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传输效率同轴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7927发布日期:2018-06-30 06:14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传输效率同轴电缆。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是输送电能、传递信息和制造各种电机、电器、仪表所不可缺少的基础器材,是电气化、信息化社会中必要的基础产品。电线电缆行业又是配套行业,产品必须满足各主行业的性能要求。国民经济绝大多数行业都与电线电缆相关,因此,电线电缆又被喻为国民经济的“血管”与神经。

目前来看,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的发展是持续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模式,绝大多数中小电线电缆厂家更为重视短期的经济效应,极少有电线电缆厂家舍得投入人力、物力及资金用于高端电线电缆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因此造成只能在中低端电线电缆市场竞争的恶性循环。大量低端产品的使用,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在信号传输过程中造成的损耗,给用户使用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杜绝此类现象重复出现,提高成品电缆的产品质量,对生产企业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传输效率同轴电缆,该同轴电缆通过对绝缘层上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增加电缆的抗弯折柔韧性,并以增加空隙率的方式降低了介电常数,提高传输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传输效率同轴电缆,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包裹的导体、绝缘层、屏蔽层和护套层;所述绝缘层内设有若干沿同轴电缆轴向延伸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间隔分布;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二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二通孔的截面形状为六边形;所述屏蔽层以金属线编织所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导体为铜芯导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为3-4个;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为6-9个。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层的厚度为0.15-0.25mm。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层上镀有锡膜;所述锡膜的厚度为0.02-0.04mm。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绝缘层上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增加电缆的抗弯折柔韧性,并能够及时回弹,提高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以增加空隙率的方式降低了介电常数,提高传输效率;

3、本实用新型第二通孔设置为六边形,受力均匀,通孔之间形成连筋段,连筋段的粗细变化不大,能够保持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距离,维持空隙率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体;2、绝缘层;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3、屏蔽层; 31、锡膜;4、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一种高传输效率同轴电缆,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包裹的导体1、绝缘层2、屏蔽层3和护套层4;绝缘层2内设有若干沿同轴电缆轴向延伸的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间隔分布;第一通孔11的直径小于第二通孔12的直径;第二通孔12的截面形状为六边形,直径为0.2m m;绝缘层2的厚度为1.2mm;屏蔽层3以金属线编织所形成。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导体1为铜芯导体1。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通孔1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其直径为0.1mm。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通孔11的数量为4个;第二通孔12的数量为6 个。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屏蔽层3的厚度为0.2mm。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屏蔽层3上镀有锡膜31;锡膜31的厚度为0.03mm。

对比例1:

对比例1的绝缘层中不设置通孔,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对比例2的绝缘层中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截面形状均设置为圆形,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介电常数ε与传输速率存在如下关系:介电常数ε越小,其传输速率越高;反之,介电常数ε越大,其传输速率越低,所以降低介电常数,有利于提高传输效率。

对实施例1及对比例1-2进行检测,得到绝缘层介电常数的检测数据:

实施例1中绝缘层的介电常数为1.18。

对比例1中绝缘层的介电常数为1.32。

对比例2中绝缘层的介电常数为1.28。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