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环境高密度改性绝缘复合电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3672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绝缘电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深水环境高密度改性绝缘复合电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为海底电能传输载流设备的海底电线使用越来越多,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为解决深水环境下电线载流量小的问题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增加导体截面积,另一种是全铜单丝铠装。增加导体截面积在增加载流量的同时也使金属套损耗急剧增加,降低有效传输;而采用全铜单丝铠装则大大降低了海底电线的机械性能,使其无法适应敷设或回修时的机械应力。因此,导致难以解决深水电线载流量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深水环境高密度改性绝缘复合电线。

深水环境高密度改性绝缘复合电线,包括:油道、导体、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内设有油道,导体的外层设有半导体纸带绕包的导体屏蔽层,绝缘层设置在导体屏蔽层的外侧,绝缘层的外侧设有半导体纸带绕包的绝缘屏蔽层,绝缘屏蔽层的外侧设有铜线编织的内编织层,内编织层的外侧设有护套,护套的外侧设有铜线编织的外编织层,外编织层的外侧设有铜带绕包的加强层,加强层的外侧依次设有内垫层、防腐层、防蛀层、外垫层、铠装层、外披层,防腐层为PE材料的套管,防蛀层由若干组铜带绕包组成。

优选地,所述外披层由浇筑沥青的聚丙烯绳包饶组成。

优选地,所述铠装层由若干组编织在一起编铜线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体内设置油道,输电时,低粘度的绝缘油充入电缆绝缘内部,以消除绝缘内部产生气隙的可能性,在提高电线绝缘性的同时,提高电线载流量,具有耗损低、成本低、绝缘性能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深水环境高密度改性绝缘复合电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道,2、导体,3、导体屏蔽层,4、绝缘层,5、绝缘屏蔽层,6、内编织层,7、护套,8、外编织层,9、加强层,10、内垫层,11、防腐层,12、防蛀层,13、外垫层,14、铠装层,15、外披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深水环境高密度改性绝缘复合电线,包括:油道1、导体2、导体屏蔽层3、绝缘层4、绝缘屏蔽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2内设有油道1,导体2的外层设有半导体纸带绕包的导体屏蔽层3,绝缘层4设置在导体屏蔽层3的外侧,绝缘层4的外侧设有半导体纸带绕包的绝缘屏蔽层5,绝缘屏蔽层5的外侧设有铜线编织的内编织层6,内编织层6的外侧设有护套7,护套7的外侧设有铜线编织的外编织层8,外编织层8的外侧设有铜带绕包的加强层9,加强层9的外侧依次设有内垫层10、防腐层11、防蛀层12、外垫层13、铠装层14、外披层15,防腐层11为PE材料的套管,防蛀层12由若干组铜带绕包组成。

所述外披层15由浇筑沥青的聚丙烯绳包饶组成。

所述铠装层14由若干组编织在一起编铜线组成。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