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403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终端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设备的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线技术发展迅猛,尤其是4G网络的普及,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最重要的智能终端设备。由于金属的质感、耐磨性以及更牢固的结构,市场越来越青睐于将金属材质使用在手机上,手机金属背盖和金属边框由于其优良的质感广受欢迎。但与此同时,金属材质的手机背盖和边框给手机天线的设计带来了艰巨的挑战。

相关技术中在手机金属背盖上开设多条平行缝隙,将切分出的金属背盖的一部分作为手机天线辐射体,但这种方式破坏了手机背盖的美观和触感。因此,一些相关技术中将金属材质的手机边框作为手机天线的辐射体。

然而,随着手机尺寸的增加,作为天线辐射体的边框长度也随之增加,当边框较长时,边框作为分集天线的高频性能往往会变差,从而导致手机天线的通信性能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其解决了终端设备的天线通信性能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其包括:金属外壳;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金属外壳上,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射频电路;天线主体,所述天线主体上设置有接入点,所述接入点与所述射频电路连接,所述天线主体的末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金属外壳连接,形成回路;接地回路,所述接地回路与所述天线主体的末端相连,所述天线主体通过所述接地回路与所述电路板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地回路包括:传输线和回地电容;所述传输线与所述天线主体连接;所述回地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传输线,所述回地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路板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外壳包括金属背盖和边框,所述边框连接所述金属背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边框包括:顶部边框、底部边框以及侧边框,

所述顶部边框与所述金属背盖的顶边连接,所述底部边框与所述金属背盖的底边连接,所述侧边框与所述金属背盖的两侧边连接;

所述顶部边框和所述底部边框均为开缝边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为筋位,

所述筋位分别连接所述开缝边框和所述金属背盖;

所述开缝边框设置有第一天线辐射部和第二天线辐射部;

所述筋位位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部和第二天线辐射部的中间,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天线辐射部和第二天线辐射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筋位与所述开缝边框的非中心处连接;较长一侧的开缝边框为所述第一天线辐射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天线辐射部为分集天线辐射部,所述第一天线辐射部通过所述筋位与所述金属背盖连接,形成回路,并且通过所述接地回路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天线辐射部为WI F I天线辐射部或者GPS天线辐射部,所述第二天线辐射部通过所述筋位与所述金属背盖连接,形成回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射频电路包括射频部、匹配电路及馈电点,

所述射频部连接所述匹配电路,所述匹配电路连接所述馈电点,所述馈电点连接所述天线主体的接入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的天线主体通过设置的接地回路与电路板地连接,区别于现有技术,该终端设备的天线的高频带宽会相对较宽,有助于提高该终端设备天线的通信性能,即便终端设备的天线在环境相对较为恶劣时也能保证频带的覆盖范围,进而提升了终端设备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分集天线结构加入回地电容的天线驻波比和不加入回地电容的天线驻波比的对比图。

图中标识说明:金属外壳10、金属背盖11、边框12、顶部边框121、底部边框122、侧边框123、微缝带124;电路板20、射频部211、匹配电路212、馈电点213;天线主体30、筋位31、第一天线辐射部32、第二天线辐射部33;接地回路40、传输线41、回地电容42;

Tr2为在分集天线加入一路回地电容回地后的驻波比图;Tr3为在分集天线不加入回地电容的驻波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为了方便说明并且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说明所使用的方位词均以附图所展示的方位为准。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金属外壳10、电路板20、天线主体30以及接地回路40。

其中,该电路板20设置在金属外壳10上,并且该电路板20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射频电路。该天线主体30设置有接入点,该接入点与该射频电路连接,该天线主体30的末端还设置有连接部,该连接部与金属外壳10连接,从而形成回路。该接地回路40的一端与天线主体30的末端相连,另一端与电路板20地连接,从而使天线主体30通过该接地回路40与电路板20地连接。

