30的内壁上设置有带有通孔32的凸台33,凸台33将旋转部件30的中空内腔分隔成上腔体及下腔体。按键杆22穿过通孔32并与按键底座40连接,按压部21容置在上腔体内。

按压部件20通过按键杆22穿过通孔32以实现按压部件20套接在旋转部件30上,按压部21容置在上腔体内,能够增加按压部件20与旋转部件30之间的美观性,一种可实现方式是,按压部21上表面与上腔体开口的端面在一个平面上。

可选地,按压部件20还包括设置在按键杆22远离按压部21一端的卡扣部23。按键底座40上设置有与卡扣部23相配合使用的卡扣槽。按键杆22通过卡扣部23与卡扣槽卡合。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是,按键底座40位于下腔体内,按压部件20的卡扣部23为定位卡扣销,与按键底座40上的卡扣槽卡合后,卡扣槽能够限制按压部件20相对于旋转部件30转动,当旋转部件30转动时,按压部件20并不会在旋转部件30作用下而发生旋转。另外,当旋转部件30受到提拉力提拉时,卡扣槽同时防止按压部件20被提拉力提起。

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弹性部件50为多个。第一弹性部件50包括但不限于为弹簧或弹片。一种设置方式是,上腔体内,凸台33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柱34,每个第一限位柱34上均套接有一个第一弹性部件50。第一弹性部件50与第一定位柱为过盈配合,即第一弹性部件50随旋转部件30移动。当然,第一限位柱34也可以通过连接部代替,第一弹性部件50的一端通过连接部与凸台33连接,另一端与按压部21抵接。

相应地,第二弹性部件51也可以为多个。第二弹性部件51包括但不限于为弹簧或弹片。一种设置方式是,按键底座4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柱,第二限位柱位于下腔体内,每个第二限位柱上均套接有一个第二弹性部件51。第二弹性部件51与第二第二定位柱为过盈配合,第二弹性部件51起到支撑的作用。当然,第二限位柱也可以通过连接部代替,第二弹性部件51的一端通过连接部与凸台33连接,另一端与凸台33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限位柱34也可以设置在按压部件20的按压部21上,例如,设置在按压部21朝向上腔体的一侧上。第二限位柱也可以设置在凸台33上,例如,设置在凸台33朝向下腔体的一侧上。

参见图3和图5,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为限位槽,其中,按键杆22上设有多个限位块24,每个限位块24上靠近按压部21的一侧设有一个挡块25,限位块24与挡块25形成限位槽。第一连接部为限位扣35,其中,凸台33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与限位槽配合使用的限位扣35,限位扣35能从挡块25与相邻的限位块24之间的间隙穿过。

举例说明,图5中,设定限位扣35宽度尺寸为d1,挡块25与相邻的限位块24之间的间隙宽度为d2,因需要限位扣35能从挡块25与相邻的限位块24之间的间隙穿过,此处尺寸要求为d2>d1。

在具体实施时,限位扣35从限位槽脱出,并从间隙穿出时,旋转部件30能沿旋转部件30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以及沿旋转部件30的轴心进行旋转。具体地,旋转部件30带动限位扣35从限位槽内脱出,当限位扣35与间隙正对时,旋转部件30带动限位扣35从间隙穿出,此时,第一弹性部件50发生形变,旋转部件30能够相对于按压部件20进行转动。

限位扣35穿入间隙并进入限位槽时,挡块25与限位扣35抵接,按压部件20能沿旋转部件30的轴向方向带动旋转部件30移动。具体地,旋转部件30在第一弹性部件50的作用力下,向下移动,带动限位扣35穿入间隙,限位扣35进入间隙后,旋转部件30转动带动限位扣35进入限位槽,此时,第二触发部31与一个第一触发部11位置对应。

本发明实施例中,旋转部件30上设有一个限位扣35时,限位扣35与第二触发部31位置对应。或者,旋转部件30上设有多个限位扣35时,其中一个限位扣35与第二触发部31位置对应。

参见图5,当限位扣35穿入间隙后,为了更加方便地,准确地将旋转部件30的限位扣进入限位槽,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每个限位槽内均设有第一磁性件26,每个第一磁性件26均与一个第一触发部11位置对应。与第二触发部31对应设置的限位扣35上设置有第二磁性件36。限位扣35穿入间隙后,通过第一磁性件26及第二磁性件36之间的磁力作用使得限位扣35进入限位槽。

