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支撑机构及按键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5557发布日期:2019-03-30 09:1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按键支撑机构及按键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键支撑机构及按键模块,尤其涉及一种可应用于长倍键的按键支撑机构及按键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是笔记本电脑)以薄型化为发展趋势,使得搭配这些薄型笔记本电脑的键盘也朝向薄型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对于薄型化的键盘而言,按键内部的空间有限且薄化的键帽容易变形,使用者若只按压某些按键(例如是在长度方向上较一般标准一倍键更长的长倍键,如空白键)的其中一个边角,可能只有此边角被下压,此按键的相对边角没有连带地下移,而无法触发位于按键中间正下方的开关。

要如何使按键(例如是长倍键)的其中一个边角被下压时,按键整体能够一起下移、并且让此按键能够简单组装、低成本、按压时低噪音,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支撑机构,其可使键帽的其中一个边角被下压时,按键整体能够一起下移,且结构简单、低成本、按压时低噪音。

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模块,其具有上述的按键支撑机构。

本发明的一种按键支撑机构,适于配置在底板与键帽之间。按键支撑机构包括两剪刀结构。两剪刀结构包括两第一支撑框体、两第二支撑框体及第一连接件。各第一支撑框体包括相对的第一侧、第二侧、位于第一侧的第一固定部及位于第二侧的第二固定部,其中两第一固定部分别适于固定至键帽,两第二固定部分别适于固定至底板。两第二支撑框体分别枢接于两第一支撑框体,各第二支撑框体包括相对的第三侧、第四侧、位于第三侧的第三固定部及位于第四侧的第四固定部,其中两第三固定部分别适于固定至键帽,两第四固定部分别适于固定至底板。第一连接件固设并连接两第一支撑框体且靠近两第一侧,以使两剪刀结构的两第一支撑框体彼此连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一支撑框体包括第一穿槽,各第二支撑框体适于枢转至对应的第一支撑框体的第一穿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二支撑框体包括第二穿槽,各第一支撑框体适于枢转至对应的第二支撑框体的第二穿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按键支撑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件,连接两第二支撑框体且靠近两第三侧,以使两剪刀结构的两第二支撑框体彼此连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两第一支撑框体及第一连接件由粉末烧结材料一体烧结成型,或者两第一支撑框体及第一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的金属件。

本发明的一种按键模块,包括底板、电路薄膜、弹性体、按键支撑机构及键帽。电路薄膜配置在底板上且包括开关。弹性体配置在开关上。按键支撑机构配置在电路薄膜上。按键支撑机构包括两剪刀结构,弹性体位于两两剪刀结构之间。两剪刀结构包括两第一支撑框体、两第二支撑框体及第一连接件。各第一支撑框体包括相对的第一侧、第二侧、位于第一侧的第一固定部及位于第二侧的第二固定部,其中两第二固定部分别固定至底板。两第二支撑框体分别枢接于两第一支撑框体,各第二支撑框体包括相对的第三侧、第四侧、位于第三侧的第三固定部及位于第四侧的第四固定部,其中两第四固定部分别固定至底板。第一连接件固设并连接两第一支撑框体且靠近两第一侧,以使两剪刀结构的两第一支撑框体彼此连动。键帽覆盖于弹性体及按键支撑机构,其中两第一支撑框体的两第一固定部以及两第二支撑框体的两第三固定部分别固定至键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一支撑框体包括第一穿槽,各第二支撑框体适于枢转至对应的第一支撑框体的第一穿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二支撑框体包括第二穿槽,各第一支撑框体适于枢转至对应的第二支撑框体的第二穿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按键支撑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件,连接两第二支撑框体且靠近两第三侧,以使两剪刀结构的两第二支撑框体彼此连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两第一支撑框体及第一连接件由粉末烧结材料一体烧结成型,或者两第一支撑框体及第一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的金属件。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按键模块的按键支撑机构具有两剪刀结构,按键支撑机构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两剪刀结构的两第一支撑框体,第一连接件靠近两第一支撑框体的两第一侧,以使连接于键帽的两第一支撑框体的两第一侧彼此连动。如此一来,当键帽的其中一个边角被下压时,此边角下方的第一支撑框体的第一侧会下移,连带地使得第一连接件一起下移,而带动另一边角下方的第一支撑框体的第一侧下移。因此,两剪刀结构的两第一支撑框体能够一起下移,而使得键帽整体一起移动。如此,键帽能够下压位于两剪刀结构之间的弹性体,而触发开关。本发明的按键模块的按键支撑机构的结构相当简单,具有低成本且组装方便的优点。此外,由于第一连接件固设于两第一支撑框体,而不会相对于两第一支撑框体活动,按键模块在被按压过程中,第一连接件不会因为额外的晃动而撞击到键帽或底板而发出噪音,使用上更为舒适。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按键模块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按键模块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是隐藏图1的按键模块的键帽的上视示意图。

