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接地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8903阅读:2702来源:国知局
临时接地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变电检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临时接地端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变电检修工作中,当检修开关、刀闸等设备时,如果回路中的接地刀在工作范围内,则不能使用接地刀,而选用工作接地线。另外,在倒闸操作中,由于实际情况会使用工作接地线代替接地刀闸,完成对检修设备接地。

变电设备检修工作中设备接地在实施中均存在一定的困难,目前常用的接地线导电端为弹性锁紧形式,接地端为柱形锁紧形式。部分个人保安线接地端为鳄鱼嘴夹形式。另外,根据《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对接地线使用进行了统一规范。

按照要求,通常在有接地刀闸的设备处焊接或安装接地线专用接地桩,以保证系统内有接地刀闸检修或故障时,保证接地的安全。但现实情况是,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在检修或处缺工作中,在任何设备区域都有可能用到接地线,而接地线专用接地桩并不是每处都有。因而,在检修接地领域存在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扩大常规接地线的使用范围;

2)使运维人员更加方便挂接各类不同形式的接地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临时接地端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临时接地端装置,包括:引下线连接端、钢制本体、接地连接端、夹紧手柄和螺母;

其中,钢制本体包括两块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通过一块同时连接在两块钢板同侧边缘的连接板连成一体,第一钢板的平面上设有两个孔;

接地连接端为紫铜板,柱状的引下线连接端的下端固定在接地连接端的表面;夹紧手柄为柱状,上部设有用于转动夹紧手柄的手持部,下部外壁上设有螺纹,下端与接地连接端以可旋转的方式固定,在接地连接端的螺纹处套有一个配套的螺母;

接地连接端设置在钢制本体的两块钢板之间的空间中,引下线连接端的下部穿过第一钢板的一个孔,上部凸出钢制本体;夹紧手柄下部的螺纹穿过第一钢板的另一个孔,上部凸出钢制本体,螺母位于第一钢板的上方。

优选地,引下线连接端的顶端设有一个方形的端头,在端头上设有横向贯通的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临时接地端装置能够快速、牢固固定在一次设备各类接地引下线上,同时还配备与目前各变电站配置的接地线相匹配的接地端,从而满足检修范围内任何位置需要临时挂接接地线的需求,为各种形式的设备接地线提供规范化的过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临时接地端装置的主体为钢制结构,可靠性高,连接端和导电主体可靠耐用。目前,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已成功试用,操作规范、快捷,极具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临时接地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钢制本体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下述实施例绝非对本实用新型有任何限制。

如图1-2所示,该临时接地端装置包括:引下线连接端1、钢制本体2、接地连接端3、夹紧手柄4和螺母5。

其中,钢制本体2包括两块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钢板21和第二钢板22,通过一块同时连接在两块钢板同侧边缘的连接板连成一体,第一钢板21的平面上设有两个孔;

接地连接端3为紫铜板,柱状的引下线连接端1的下端固定在接地连接端3的表面;夹紧手柄4为柱状,上部设有用于转动夹紧手柄4的手持部,下部外壁上设有螺纹,下端与接地连接端3以可旋转的方式固定,在接地连接端3的螺纹处套有一个配套的螺母5;

接地连接端3设置在钢制本体2的两块钢板之间的空间中,引下线连接端1的下部穿过第一钢板21的一个孔,上部凸出钢制本体2;夹紧手柄4下部的螺纹穿过第一钢板21的另一个孔,上部凸出钢制本体2,螺母5位于第一钢板21的上方。

引下线连接端1的顶端设有一个方形的端头,在端头上设有横向贯通的孔。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临时接地端装置时,首先由工作人员将变电站设备中各种形式的接地引下线连接在引下线连接端1上,例如可以利用鳄鱼夹将接地引下线夹在引下线连接端1上、或用螺栓和螺母5将圆柱形的接地引下线连接在引下线连接端1端头的孔上等各种连接方式。另外,由于第二钢板22的上方与接地连接端3之间存在空间6,因此可将变电站的接地桩穿入所述空间6中,然后转动夹紧手柄4的手持部,由于螺母5卡在第一钢板21的上表面上保持不动,因此夹紧手柄4上位于第一钢板21下方的部分会逐渐变长,从而将接地连接端3不断向下推,直到将变电站的接地桩牢固固定在接地连接端3和第二钢板22之间,停止转动手持部,从而完成安装。

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临时接地端装置能将不同形状的变电站设备的接地引下线间接连接在变电站的接地桩上,完成接地。本实用新型的临时接地端装置能够快速、牢固固定在一次设备各类接地引下线上,同时还配备与目前各变电站配置的接地线相匹配的接地端,从而满足检修范围内任何位置需要临时挂接接地线的需求,为各种形式的设备接地线提供规范化的过渡装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