第一磁性件26和第二磁性件36的固定方式包括多种,例如通过瞬干胶等胶水将固定,或者将磁性件嵌入,或者通过连接件将磁性件固定,方式很多,此处不一一赘述。第一磁性件26与限位槽一一对应,例如,限位块24为四个,因此限位槽也为四个,第一磁性件26为四个。第二磁性件36设置在与第二触发部31对应设置的限位扣35上,第二触发部31为一个,因此,第二磁性件36也为一个。第一磁性件26和第二磁性件36包括但不限于永磁铁或磁钢等。

当限位槽内设有第一磁性件26,限位扣35上设置有第二磁性件36时,为保证限位扣35能够从从挡块25与相邻的限位块24之间的间隙穿过,因此图5中,设定限位扣35加第二磁性件36宽度尺寸和为d1,挡块25与相邻的限位块24之间的间隙宽度为d2,因需要限位扣35能从挡块25与相邻的限位块24之间的间隙穿过,此处尺寸要求为d2>d1。

参见图1和图6,为使得按键整体化,美观化,本发明实施例中,按键还包括:壳体60。

壳体60上设有操作孔。电路板10、按压部件20、旋转部件30以及连接机构均设置在壳体60内,其中,按键底座40固定设置在壳体60内,按压部件20及旋转部件30部分从操作孔向外伸出。

一种可实现方式是,按键底座40于壳体60之间设置有电路板定位柱,电路板10套接在电路板定位柱上,按键底座40固定设置在壳体60上时,将电路板10固定在壳体60上,例如,可通过穿过壳体60的螺钉孔,使按键底座40固定在壳体60上。用户可通过伸出操作孔的按压部件20、旋转部件30的部分对其进行操作。

另外,为了方便用户在转动旋转部件30时,能够方便准确地知道是否旋转到位,可选地,在操作孔内,壳体60上对应每个第一触发部11的位置上设有第一定位部61,旋转部件30上对应第二触发部31的位置上设有第二定位部37,当第二触发部31与一个第一触发部11位置对应时,第一定位部61与相应的第二定位部37相互对应。

举例说明,第一定位部61为凹槽,第二定位部37为定位珠,当旋转部件30转动时,定位珠被壳体60压缩,当旋转部件30旋转至第二触发部31与一个第一触发部11位置对应时,定位珠与凹槽对应,定位珠弹出并伸进凹槽内,同时发生声音,提醒用于旋转到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或者,

壳体60外表面围绕操作孔设置有与各个第一触发部11相对应的功能标识,功能标识作为第一定位部61。

旋转部件3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指示标志,例如,指示箭头,指示箭头作为第二定位部37。

用户旋转旋转部件30时,通过将指示箭头旋转指向需要触发的功能的功能标识时,旋转完成,指示箭头用于提示用户当前第二触发部31对应触发的第一触发部11对应的功能。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按键如何使用做进一步介绍。

当用户需要切换功能时,需将旋转部件30旋转,使限位扣35的第二磁性件36与限位槽内的第一磁性件26分离,分离后,限位扣35旋转至最大距离,直到限位扣35与第二磁性件36完全对正挡块25与相邻的限位块24之间的间隙,此时,提拉旋转部件30,使旋转部件30的限位扣35从间隙中穿出,此时旋转部件30仅受到第一弹性部件50带来的回复力。

当用户根据功能需要选定需要调整的功能时,如用户想要选定音量增加功能,只需将旋转部件30上的箭头符号对正壳体60的音量增加符号,同时松开旋转部件30。旋转部件30在第一弹性部件50的弹性作用下向下移动,使旋转部件30的限位扣35向下移动,完全穿入间隙。第二磁性件36在第一磁性件26的作用下,带动旋转部件30转动,使得限位扣35旋转到限位槽内指定位置,使旋转部件30上的第二触发部31能够准确的对正第一触发部11,至此切换功能完成。

此时用户按压按压部件20,按压部件20上的限位槽上的挡块25带动旋转部件30上限位扣35实现旋转部件30向下移动,直至旋转部件30上的第二触发部31与第一触发部11接触,实现第一触发部11的触发,触发与第一触发部11对应的功能。当用户松开按压部件20后,按压部件20及旋转部件30在第二弹性部件51的作用力下,恢复初始位置。重复以上的操作,可以实现多功能的切换。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按键上的旋转部件旋转至不同的位置,以便旋转部件上的第二触发部与电路板上的不同的第一触发部对应,按压部件被按压时,通过按压部件带动旋转部件移动,以便旋转部件通过第二触发部接触与其对应的第一触发部,从而触发与第一触发部对应的功能,实现了一键控制多功能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旨在简明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特点,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直观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特点,并不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当限定。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