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缆内置式全阻水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1001阅读: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水电缆,具体涉及一种光缆内置式全阻水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坚强电网的迅速发展,光电复合电缆使用量越来越大。目前光电复合电缆光缆一般放置于绝缘线芯和铝护套之间,这样检测温度为绝缘层表面温度,而不是导体温度,需要通过换算才能计算出导体温度,由于高压电缆绝缘层较厚,传热性能较差,而且计算出的温度与导体实际温度有误差,这样,电缆的经济性和长期使用的安全性有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光缆内置式全阻水电缆,该电缆通过将阻水光缆设置在阻水导体内,一方面可以加强导体对光纤的保护,另一方面可以直接检测到导体的温度,大大提高了电缆的经济性和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光缆内置式全阻水电缆,包括阻水光缆、阻水导体、半导电阻水绑扎带、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半导电阻水缓冲层、内护套、防腐层、外护套和导电层;所述阻水光缆外设有阻水导体,所述阻水导体外设有半导电阻水绑扎带,所述半导电阻水绑扎带外设有导体屏蔽层,所述导体屏蔽层外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外设有绝缘屏蔽层,所述绝缘屏蔽层外设有半导电阻水缓冲层,所述半导电阻水缓冲层外设有内护套,所述内护套外设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外设有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外设有导电层。

进一步的,所述阻水光缆外设有金属保护管作为保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保护管采用轧纹螺旋管。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保护管外包覆有塑料层。

进一步的,所述阻水导体采用圆形紧压结构或分割导体结构,内置阻水带。

进一步的,所述阻水导体之间内置阻水带,分割股块采用绝缘阻水带隔离。

进一步的,所述内护套采用环形轧纹结构的铝护套。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将阻水光缆设置在阻水导体内,一方面可以加强导体对光纤的保护,另一方面可以直接检测到导体的温度,大大提高了电缆的经济性和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光缆内置式全阻水电缆,包括阻水光缆1、阻水导体2、半导电阻水绑扎带3、导体屏蔽层4、绝缘层5、绝缘屏蔽层6、半导电阻水缓冲层7、内护套8、防腐层9、外护套10和导电层11;所述阻水光缆1外设有阻水导体2,所述阻水导体2外设有半导电阻水绑扎带3,所述半导电阻水绑扎带3外设有导体屏蔽层4,所述导体屏蔽层4外设有绝缘层5,所述绝缘层5外设有绝缘屏蔽层6,所述绝缘屏蔽层6外设有半导电阻水缓冲层7,所述半导电阻水缓冲层7外设有内护套8,所述内护套8外设有防腐层9,所述防腐层9外设有外护套10,所述外护套10外设有导电层11。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

优选的,所述阻水光缆1采用金属保护管做加强保护,金属保护管采用轧纹螺旋管,所述金属保护管外包覆有塑料层。

阻水导体2可为圆形紧压结构也可为分割导体结构,内置阻水带,分割股块采用绝缘阻水带隔离;导体屏蔽层4采用超光滑料;绝缘层5采用超净料;绝缘屏蔽层6采用超净料,严格控制导体屏蔽,绝缘层以及绝缘屏蔽层三者界面,确保界面光滑圆整;内护套8采用环形轧纹结构的铝护套;为增强导电层的附着性,导电层采用与外护套同时挤出。

为了确保光缆在导体里面具有良好保护,应采用特殊的方式和精确的结构设计:首先,solidworks建模技术以及应用受力分析,设计出合理的导体尺寸,确保在该导体尺寸下,内层光缆所受外力最小,另外,为了增强光缆抗压力,光缆外采用金属保护套管结构,金属保护管为轧纹螺旋管,螺旋管外包覆塑料层,以其保护光缆和隔离外导体用,在上述方法下,以保护光缆在导体紧压绞合或分割股块成缆时,避免遭受破坏。

该电缆由于检测温度为导体温度,国家标准规定导体运行温度为90℃。这样电缆可以通过调节输电负荷使导体温度持续工作在90℃,这样可以在保障最大的输电能力的情况下,确保电缆的安全性。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缆内置式全阻水电缆主要应用与66-500KV电压等级场合使用,但也不仅限于该电压等级范围,也可以在其他电压等级范围内使用。同时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缆内置式全阻水电缆是一种智能型的电缆,其一方面可以加强导体对光纤的保护,另一方面可以直接检测到导体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将阻水光缆设置在阻水导体内,一方面可以加强导体对光纤的保护,另一方面可以直接检测到导体的温度,大大提高了电缆的经济性和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