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散热套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477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容器散热套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器散热套件。



背景技术:

当电容器应用了电路中充满了高中频谐波的电路中,因为谐波的影响电容器内部的电容器元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如果热能不能快速排出,积累的热能会造成电容器元件内部温度剧烈增加,最终超过电容器元件的耐受极限,电容器热击穿,影响电容器的寿命。

在如钢铁厂等场合使用的高频、中频电容器,内部内置液冷管,电容器使用时,通过管道内冷却液的流动散热。但种设计只能用于体积大的电容器上,而且制造较麻烦,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容器散热套件,与小型中高频电容器两头端面大面积接触,增加电容器散热能力,保证电容器在额定温度范围内运行,保证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容器散热套件,包括上金属夹板和下金属夹板,一上一下夹住电容器两个引出端面,与电容器端面大面积接触,上下金属夹板均能完全覆盖电容器引出端面,夹板中均开有通孔,以容纳导出电容器的引出电极。

上金属夹板和下金属夹板的形状可以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腰圆形等,两金属夹板形状和厚度可以不一样,但优选形状和厚度相同。

上金属夹板和下金属夹板的材质可以紫铜、黄铜、铝、钢等,优选紫铜。

还包括多个连接杆(6),将上金属夹板(1)和下金属夹板(2)与电容器(3)固定在一起。

所述连接杆(6)为中空的液冷管(7),所述液冷管(7)与外界的散热管道连接。

所述连接杆(6)为螺杆,通过螺纹固定上金属夹板(1)和下金属夹板(2);或者为光滑金属杆,通过包括铆接、锻接或者加固定垫圈的方式固定上金属夹板(1)和下金属夹板(2)。

所述连接杆(6)为四根,分布在上金属夹板(1)和下金属夹板(2)的四个对角。

所述通孔(4)为圆形,内部为内螺纹,引出电极(5)为圆形,外壁为外螺孔,内外螺纹相互配合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电容器散热套管和小型中高频电容器结合,可增加电容器的散热面积和散热速率。当自然冷却不足以将电容器的温升降低到额定温度范围内,可以将蛇形液冷管紧贴在散热套件的金属夹板表面,从而快速降低电容器内部温度,增加电容器的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所示,实施例一中的电容器散热套件包括上金属夹板1和下金属夹板2,一上一下夹住电容器3两个引出端面,与电容器端面大面积接触,上下金属夹板均能完全覆盖电容器引出端面,夹板中均开有通孔4,以容纳导出电容器的引出电极5,散热套件还包括多个连接杆6,将上金属夹板1和下金属夹板2与电容器3固定在一起。

实施例一中连接杆6,可以为螺杆通过螺纹固定上金属夹板1和下金属夹板2,也可以光滑金属杆,通过铆接、锻接、加固定垫圈等手段固定上金属夹板1和下金属夹板2。

连接杆6,优选数量为四根,分布在上金属夹板1和下金属夹板2的四个对角。

如图3、图4所示,实施例二的电容器散热套件包括上金属夹板1和下金属夹板2,一上一下夹住电容器3两个引出端面,与电容器端面大面积接触,上下金属夹板均能完全覆盖电容器引出端面,夹板中均开有通孔4,以容纳导出电容器的引出电极5,散热套件还包括多根中空的液冷管7,能将上金属夹板1和下金属夹板2与电容器3固定在一起,同时液冷管7与外界的散热管道连接,通过冷却液,降低电容器的温度。

实施例二中液冷管7,可以为螺杆通过螺纹固定上金属夹板1和下金属夹板2,也可以光滑液冷管7,通过铆接、锻接、加固定垫圈等手段固定上金属夹板1和下金属夹板2。

液冷管7,优选数量为四根,分布在上金属夹板1和下金属夹板2的四个对角。

如图5、图6所示,实施例三中的电容器散热套件包括上金属夹板1和下金属夹板2,一上一下夹住电容器3两个引出端面,与电容器端面大面积接触,上下金属夹板均能完全覆盖电容器引出端面,夹板中均开有通孔4,以容纳导出电容器的引出电极5,通孔4为圆形,内部为内螺纹,引出电极5为圆形,外壁为外螺孔,两螺纹相互配合。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