图5是图1的按键模块的按键支撑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图5的按键支撑机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7是图6的按键支撑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8与图9分别是图6与图7的按键支撑机构的第二支撑框体相对于第一支撑框体枢转的示意图。

图10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按键支撑机构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按键支撑机构的第二支撑框体相对于第一支撑框体枢转的示意图。

图12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按键支撑机构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按键支撑机构的第二支撑框体相对于第一支撑框体枢转的示意图。

图14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按键支撑机构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按键支撑机构的第二支撑框体相对于第一支撑框体枢转的示意图。

图16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按键支撑机构的示意图。

图17是图16的按键支撑机构的第二支撑框体相对于第一支撑框体枢转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按键模块;

20:底板;

22:第一底板固定部;

24:第二底板固定部;

30:电路薄膜;

32:开关;

40:弹性体;

50:键帽;

52:第一键帽固定部;

54:第二键帽固定部;

100、100a、100b、100c、100d:按键支撑机构;

110、110a、110b、110c:第一支撑框体;

111、111a、111b、111c:第一侧;

112:第二侧;

113:第一固定部;

114:第二固定部;

115:第一穿槽;

116:枢孔;

117c:内侧;

118b:上表面;

120、120a、120b、120c:第二支撑框体;

121:第三侧;

122:第四侧;

123:第三固定部;

124:第四固定部;

125a:第二穿槽;

126:枢轴;

127c:凹陷;

130、130a、130b、130c:第一连接件;

135d: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按键模块的示意图。请先参阅图1,在图1中,按键模块10示出了一个按键作为示意,实际上,按键模块10可以是单一个按键,或是键盘里面的其中一个按键,例如是像空白键的长倍键,其长度大于标准一倍键的长度,但按键的种类与形式不以此为限制。本实施例的按键模块10在键帽50的其中一个边角被下压时,键帽50整体能够一起下移,而不会如同跷跷板的形式只有单个边角下移。因此,即便使用者只下压键帽50的其中一个边角,还是可以触发按键模块10的开关32(标示于图2),下面对此进行详细地介绍。

图2是图1的按键模块10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图2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4是隐藏图1的按键模块10的键帽50的上视示意图。需说明的是,在图3与图4中隐藏了弹性体40,但阅读者仍可从图2了解弹性体40的形式与位置关系。

请参阅图2至图4,本实施例的按键模块10包括底板20、电路薄膜30、弹性体40、按键支撑机构100及键帽5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底板20包括多个第一底板固定部22及第二底板固定部24。电路薄膜30配置在底板20上且包括开关32。弹性体40配置在开关32上。弹性体40可以是金属圆顶盖(metaldome)、橡胶圆顶盖(rubberdome)、磁吸式制动器或是其他可提供按压触感的制动器。按键支撑机构100配置在电路薄膜30上,且位于弹性体40的两侧。键帽50覆盖于弹性体40及按键支撑机构100。在图3可看到,键帽50的内底面包括了多个第一键帽固定部52及多个第二键帽固定部54。

图5是图1的按键模块10的按键支撑机构100的爆炸示意图。图6是图5的按键支撑机构100的组装示意图。图7是图6的按键支撑机构100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8与图9分别是图6与图7的按键支撑机构100的第二支撑框体120相对于第一支撑框体110枢转的示意图。

