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式防水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678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成型式防水护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定位防水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型式防水护套。



背景技术:

水路运输最大的优势是成本低、污染小、安全经济,水路运输可以实现大批量运输,而且所利用的江、海都是自然资源,不会造成对资源的浪费,有利于环保。水路运输人们最担心的就是物品的去向,从而在查找物品去向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及精力,在这争分夺秒争取订单的社会环境下,急需一种针对船只及物品双定位的防水系统护套。

现有产品多为成型式或胶壳组装式,在加工时零部件多、工艺复杂、效率低、成本高且产品的密封效果较差。

例如,原有CONN成型外壳式产品本身的配合拉力很好,由于产品是需公母适配,在对插时外壳与外壳间存有间隙,致使产品对插组装后不能密封,完全起不到防水作用。

原有CONN组装外壳多靠卡扣配合来保持产品间的结合力,零部件多,致使组装工艺更复杂、效率低、密封性极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型式防水护套,以简化产品组装工艺,降低产品成本、提升加工效率,加强产品公母对插后防水的密封性,以及产品间的适配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成型式防水护套,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公头和母头,所述母头与对应的另一外壳的公头对插连接,所述母头的端部设有防止错误对插的限位面。

其中,所述母头的端部设有对所对插连接的公头进行限位的卡扣点。

其中,所述母头的端部为方形,所述卡扣点分布在所述母头的端部的四角。

其中,所述外壳的外侧表面设有扣位点。

其中,所述扣位点设置在所述外壳的母头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针对现有产品的结构及加工方式,对现开发产品结构进行优化,在成型式防水护套的外壳母头的端部设有防止错误对插的限位面,以及进行限位的卡扣点,使公母对插后密封性更强,防水效果更好,由此简化产品组装工艺,降低产品成本、提升加工效率,使用成型护套式,使产品的公母更方便适配、对插后密封性更强,满足产品结构及防水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成型式防水护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成型式防水护套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成型式防水护套的侧视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号:

1、公头

2、母头

21、限位面

22、卡扣点

3、扣位点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由于现有产品多为成型式或胶壳组装式,在加工时零部件多、工艺复杂、效率低、成本高且产品的密封效果较差。

本实用新型中针对现有产品的结构及加工方式,对现开发产品结构进行优化,简化产品组装工艺,降低产品成本、提升加工效率,加强产品公母对插后防水的密封性,以及产品间的适配性。

具体地,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出一种成型式防水护套,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公头1和母头2,公头1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母头2的横截面尺寸,母头2和公头1均为中空状,所述母头2与对应的另一外壳的公头1对插连接,所述母头2的端部设有防止错误对插的限位面21。也就是说,该与公头1对插时限位面21,是为防止产品错误对插导致的零件损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母头2的端部设有对所对插连接的公头1进行限位的卡扣点22。

所述母头2的端部为方形,所述卡扣点22分布在所述母头2的端部的四角。护套四面卡扣点22,使公母对插后密封性更强,防水效果更好。

此外,在所述外壳的外侧表面设有扣位点3。所述扣位点3设置在所述外壳的母头2端。该扣位点3使得护套与CONN结合更好。护套式外壳组装工艺简便、效率高、成本低。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使用成型护套式,产品公母对插时增加限位方式及卡扣点22,对插后对公头1外壳四面卡点限制,使产品的公母更方便适配、对插后密封性更强,满足产品结构及防水要求。

而且护套式外壳组装工艺更简便以及效率高、成本低优势,为防止错误对插造成安装不便、效率低下及不必要零件的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