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备过渡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1349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备过渡线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设备,具体为一种设备过渡线夹,属于电力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发电厂或变电站中母线的引下线在与电气设备连接时,尤其是当电气设备的输出端子为柱形时(如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等),为保证连接的可靠性,经常需要两种不同类型的设备线夹进行过渡连接。如引下线端通常采用螺栓型设备线夹,对于柱形输出端子的电气设备通常采用夹片式设备线夹,然后再通过螺栓将这两类设备线夹连接到一起,从而构成了完整的导电回路。由于过多的接触面使其在室外使用时,经常造成连接部位氧化或螺栓松动,致使连接部位在使用期内经常发生异常发热,从而影响供电的安全性。

现有技术提出一种线夹,包括连接为一体的第一线夹和第二线夹,第一线夹与导线连接,第二线夹与柱形接线柱连接,第一线夹利用压制管安装导向,第二线夹采用凹形面和凸形面夹持起来,虽然这样减少了一个连接线夹,减少了接触面,但是第一接线夹和第二接线夹的夹持均不能达到理想的牢固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两端夹持牢固的设备过渡线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设备过渡线夹,包括:

线夹主体,该线夹主体包括:

第一端,具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孔口开设在第一端端面,且该插接孔自其孔口向线夹主体内部延伸,其孔壁上具有若干道螺旋凸起;

第二端,具有导电套筒,所述导电套筒为薄壁套筒,其筒身上具有与其轴线平行开设的开口,所述开口具有位于导电套筒端部的始端和位于筒身上的终端;

卡箍,具有通过螺栓连接的一对,每个卡箍具有呈V型互相连接的两个压紧面,所述压紧面压紧在导电套筒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螺旋凸起随插接孔孔深的增加逐渐增高。

优选的,所述卡箍包括呈V型互相连接的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所述压紧面为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上相对的两个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杆末端和第二压杆末端均具有连接耳板,所述连接耳板上具有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开口的宽度自始端至终端逐渐变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导线是由多根单导线组成的导线束,导线旋转插入插接孔,导线紧紧的拧在一起,并裹挟螺旋凸起,增大接触面积,且达到连接牢固的目的;由于柱形接线柱的外形特点,采用带开口的导线套筒,辅以一对卡箍,导电套筒套在接线柱上,卡箍套在导电套筒外壁上,导电套筒受卡箍压紧面的压力,向接线柱压紧,导线套筒上的缝隙逐渐变小,甚至开口边缘互相重合;最终达到导电套筒和接线柱的面接触;

(2)越往插接孔内深入的螺旋凸起的高度越高,导线束与插接孔接触面越大,且导线拧得越牢固;

(3)压紧面成型在两根呈V型互相连接的杆件上,结构简单;

(4)开口的宽度自始端向终端逐渐变小,保证导电套筒具有一定的强度,不会因卡箍压迫而损坏,且导电套筒的端部位置容许的变形较大,其他部分逐渐变小,与开口的宽度相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夹主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卡箍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箍侧视图。

图中:10、第一端,11螺旋凸起、,12、插接孔,20、第二端,21、导电套筒,22、开口,30、卡箍,31、第一压杆,32、压紧面,33、连接耳板,34、螺栓,35、第二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设备过渡线夹,包括:

线夹主体,该线夹主体包括:

第一端10,具有插接孔12,插接孔12孔口开设在第一端10端面,且该插接孔12自其孔口向线夹主体内部延伸,其孔壁上具有若干道螺旋凸起11;

第二端20,具有导电套筒21,导电套筒21为薄壁套筒,其筒身上具有与其轴线平行开设的开口22,开口22具有位于导电套筒21端部的始端和位于筒身上的终端;

卡箍30,具有通过螺栓34连接的一对,每个卡箍30具有呈V型互相连接的两个压紧面32,压紧面32压紧在导电套筒21外壁上。

由于导线是由多根单导线组成的导线束,在与导线连接的插接孔12内设置螺旋凸起11,在导线向插接孔12内插接的过程中,导线旋转插入插接孔12,插入的越深,导线越紧紧的拧在一起,并裹挟螺旋凸起11,增大接触面积,且达到连接牢固的目的;由于柱形接线柱的外形特点,如果线夹仅为简单的凹凸形状,很容易造成线夹与接线柱为点接触,不但连接不牢固,而且会增大局部的电阻,造成发热等问题,采用带开口的导线套筒21,辅以一对卡箍30,导电套筒21套在接线柱上,卡箍30套在导电套筒21外壁上,导电套筒21受卡箍30压紧面32的压力,向接线柱压紧,导线套筒21上的开口22逐渐变小,甚至开口22边缘互相重合;最终达到导电套筒21和接线柱的面接触。

此外,螺旋凸起11随插接孔12孔深的增加逐渐增高,导线与插接孔12的接触面积越大,且拧紧得越牢固。

卡箍30包括呈V型互相连接的第一压杆31和第二压杆35,压紧面32为第一压杆31和第二压杆35上相对的两个面,两根杆件组成单个卡箍30,结构简单。

第一压杆31末端和第二压杆35末端均具有连接耳板33,连接耳板333上具有连接孔,方便两卡箍30对合后利用螺栓34拧紧。

开口22的宽度自始端至终端逐渐变小,这与导线套筒21的端部变形量大,筒身变形量逐渐减小的基本情况对应。

在使用时,将导线插入插接孔12,旋转着向内插入,在旋转过程中,螺旋凸起11起着导向的作用,随着导线的深入和旋转的累积,导线之间越拧越紧,也牢牢夹紧螺旋凸起11,因为孔内深处的螺旋凸起11较高,夹紧的更牢固;最终,第一端10与导线固定完毕;随后,将导电套筒21套设在接线柱上,利用卡箍30卡紧导电套筒21,因为有开口22,导线套筒21收缩,最终与接线柱实现面接触,且固定牢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