请参阅图5至图9,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按键模块10以长倍键为例,为了提供良好的支持,按键支撑机构100包括两剪刀结构(见图8与图9)。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按键支撑机构100只要改变比例也可应用在标准一倍键上,并不仅限于应用在长倍键。由图5可看到,两剪刀结构包括两第一支撑框体110、两第二支撑框体120、固设并连接两第一支撑框体110的第一连接件130。两第二支撑框体120分别枢接于两第一支撑框体110。更明确地说,第二支撑框体120的枢轴126枢接于第一支撑框体110的枢孔116,而可相对于第一支撑框体110转动,以形成剪刀脚的形式。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枢轴126也可位在第一支撑框体110上,且枢孔116也可位在第二支撑框体120上,并不以此为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框体110以剪刀结构的外剪为例,第二支撑框体120以剪刀结构的内剪为例,但第一支撑框体110与第二支撑框体120之间的关系不以此为限制。第一支撑框体110包括第一穿槽115,如图6所示,对应的第二支撑框体120适于枢转至第一支撑框体110的第一穿槽115内。

如图5所示,各第一支撑框体110包括相对的第一侧111、第二侧112、位于第一侧111的第一固定部113及位于第二侧112的第二固定部114。第一支撑框体110的第一固定部113固定至键帽50的第一键帽固定部52,第一支撑框体110的第二固定部114固定至底板20的第一底板固定部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框体110的第一固定部113与键帽50的第一键帽固定部52以及第一支撑框体110的第二固定部114与底板20的第一底板固定部22分别可以是卡勾与卡榫的组合,但不以此为限制。

各第二支撑框体120包括相对的第三侧121、第四侧122、位于第三侧121的第三固定部123及位于第四侧122的第四固定部124。第二支撑框体120的第三固定部123固定至键帽50的第二键帽固定部54,第二支撑框体120的第四固定部124固定至底板20的第二底板固定部2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框体120的第三固定部123与键帽50的第二键帽固定部54、第二支撑框体120的第四固定部124与底板20的第二底板固定部24分别可以是卡勾与卡榫的组合,但不以此为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30固接于两第一支撑框体110的靠近两第一侧111的部位,以使两剪刀结构的两第一支撑框体110彼此连动。如此一来,当键帽50上对应到其中一个第一支撑框体110的第一侧111的边角被下压时,此边角下方的第一支撑框体110的第一侧111会下移,连带地使得第一连接件130一起下移,而带动另一边角下方的第一支撑框体110的第一侧111下移。因此,两剪刀结构的两第一支撑框体110能够一起移动,而使得键帽50在长度方向上能够一起移动,如此,键帽50能够下压位于两剪刀结构之间的弹性体40,而触发开关32。

即便使用者按压到的是键帽50上对应到其中一个第二支撑框体120的第三侧121的角落,由于按键的宽度尺寸较小,仍会连动到对侧(也就是第一支撑框体110的第一侧111),同样地,便可以由此第一支撑框体110带动第一连接件130,而带动另一个第一支撑框体110,以使整个键帽50一起下移,而触发开关32。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除了通过第一连接件130固接于两第一支撑框体110的靠近两第一侧111的部位,以使两剪刀结构的两第一支撑框体110彼此连动之外,还可以通过材料上的选择,来使两第一支撑框体110及第一连接件130具有更佳的结构强度,以提供更佳的刚性,而具有更好的连动效果。

举例而言,两第一支撑框体110及第一连接件130可以是由粉末烧结材料一体烧结成型。粉末烧结材料可选用金属粉末烧结材料或陶瓷粉末烧结材料。金属粉末烧结材料例如是单一金属材料或是多种金属粉末材料混合而成,例如:碳化钨、钛合金、铁合金材料(如铁镍合金)、不锈钢粉末(如304l不锈钢、306不锈钢、440c不锈钢、17-4ph不锈钢)、以及各种合金钢材(如skd11模具钢、粉末高速钢等),以及铜合金粉末材料等金属粉末烧结材料。陶瓷粉末烧结材料例如是氧化锆(zro2)、氧化钇(y2o3)、氧化铝(aluminiumoxide,al2o3)、氮化硅(si3n4)、碳化硅(sic)、氮化硼(bn)等。但两第一支撑框体110及第一连接件130的材料种类与制造方法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两第一支撑框体110及第一连接件130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的金属件或是塑胶件。

本实施例的按键模块10的按键支撑机构100的结构相当简单、低成本且组装方便。此外,由于第一连接件130固设于两第一支撑框体110,而不会相对于两第一支撑框体110活动,按键模块10在被按压过程中,第一连接件130不会因为额外的晃动而撞击到键帽50或底板20而发出噪音,使用上更为舒适。

