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线夹自动组合浮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9672发布日期:2018-07-04 06:20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线夹自动组合浮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塑壳断路器的导线夹自动组合的浮动装置,属于低压电器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导线夹是塑壳断路器生产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工装夹具。目前,传统使用的导线夹,如图1所示,由螺钉1和线夹2所组成,其作用是用螺钉将断路器的导电体与外接母排夹紧在一起。在塑壳断路器生产过程中,通常一般断路器每相进、出线端都设有导线夹,这种传统使用的导线夹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由于人工组合费时、费力,工效较低,因此,不少厂家设计了一种导线夹自动装置。这种导线夹自动装置的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由导轨3、气缸4、螺丝刀5、分度盘6、固定螺钉7、垫圈8所组成(图中省略了线夹和螺钉的振动盘和传送带),固定螺钉7和垫圈8将螺丝刀5紧固在与导轨3连接的支板上。工作时,分度盘6将线夹按规定方向输送至螺丝刀5下面,待组合螺钉被吹入螺丝刀5下部的夹头内,气缸4活塞杆带动螺丝刀5一起下行,螺丝刀5推动夹头内的螺钉并使螺纹端抵住线夹的螺纹口,然后,气动转动螺丝刀5将螺钉拧入线夹。这种导线夹自动装置虽其设计思路可行,但在使用中存在着以下缺点:即当线夹或螺钉漏丝,或杂钉混入时,螺丝刀5转动不能将螺钉拧入线夹中,轴向阻力会大增,由此会造成螺丝刀5和线夹的损坏。此时,如果调节气缸4输入气压,虽可减轻螺丝刀和线夹的损伤,但由于附近自动设备的用气会影响气缸4的输入气压,有时候会使正常的螺钉拧入线夹的深度达不到要求,由此会影响其装配的质量,导致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便,能有效克服因组合件异常而对设备和线夹造成损伤的导线夹自动组合浮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导线夹自动组合浮动装置,包括有导轨、气缸、螺丝刀、分度盘、盖板、弹簧、导杆,其特征是在导杆的下方,设置有浮动盘,螺丝刀与浮动盘通过螺纹紧固在一起,浮动盘可沿导杆向上滑移,盖板置于螺丝刀的上端,弹簧的拉力可通过两端的螺杆进行调节。

经过上述设计后的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便,能有效克服装配工作过程中,因组合件异常而对设备和线夹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导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导线夹自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螺钉 2-线夹 3-导轨 4-气缸 5-螺丝刀 6-分度盘 7-固定螺钉 8-垫圈 9-盖板 10-弹簧 11-导杆 12-浮动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导线夹自动组合浮动装置,包括有导轨3、气缸4、螺丝刀5、分度盘6、盖板9、弹簧10、导杆11,在导杆11的下方,设置有浮动盘12,螺丝刀5与浮动盘12通过螺纹紧固在一起,浮动盘12可沿导杆11向上滑移,盖板9设置于螺丝刀5的上端,弹簧10的拉力可通过两端的螺杆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气缸4内的输入压力调节至足够大,当组合件正常时,螺丝刀5与气缸4活塞杆同步下行,可顺利组合;当组合件异常时,螺钉不能拧入线夹。此时,弹簧10被拉长,浮动盘12沿导杆11向上滑移,从而可避免对设备和线夹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浮动装置经使用后,明显减轻了对设备和线夹的损伤,并且,螺钉拧入线夹的深度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并满足了塑壳断路器导电体与外接母排装配的需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