请参照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射频电路包括射频部211、匹配电路212以及馈电点213,该射频部211连接匹配电路212,该匹配电路212连接馈电点213,该馈电点213来连接天线主体30的接入点,以将射频电路与天线主体30建立起连接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匹配电路212和馈电点213的位置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相应的变动而不仅仅只限于图2中的描述,从而使得该终端设备的天线能够获得最优的通信效果。

请参照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金属外壳10包括金属背盖11和边框12,该边框12通过特定工艺与金属背盖11连接,该边框12可以是金属材质的边框。其中,该边框12包括顶部边框121、底部边框122以及侧边框123。该顶部边框121与金属背盖11的顶边连接,底部边框122与金属背盖11的底边连接,侧边框123分别与金属背盖11的两侧连接。其中,顶部边框121、底部边框122与金属背盖11之间均留有微缝带124,即该顶部边框121和底部边框122均为开缝边框,从而利用该开缝边框形成缝隙天线,也即是该终端设备的天线。该微缝带由非信号屏蔽材料填充,顶部边框121、底部边框122分别通过该非信号屏蔽材料与金属背盖11连接。

进一步地,天线主体30的末端设置的连接部为筋位31。此时,该筋位31分别连接开缝边框和金属背盖11,其中,该开缝边框为顶部边框121或底部边框1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天线主体30在开缝边框上设置的位置来对应的设置筋位31的位置,例如如图2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开缝边框上设置有第一天线辐射部32和第二天线辐射部33,筋位31位于该第一天线辐射部32和第二天线辐射部33的中间并分别连接第一天线辐射部32和第二天线辐射部33。其中,该筋位31的位置可以是在该开缝边框的非中心处,通过筋位31将该开缝边框分隔成两个天线辐射部分,较长一侧的开缝边框可以是该第一天线辐射部32。该第一天线辐射部32可以是分集天线辐射部,也即是所述终端设备的分集天线所设置的位置,该第一天线辐射部32通过筋位31与金属背盖11连接,形成回路,并且通过接地回路40与电路板20连接。该第一天线辐射部32还与所述射频电路连接,具体是由匹配电路212连接馈电点213,再由该馈电点213连接分集天线的接入点,使得该分集天线接收馈电信号,从而形成天线射频。其中,该匹配电路212对分集天线的阻抗匹配进行调节,使得该分集天线的阻抗接近50欧姆,以达到提高分集天线射频的效率。

该第二天线辐射部33可以是WI F I天线辐射部或者GPS天线辐射部,通过该第二天线辐射部33可以进行2.4G WI F I或者5G WI F I或者GPS通信,其中,该第二天线辐射部33通过筋位31与金属背盖11连接,形成回路。

同样请参照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地回路40包括传输线41和回地电容42,其中,该传输线41的一端连接天线主体30,当天线主体30被分为两部分,即分集天线辐射部分和WI F I/GPS天线辐射部分时,该传输线41的一端连接分集天线辐射部分的末端,传输线41的另一端连接回地电容42,回地电容42连接电路板20回地。在本实施例中,该回地电容42可以在高频部分生成一个高频谐振,通过调整该回地电容42的电容值大小,可以控制该高频谐振的谐振频率。优选地,可以将该终端设备所需的高频调谐到50欧姆附近,减小高频段反射系数,降低驻波比,增加高频部分的带宽,从而提升高频的性能。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分集天线末端加入该回地电容42之后,高频2170-2690MHZ频段的一个谐振波变为前后两个不同频率的谐振波,高频带宽有明显的变化,较不加该回地电容的分集天线高频2000-2700MHZ带宽明显变宽,且工作频段的驻波比明显降低,高频性能提升较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通过在终端设备的天线末端增加回地电容来提高高频带宽,不仅有助于提高终端设备的天线性能,而且不需要破坏终端设备的背盖的完成性,天线结构相对简单实用,提升了终端设备的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方式,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