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8151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液机,属于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注液机的多个机械手均设置在机顶架上,使得机顶架结构复杂,加工困难;另一方面,机械手故障率较高。此外,现有技术中电芯变距工作均在机械手上完成,使得机械手结构复杂,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注液机,优化注液机整机布局,减少机械故障,降低加工难度,方便维护。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注液机,包括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其特征是:

所述第二平台包含注液转盘,注液转盘上设置有多个完成电芯注液工作的工位,工位下设置能够沿注液转盘转动的电芯夹具;

所述第一平台包含上料区、中转区和下料区;所述上料区包含上料拉带、上料称重台、上料不合格品暂存台、中转拉带的上料部以及衔接于上料拉带、上料称重台、上料不合格品暂存台、中转拉带的上料部之间的上料装置;所述下料区包含下料称重台、下料不合格品暂存台、中转拉带的下料部、下料拉带以及衔接于下料称重台、下料不合格品暂存台、中转拉带的下料部、下料拉带之间的下料装置;所述中转区包含中转拉带的中转部、将电芯夹具在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之间进行交换的夹具交换装置以及衔接于中转拉带的中转部、夹具交换装置之间的转移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转移装置采用转移机械手,转移机械手设置在机械手支架上,机械手支架设置在中转拉带的中转部和夹具交换装置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装置采用上料机器人,上料机器人设置在上料区中央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装置采用下料机器人,下料机器人设置在下料区中央位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上料区设置上料合格品暂存台。

进一步的,在所述下料区设置下料合格品暂存台。

进一步的,在所述上料区设置能够调整电芯距离的上料电芯变距装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下料区设置能够调整电芯距离的下料电芯变距装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下料拉带上方设置下料清洁装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平台周围设置电气柜、电解液中转装置和真空残液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注液机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加工难度降低,通过优化整机布局,降低了机械故障率,提升了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单独设置电芯变距装置,在机器人抓取电芯之前完成电芯变距,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注液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平台、101-上料拉带、102-上料电芯变距装置、103-上料机器人、104-上料称重台、105-上料不合格品暂存台、106-上料合格品暂存台、107-中转拉带、108-机械手支架、109-夹具交换装置、110-下料机器人、111-下料称重台、112-下料电芯变距装置、113-下料不合格品暂存台、114-下料合格品暂存台、115-下料清洁装置、116-下料拉带、2-第二平台、201-注液转盘、202-工位、203-电芯夹具、3-电气柜、4-电解液中转装置、5-真空残液回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注液机包括第一平台1、第二平台2、电气柜3、电解液中转装置4和真空残液回收装置5,第一平台1和第二平台2固定连接,第二平台2周围设置有电气柜3、电解液中转装置4和真空残液回收装置5。第一平台1完成电芯物料转移和上下料检测,第二平台2完成电芯注液工作。

所述第一平台1包含上料区、中转区和下料区。上料区包含上料拉带101、上料装置、上料称重台104、上料不合格品暂存台105和中转拉带107的上料部a;所述上料装置设置在上料区中央位置,上料装置可一次抓取多个(2个以上)电芯,以便于将电芯在上料拉带101、上料称重台104、上料不合格品暂存台105和中转拉带107的上料部a之间进行转移,在本实施例中上料装置可以采用上料机器人103;当需要对上料机器人103抓取的多个电芯进行距离调整时,则需要设置上料电芯变距装置102,而上料机器人103抓取的多个电芯可能存在部分不合格品,进一步需要设置部分格品暂存台(上料合格品暂存台106)。中转区包含中转拉带107的中转部b、机械手支架108和夹具交换装置109,机械手支架108设置在中转拉带107的中转部b和夹具交换装置109的上方,机械手支架108上设置有转移装置,转移装置用于完成电芯夹具203中电芯的上下料,在本实施例中转移装置可以采用转移机械手,夹具交换装置109完成装有未注液和已注液电芯的电芯夹具203的位置互换。下料区包含下料装置、下料称重台111、下料不合格品暂存台113、中转拉带107的下料部c和下料拉带116;所述下料装置设置在下料区中央位置,下料装置可一次抓取多个(2个以上)电芯,以便于将电芯在下料称重台111、下料不合格品暂存台113、中转拉带107的下料部c和下料拉带116之间进行转移,在本实施例中下料装置可以采用下料机器人110;当需要对下料机器人110抓取的多个电芯进行距离调整时,则需要设置下料电芯变距装置112,而下料机器人110抓取的多个电芯可能存在部分不合格品,进一步需要设置部分合格品暂存台(下料合格品暂存台114)。为保证完成注液电芯的清洁,在下料拉带116上方设置有下料清洁装置115。

所述第二平台2包含注液转盘201,注液转盘201上设置有多个工位202,工位202下设置有可移动的电芯夹具203,电芯夹具203沿着注液转盘201转动,转至相应工位分别完成抽真空、注液、正高压、正负呼吸注液工序。完成以上工序后,可以在下一个工位附近设置收残液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注液机工作时,上料拉带101将电芯运送至上料电芯变距装置102,进行电芯变距,上料机器人103同时抓取上料电芯变距装置102上的多个电芯放置到上料称重台104(设有多个称重装置)完成称重,上料机器人103抓取称重全部合格的电芯放到中转拉带107的上料部a上。如果电芯全部不合格,放入上料不合格品暂存台105;如果电芯部分合格,则合格品放入上料合格品暂存台106,不合格品放入上料不合格品暂存台105。电芯进入中转拉带107中转部b时,机械手支架108上设置的转移机械手抓取电芯放入空的电芯夹具203中,夹具交换装置109将装满未注液电芯的电芯夹具203交换到注液转盘201上的抽真空工位上,同时将装满已注液电芯的电芯夹具交换到机械手支架108下方区域。电芯夹具203沿着注液转盘201转动,转至相应工位分别完成抽真空、注液、正高压、正负呼吸注液工序。完成以上工序后,电芯夹具203回到原点,由夹具交换装置109交换到机械手支架108下方区域,机械手抓取已注液电芯放入中转拉带107的中转部b上,进而输送到中转拉带107的下料部c上。下料机器人110抓取中转拉带107下料部c上的电芯放入下料称重台111上,完成称重后,下料机器人110抓取称重全部合格的电芯放入下料电芯变距装置112。如果电芯全部不合格,放入下料不合格品暂存台113;如果电芯部分合格,则合格品放入下料合格品暂存台114,不合格品放入下料不合格品暂存台113。完成变距后的电芯由下料拉带116运送到下料清洁装置115完成清洁工序,然后再由下料拉带116运送到下一工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