下面介绍其他实施例的按键支撑机构100a、100b、100c、100d,需说明的是,在下面的实施例中,与前一实施例相同或是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是相似的符号表示,不再多加赘述,主要仅说明不同实施例之间的差异之处。

图10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按键支撑机构100a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按键支撑机构100a的第二支撑框体120a相对于第一支撑框体110a枢转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0与图11,图10的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图7)的主要差异在于,在前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框体110以剪刀结构的外剪为例,第二支撑框体120以剪刀结构的内剪为例,也就是说,第一连接件130是连接于两外剪。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框体110a以剪刀结构的内剪为例,第二支撑框体120a以剪刀结构的外剪为例,也就是说,第一连接件130是连接于两内剪。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外剪的第二支撑框体120a包括第二穿槽125a,作为内剪的第一支撑框体110a可枢转至对应的第二支撑框体120a的第二穿槽125a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30a是连接于作为内剪的第一支撑框体110a的第一侧111a。同样地,当其中一个第一支撑框体110a的第一侧111a的边角被下压时,连带地使得第一连接件130a一起下移,而带动另一个第一支撑框体110a的第一侧111a下移。因此,两剪刀结构的两第一支撑框体110a能够一起移动,而使得键帽50(标示于图2)整体一起下移,以触发开关32(标示于图2)。

图12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按键支撑机构100b的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按键支撑机构100b的第二支撑框体120b相对于第一支撑框体110b枢转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2与图13,图12的实施例与图10的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第一连接件130a、130b所连接于第一支撑框体110a、110b的位置。在图10中,第一连接件130a是连接于作为内剪的第一支撑框体110a的第一侧111a。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30b是连接于作为内剪的第一支撑框体110b的上表面118b。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第一连接件130b是连接于第一支撑框体110b的上表面118b,键帽50(未示出)下表面对应的部位可以相对地内凹,以容纳第一连接件130b。

图14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按键支撑机构100c的示意图。图15是图14的按键支撑机构100c的第二支撑框体120c相对于第一支撑框体110c枢转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4与图15,图14的实施例与图10的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第一连接件130c是连接于作为内剪的第一支撑框体110c的内侧117c。由图15可看到,作为外剪的第二支撑框体120c在第一连接件130c通过的部位具有对应的凹陷127c,以让出空间供第一连接件130c通过。

值得一提的是,上面的这些实施例在说明第一连接件130a、130b、130c可连接于作为内剪的第一支撑框体110a、110b、110c的不同位置。同理,第一连接件若是连接于作为外剪的第一支撑框体,也可以连接到除了图7以外的其他位置,仍能达到连动的效果,此处不多加赘述。

图16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按键支撑机构100d的示意图。图17是图16的按键支撑机构100d的第二支撑框体120相对于第一支撑框体110枢转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6与图17,图16的实施例与图7的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按键支撑机构100d还包括第二连接件135d,第二连接件135d连接作为内剪的两第二支撑框体120,且第二连接件135d靠近两第二支撑框体120的两第三侧121,以使两第二支撑框体120的两第三侧121彼此连动。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按键支撑机构100d不仅通过第一连接件130来连接两第一支撑框体110,还通过第二连接件135d来连接两第二支撑框体120,而提供更佳的连动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按键模块的按键支撑机构具有两剪刀结构,按键支撑机构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两剪刀结构的两第一支撑框体,第一连接件靠近两第一支撑框体的两第一侧,以使连接于键帽的两第一支撑框体的两第一侧彼此连动。如此一来,当键帽的其中一个边角被下压时,此边角下方的第一支撑框体的第一侧会下移,连带地使得第一连接件一起下移,而带动另一边角下方的第一支撑框体的第一侧下移。因此,两剪刀结构的两第一支撑框体能够一起移动,而使得整个键帽一起移动,如此,键帽能够有效地下压位于两剪刀结构之间的弹性体,而触发开关。本发明的按键模块的按键支撑机构的结构相当简单,具有低成本且组装方便的优点。此外,由于第一连接件固设于两第一支撑框体,而不会相对于两第一支撑框体活动,按键模块在被按压过程中,第一连接件不会因为额外的晃动而撞击到键帽或底板而发出噪音,使用上更为舒适。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改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