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调整公差功能的绕线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4771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调整公差功能的绕线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线轴,尤其涉及一种具备调整公差功能的绕线轴,属于线圈绕制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线圈的研发周期越来越短,因此需要绕线轴设计生产与其相适用。

众所周知,线圈的内圈设计各异,并且在研发过程中需要不断调试,往往研发阶段没有准确的尺寸数据,无法最终确定公差范围,需要阶段性实验后才能最终确定线圈的内圈尺寸数据,如果没有具体的线圈内圈数据,就无法产生与之相匹配的绕线轴,采用相近的绕线轴进行会导致实验数据偏差较大,并且需要经过匹配性的误差数据矫正来实现计算,而订制大量的绕线轴不现实,会极大地增加研发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传统的绕线轴规格单一,无法适应不同线圈的绕制,提供一种具备调整公差功能的绕线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备调整公差功能的绕线轴,用于固定线圈骨架,

包括绕线轴座、顶杆、顶杆驱动机构和涨管,

所述顶杆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绕线轴座上,所述顶杆一端与所述顶杆驱动机构的驱动端相连,顶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绕线轴座并且部分外露,所述顶杆的外露端设有一用于驱动控制所述涨管涨缩的调节部,所述涨管套接于所述顶杆上,并且位于所述调节部与所述绕线轴座之间,所述线圈骨架套接于所述涨管上,

在所述顶杆驱动机构驱动作用下,所述顶杆具备轴向的线性往复位移。

优选地,所述调节部朝向涨管一侧为锥形体。

优选地,所述绕线轴座朝向所述涨管一侧设有锥形凸部。

优选地,所述锥形凸部与所述锥形体的锥度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涨管由四片组合成圆管的弧形片组成,并且圆管外周设有至少三个O型圈。

优选地,所述圆管外周设有用于对O型圈限位的O型槽。

优选地,所述顶杆驱动机构至少包括驱动气缸。

优选地,所述绕线轴座上设有绕线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绕线轴能实现对多种规格的线圈骨架进行固定,调节公差范围广,适用广泛。

2.无需采购加工多种绕线轴,节约了研发成本,缩短了研发周期。

3.结构简洁稳定,操作方便可靠,成本低廉,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备调整公差功能的绕线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备调整公差功能的绕线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备调整公差功能的绕线轴中涨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备调整公差功能的绕线轴。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一种具备调整公差功能的绕线轴,如图1至图3所示,用于固定线圈骨架1,包括绕线轴座2、顶杆3、顶杆驱动机构和涨管4,顶杆驱动机构设置于绕线轴座2上,顶杆3一端与顶杆驱动机构的驱动端相连,顶杆3的另一端穿过绕线轴座2并且部分外露,顶杆3的外露端设有一用于驱动控制涨管4涨缩的调节部5,涨管4套接于顶杆3上,并且位于调节部5与绕线轴座2之间,线圈骨架1套接于涨管4上,在顶杆驱动机构驱动作用下,顶杆3具备轴向的线性往复位移。

具体地说明,可储备大量线圈骨架1,以适用不同圈径的线圈。通过调节涨管4的涨缩,满足对不同线圈骨架1的固定。

针对涨管4的涨缩驱动进行描述,首先涨管4处于管径最小状态,将线圈骨架1套接在涨管4上,然后通过顶杆驱动机构驱动顶杆3,使顶杆3的调节部5朝向涨管4移动,涨管4一侧抵持绕线轴座2上,调节部5嵌入涨管4内,使得涨管4管径涨开,从而实现对线圈骨架1的固定,最终进行绕线即可。

当线圈骨架1绕线完毕后,通过顶杆驱动机构驱动顶杆3,使顶杆3的调节部5背离绕线轴座2运动,然后推动线圈骨架1,其携带涨管4脱离调节部5,此时涨管4缺少调节部5的支撑,其管径变小,从而与线圈骨架1相分离。

优选实施例中,调节部5朝向涨管4一侧为锥形体。绕线轴座3朝向涨管4一侧设有锥形凸部6。锥形凸部6与锥形体的锥度相匹配。能实现涨管4的匀称涨缩,使涨管4对线圈骨架1的固定更稳定。

对涨管4进行细化描述,其由四片组合成圆管的弧形片组成,并且圆管外周设有至少三个O型圈。圆管外周设有用于对O型圈限位的O型槽。涨管4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涨管的弧形片的端部内侧具备倾斜角,该倾斜角度一般大于锥形体的锥度。

对顶杆驱动机构进行细化描述,其至少包括驱动气缸,当为驱动气缸驱动时,采用顶头硬化螺母、锁紧螺线、调节螺母、调节环、拉伸弹簧等零部件配合驱动气缸实现对顶杆3的调节及驱动。气缸驱动结构属于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绕线轴座2上设有绕线柱7,用于绕线及去除废线。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一种具备调整公差功能的绕线轴,绕线轴能实现对多种规格的线圈骨架进行固定,调节公差范围广,适用广泛。无需采购加工多种绕线轴,节约了研发成本,缩短了研发周期。结构简洁稳定,操作方便可靠,成本低廉,适于推广。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描述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在结构、方法或功能等方面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