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菱形散热风道的蓄电池用水冷散热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7490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菱形散热风道的蓄电池用水冷散热柜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柜,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菱形散热风道的蓄电池用水冷散热柜。



背景技术:

散热柜是大型机房中常用的机柜,其作用主要是安装网络设备和保持网络设备的正常工作温度,其中蓄电池用散热柜是专门用来摆放蓄电池的机柜,由于蓄电池工作时会出现散热现象,如果散热效果不好会影响蓄电池的寿命,而在蓄电池用散热柜上的体现尤为突出,现有的蓄电池散热柜由于散热情况不是很理想,散热效果不好会影响蓄电池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的散热好且能多摆放蓄电池的蓄电池用散热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

一种菱形散热风道的蓄电池用水冷散热柜,包括散热柜体和通过合页铰接于散热柜体前侧的开合门,所述散热柜体的散热顶板和散热底板上均设有布线孔,所述散热柜体内腔从上到下设有三块散热托板,所述散热柜体的左右侧板内壁上从上到下均布有三根沿左右侧板宽度方向设置的横支撑,所述散热托板与所述横支撑搭接固定,所述散热托板的下端面设置有“十”字形的支撑筋,所述支撑筋将散热托板的下端面等分成四个散热区,所述四个散热区内由内到外设置有多个由散热翅片组成的菱形结构,散热翅片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支撑筋相邻的两条直角筋上,一个散热区内的散热翅片均相互平行,相邻的两个散热翅片间的散热托板上均布有散热孔。所述散热托板下端的外边框与支撑筋均为中空结构,且外边框的一侧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散热底板上固定有循环泵,且循环泵位于散热柜体的后方,三块散热托板右侧的进液口通过管路并联,且该并联管路与循环泵的出液口连通,三块散热托板左侧的出液口通过管路并联,且该并联管路与循环泵的进液口连通,散热托板的中空结构内部以及循环管路内部填充满制冷液体。

所述散热柜体的散热顶板上设有四个散热风扇。

所述散热柜体的后面板以及开合门面板均为网孔式结构。

所述散热柜体的后面板以及开合门面板均为六角网孔式结构。

所述散热柜体内腔的四条垂直棱边处设有四根固定立柱,所述固定立柱上设有仪器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在散热托板上设计了“十”字形的支撑筋,提高了散热托板的承重能力并将其分成四个散热区,还增设了散热翅片加强散热效果,使得在每一层都可以摆放四台蓄电池,大大提高了机柜的空间利用率,且散热托板内流动的制冷液体能够增强散热效果,延长蓄电池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散热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散热柜的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散热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散热柜体10;散热顶板11;散热风扇111;散热底板12;散热托板13;支撑筋131;散热翅片132;散热孔133;固定立柱14;横支撑15;开合门20;循环泵3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菱形散热风道的蓄电池用水冷散热柜,由于在散热托板上设计了“十”字形的支撑筋,提高了散热托板的承重能力并将其分成四个散热区,还增设了散热翅片加强散热效果,使得在每一层都可以摆放四台蓄电池,大大提高了机柜的空间利用率,且散热托板内流动的制冷液体能够增强散热效果,延长蓄电池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菱形散热风道的蓄电池用水冷散热柜,包括散热柜体10和通过合页铰接于散热柜体10前侧的开合门20,所述散热柜体10的散热顶板11和散热底板12上均设有布线孔,散热柜体10的散热顶板11上设有四个散热风扇111,有利于散热柜内空气与外界空气的交换,提升整体散热效果。所述散热柜体10内腔从上到下设有三块散热托板13,所述散热柜体10的左右侧板内壁上从上到下均布有三根沿左右侧板宽度方向设置的横支撑15,所述散热托板13与所述横支撑15搭接固定,所述散热托板13的下端面设置有“十”字形的支撑筋131以增强其承重能力,所述支撑筋131将散热托板13的下端面等分成四个散热区,所述四个散热区内由内到外设置有多个由散热翅片132组成的菱形结构,散热翅片13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支撑筋131相邻的两条直角筋上,一个散热区内的散热翅片132均相互平行,相邻的两个散热翅片132间的散热托板13上均布有散热孔133,在散热柜体10内腔的四条垂直棱边处设有四根固定立柱14,所述固定立柱14上设有仪器安装孔,方便对蓄电池的端子进行连线安装。所述散热托板13下端的外边框与支撑筋131均为中空结构,且外边框的一侧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散热底板12上固定有循环泵30,且循环泵30位于散热柜体10的后方,三块散热托板13右侧的进液口通过管路并联,且该并联管路与循环泵30的出液口连通,三块散热托板13左侧的出液口通过管路并联,且该并联管路与循环泵30的进液口连通,散热托板13的中空结构内部以及循环管路内部填充满制冷液体,当散热柜体10中的空气流经散热托板13时,在循环泵30作用下流动的制冷液体能够带走更多的热量,散热效果更好,且制冷液体流经裸露在散热柜体10外的管路时,会将吸收的热量散发到外界空气中,不会导致制冷液体的温度过高。

为了进一步增强整体的散热效果,所述散热柜体10的后面板以及开合门20面板均为网孔式结构,优选为六角网孔式结构,增强空气的流通性。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由于在散热托板13上设计了“十”字形的支撑筋131,提高了散热托板13的承重能力并将其分成四个散热区,还增设了散热翅片132加强散热效果,并且整体呈菱形结构的散热翅片132不但加强了散热托板13的承重能力,使得在每一层都可以摆放四台蓄电池,大大提高了机柜的空间利用率,还使四个散热区的散热翅片132形成了一个循环风道,可以大大提高机柜内部的空气流动性,且散热托板13内流动的制冷液体能够增强散热效果,延长蓄电池寿命。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